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 Ⅱ(c+m- ) >I(v+ )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I(v+ △v+ )= Ⅱ(c+△c)
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
第一,I(c+v+m)=I(c+△c)+ Ⅱ(c+△c),即第I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
第二,Ⅱ(c+v+m)=I(v+△c+ )=I(v+△v+ )+ Ⅱ(v+△v+ ),即第Ⅱ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以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反映了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社会资本再生产所要求的比例关系,社会总产品实现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是通过经济危机自发地强制地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循环和周转的理论,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阐明了社会化生产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因而,如撇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过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商品绝对超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是一种相对过剩,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是过剩了。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新特点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即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一次的周而复始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具有阶段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而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又使供法语矛盾得到缓解,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会重新激化,导致经济危机的再一次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