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型结构及各部分分值权重
项目
|
单选
(题×分值)
|
多选
(题×分值)
|
分析题
(题×分值)
|
总分
|
哲学
|
4×1分
|
4×2分
|
1×10分
|
22分
|
政经
|
3×1分
|
4×2分
|
1×10分
|
21分
|
毛概
|
3×1分
|
4×2分
|
36题第一问6分
|
17分
|
邓论
|
3×1分
|
2×2分
|
1×10分,36题第二问4分
|
21分
|
世经
|
0分
|
0分
|
1×10分
|
10分
|
时政
|
3×1分
|
3×2分
|
0分
|
9分
|
总计
|
16分
|
34分
|
50分
|
100分
|
二、2009年政治考题的特点
2009年的政治试卷稳中求变,难度适当。具体来说特点如下:
1.突出十七大报告精神
今年试卷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是考查重点。如试卷36题就考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通过深入的具体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以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2.强调理论与现实结合
很多题目既是热点问题又是理论上的重点问题。如:我国今年的财政政策的考查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考查了我国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第38题选做Ⅱ考查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的和平崛起之路的基本特征是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之路;是一条依靠自身力量、挖掘自身内涵、注重全面协调发展之路;是一条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自我完善之路;是一条在全人类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振兴中华之路。
3.加强了综合性和灵活性
题目的形式生动活泼,如第34题哲学原理部分分析题考查了矛盾的特殊性问题和辩证法的几对范畴,但不是直接从原理角度去考,比较灵活。华佗看病的虽然二人症状相同但根本病因是不同的,华佗正确认识到了病原的根本并做到了对症下药正是正确的认识到了问题。试题综合性加强非常突出。如第31、32题体现了邓论与时政的综合。还有材料分析第36题,考查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认识及背景、意义的分析。今年政治考题总的特点是,密切联系实际,稳中求变。
三、2009年政治试题科目特点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选择题考点覆盖面广
今年的哲学题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考查覆盖面很宽,很多原理都考到了,哲学选择题考点覆盖到全部七章。往年考题中历史唯物论的部分在马哲的考查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少,但是今年历史唯物论的部分占分比例有了提高,单选多选各有两题。
2.材料题成为主要特色
2009年哲学部分的题主要是材料题。2009年的题理论材料特别多。理论材料典型的就是引言引文,还有一种就是事实材料,讲一个故事或者是描述一件事,让你对这件事进行分析。今年单项选择当中两个题是理论材料题,四个多项选择题,严格说全是理论材料题。从这部分来看,哲学部分出题理论材料占绝大多数,成为09年哲学的一个很大特色。这可以为以后同学们的复习提供一些借鉴。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今年马克思主义哲学考题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样的命题特点要求考生复习哲学这门课不能停留在知识表面,一定要结合材料,自如地运用所学的哲学原理去分析各类具体问题。对考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素养要求比较高。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纵观2009年考研试题中的政治经济学部分,可以看出命题的以下特点:
1.试题与当前的形势与政策结合非常紧密,题目充满了时代气息
(1)2009年试题在很多地方体现了社会热点。这一点突出体现在分析题上,2008年最大的热点无疑是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采取了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考前海文专家就曾预测,宏观调控应该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来应对。
(2)金融危机还在政治经济学的选择题中得到了体现。选择题第21题,事实上就是要求考生用马克思关于“信用”和“信用制度”的两面性的观点来分析资本主义“信用”急剧膨胀和金融创新泛滥与当前金融危机的关系。
(3)—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在选择题中得到了体现。如第23题,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关意见,突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职能。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推动土地经营权的合法流转,当然也就进一步完善了生产要素市场。但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绝不能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