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
政治与经济
一、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
(一)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发展中国家是指那些在历史上受过殖民统治和剥削,独立后经济落后,在国际经济政治中处于不平等、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在地域上大多数位于南半球的亚非拉国家。这些国家一共160个左右,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这些国家也被称为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国家、南方国家等。
第三世界在独立之前大多数属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二战之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这些国家纷纷独立。共同历史命运、共同现实任务将这些国家联系在一起,最终在国际舞台上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力量。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的诞生、七十七国集团的形成是第三世界形成与发展历程中的三个里程碑事件或重要标志。
1、万隆会议
1955年4月,由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发起,29个亚非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亚非会议(后称万隆会议)。这是历史上亚非拉国家第一次在没有帝国主义参加的情况下召开会议。在周恩来所提出的“求同存异”精神的推动和与会者的共同努力下,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促进亚非国家团结反帝争取民族独立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等七个方面的决议,并把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引申为十项原则。
万隆会议是发展中国家崛起的第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亚非民族独立国家作为一支新兴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开创了国际关系的新局面,表明了亚非国家开始独立自主地商讨和处理自己的事务和问题,标志着西方国家主宰亚非国家命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不结盟运动
在南斯拉夫的铁托、印度的尼赫鲁和埃及的纳赛尔的倡导下,1961年9月,25个国家在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告不结盟运动诞生。到2003年2月共召开了13次首脑会议,成员国增至116个,成为除了联合国之外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和论坛。不结盟运动的基本原则是反帝、反殖、反霸、独立、发展、和平、中立、不结盟。
冷战后,面对新的形势所提出的严峻挑战,不结盟运动在坚持自己基本原则和宗旨的基础上,调整了工作的重点,探索新的活动方式和途径。其一,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领域,把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愚昧和落后作为今后的主要任务。其二,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反对大国干涉内政,推动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3、七十七国集团
七十七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为加强经济合作,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在联合国系统内部协调立场,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和掠夺而建立的组织。该集团的活动开始于1963年。在第18届联合国大会讨论召开关于贸易和发展问题会议时,75个发展中国家共同提出了《联合宣言》。1964年在日内瓦召开了第一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七十七国集团由此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之后,其成员不断增多,到1996年已经达到132个。七十七国集团的活动方式是在每次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成员国的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立场,以整体的面貌与发达国家谈判,以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从第三世界的崛起到今天,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表现在:
其一,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和世界格局的转换。
其二,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
其三,深刻地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使这一国际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四,改变了世界经济的面貌,并推动国际秩序的除旧布新。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的成就
在取得政治独立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发展民族经济和争取经济独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国内是在殖民主义者留下的低级的产业结构、二元制的经济结构、弱小的民族资本和严重的对外依赖的畸形经济形态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国际上则是在已经形成的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世界经济环境中展开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发展中国家在建设自己国家的事业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有:其一,创造了比独立前更高的经济发展速度,甚至创造了比发达国家更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其二,畸形的经济结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三,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增大
在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发展中国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经验是:必须把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必须把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科技创新相结合;必然把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可持续发展相统一;必须把政治经济变革和政治社会稳定相统一。
发展中国家获得独立以后,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少数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国际和国内的原因,选择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它与西方原生的资本主义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国际力量对比向西方倾斜。这些发展中国家重又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是国际国内众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加上其它因素,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政权体制多姿多彩,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格局。发展中国家的政权体制有下列几种类型:西方共和制、君主制、军人独裁制、政教合一制、部落酋长制。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道路、国体、政体上的多样性,是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和具体表现。尽管经历了曲折、付出了代价,但总体看,经过战后50多年的探索、发展,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发展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其主要表现有:在政治上摆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获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成为国际舞台上主权独立的行为主体;它们积极探索与本国国情相符合、与世界潮流相一致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促进了本国各方面事业的进步;政治参与程度不断提高,民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不少国家开始了从集权体制向民主体制的转变;一些国家摸索、制定了一套正确的民族、宗教政策,维护了国内局势的稳定。
