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 1.分析了中日双方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关键)、敌寡助我多助; 2.批驳“速胜论”和“亡国论”; 3.预见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 4.阐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即要依靠人民来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5.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考察,依据国情,即“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 6.阐明了战略防御理论,应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总结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2.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3.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 4.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1.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3.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并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归纳纲领; 4.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5.第一次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 对“实事求是”作了新解释:“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认为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 第一次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中心问题,即“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1943年 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理论概括,把党的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统一起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论联合政府》1945年 1.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 2.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由各党各派组成“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3.对人民战争的思想作了概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有一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军队作为骨干,有一整套的正确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 4.概括了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