为促进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入学要求、培养方式、学位授予等环节的规范化,确保培养质量,根据《关于批准部分高等学校培养工程硕士和做好1999年工程硕士生招收工作的通知》(学位办[1998]71号)和《关于转发〈关于制定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学位办[1999]7号)的文件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
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
二﹑入学要求
1.招收对象主要为:取得学士学位后,从事3年或3年以上工程实践工作、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经所在单位推荐的优秀在职人员。
2.报考人员必须参加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为外语、数学和专业综合考试。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但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不少于6个月。
2.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内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来自企业的导师由学校按程序办理聘任手续。
3.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获得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2.课程设置
(1)必修课程(至少17学分)
1) 政治理论课 2学分
2) 外国语(含基础部分和专业部分) 5学分
3) 基础理论课程 4学分
4) 专业基础和专业类课程(不少于四门) 10学分
环境工程学科课程设置
序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课程
类型
|
备注
|
1
|
基础外语
|
60
|
3
|
1-2
|
学
位
课
|
|
2
|
专业外语
|
40
|
2
|
2
|
3
|
自然辩证法
|
54
|
2
|
1
|
4
|
概率统计
|
60
|
3
|
1
|
5
|
高等流体力学
|
60
|
3
|
2
|
6
|
物理化学
|
60
|
3
|
2
|
7
|
水质控制工程
|
60
|
3
|
2
|
8
|
水环境污染控制
|
60
|
3
|
2
|
|
小 计
|
454
|
22
|
|
9
|
水处理实验方法与技术
|
40
|
2
|
3
|
|
|
10
|
通风除尘技术
|
60
|
3
|
3
|
大气方向
|
11
|
计算机语言
|
50
|
2.5
|
1
|
选
修
课
程
(必选)
|
|
12
|
建筑给排水理论与技术
|
40
|
2
|
3
|
水方向
|
13
|
供热技术
|
40
|
2
|
2
|
|
14
|
文献阅读
|
|
2
|
3
|
|
|
小 计
|
230
|
13.5
|
|
|
|
合 计
|
664
|
必须大于32.5学分
|
(2)选修课程(至少三门) 11学分
1) 计算机应用类课程
2) 行业发展概论课程
3) 相关学科课程
(3)必修环节
1) 开题报告(第三学期开始)。
2) 论文工作中期报告。
五﹑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利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论文形式
(1)工程设计
(2)研究论文
3.评审与答辩
(1)学位论文的评审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由2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3~5位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2位专家不是学位论文作者的导师);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有来自工矿或工程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六﹑学位授予
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名称:基础英语
计划学时:100
基本预备知识:(1)理解性掌握4000个左右常用单词及370个左右的常用词组(即能正确识别词类,选择同义),对其中1500个左右基本词能复用性掌握(即能正确识别词类,选择同义,英汉互译,熟悉某些常用搭配和用法),并具有初步的构词知识;(2)掌握基本语法知识;(3)能阅读一般难度的英语读物(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课文的难度),理解基本正确,阅读速度为每分钟50词左右;(4)能将一般难度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基本正确,译文达意;能将一般难度的汉语句子译成英语,内容表达与语法基本正确;(5)具备基本的写作能力。
授课方式:讲授与自学
教材及参考书:指定教材
讲授的主要內容及基本要求:
(1)词汇:理解性掌握5000个左右常用单词及500个左右的常用词组,复用性掌握其中2000个左右的基本词。认知120左右常用词根和词缀,并能根据构词法识别派生词。(2)语法:能较熟练的运用语法知识,能理解语法结构复杂的长难句。(3)读:掌握并运用各项阅读技能(如概括中心思想,猜词悟意,预见,推理和推论等),具有语篇水平上的分析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并正确理解有相当难度的一般性题材文章和其它读物,速度达到每分钟60-70词,读后能够理解中心思想及内容。计时阅读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2%的材料,速度达到每分钟100-120词,读后能够理解中心思想及主要内容。总阅读量:精读30000词左右,泛读80000词左右。(4)写:掌握基本写作技能(如文章结构﹑段落展开和起承转合等)。能按具体要求,在一小时内写出250词左右的短文(如文章摘要和应用文等),正确表达思想,语言连贯,无重大语言错误。(5)译:a)英译汉:能借助词典,将具有相当难度的一般性题材文章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笔译速度达到每小时350左右英文词;b)汉译英:能借助词典,将一般难度短文译成英语,无重大语言错误,笔译速度达到每小时250左右汉字。(6)听:对题材熟悉﹑难度不大﹑基本上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小时120词的听力材料,一遍可以听懂,理解中心思想及主要内容。(7)说:能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稍加准备,能就所讨论的问题,进行1-2分钟的连续发言,表达思想基本清楚。
2﹑课程名称:专业英语
计划学时:40学时
基本预备知识:同“基础英语”
授课方式:讲授与自学
教材及参考书:指定教材