(二) 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也面临了许多问题,有的问题还相当严峻。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其一,债务问题。其二,粮食短缺。其三,人口压力沉重。其四,环境恶化。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8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纷纷进行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掀起了经济改革的热潮。
但由于其内部的和外部的原因,总的看,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历程艰难曲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政局不稳;其二,民族问题严重;其三,宗教冲突加剧;其四,民主、法治建设任重道远。
三、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
(一)发展中国家普遍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
发展中国家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存在着种种差异和不同的特点,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其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立场是一致的,即推行“和平、中立与不结盟”的对外政策,有时也称“独立自主政策”。其基本内容是:维护和巩固民族独立、国家主权,这是和平、中立与不结盟对外政策的本质;积极反殖、反帝、反霸、反种族主义,支持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反对各种形式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承认一切种族平等,承认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不参加任何大国军事集团,主张和平解决一切国际争端,不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改革旧的国际秩序,依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新秩序,采取对各国都有利的方式解决全球的经济、社会、人口和环境问题,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努力。
(二)南北关系
从地理上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位于南半球,因此被称为“南方国家”;而发达国家位于北半球,因此被称为“北方国家”。所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被简称为南北关系。虽然南北关系是一个新的概念,但这种关系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资本主义殖民统治时期。那时南北关系具体表现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宗主国的关系,其实质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掠夺与被掠夺、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越来越多的南方国家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南北关系具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内涵。一方面,南北国家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互不隶属,它们之间关系平等;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由于旧的国际秩序的存在,南方国家在北方国家面前是弱者,它对北方国家还存在经济和其他方面的依附关系。这就决定了南北关系既充满着对立和斗争,又存在着依存与合作关系,发展中国家只有经过斗争,才能获得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在冷战时期,在两极格局的大环境下,南方国家是美苏争夺的中间地带,所以南北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苏争霸战略。当然,由于自身实力的增强、加上国家利益的需要,西欧国家在处理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问题上态度似乎比较积极、可取。经过双方的努力,南北合作也取得了若干成果,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欧共体与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国家签订的《洛美协定》。这个协定从1975年起,一共签订了4个。到2000年,该协议被《科托努协定》所替代。
南北矛盾是指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少数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由于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坚持维护旧的经济格局,使南北矛盾迟迟得不到解决,且日趋尖锐,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冷战后南北关系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变化,表现在:
其一,南北关系中的政治问题日益突出。冷战时期,东西关系威胁着世界和平,和平问题成为世界政治的头等大事,南北关系中的政治问题处于次要地位。冷战后,发达国家将意识形态和安全、军控的重点由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将“人权”、“民主化”、“多党制”强行向发展中国家推销,试图逼迫它们接受其社会制度,从而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政治领域的矛盾突出出来。小布什上台不久,美国就提出了所谓的“邪恶轴心”论调,将朝鲜、伊朗、伊拉克列入“黑名单”;在9·11事件之后,美国打着反对“恐怖主义”的旗号,又将一些第三世界的国家视为威胁美国的敌人,进而采取包括军事入侵之内的多种手段进行打击。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激化了南北关系,给这一关系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其二,南北经济矛盾依然存在,但出现了与冷战时期不同的特点。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南方国家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已经从经济领域扩展到国际经济政治领域;债务问题已成为南北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北方国家和一些国际金融机构纷纷采取措施以缓解债务危机;国际资金流向出现了从南方国家向北方国家回流的变化,使南方国家更加缺少发展资金,并承受着来自北方债权国的沉重压力;南北贸易摩擦增加;环保问题成为南北关系中的一个突出的新问题。
其三,南北对话与合作关系加强。北方国家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开始重视加强南北合作。南北关系既有斗争的一面,也有合作的一面。南方国家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取得与北方国家的平等合作;而只有进行平等的合作,南北国家才能赢得共同发展。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亚欧会议的举行以及拉美34国(古巴除外)1998年宣布正式启动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力争在2005年之前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等等,都是这方面的表现。
其四,区域内或集团内的南北关系有所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都是南北国家共同参与的经济组织。南北国家能够克制成见而走到同一个屋檐下,这本身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不仅如此,在这些组织内部,虽然也存在种种矛盾甚至斗争,但合作的意愿、气氛和成效比较突出。
