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之所以说它严肃,是因为有很多人为它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甚至也不乏为此劳燕分飞,辞职待业者,用“惨烈”二字来形容其中艰辛也不为过。虽然我们也能经常听说某某复习了二、三个月就考上了X X大学,或者某某在一周之内搞定政治,专业复习三天考了130多……有这样的人吗?我相信有!但这绝不是正道,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轻松考研,那我想这种考试也就没什么意义了。然而为什么这样的言论还会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呢?除了猎奇的原因之外,我想更重要的还是一些人好逸恶劳的思想在作祟。我想没有多少人会自诩在考研上天赋异秉,既然如此,那我们只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我还认为,考研不仅是个严肃的事情,更是一个繁复的工程,就好比是要建造一幢高楼。首先,你要权衡自己有无这个实力(决定是否考研)。其次,要选址(决定报考专业和学校),然后设计图纸(制定复习计划,收集资料),最后才能开始施工。当然,具体操作起来,可能远不止这几步,你会遇到许许多多多,形形色色的困难和障碍。如果你无法及时、合理地去处理和解决,你就很有可能无功而返。刚开始信誓旦旦,豪言壮语,中途落荒而逃的人不在少数。那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在自己身上发生呢?我认为,解决的方法就是要注重考研过程中的非智力性因素,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情商”。说到底,其核心内涵就是我们的环境适应能力。
自然法则遵循的就是“适者生存”原则。考研也不例外。你能适应,你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是靠自己的奋斗),你不能适应,就只有退出。那么,考研到底要适应什么呢?其一:漫长。大多数应届生考研都是从大三开始复习,时间长达一年。再加上重复枯燥的复习,更加剧了漫长感。其二,孤独。考研者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在默默地阅读、背诵、记忆,尽管你有时可以去和别人交流,但其社交的范围和时间都极其有限。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还在面对书本苦读,也许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你无所谓,甚至还沉醉其中,但要你一连几个月都要这样坚持,多少都些腻味吧。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在深夜冲着窗外大吼一声的冲动或者经历。其三,浮躁。这种浮躁来自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和鼓动。比如名目繁多的考研辅导班(春节班、秋季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点题班、泄密班……有时你还真得佩服这些辅导班敢起名),以及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的宣传,辅导名师、出题专家的指点迷津,优秀考生的现身说法。面对这些扑面而来,无孔不入的考研信息,有几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更不要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了。其四,紧张和焦虑。不管你是否承认,在备考期间,你总会或早或晚地感到一种莫名的焦躁和不安,会让你感到紧张和忧郁,但你又说不清道不明,有点像电影《食神》里那位女评委的迷惑:“我这是怎么了?我怎么会流泪呢?有一种哀伤的感觉!”以上这一切,就是你要适应的考研的环境。
有人说过,如果你不能改变环境,那就只能适应它。如何去适应考研环境呢?我认为,至少应有两个前提条件:强烈的考研欲望和坚定的考研信念。只有你具备了发自内心的强烈的考研欲望,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才能迸发出异乎寻常的能量,促使自己在这条路上坚持不懈并时刻保持旺盛的战斗力。也只有你具备了坚定的考研信念,才能在偶尔受挫时,在前进的道路上偶尔迷茫、踌躇时不至于迷失方向。举例来说,很多应届毕业生在考研期间兼顾找工作,考公务员……其结果往往是考研路上半途而废或者两头落空。因此,重要的是在你做决定之前有必要扪心自问:我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弄清这个命题后,就应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一件事情上。
为了进一步强化这种欲望和信念,我们还有很多办法,比如目标公开化。让认识你的人和你认识的人都知道你在考研。这时,你会自忖:这么多人都知道我要考研,如果没成功,岂不是要遭人笑话?无形中,你的压力就产生了。压力就是动力,你就会抓紧一切时间,为维护自己的尊严而不敢松懈。再比如,为了考研,你迫不得已放弃了原本拥有的和即将拥有的一些美好的事物。这时你就会想,我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一定要在考研上有所收获。当然,这些激励自己的方法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在你决定采用之前请先估量一下自己的承受能力和得失。
在我的考研阶段,我还为自己制定了所谓的八字箴言:惜时、高效、坚持、合理。“君看白日驰,何异弦上箭”惜时自不待言,但凡事物极必反,我反而想提醒大家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做到惜时不难,同时做到高效却不易。有人整天坐在教室捧着书,但得到的并不多,原因是思想没有集中,心猿意马,东走西顾。建议这种人每天都给自己制定当天的复习计划并严格执行。只有高效和惜时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所收获。至于坚持,我在前面已经提到过,正所谓:笃志而体,君子也。俗话也说“开弓没有回头的箭”。半路当逃兵,想必我们自己也不好受吧!至于合理,不外乎就是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采用合理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由于合理的理解已超过我们这篇文章要谈的“情商”所涉及的范围,故略而不谈。
最后,我想要强调一点的是,考研最忌讳一个人埋头苦干,不闻世事。只有多和别人交流沟通,才能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了解考研的相关动态,况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他人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也可以让你在选择资料,制定计划等方面有迹可寻,少走弯路。交流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面对面的和认识的人交流,也可以上网和不认识的人交流。对于报考外地的,特别是自己不熟悉的学校的考生而言,网上交流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总之,考研是一个繁复的工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塑造艺术品的过程。而个人出色的“情商”,则是赋予了这尊艺术品以“神韵”。也只有当你把考研当作一件艺术品去塑造时,你才能从中体会到快乐和满足,从而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欢迎交流aiwuzui1982@263.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