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徐之明世经讲义1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考研政治 >> 正文 考研政治徐之明世经讲义1

考研试卷库
考研政治徐之明世经讲义1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人民大学 徐之明

  

 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世界经济及其 世界经济的构成

  主要行为主体 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

  原因:美国的超强实力

  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 控制西方国家

  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表现 遏制苏联

  控制第三世界

  原因:国家实力的消长

  战后世界经济 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 欧、日分立

  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方向发展 表现 苏联强大

  第三世界崛起

  欧盟

  80年代以来三大区域 北美自由贸易区

  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亚太经合组织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

  八大趋势与特点

  一、 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

  世界经济有两层含义,广义的含义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即各国经济的简单相加。
 
 
 
狭义的含义,是指生产力的发展突破了在一个国家区域内的自给自足、画地为牢的状态而越来越具有了社会化、国际化的属性,最终使得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的经济组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运动的有机整体。这个意义上的“世界经济”,实际上代表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阶段。这里所用的“世界经济”,是用其狭义的含义。

  世界经济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就历史进程而言,它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发展紧密相连。资本的不断扩张和对落后国家的持续征服,使资本主义的市场体系从欧美扩展到整个世界。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是世界经济形成的标志。

  世界经济主要由世界经济的主体: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和客体:世界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两部分内容构成。

  (一)世界经济的构成

  就客体而言,世界经济主要包括了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国际经济协调等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

  世界市场是指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跨越国界地进行交换的场所、关系和机制。世界市场是逐渐形成的。从广度看,它经历了国内市场、区域性国际市场等阶段;就深度而言,它从主要进行商品交换逐步扩大到进行各种生产要素的交换,诸如资本、劳动力、信息、服务等。当前,世界市场已经成为联系各国经济的重要纽带,成为世界经济的基础平台。

  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交换,它是各国发生联系的最基本的形式。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国际贸易由来已历史久远。当今的国际贸易,交换的物品更加丰富,交易的方式更加灵活,流通的渠道更加多样。

  国际金融是各国之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而产生的货币周转和运动,它包括国际收支、国际汇兑、国际结算、国际信用、国际投资、国际货币制度和国际金融市场等内容。商品交换是国际金融产生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金融国际化的程度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国际投资一般是指某国的企业、个人或政府机构以资本增殖或其他经济利益为目的所进行的超出本国疆界的投资。它分为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又叫证券投资,即购买外国的股票和证券;通常投资者对企业不拥有实际的控制力。直接投资是对外国经济实体的购买和控制;它主要有直接创办新企业和通过购买股票达到控制企业的效果等形式。在当今的世界经济中,以跨国公司为主角的直接投资,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际经济协调是世界经济主体之间相互协调经济政策、共同对世界经济的运行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进行干预和调节,以便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世界经济关系和世界经济正常发展的行为。当前,国际经济协调主要是借助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和国际条约等形式进行的。国际经济协调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对缓和和化解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

  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作用和影响的实体。以其基本职能和活动领域为依据,国际行为主体可以分为世界经济行为主体和世界政治行为主体。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行为主体主要有三类:主权国家、国际经济组织和企业即跨国公司。

  国际经济组织按照其活动区域和影响力分为世界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其中世界经济组织的地位较高、作用较大。在当今具有较大影响的世界经济组织主要有世界贸易组织(前身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它成立于1945年12月,是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产物。1947年11月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但在经营上仍然维持独立运作。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拥有会员150多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起着枢纽和核心的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本宗旨和首要任务是,保持汇率的稳定和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该基金建立时共有资本88亿美元,美国占27%的份额;现在的基金总数达到1800亿美元,美国占20%,发达国家占的份额在60%以上。

  2世界银行及其作用

  世界银行全称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样,它也是根据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起来的。开始基金为100亿美元,美国占23%;美国现在仍然拥有特别提款权的25%,享有最大的表决权。世界银行的主要宗旨和基本职能是:对用于生产目的的投资提供便利,支持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计划和经济开发。