南北问题是历史形成的,要彻底解决它需要长期、艰苦多方面的奋斗。解决南北问题的途径主要有:其一,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这是解决南北矛盾的根本途径。其二,南北对话是解决南北矛盾的重要环节。其三,加强南南合作也是解决南北矛盾的有效途径。其四,发展中国家制定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政策,在以自力更生为主的原则下争取外援,是谋求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关系即南南关系。南南合作起始于政治领域,发展于经济领域,深化于两者的有机结合。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南南合作的先声;60年代的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标志着整体性南南合作的开始;1973年的石油斗争是南南合作政治与经济结合的典范,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使南南合作的影响不断扩大;80年代,南北对话陷入僵局,南方国家更加重视彼此之间的合作,并寻找多种合作形式。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安第斯条约集团、东南亚国家联盟等都是南南合作的结果。
90年代以来,南南合作进一步发展,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主要有:其一,地区集团化趋势加速发展。如东南亚国家联盟从6国扩大到10国,并加强了经济、政治、安全、文化合作,在2003年正式建立了自由贸易区。此外东盟还将中国、日本、韩国聘请为观察员。拉美的南方共同市场于1995年正式启动。非洲一体化取得突破,2002年7月成立了非洲联盟,并制定了以消除贫困为宗旨的“非洲计划”,等等。
其二,合作内容的多样化和合作伙伴的多元化。南方国家的合作既有政治、经济方面的,也有社会、文化方面的,还包括一些全球性的问题,如治理环境、打击走私、贩毒等。今天的南南合作,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有区域集团内部的,也有区域集团之间的,丰富多彩。
其三,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调整了战略,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
第六章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探索
(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制度。尽管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这样那样的坎坷和曲折,但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存在的短短的几十年中还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对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一,社会主义的诞生和发展,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其二,社会主义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国家获得了比资本主义国家快得多的经济发展速度。
其三,社会主义国家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方面也进行了努力,推进了世界民主化的进程。
其四,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探索
50年代起,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探索改革之路。社会主义国家中最早走上改革道路的是南斯拉夫。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先后经历了三次程度不同的改革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 第二次浪潮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第三次浪潮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苏联东欧国家形成了几种不同的经济模式。其一,国家计划管理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模式。其二,市场调节为主、计划管理为辅的模式。其特征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计划管理,并且这些计划手段都是非强制性的。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是南斯拉夫。其三,计划指导与市场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计划与生产的有机结合。比如在管理方面,宏观以国家计划为主,微观以企业的市场调节为主。这种模式以匈牙利为代表。
(三)战后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但在一段时间里,苏联的对外政策在一些方面出现了违背这一原则的偏向,具有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复合的性质。从演进过程看,自二战结束以来,苏联的对外政策大体经历了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是斯大林时期(二战结束至5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苏联对西方国家的关系,从合作到对抗。在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上,苏联的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在世界革命的旗号下,苏联对东欧国家实行控制。甚至使用粗暴的手段威胁、惩罚那些不顺从自己意志的国家,如南斯拉夫。
第二阶段是赫鲁晓夫时期(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在对西方国家的关系方面,苏联改变了前一时期以对抗为主的政策,采取和解与对抗相结合、以和解为主的方针。在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方面,虽然赫鲁晓夫调整恢复了与南斯拉夫的关系,但苏联从根本上仍然推行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突出的表现就是以比较粗暴的方式对待中国,造成中苏关系的破裂、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第三阶段是勃列日涅夫时期(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是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的巅峰时期。在对西方的关系上,苏联采取了既缓和又对抗、在缓和下面大举进攻的方针,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在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上,苏联走的更远。苏联提出了以“有限主权论”、“国际专政论”、“社会主义大家庭论”为核心的“勃列日涅夫主义”,为其控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制造理论依据。在强化对东欧国家控制的同时,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1969年3月双方爆发了边界战争。
第四阶段是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年至1991年)。1985年戈尔巴乔夫出任苏联最高领导人,当时苏联的国内外形势及其严峻。为了推进改革,戈尔巴乔夫于1987年公开提出了“新思维”,并用该思想作为苏联内外政策的指导。“新思维”的核心是“全人类价值高与阶级利益”,主张国际关系人道化,国际关系非军事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家关系非军事化。戈尔巴乔夫希望通过“新思维”外交,缓和国际形势,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为国内改革创造适宜的条件。在“新思维”的指导下,苏联对西方国家采取了全面缓和的政策。戈尔巴乔夫与西方领导人频繁会晤,达成了包括分阶段消除核武器在内的诸多协定。戈尔巴乔夫的这种政策,一方面促进了国际形势的缓和,改善了苏联和西方关系;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苏联对西方国家的无原则退让等副作用,为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起到了配合作用。在对社会主义国家方面,戈尔巴乔夫承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多样性,承认各国有自己的国情因而有根据这些国情采用不同建设道路的权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放弃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苏联还积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在1989年实现了双方关系的正常化。
