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张建宇老师,为大家介绍英语考试大纲变化的情况、复习的重点要点。下面我们将对各个部分就同学们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全面的解答。
张建宇:中国古人有句话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想要在07年的考研考试中取得成功首先我们需要在过去的特别是05、06年的试题的特点和命题趋势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从最新拿到的数据看,2006年的考试题从整体难度上来说要比2005年的试题难,除了阅读理解四选一这个部分和新题型这个部分以外,其他的比如英语知识运用、英译汉、应用文写作等等这几个部分难度都比05年有所提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英翻汉这个题型难度相对于05年来讲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
纵观整个2006年的试题,我们发现命题者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或者非常明显的趋势和导向,就是对于文章比较长和比较难复杂的句子结构的考察是加大比重了。这个体现在我们各个部分的题型中,尤其以英翻汉部分最为明显。
这个也反映出我们的命题者在考虑到各位同学在进入研究生学习之后需要接触大量的专业英语材料,这些专业英语材料的特点就是语言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在考研考试当中考察同学们对复杂语言结构和复杂长难句的理解的这种能力就成为了最近几年考试非常明显的特点和趋势。
我们可以推知在2007年的考试当中,这种趋势同样会作为我们的一个考察方向体现在我们的试卷结构当中,所以从这点上看我们的试卷06年比05年难就难在其实是对同学们真正的英语语言能力的考察要加深了。所以从而我们的建议就是,对于07年的考试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真正的放在扎扎实实提高自身英语语言能力、提高对于文章长难句和段落逻辑结构的把握上。在打下坚实的语言能力基础上,再加上一定的应试技巧和策略,才能真正在07年的考研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主持人:大家知道英语真题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利用好历年真题,特别是近几年的真题对命题有特别的指导作用,请张老师来回答一下。
张建宇:真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我们对付准备考研的最宝贵资料,通过对真题的学习来达到我们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语言能力、提高应试技巧,最终提高我们的考试分数,实际上是我们钻研历年真题的真正目的所在。但是很可惜的是,我们很久以来很多同学对真题的研究不够和重视程度不够,我们觉得大家对真题的使用应该是多层次的、彻底的、全方位的,比如说做完题目之后一定要对真题进行反复的精读,应该要做到能够彻底读懂吃透真题里面的每一个印刷符号。
原则上来讲,比如说我们做一套真题可能只花三个小时,但是事实上大家要真的去钻研透吸收一套真题里面所含有的营养和知识可能需要30个小时,我们才能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做完真题之后切忌只对答案,答案的对错成败无关重要,关键是要把做的真题当中错了的或者说发现的有用的语言点、知识点进行提炼、分类、整理,然后才能能够对真题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梳理和吸收。
我们觉得大家做真题的时候很多同学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有很多东西的理解没有把握说对不对,比如说对文章的理解,这里我想我可以向大家推荐一本比较好的关于真题的参考书,这是我们非常著名的一位考研方面的专家陈采霞老师多年心血研究的成果,这本书的名字叫做《2007年考研英语十年真题点石成金》。这本书对最近十年的真题每部分都做了翻译,每部分都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讲解。不仅是从做题的角度分析,而且还从出题的角度分析了,我相信大家学完之后不仅仅是可以把握应对的方法,还能够更好的去把握到我们历年考研真题的出题规律。
网友:张老师,我是一个大一的时候已经过了四级了,现在大三了还没过六级,正在准备考研,虽然在进行认真的复习,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希望您能够从应试的角度讲一下怎么才能达到60分?