  3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它的前身是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使命,是制定的多边贸易规则已成为各缔约国普遍接受的共同规则;主持多轮多边贸易谈判,使各国关税大幅度下降;为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提供了谈判和合作的场所,为调解各国的贸易纠纷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截止到2002年底,世界贸易组织有成员144个,其总部设于日内瓦。当今国际贸易的90%是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运行。

  二、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格局是指事物的结构。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世界经济主体(国家、国际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等,主要是指国家)在世界经济领域里所形成的结构态势。其主要内容是各经济主体在世界经济领域所居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实力对比和权力分配关系;核心是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谁在主导、支配,谁被主导、支配;或者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就外延而论,世界经济格局可以划分为一元格局、二元格局或多元格局等。

  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形成及其变动的因素很多,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各经济主体的实力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伴随各经济主体、主要是各国和国家集团的经济实力的变动与消长,世界经济格局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其轨迹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造成巨大的影响,显著地改变了它们各自的经济实力和相互之间的力量对比状况。美国凭借经济和综合国力方面的超强实力和突出优势,夺取了世界经济领域里的霸权,构建起了一套以它自己为核心、由它主导的世界经济的一元格局。其基本步骤和具体表现包括:

  其一,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其二,推动成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其三,推行一系列“援助”计划,如马歇尔计划、“道奇路线”。

  其四,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

  其五,对发展中国家推行以“第四点计划”为代表的新殖民主义。

  此外,为了建立和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美国还建立了所谓的“军事安全网”和“经济安全网”,对顺从、依附于它的国家进行庇护,对敌对国家进行威胁与恐吓。

  (二)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其基本的态势是美国高开低走,而其他国家则急起直追。作为这种运行的结果,各国的经济实力对比也发展了变化,最终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告别一元走向多元。主要表现有:

  其一,在资本主义世界里,美国的地位下降,西欧日本的地位上升,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态势。1971年美国出现了第一次贸易逆差;继1971年12月第一次宣布美元贬值之后,1973年美元第二次贬值,此举标志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而1985年美国甚至还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

  1975年召开的第一次西方首脑会议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三足鼎立形成的标志。

  其二,苏联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增强,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其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它们作为一支新兴的经济力量登上了世界经济舞台。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80年代末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集团化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美日欧三大区域经济中心的较量越来越激烈、复杂,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亚太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了三大区域组织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矛盾斗争的新格局。

  1、欧洲联盟。相比较而言,欧盟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现有25个成员国,其一体化程度仍在逐步提高。欧洲的一体化进程起步于1951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根据《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5年决定三个机构合并,合并条约于1967年生效。欧共体成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西欧经济一体化取得巨大成就。1991年12月,12个欧共体成员国首脑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该条约包括《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1993年11月,条约生效,欧洲联盟诞生。1995年1月瑞典、芬兰、奥地利加入,使联盟由12国扩大为15国。1999年1月1日欧元如期启动,此举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货币体系中最重大的变革。2000年12月,欧盟尼斯会议签署了《欧洲基本权利宪章》,为欧盟的扩大奠定了基础。截止到2003年,除了英国、丹麦、瑞典外,欧共体的12个国家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实现了经济货币联盟计划。同时,在欧共体的范围内,已经实现了商品、资本、劳务、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其相互关系越来越紧密。在2002年,欧盟的总人口3.76亿,面积323.5万平方公里,占有全球贸易额的21%和外汇储备的32%。2004年5月1日,中东欧和地中海10个国家加入了欧盟,使其成员国达到25个。经过这次扩大,欧盟的领土面积增加了23%,人口达到4.5亿,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万亿欧元。预计到2007年后,欧盟成员国可望进一步增加到28个。欧洲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大大刺激了其他地区一体化的发展。