二、苏联、东欧国家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其原因与历史教训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起点是1989年夏秋波兰统一工人党在大选中受挫、团结工会上台执政,终点是1991年12月苏联正式瓦解,历时2年多。其中东欧6国的剧变从波兰开始,到罗马尼亚结束(1989年12月),前后总共才104天。苏联解体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总书记;经过“加速战略”的失败、撤换干部的无效后,戈尔巴乔夫于1988年6月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后启动了以“公开性”、“民主化”为导向的政治改革,其后局势越来越失去控制;1991年8月,以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试图用强硬手段挽回局面,结果失败;“八·一九”事件之后,形势急转直下,叶利钦下令停止俄共活动并没收其财产,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要苏共中央自行解散;8月24日,苏联第二大共和国乌克兰宣布独立;12月,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11个原加盟共和国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至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解体,戈尔巴乔夫在12月25日宣布辞去总统职务,苏联从此不复存在。
总起来看,苏联东欧国家演变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其一,和平演变,即通过和平、合法的方式,主要是选举的方式实现。大多数国家的情况就是如此。其二,吞并的方式,如西德吞并东德。其三,人民起义,如罗马尼亚。
苏东各国的演变过程虽然各具特色,但大体上都经历了如下步骤:社会危机日益严重;执政党推出的改革举措收效甚微,结果威望下降;在客观形势和反对派的逼迫下展开更激进的改革,包括“公开性”、“政治多元化”等;思想混乱、政治动荡、经济危机相互交织;反对派利用群众的不满情绪、借助大选夺取政权,并用政权的力量改变社会的颜色。
苏联东欧的剧变,实质上是这些国家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是历史开了倒车,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的重大挫折。导致苏东演变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有:其一,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甚至出现了停滞倒退,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日趋缓慢乃至下降,从根本上动摇了社会主义的基础。其二,政治上民主法制建设存在严重问题,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使共产党越来越脱离群众,失去了人民的信任。
其三,改革背离了正确的发展方向,自我否定,自乱阵脚。
其四,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加速了苏联东欧国家的演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留下的教训是深刻的,也是多方面的。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制定和执行一条正确的、保证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并不断发展的路线。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2004年分析题第37题的第Ⅱ题考察过)
(一)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一个曲折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人类历史上的新生事物,其发展历程同样体现了曲折性与前进性相统一的辩证法。自20世纪初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以来,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两次高潮和两次低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所发生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尽管挫折非常严重,但社会主义并没有失败,更没有消失。中国、越南、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不仅经受住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冲击,而且通过改革和探索,使本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中国,经过了近20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体现,表明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前进有着广阔而光辉的前景。
(二)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当代社会主义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过时的旧模式,建立适应时代和国情的生机勃勃的新模式,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实际情况、时代特点相结合,大胆创新,走出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七章 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一、 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概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所发生的苏东剧变,显著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版图。苏联解体成为15个国家,南斯拉夫分裂成3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也一分为二,于是在原来苏联东欧这块土地上,27个国家破土而出。
独联体是由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所建立起来国家集团。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聚会,签署了《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12月21日,以上3国与哈萨克斯坦等8个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后来格鲁吉亚加入,独联体成员国增加到12个。独联体12国包括了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除了波罗地海3国之外的其余12个,领土面积2232平方公里,人口2.8亿。
东欧在冷战时期是一个政治概念,指波兰等8个社会主义国家。冷战结束后,苏联、东欧地区的政治版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些国家被兼并,一些国家分裂,原来的8国衍生成了12国。加上原来属于苏联的波罗地海3国,今天的东欧国家一共有12个。
经过10多年的演变,时至今日,这些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取代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政治上共产党一党执政的集权体制被建立在多党制基础之上的三权分立所取代,对外政策也进行了全面的调整。
(一) 独联体成员国与东欧国家经济、政治转型
独联体成员国与东欧国家进行经济转轨的起点和目标模式是大体相同的,都是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过渡到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其所采取的措施也具有诸多共性。这些措施包括:全面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推行价格自由化,建立由市场调节的价格体制;取消对外贸易限制,实行自由贸易,使货币实现自由兑换;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等。
从转轨的方式看,这些国家大体可以分为激进和渐进两种类型。实行激进转轨的国家以俄罗斯和波兰为代表,实行渐进转轨的国家以匈牙利为典型。激进转轨最著名的方案就是所谓的“休克疗法”。该疗法的核心是稳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休克疗法”与渐进方式的区别不在于转轨的内容和目标,而在于改革的顺序和力度。具体而言,在宏观政策方面,“休克疗法”紧缩财政更为严厉;在经济自由化上,“休克疗法”主张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实现价格、外贸的自由化和货币的自由兑换;在私有化方面,强调迅速实现,为此不惜采取无偿分配的办法。