讲授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掌握本学科所需要的常用专业词及词组。(2)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英语资料,速度每分钟80-100词,理解正确。(3)能借助词典将本专业的资料进行汉英互译,英译汉速度每小时不低于350个英文词,要求理解正确,译文通顺;汉译英一般难度的材料,速度每小时为250个左右汉字,要求正确表达思想,无重大语言错误。(4)能用英文书写论文摘要,正确表达原意,无重大语言错误。在硕士生阶段,用英文写出10篇左右的文献摘要﹑综述等。
3﹑课程名称:概率统计
计划学时:60
基本预备知识:事件概率的定义与性质,随机变量的分布,正态﹑二项﹑泊松﹑均匀﹑负指数分布的定义,背景与概算计算,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性(期望,方差,相关系数,矩)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чеъыешеь不等式,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
授课方式:讲课为主,重点讲解问题的背景,基本理论和应用。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
①子样,子样分布,了解数字特征。X2分布,t分布与F分布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②参数的点估计法(矩法与极大似然法),正态母体参数的区间估计法。
③正态母体参数的假设检验:t检验,µ检验与F检验。
④一元和二元方差分析。
⑤一元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预测。
教材及参考书:
1.汪荣鑫著西安交大出版社的研究生教材《数理统计》。
2.浙江大学数学系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A.M穆德,F.A.格雷尔著《统计学导论》(科学出版社)。
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抽样分布
母体和子样,子样分布,子样的数字特征,正态母体的子样均值的分布。X2分布,t分布与F分布。
第二章:参数估计
点估计,矩法,最大似然法,估计量的评判标准,一致性,无偏性与优效估计,区间估计,正态母体均值与方差的区间估计,两个正态母体均值之差的区间估计,大子样对母体均值及两个母体均值之差的区间估计,单侧置信区间。
第三章:假设检验
检验,两类错误,关于母体均值与方差的假设检验:U检验,t检验,F检验。单侧假设检验,分布的假设检验。
第四章:方差分析,正交试验设计
一元方差分析,二元方差分析(等重复试验与不等重复试验),正交试验设计(不考虑交互作用和考虑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
第五章:回归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估计量分布,假设检验和预测。可线性化的一元非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的模型和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和预测。
4、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
计划学时:50
基本预备知识:计算机应用基础(基本上掌握DOS或Windows操作系统,一门计算机语言)。
授课方式:讲课﹑自学及根据教师指定的内容上机操作。
基本要求:学会使用计算机技术从事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工作。
教材及参考书:
1.计算机基础
2.计算机语言
3.Autocad
讲述的主要内容:
一﹑计算机网络知识
二﹑计算机CAD基本软件的应用
三﹑计算机CAD应用软件的应用
四﹑计算机绘图技术知识
5﹑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
计划学时:54
基本预备知识:无直接相关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授课、课堂讨论、自学做作业相结。
基本要求:掌握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学科性质及体系结构和基本内容,正确认识学习自然辩证法的目的与意义。重点是弄清楚科学与技术、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科学发现与科学事实、科学技术与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与人类未来问题,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新编自然辩证法》教育出版社,或《自然辩证法教程》湖北人民出版社、《自然辩证法新论》陕西人民出版社
参考书: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列宁《哲学笔记》;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自然科学发展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科学史》(商务印书馆);《科学技术发展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科学的历程》(湖南科技出版社);《世界科学家传记》(科技出版社);《当代自然辩证法》(南京大学出版社);《自然辩证法概论》(教育出版社);《二十世纪的科学发现》(科技出版社);《二十世纪的科学发明》(科技出版社);《大脑是如何思维的》(科技出版社)
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自然观
①人类自然观的发展
②自然界的演进
第二章自然科学观
①自然科学的性质和作用
②自然科学与哲学
第三章科学技术方法论
①科学技术方法的性质和作用
②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③整理科学事实的方法
④工程技术方法
第四章科学技术与社会
①科学技术的本质、特点及体系结构
②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③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
④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
6﹑课程名称:高等流体力学
计划学时:60
基本预备知识:高等数学,工程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泵与风机或水力学或流体力学﹑流体机械),英语(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习题,讨论,考试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张量数学的概念及能量指标记法及流体力学中的应用。熟练掌握流体力学基本定理及其偏微分方程的推导及意义。对流体力学的重要基本概念及结果(如:不可压粘性流中的压力驱动流﹑库特流﹑瑞利流;Ocean,涡流函数﹑函数﹑涡动力学;边界层概念及方程;湍流概念及方程)有深入理解。逐步掌握运用英语做习题,直到用英语做考试题。
教材及参考书:
1.不可压缩流动( Incompressible Flow, Ronald,Lpanton.)