  2、北美自由贸易区。1987年10月美国与加拿大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起在美、加两国的基础上吸收了墨西哥参加,形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拥有3.63亿人口,2130万平方公里土地,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具有重大意义。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显然落后于前两个地区。这是因为亚洲情况比较复杂,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民族宗教传统不同等等,一时难以建成一体化集团。根据澳大利亚的提议,首次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于1989年11月在堪培拉举行;1991年中国政府正式参加;1993年增加了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首脑会晤,并正式采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名称。1994年11月的茂物会议确定了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两个时间表,标志该组织向区域经济集团方向发展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与其他两个组织相比,亚太经合组织有许多特点。从发展阶段来看,它仍然属于一个政府间合作的经济论坛;从组织原则看,它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组织方式,即在承认多样化的前提下,实行互利、协商一致、自愿、灵活的原则,多形式、多结构地推进本地区的经济合作。目前该组织成员有21个。

  除了上述这三大区域化组织外,还有众多的经济集团遍布世界各地。战后最早出现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是1949年建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区域集团组织有30个左右,涉及将近三分之二的国家。

  三、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主要有以下八个:

  (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2000年文科材料题第36题)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力的发展突破了国家的疆界而将世界各国的经济结合成为一个相互依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国家、民族经济关系对传统的自身疆界的跨越和突破,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表现有:其一,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际交往中发展最快、最活跃的环节。并且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按照它的规则从事贸易活动。

  其二,国际投资、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普遍、频繁,资本流动的国际化程度达到空前的高度。据统计,目前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已经越过了2万亿美元,并且继续保持着强劲增长的势头。

  其三,国际金融活动发展迅速,其速度大大超过了同期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数额,规模巨大。近年来国际金融交易市场的年交易额为500万亿美元。

  其四,跨国公司遍布全球,其产品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其五, 国际分工发展到了新的阶段。由过去的垂直型的分工为主逐渐过渡到水平型分工为主,即按照产品或生产流程的分工,从而使得各国的生产成为世界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必然趋势和归宿,但其发展和推进的过程是不平坦的。各国的情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等,利益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甚至矛盾,这些都决定了它们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与立场存在分歧;发达国家借经济全球化之机而谋取一己之私的做法,也激发了某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感和抵制;进入21世纪后,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遇到了问题,为了摆脱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这些虽然会给全球化进程造成曲折,但无法改变其大势。

  作为一场的革命,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和世界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一,经济全球化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提供了可能,从而使世界各国取长补短,提高经济效益;其二,经济全球化为各国提供广阔的市场,使其产品能够更加便捷、顺畅地实现;其三,经济全球化使科技成果和信息在世界各地更加顺利地自由流动,促进各国的共同繁荣;其四,经济全球化为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但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具有弊病,存在风险。其一,经济全球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自由是强者的权利。在当今世界,经济实力是发达国家占优,游戏规则对发达国家有利。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会造成生产要素和利润向西方国家流动的结局,发达国家甚至会利用全球化的机会强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从而产生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加剧世界的两极分化。其二,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一些矛盾和负面的东西,诸如阶级剥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以及利己主义的价值观等扩大和蔓延到全世界。其三,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各国、各民族都“驱赶”到一个屋檐下,造成了不同文明、制度的接触与碰撞,派生出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威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所以,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必须头脑清醒,既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参与其进程;又要有所选择、趋利避害。世界需要的是各国平等、公平、共存、共赢的经济全球化,而不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更不是全球资本主义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根本的途径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二)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实力的总和,包括物质力、精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等。过去,大国之间也进行综合国力的较量,但其中军事力量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冷战结束后,特别是新旧世纪交替之时,几乎所有国家都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强盛衰落,最终起作用的是综合国力,核心是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而不单纯是军事力量。

  (三)新科技革命的影响加深,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四次科技革命。第四次是70年代以来的新科技革命,也叫信息革命。内容包括微处理机、大规模的超级计算机、卫星和光导通讯等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超导体和精密陶瓷等新材料、生物遗传工程、太空和海洋开发等。