在经济转轨的同时,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的政治转型也在进行。大多数国家在政治转型的初期都经历激烈的斗争、甚至暴力流血,付出社会动荡的高昂代价。
(二) 独联体及东欧国家的对外政策
苏联东欧剧变和冷战结束,改变了欧洲、甚至世界的面貌。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利益的需要,这些国家在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上都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在转型初期,独联体和东欧国家基本上都是奉行全面倒向西方的政策,希望借助西方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迅速完成自己国家的重建。但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浪漫主义的一厢情愿。在挫折面前,各国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了外交政策,使该地区的外交形式出现多元的景象。从目前的情况看,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奉行以西方为重点的全方位外交,而东欧国家则以融入欧洲作为自己的外交基轴,为此,谋求加入北约和欧盟成为它们突出的外交关系的走向。
在社会剧变之后,基于自己国家利益和前途的考虑,东欧国家都明确将它们的发展战略目标确定为:回归欧洲,实现与欧洲的一体化。在这些国家的争取下,1997年7月,欧盟委员会制定了《2000年议程》,将波兰、匈牙利、捷克等5个中东欧申请国列为第一批入盟候选国;1998年3月双方启动了入盟谈判。1999年12月,欧盟又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等5个国家列为第二批入盟候选国,并于2000年2月启动了入盟谈判。至此,10个原东欧国家进入了欧盟候选国的名单。2002年,根据《尼斯条约》,波兰、匈牙利等10个国家在2004年5月正式加入欧盟。在欧盟扩大的同时,北约东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1999年3月,波兰、匈牙利、捷克率先加入了北约;2004年3月,10个中东欧国家加入,使北约成员国达到26个。
二、俄罗斯的经济、政治与外交
(一) 俄罗斯的经济、政治的转型
1、俄罗斯的经济转型
经济转轨通常是指经济模式的转换,它包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两个层面。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是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转轨具体包含了许多内容,如产权制度的转轨、价格体制的转轨、财政税收体制的转轨、金融体制的转轨、外贸体制的转轨等。
俄罗斯经济转轨付出沉重代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具体表现有:其一,生产大幅度下降,综合国力骤减;其二,宏观经济失控,通货膨胀严重;其三,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2、俄罗斯的政治转型
政治转型是指政治制度、政治体制的转变。具体到俄罗斯,这一进程具体表现为从共产党领导的集权体制,转变为以多党制为基础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公民的参与体制(选举体制)、政权体制、政党体制、法律体制等。每一种体制的建立,都经历了一个过程。
(二)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调整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者,继续活跃在国际舞台上。起初,俄罗斯实行“一边倒”的亲西方政策,企图同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伙伴”关系和“盟友”关系。后来,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出现重大变化,它力求实行“全方位”的对外政策,即既同西方国家建立伙伴关系,也同东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并努力维护国家利益,重振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在叶利钦时期,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一边倒”的亲西方外交及其调整阶段(1992—1993年)。
第二个阶段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全方位”外交阶段(1994—1995年)。
第三个阶段是重振大国地位和推动世界“多极化”阶段(1996—今)。
第八章 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
一、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与调整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进程
新中国的建立揭开了中国外交的新篇章。从新中国建立到70年代末,中国对外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中国外交都有自己的特点。(此知识点2002年文科材料题第37题考查过)
第一阶段是“一边倒”,时间从新中国建立到50年代中期。这时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此,中国提出和实行了“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等三大方针。
所谓“一边倒”,就是站在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反对帝国主义阵营,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维护世界和平。所谓“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先肃清和清算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特权和势力,再考虑建立新的正常的外交关系。所谓“另起炉灶”,是指同旧中国的外交彻底决裂,不自动承认旧的外交关系和所签署条约,不承认国民党时期外国派驻中国的外交机构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第二个阶段是“两个拳头打人”,时间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所谓“两个拳头打人”,是指依靠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以及各国反动派。
第三阶段是“联美反苏”,时间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所谓“联美反苏”,是指联合美国,反对苏联。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特点被概括为“一条线、一大片”。所谓“一条线”,是指中国、日本、美国、西欧、中东这些纬线相当的国家;所谓“一大片”是指这些国家周围的国家。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对外关系的新局面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出新的科学判断,得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的结论,中国外交据此实现了三个重要的转变:一是改变了战争不可避免的估计,认为争取长时期的和平是可能的,为此中国把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作为自己外交的根本目标;二是调整了“一条线”战略,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不支持任何一方反对另一方,赋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新内容;三是在国际交往中,中国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圭臬,完全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同一切国家的关系。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外交开创了崭新的局面,形成了“全方位的无敌国外交”的新局面。
二、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原则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其新发展(2002年文科材料题第37题考察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但其中一些基本原则一以贯之、始终不变。这些基本原则包括外交政策的宗旨、目标、根本原则、基本准则和立足点等。
(一)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
