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活动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实践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实践客体: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活动的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二、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
1.实践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和实践关系(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在主客体之间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内含着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关系。
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总之,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主观世界。
三、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客观世界只是认识的对象,并不是认识的来源。
注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是就人类总体而言。在个人的知识结构中,则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不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而是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不否认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
亚当·斯密:“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这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
马克思:“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恩格斯:“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是为了改造世界,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总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
(二)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认识的反作用分为两种情况:正确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错误认识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是实践失败。
列宁:“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指的是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
四、认识的本质
(一)在认识论问题上不同哲学派别的对立和区别
1.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唯心主义哲学坚持先验论的立场,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如“理念论”、“灵魂回忆说”、“生而知之”、“良知良能”、“ 天赋观念”、“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等。
2.能动反映论和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也坚持可知论和反映论,但它是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论的鲜明特点):第一,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指明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第二,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人的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二)能动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
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1.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在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
恩格斯:“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2.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没有客观对象的存在,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认识。
3.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既有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更有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反映是创造(有选择有重构)的反映,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否则,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创造是在反映基础上的有根据的创造,是受反映对象的客观本性制约的(否则,唯心主义先验论)。
列宁:“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世界,而且能够创造世界。”这说明,反映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
五、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列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一)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人们的认识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1.感性认识:它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列宁:“一切知识来自经验、感觉、知觉,这是对的。”感觉是认识的起点,这是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接受的观点,不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感觉问题上的分歧在于,感觉是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理性认识:它是在人们通过思维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有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其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认识渗透着感性的因素。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观察渗透理论”、“观察总是负载理论”、“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理性认识渗透着感性的因素:“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黑格尔)
方法论意义:1.批判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2.实际工作中,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4.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地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也是意义更加重大的飞跃。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1)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成语中的“量体裁衣”和“按图索骥”就是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
(2)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求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这是飞跃的决定性(中介)环节。
(3)要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
(4)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原理内容: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我们党对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算达到比较完整、科学的认识,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认识运动的无限性: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原理意义: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统一: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认识和实践的历史的统一: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
毛泽东:“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六、认识活动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在认识过程中,实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行科学创新既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问题进行严格的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还要具有科学的自信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敢于想象,勇于探索,打破陈规,突破前人的成果及思维模式。
1.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起主导的作用:第一,指导作用;第二,解释作用;第三,预见作用。
2.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和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因素虽然不属于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的发动与停止、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认识运动的飞跃上升起着重要的调控和调节作用。表现在:
第一,动力作用。列宁:“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第二,诱导作用。列宁:“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
第三,激发作用。
3.非理性因素要以理性因素为基础。袁隆平:“灵感是生长在汗水这块肥沃土壤中的智慧之花。”
本文由考研教育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