  新科技革命的后果之一,就是使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经济信息化是指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渗透到各个经济部门,信息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使全球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终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递进到信息社会。当前,在发达国家中,与信息产业相关的产值已经超过了其国民生产总值的50%,美国工人的2/3从事着与信息产业相关的工作。

  (四)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它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市场经济属于经济运行方式的范畴,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与社会制度没有直接的联系。但由于市场经济最早形成并长期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词,一直受到非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排斥。

  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一场大规模的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搞市场经济的国家由原来的西欧、北美、日本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扩展到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涉及50多亿人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和苏联、东欧等前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可以预见,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将继续下去,并改变世界经济的面貌。

  (五) 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一些全球性经济问题(05、06年37题考)

  全球性经济问题是指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所谓“全球性”,首先是指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普遍的,不是某个或某些国家所独有;其次是指这些问题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直接关系到世界的发展甚至人类的生存;最后,是指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球的协调与合作。

  人口问题首先表现为人口的持续膨胀。1927年时世界人口只有20亿,到1987年即突破了50亿,1999年达到60亿。如果现在的出生率预测,到21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达到120~140亿!人口膨胀已对世界的经济、政治及社会造成极大的压力。人口问题还表现为人口老龄化。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或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或超过7%,即为人口结构老龄化。1998年在全世界59亿总人口中65岁以上的为5.78亿,占总人口的9.8%.据预测,在之后的20年中,世界老龄人口的年递增速度为2.5%,快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这表明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发展。人口的老龄化,将造成国家革新能力的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社会负担加重,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粮食问题日益突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1990年以来,世界粮食产量只增加了2.3%,而人口却增长了10%。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一再发生粮荒,夺去了数千万人的生命。目前世界上处于饥饿状态和营养不良的人数至少8亿人。

  目前人类社会广泛使用的能源有石油、煤炭、天然气等。根据统计,在1995年世界一次性能源消耗中,石油所占的比例为39.7%,煤炭为30%,天然气为20%。按照现在的消费量和已知的储藏量,石油可维持20年,煤炭可维持111年,天然气可维持22年。也就是说,如果继续走高能耗的发展道路,人类注定没有前途。

  1995年世界银行发表报告显示,世界80个国家和地区的占全球总人口40%的居民面临淡水资源的危机;发展中国家中有10亿人喝不上清洁水。并且这种趋势在可见的未来还将日益严重。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是困扰和阻碍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另一大难题,具体表现为:全球温度升高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蔓延、水污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未经处理的生产和生活垃圾以及农药和工业化学品所造成的污染等日趋严重。所有这些,正在动摇人类生存的基础。环境污染导致一些宝贵的资源被白白耗费或无法利用;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温度升高、海平面提升而淹没田地和城市;臭氧层的破坏使紫外线辐射增加、人类受到伤害;而土地的蜕化和沙化,使农作物产量下降,加剧了粮食的匮乏。自1972年罗马俱乐部推出了《增长的极限》以来,国际社会对自然环境恶化的问题的认识不断提高,也先后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每年的4月22日被定为“地球日”;每年的6月5日被定为“世界环境日”。在联合国的主持下展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达成了如《斯德哥尔摩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即《京都议定书》等协议。这些对问题的缓解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各国利益的分歧和观点的差异,国际社会联合一致以保护环境的努力依然步履艰难。

  (六)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不平衡”既指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发展水平、经济实力上的差距。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为:

  其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

  其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不平衡。这方面最突出的表现是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这种差距首先表现在数量上。1980年——1989年,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6%,其中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为-0.4%,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为-1.2%;而发达国家为2.3%。作为结果,1960年,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发展中国家的30倍;1990年,这一差距扩大到60倍;到21世纪初进一步扩大到74倍。在消费水平上,前者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占世界总消费的86%,而后者只占1.3%。少数发达国家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和出口市场份额的82%。

  这种差距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质的方面。在新科技革命之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是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关系;当发达国家利用科技革命的机会迈入到信息时代或知识经济阶段之后,二者之间的差距更扩大,形成了所谓的“数字鸿沟”。2003年3月,北美地区互联网的使用人数占世界总使用人数的45%,而拉美地区为3.15%,非洲不到1%。发达国家每几个人就有一台计算机,而发展中国家为数百人才有一台。