2. 真实流体力学(清华大学,张捷迁)
3. 流体力学(北京大学,吴望一)
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矢量及张量的计算﹑指标记法的运算法则
第二章 流体微团运动分析
第三章 基本定律(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角动量定理﹑能量 方程的微分方程及积分方程
第四章 本构方程及N-S方程组
第五章 某些不可压缩流动
第六章 旋涡动力学
第七章 理想流动简介﹑流函数﹑势函数
第八章 边界层理论简介(边界层概念,Blasius流动﹑Karmann动量积分方程)
第九章 紊流理论:
紊流概念﹑特征Reynolds应力及方程
平均动能方程﹑紊流脉动动能方程
紊流计算K-ε模型
7、课程名称:通风除尘技术
学时:60
基本预备知识:流体力学、传热学﹑数值计算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与课堂讨论
基本要求:
1.通风系统气流动特点与数值模拟方法。
2.空气净化系统颗粒物捕集机理。
3.除尘设备与系统优化的实验方法。
4.通风系统测试技术。
教材及参考书:
1.陈明绍等.除尘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2.Strauss W. Industrial Gas Cleaning. Pergamon Press,1975
3.国內相应科技期刊:⑴空调与净化论;⑵环境科学类
4.国外科技期刊:⑴Aerosol Sci. & Tech. ⑵Build. & Environ
⑶Environ. Sci. & Technol. ⑷Atmos. Environ.
⑸J.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
讲授的主要内容:
1.通风系统气流动特点,基本方程与数值模拟方法;
2.通风除尘系统颗粒物捕集、分离的基本机制;
3.除尘设备原理及系统的实验优化;
4.空调与自然通风系统颗粒物输运规律,超净原理;
5.通风系统烟气测试技术。
8、课程名称:水质控制工程
学时:60
基本预备知识:高等数学,水力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给水工程,排水工程,胶体化学等
授课方式:自学与讲授相结合,讲授占70~80%;该课程分四部分:絮凝原理,水的过滤,沉淀分离,生物处理部分。
基本要求:
1)掌握絮凝动力学原理,过滤机理及沉淀分离理论,生物处理动力学原理;能够用相应的原理解释水质控制过程和现象。
2)能够用动力学原理和动力学方程式指导水质控制的过程的设计和操作。
教材及参考书:
《絮凝工程原理》 《凝聚处理原理》 《水的过滤》
《给水处理理论与设计》 《水处理工艺》 《沉淀分离》,
《废水生物处理数学模型》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
讲授的主要内容:
1.絮凝原理部分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胶体间的作用
第三章 絮凝动力学
第四章 絮凝剂
2.水的过滤部分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过滤机理
第三章 过滤澄清基本方程式
第四章 过滤阻力
第五章 滤层和过滤方式
3.沉淀分离部分
自学 第一、二、五章
讲授 第三章 斜板斜管沉淀
第四章 干扰沉降
第六章 沉淀池的水力特性
4.生物处理部分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好氧生物动力学
第三章 厌氧生物动力学
9、课程名称:水处理实验方法与技术
学时:40
基本预备知识:概率统计,计算方法,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下)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自学,联系应用相结合
基本要求:
1.掌握水处理科研方法和过程
2.学会科学实验的设计
3.学会实验数据的取舍,表示及处理
4.学会数学模型的建立和系数的确定
教材及参考书:
《水处理科研方法与实验技术》,建大印刷
讲授的主要内容:
1.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2.试验设计
1)实验规模的确定
2)优化实验设计原理
3)单因素优化试验设计
4)双因素优化试验设计
5)正交试验设计
6)均匀试验设计
3.实验数据处理
1)误差分析
2)异常数据取舍
3)实验结果的图示
4.数学模型建立
1)曲线拟合
2)确定数学模型的方法
5.科技论文写作
10、课程名称:建筑给排水理论技术
学时:40
基本预备知识: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2.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3.建筑消防工程
授课方式: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基本要求:
1.着重了解国内外有关给水、排水、消防排水的计算理论和方法
2.特殊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
3.掌握国内外建筑给排水的新理论和方法
教材及参考书:
1.《建筑卫生设备工程》(建工出版社)
2.《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同济大学)
3.《给水排水》《中国给水排水》有关文章
4.《建筑给水排水》新技术
5.《建筑给水排水优秀论文集》
讲授的主要内容:
1.建筑给水工程 (8学时)
1)国外计算公式和方法
2)给水工程新技术新设备
2.建筑排水工程 (8学时)
1)国外计算理论和公式
2)排水工程新技术新设备
3)屋面雨水设计理论
3.建筑消防工程 (10学时)
1)特殊消防设备和理论
2)高层建筑消防新技术和设备
4.建筑热水供应 (8学时)
1)热水供应理论
2)热水供应设计新方法
3)热水供应新技术新设备
5.建筑中水工程
1)建筑中水工程的理论
2)建筑中水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3)建筑中水工程的经济分析
11、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学时:60
基本预备知识:(1)普通高等数学(2)普通物理学(3)无机化学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基本要求
(1)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2)具有应用物理化学的理论解决本专业有关的科研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