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之所以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其一,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家的性质决定了中国不能、不会像帝国主义国家那样发动战争去侵略、奴役别国人民。其二,中国的历史经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欺凌,切身体会到战争和贫困的痛苦,也知道和平与发展的宝贵,因而决不会将这种痛苦强加给其他国家的人民。其三,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争取早日把中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强国。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国内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局面,而且也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这就决定了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即使将来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决不会搞霸权主义。中国的发展就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也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其四,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历史的潮流,人心的趋向。中国是这一潮流的认同者和推动者。
(二)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独立自主就是国家主权独立,在对内对外事务中不屈服于任何外来的干涉和指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形势的发展,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独立自主是中国人民近代斗争历史经验的结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际斗争中的经验总结,是新中国对外关系所一贯坚持的,是有科学依据的。无论是在与苏联结盟时期,还是联美抗苏时期,中国都没有放弃独立自主原则。80年代以来,中国赋予独立自主以新的内容,实行不结盟政策,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不支持任何一方反对另一方,更好地维护了中国的独立自主。在冷战后的新时期,中国与一些世界大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目的是加强与大国的合作和交往,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维护中国的独立自主。
(三)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核心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
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倡者。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设想;1954年6月,中国与印度、中国与缅甸双方总理再次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正式倡议将该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同年8月,周恩来在中央人民政府会议上的外交报告中,第一次把这五项原则称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同民族主义国家关系的。后来逐渐为国际社会所认同,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的普遍原则。几十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被证明是处理国家与国家关系的最好的方式。冷战结束后,中国外交与时俱进,进一步丰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其一,该原则同样适用于处理同那些社会制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国家的关系;其二,该原则成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关系新秩序的基本准则。
(四)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和苦难历程,今天又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改善本国人民生活的现实任务。中国的命运与发展中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始终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在冷战后仍然十分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中国一贯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与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正义斗争,一贯支持发展中国家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振兴民族经济的努力。中国按照“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国一贯尊重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支持和促进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团结和合作,一贯主张要以大局为重,以团结为重,以共同利益为重,采取克制态度,和平谈判解决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问题和分歧,中国把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五)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所谓国际战略是指主权国家在对外关系中较长时期和全局的谋划。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有丰富的内容和完整的系统,它由时代观、定位观、目标观、政策和策略观等组成。
(六)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三、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作用
(一)新中国成立的世界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世界的重大事件之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掠夺和奴役,使世界上近四分之一的人口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是社会主义革命和人类进步事业的伟大胜利。新中国的建立,对战后国际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世界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有利于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巨大的变化;新中国的建立,有力地冲击了旧殖民统治,为正在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树立了榜样,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和决心,推动了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最终摧挎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伴随力量的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的积极力量。
(二)中国和平发展对当今世界的意义