  其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

  (七)世界各国调整经济结构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新科技革命的加速发展,为了在当前和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大国,都在主动、自觉地调整经济结构,改革与调整成为时代的潮流。这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

  世界各国的经济改革和调整包括了广泛的内容,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到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从国有经济的地位、结构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对象和手段;还涉及到许多具体的经济政策。

  (八)跨国公司的作用

  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行投资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它是世界经济中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跨国公司是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它把世界经济全球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1年9月公布的统计,世界上跨国公司的数量约6.3万家,其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达80万家。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产值的40%、世界贸易的60%、技术转让的70%、对外投资的90%。在2000年,世界上最大的200家跨国公司的销售总额比世界上除西方七国、中国、巴西和西班牙等国外的所有其他国家的经济总额还大;而前五位的跨国公司的销售总额高于182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

  跨国公司的发展,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客观上发挥了合理的资源配置者的功能,有利于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跨国公司是高度国际化的垄断资本组织(当今世界上最大的200家跨国公司中的172家属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等5国),其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逐高额垄断利润。所以,它也是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工具,加深了南北矛盾。一些跨国公司甚至凭借强大的实力,操纵弱小国家的经济命脉,插手他国内政。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善于实行正确的政策,利用它的积极作用,缩小或限制它的消极作用,使其为发展本国经济服务。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也要发展和组建自己的跨国公司。

  

  

  

  

  第二章 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世界政治及其 国家

  国际组织:联合国

  行为主体

  过程

  雅尔塔体制 内容

  评价

  关系

  东方阵营

  形成过程 西方阵营

  战后世界政治 两极格局 实质

  格局的演变 内容 手段

  争霸过程

  变化

  两极格局的变化 终结

  与终结、世界进入 新时期

  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冷战后世界政治发展的

  七大趋势与特点

  一、 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

  (一) 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

  当代世界政治的主要行为主体有国家、非国家组织。

  国家是世界政治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行为主体。构成国家的四个要素是:领土、居民、政府和主权。二战结束时,世界上的主权国家有50个,今天则达到了近200个。

  非国家组织是指除主权国家之外的、能够独立参与国际政治事务的政治实体,它包括国际组织、宗教组织、生态运动、种族集团和跨国公司等。其中国际组织是最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主体。按照地域划分,国际组织可分为世界性组织和区域性组织;按照构成组织的主体状况划分,国际组织则可以分为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组织。

  (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雅尔塔协议,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的旧金山召开了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6月26日参加会议的51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开始生效,联合国宣告正式成立。后来10月24日被定为“联合国日”。联合国的总部设在美国的纽约。

  联合国有6个主要机构,即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与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联合国大会是主要的审议机构,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个会员国有一个投票权,大会每年举行一次,主要讨论有关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合作的问题,并向安理会提出建议。安全理事会是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执行机构,是联合国最重要的机构,现由美、英、法、中、俄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有联合国大会选举产生)组成。它做出的决议,全体会员国应该接受并履行。常任理事国对任何非程序问题拥有否决权。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间最大的一个国际性组织,现在联合国已有189个成员国,第三世界国家占78%以上。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等。联合国的基本原则是: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各国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来侵犯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等等。

  联合国诞生以来,在国际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成立初期的一段时间里,它被美国所控制,成为美国操纵下的表决机器,其宗旨和原则没有得到落实。60年代的联合国是美苏争霸的场所。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第三世界崛起,大批亚非拉加入联合国,从而大大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尤其是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进一步改变了它被少数大国操纵的状况。在冷战结束后,联合国成为单极势力和多极势力角逐的场所。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干扰,联合国的权威面临严峻的挑战。尤其小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其“单边主义”倾向急剧膨胀,美国不断向联合国的权威提出挑战。2003年,美国不顾联合国多数国家的反对、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向伊拉克开战,违背了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精神,使联合国的命运面临严峻的考验。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雅尔塔体制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政治的各种行为主体(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在国际舞台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或态势。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