教 材:《物理化学》东北工学院梁英教主编
参考书:(1)《物理化学》南京大学 付献彩 陈瑞华编
(2)《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
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6学时)
热力学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局限性基本概念,热和功,可逆过程,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焓,热容,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相变过程应用,化学反应热,盖斯定律,各种热效应,热效应和温度的关系,不等温反应热,反应进度。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6学时)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研究对象与文字表述,卡诺循环,熵及其导出,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熵增原量理,自由能,自由焓及其在各种变化中的计算热力学基本关系式,物态转变方程。
第三章 化学平衡 (6学时)
单项及多项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平衡常数及各种表示式,分解压,自由焓变化和温度的关系式,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式热力学第三定律,熵法求平衡常数影响平衡常数因素。
第四章 溶液 (8学时)
偏摩尔量,化学位,多相平衡的条件,拉多尔定律,亨利定律,理想溶液,稀溶液中各元素的化学位,及化学平衡,稀溶液依数性,分配定律,理想溶液热力学,活度标准态,实际溶液的化学平衡。
第五章 相平衡 (8学时)
基本概念,相律及其推导,单元系相图,二元气液体系P—X图,T—X
图二元凝聚体系;热分析法绘制相图,简单共晶型,生成化合物型,固态部分互溶及生成连续因容体型,液态部分互溶型,CaO—SiO2系,三元系相图。组成表示法,几个基本类型。
第六章 化学动力学 (10学时)
基本概念反应速率和浓度的关系一波反应,二波反应,典型复杂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速度的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多相反应,扩散,光化学
第七章 电化学 (10学时)
电解质溶液:法拉第定律,电导,浓度,迁移数,活度,极限公式,原
电池,电极种类原电池热力学,电极电势,能斯特公式,浓差电池,固体电解质电池,电极的极化,过电势
第八章 表面现象 (4学时)
表面张力,表面热力学,弯曲液面附加压力,湿润现象微小颗粒表面,性
质,吸附,吸附等温方程式
第九章 胶体化学 (2学时)
基本概念,分散体系分类。胶体特征,光学,力学性质,胶体的电学性质,
胶团结构,溶胶稳定性及破坏。
12、课程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
学时:60
基本预备知识:物理化学 生物化学 反应工程
授课方式:(1)讲授为主 (2)阅读查阅文献
基本要求
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主要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原理;了解有关技术的最新发展。
教材及参考书
《废水处理生物反应理论》王志盈、王志远
《厌氧硝化技术》张希衡等编
《水质控制的物理化学原理》金奇庭编
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 废水处理生物反应理论 20学时
1.反应动力学基础 4学时
2.微生物生长与反应动力学 4学时
3.微生物生长能量论 4学时
4.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生物作用 4学时
5.废水生物处理动力学 4学时
第二章 废水厌氧硝化技术 12学时
1.生物处理总论 2学时
2.厌氧硝化微生物学 2学时
3.厌氧硝化生物化学 2学时
4.厌氧硝化控制条件 4学时
5.厌氧硝化反应器 2学时
第三章 废水物理化学处理原理 28学时
1.基本原理 2学时
2.吸附方法 10学时
3.离子交换法 6学时
4.膜法 8学时
5.氧化还原法 4学时
13、课程名称:供热技术
学时:40
基本预备知识:
具备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基本理论知识;学习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有关课程,如《供热工程》、《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等。
教学方式:讲授为主,自学、讨论及辅导为辅。
基本要求:掌握基础理论在供热技术研究中的应用;分户计量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工程设计方法;掌握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技术;熟悉和了解地热利用技术及工厂余热的回收利用技术。
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供暖控制技术》,戈特.摩勒,雷纳特.奥贝尔编著。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11。
2.参考书及资料:
①《水力管网全面平衡技术》,郎四维、冯铁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2。
②《供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徐伟,邹瑜主编。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11。
③有关地热利用资料(美国)。
讲授的主要内容:
① 分户计量供暖系统的基本型式和工作原理(4学时);
② 分户计量供暖系统的设计方法(4学时);
③ 变流量供热系统的基本型式(4学时);
④ 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基本原理(8学时);
⑤ 供热系统变流量运行的控制方案及设计方法(8学时);
⑥ 地热利用技术(6学时);
⑦ 工厂余热的回收利用(6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