2004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要义。他指出:“第一,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中国的崛起应把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积累,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中国“和平崛起”的内容与标志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经济实力的增强是核心性标志。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经济年平均增长超过8%;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到2000年,按现行汇率计算的中国GDP为10800亿美元,居世界第6位,占世界GDP的3.4%,虽只有美国的10%、日本的23.1%与德国的57.8%,但却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世界“万亿美元俱乐部”。到2003年,中国的GDP已达1.4万亿美元(11.7万亿元人民币),已超过法国上升为世界第5位,预计2004年可能超过英国而上升为第4位。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GDP的规模就更大,已进入世界前3位。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已逐步确立。近两年,中国对外贸易量以每年2000多亿美元的金额在增加。2002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超过600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5大贸易国;2003年突破8000亿美元(8512亿美元),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4大贸易国,预计2004年将首次达到1万亿美元,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3大贸易国。特别是中国作为世界巨大潜在市场的优势正在显现,2003年一举超过法国、英国与日本,由世界第6大贸易进口大国上升为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目前中国已是钢铁、水泥、手机等至少100种产品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中国科技发展也日新月异,不断有重大科技成果的出现。特别是中国“神舟五呈”飞船的成功升空与回收,标志着中国科技进入一个新的高度,被认为是“不仅提升了国家尊严,也代表中国政府决心将全球工厂转变为主要科技动力”。同时,中国在信息产业技术领域的迅速发展与重大突破,也正在改变着中国在世界高科技产业领域中的地位。
据2002年12月美国《商业周刊》对“大中华经济圈”的研究,1998年到2001年,“大中华经济圈”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由6.9%上升到9.6%,已超过日本;预计到2007年,该比率将达到13.7%,届时“大中华经济圈”的进出口总值将达2万亿美元,是日本的1倍,达到美国的三分之二,因此“大中国经济圈”是“未来经济超强”。世界银行研究估计,未来五年(到2007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大中华经济圈”将拥有国内生产总值13万亿美元,从而取代欧盟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
纵观近百年来世界强国的兴起,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通过战争、掠夺、强权等罪恶行经去损害别国的利益而获得自己的发展。从昔日的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到今天的美国,几乎都有着类似的历史记录。与它们不同,中国是靠着自己的改革与建设,在国际和平环境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走的是“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中国政府一直坚持“平等发展”与不称霸的对外政策,中国的发展绝不会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而是希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所以,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仅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复兴,而且对世界具有重大的影响。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对外贸易的扩张,正在成为全球外贸扩张与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银行信用分析家根据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1995年至2002年主要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中国的贡献率达25%,超过美国的20%。这表明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和支撑点。
中国的和平崛起,也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在全球经济版图中,有美国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北美经济中心,有欧盟为载体的欧洲经济中心,相比之下,今天的亚洲尚不足以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中国的崛起及“10+1”、“10+3”等经济合作机制的启动与发展,将促进整个亚洲的崛起。
中国的和平崛起,将推动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格局转换的新时期。在当今世界是,单极势力与多极势力激烈角逐。美国凭借其明显超过其他国家的实力,试图建立美国领导的单极世界。中国是霸权主义的反对者、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提倡者和多极格局的促进者,所以,中国的强大和崛起,将有利于世界的均衡与稳定。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和平与发展一个都没有完全解决。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力量。所以,中国的强大,将促进世界的和平。中国的和平崛起还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增大与整体力量的崛起,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与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中国,也有更多的能力去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自己的发展。
国际旧秩序是障碍世界发展的根本原因;发达国家依靠自己的实力和地位,拼命维护这一不合理的制度,严重损害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国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推动力量;中国的强大和崛起,将极大地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加快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进程。
在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面临了三大机遇:地缘政治环境机遇、新科技革命机遇和经济全球化机遇。只要我们锐意推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基本内涵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制度保证;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而又坚持弘扬中华文明,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精神支柱;统筹兼顾各种利益关系,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社会环境,中国的和平崛起必将成为现实。中国一定会对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
(三)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和外交努力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0世纪60年代中国又成为核大国,70年代初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世界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赞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外交政策更加务实、灵活,不仅是地区性的也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世界大国。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国际威望不断提高。中国是当今世界重要的政治力量,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国内改革的加快发展,中国外交出现了一些新举措、新动向、新风貌,具体表现在:一是倡导建立国际新秩序。它是冷战后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愿望和要求。
二是与一些国家(如俄、美、法、日等)和区域组织(如东盟、欧盟、非盟)建立了新型伙伴关系,努力构建“面向对世纪新型伙伴关系”框架。它是一种新型的国家关系模式,体现了冷战后中国以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不搞对抗、不结盟和不针对第三国为指导原则的新外交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