  战后世界两极格局从形成到瓦解经历了半个世纪。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在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

  雅尔塔体制改变了欧洲国家控制世界的格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属性上分析,雅尔塔体制具有两重性。从积极方面看,该体制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协调了大国关系、维护了战后和平、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与和平相处。从消极方面看,雅尔塔体制的实质仍然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因而具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浓厚色彩,它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的状况。

  (二)两极政治格局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其称霸世界的野心也急剧膨胀。1945年4月,罗斯福去世,杜鲁门继任美国总统。他多次强调谋求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不断强化反苏政策,加快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部署。在经过了1946年2月的乔治·凯南秘密电文和同年3月的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后,1947年3月杜鲁门在所提交的国情咨文中,明确提出了反苏、反共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罗斯福所制定的美苏合作战略的终结,宣告了“冷战”的开始。

  “冷战”是与“热战”即军事冲突相对的概念,是指除了热战之外的一切对抗方式。在冷战思维的指导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社会主义国家采用除直接的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在经济方面,1947年,美国提出“复兴欧洲”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进一步实现同西欧结盟,共同对抗苏联。在军事方面,1949年4月,美国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组织打着集体防御和维护北大西洋区域安全的旗号,实际上是一个旨在遏制苏联的军事集团。北约的成立,是西方阵营成立的标志。

  面对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政治上的孤立和敌视、意识形态上的攻击与诬蔑、经济上的制裁与封锁、军事上的包围与威胁,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针锋相对地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在经济方面,1947年7——8月,苏联先后与保加利亚等5个东欧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帮助它们恢复和发展经济,这就是西方所谓的“莫洛托夫计划”;1949年1月,上述6个国家进一步密切联系,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区域经济集团。在政治方面,1947年成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1950年,中苏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式结盟。在军事方面,作为对1955年5月5日联邦德国正式加入了北约的反应,1955年5月14日苏联和其他7个东欧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至此,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完全形成,在全球出现了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局面,即世界政治的两极格局。

  两极格局的根本特点是两大阵营的对峙与对抗。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政治上表现为两种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对抗;其二,经济上表现为两种体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角逐;其三,军事上表现为两个集团—华约和北约的较量;其四,在意识形态上两种主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

  (三)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两极格局形成之后,作为两大集团的领袖国——美国和苏联,为了维护和扩展自己的势力,在国际舞台上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以其基本国力为凭借,其总的态势是:50、60年代,美国进攻、苏联防守;70年代,苏联咄咄逼人,美国处于守势;而到了80年代,美国采取了攻势,苏联处于守势。

  (四)两极格局的终结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两极格局发生动摇。其具体表现有:

  其一,社会主义阵营分裂。 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发端于40年代末,其要害的原因是苏联的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

  其二, 资本主义阵营发生分化。西方阵营的分化主要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是:法国的“戴高乐主义”、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和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

  其三,第三世界崛起,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一支独立于两大阵营之外的新兴力量。 在上述变化的基础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政治格局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化方向演进,世界政治舞台呈现出比以往更丰富多彩的面貌。

  进入80年代,苏联、东欧各国的社会发展遇到困难,经济停滞、体制僵化、思想迷茫、社会凝聚力下降,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的内外政策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国际上寻求对美关系的缓和,在国内实行全方位的改革。由于苏联内部的积弊日久,积重难返,加上改革措施的失误,导致苏联社会制度的改变、国家解体。1989—1990年,东欧剧变、两德统一导致雅尔塔体制崩溃,两极格局基本解体。1991年底的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彻底终结。此后,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四)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造成格局转换的根本原因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因素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实力消长变化。战后以来,美苏两个大国为了称霸世界,长期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到处扩张,严重地阻碍了本国经济的发展,结果美国的力量遭到了很大削弱,其国际地位相对衰落,而苏联则最终解体。相反地,日本、西欧等国力量都有了很大发展,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整体力量进一步壮大,整个世界正朝着多极方向发展。