张建宇:我觉得这位同学的情况应该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情况,因为根据我们新大纲的分析,其实在2006年的考试当中大部分同学的得分都在40分到60分之间,我觉得你的目标是定到60分,其实从你通过四级的基础上来讲是完全有可能达到的。
我认为对于所有的同学来讲,大家的准备应该从三个角度入手,因为这三个角度实际上是构建了我们整个考研英语应试能力的一个金字塔。
第一个层面就是语言知识层面,包括词汇和语法。我希望这位同学可以花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可以扎扎实实的把考研词汇进行充分的准备,把考研词汇能够掌握到运用层面。
第二个准备的层面是语言能力的层面。语言能力其实指的就是大家能不能具备去文章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要通过大量的阅读、不断的做题来培养和提高。
第三个准备的层面就是应试技巧。应试技巧的准备我相信大家是有捷径可走的,比如说我们有很多的书籍有很多的老师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已经帮大家总结出了种种题型和种种题目的应试规律和解题的技巧,我相信这位同学可以轻易的从我们的老师当中学到他们精华的应试方法。再加上自己本身需要打造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这两块的东西,最终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在你的考试中取得60分的成绩。其实我想如果你这个能做到位,也许你得到的会远远超过你预期的,也就是说远远超过60分。我想大概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这样的。
主持人:张老师,我们知道阅读理解是考研的重中之重,如何来提高阅读理解,请张老师给考生提个建议。
张建宇:阅读理解很多同学问题也都比较集中,其实我想对于阅读理解来讲大家要做到以下三个东西:
第一,词汇量。对于词汇这里面简单的说一句,考研的词汇考的是词汇的深度,而不是词汇的广度,换句话说考的是同学们能不能真正的掌握和运用这个词汇,真正在上下文中理解这个词汇,而不是考同学们是不是单纯的、简单的、机械的记住了这个词的中文意思。所以从词汇的复习这个角度来讲,对于考研阅读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一个词汇复习好的同学阅读的时候至少对文章来讲不存在太大的障碍。我想大家准备考研英语的时候第一关首先要突破词汇关。
第二,大家需要对考研阅读文章里面的长难句进行一个重点的突破。长难句往往由于句子结构比较复杂、句子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复杂,所以导致我们同学在读文章的时候很多时候造成了理解障碍,甚至理解错误,从而直接影响大家对题目的选择和判断。所以训练自身对于长难句句子结构的分析和解读能力是我们提高考研阅读做题正确率的不二法门。
具体来讲,大家应该更多地从语法分析的角度入手,仔细的分析考研阅读文章的长难句,把阅读当中遇到的比较难以理解的文章或者文章里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挑出来做一个专门的分类的研究。在这里我说一下,我们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考研阅读的专家,马上即将从剑桥大学归国给各位同学讲授考研阅读的李传伟老师,李传伟老师专门对这个问题为同学们编写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考研英语真题长难句突破》。我相信这将会帮助广大同学极大的提高大家对阅读文章里的长难句的解读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大家对阅读总体文章的理解能力。
第三,大家需要了解和掌握考研阅读的命题规律和应对的方法。总的来讲应该是从题目的类型、从题目的干扰项的设置规律这两个角度出发去摸索考研阅读的命题规律,从而提高自己的解题技巧,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最终才能在阅读考试当中取得胜利。
最后一个小建议,对于考研阅读来讲我们很多同学存在一个速度的问题,很多同学觉得读不完,我想跟大家说提高阅读速度的终极武器,就是不断的提高阅读量,而不是盲目的提高阅读量,而是读一些跟我们考研英语文章非常接近,甚至出自同一体裁的文章,这样才能了解考研英语的体裁、难度,最终达到提高速度的难度。
比如《2007考研英语阅读精读理解200篇》就是为了帮助大家提高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的角度去写的。有兴趣的同学我想大家可以选择尝试一下,因为毕竟还有半年的时间,我相信通过大家不懈的努力,在阅读这块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分数。
主持人:我们看到新大纲列出了五千五百个单词,背单词一直是考生比较麻烦的一件事,张老师有没有什么好的背单词的方法?
张建宇:因为现在对于考研复习正常的进程来讲第一阶段的复习已经结束了,大家应该准备充分的同学应该是单词已经复习完了,对于还没有复习完单词的同学怎么在最高效的时间内复习好,这里我给大家提一个小的建议。我希望大家能够把单词的复习同真题的学习结合起来进行。
举个例子说,比如大家做完了一套阅读的真题,再回去重新读真题的文章的同时,你可以把这个文章里的你的不认识的生词,包括你认识的熟悉的词,但出现的生僻的含义,这样的一些单词的情况把它划出来,在阅读中弄通这样的一些词在文章上下文中的具体含义,随后在复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其实大家就不但复习了文章,同样也就复习了单词。同样这个方法也可以适用于翻译的文章、完形填空的文章,包括七选五的文章。
换句话说,大家应该把对单词的熟悉、记忆和复习的过程真正融到同真题研究的这个过程当中去,这样就可以一石二鸟、事半功倍,而且在真正语境中记住的单词对大家来讲是最有用的,也是印象最为深刻的。
主持人:最后请张老师对07年考生提一些希望。
张建宇:我想对于大家来讲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但是需要我们投入全部的智慧和汗水,最重要的还需要我们有坚定的意志里和坚定的决心。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简短的小故事,来为大家鼓鼓劲。在英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运动健将,是一个游泳的女选手,曾经有一个壮举就是靠游泳横渡英吉利海峡。游了一天一夜,当时有一个救生艇就在她的旁边跟着她一块,她从欧洲大陆开始向英国本土游,游到第一天夜晚的时候大雾突然降临,四周一片漆黑,看不到前方的目标,也看不到前方的方向,这时候她已经筋疲力尽了,已经很疲倦了,但是她咬牙坚持了一阵之后终于受不了这种恐惧、这种压力和种种的磨难选择了放弃、选择了来到救生艇上,但是在救生艇上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天亮雾散了的时候,她突然失望后悔的发现原理她离英国大陆的海岸线仅仅一百米,所以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考研就是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你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也许就因为你在最应该坚持的时候放弃了,回过头来说,我还是想把一句话送给大家:我坚持、我成功,祝愿大家在2007年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建宇老师参与我们这次新大纲解析的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