  当前世界仍处于旧格局已经瓦解,新格局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这次新旧格局的转换具有以下的特点:

  其一,旧格局的解体基本上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无论是东欧剧变,还是苏联解体,从总体上讲都是在非暴力的环境中完成的,是“和平演变”。

  其二,新格局的形成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尽管实力有所下降,但现在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它力图建立单极世界,但缺乏足够的一统天下的力量;其他主要大国都在争取在世界或地区的主导权,期望建立一个多极世界,尽管它们联合起来的力量很可观,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足够的实力,可单独与美国相抗衡。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多极化与“单极世界”之间将展开激烈的斗争,这种斗争显然是错综复杂的,不会在短时间内决出胜负。世界各种力量只有经过长时期的消长、分化、组合的过程,才能重新形成稳定的格局。

  三、冷战后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一)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2003年分析题选做题Ⅰ考察过)

  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在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的相互作用下,世界向多元格局方向逐渐演进的发展趋势。世界政治多极化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内部的演变之中,是一系列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一,多极化是历史的趋势。历史地看,多极化趋势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近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都没有改变这一大势。

  其二,经济多极化是政治多极化的基础。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经济实力不仅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而且还占到全球经济份额的半壁江山以上。正是以此为基础,美国得以称霸世界。可是此后,美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到2001年,美国国内总产值只占世界的28%。据预测,15、20年后,该数字还会进一步降低到15%—20%左右。以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份额试图控制其余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其三,经济全球化是制约单极世界的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也离不开谁。所以,即便是最强大的国家,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也无法撇开别的国家,为所欲为。

  其四,反对单极、主张多极的力量强大。除了美国外,其他国家都是多极世界的主张者。可以说,美国的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违背人群的意愿,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不得人心。即便在美国国内,也存在反对的声音。

  小布什出任总统之后,美国的霸权主义诉求有所增强,也采取了若干单边主义的行动,比如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单方面宣布退出《反导条约》,以及不顾世界多数国家的反对、在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的背景下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美国的这些行经,就其结果而言,不仅没有能够达到心想事成的地步,反而给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害人害己。

  但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决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会受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阻挠和干扰。尽管相对实力有所下降,但美国的绝对实力仍然是明显地高于任何其他国家。甚至,美国一国的经济总量,比排在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第三和第四经济大国三家的总和还要多。在科技、军事、文化等领域,美国的优势也非常明显。换言之,美国有搞霸权主义的本钱。此外,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也存在搞霸权主义的意愿。所以,在实现多极化发展中,充满了多极和单极的矛盾和斗争。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简单否定多极化趋势是不对的;但盲目乐观或者放弃斗争也是不可取的。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但多极化发展趋势只能在曲折中发展。

  (二)国际形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主要热点地区的和平努力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赢得较长时间的世界和平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其主要原因有:其一,冷战结束后,全球范围内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局面已不复存在,军备竞赛特别是核竞赛已大大降温,裁减军备、减少军费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其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随着国际形势由紧张趋向缓和,各国相应调整战略,把发展本国经济,推进新科技革命,改善民主放在首要地位。

  其三,全球化的趋势也决定了各国之间和则两利、都则俱损。各国都清醒地意识到,本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际的资金、技术和市场,离不开国际合作。

  但是,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引起动荡的因素仍然很多。不少热点地区、热点问题并没有解决,因民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发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近几年,西方大国加紧在发展中国家及前苏联、东欧国家中推行西方式民主和多党制,给不稳定的局势增添了动荡;而且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又有新的发展,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违背国际关系准则,以种种借口干涉他国内政甚至军事入侵别的国家,也极大地威胁了世界和平。总之,当今天下并不太平。

  但是也应当看到,在造成世界不安宁的一些热点地区,和平的努力一直在继续,有的方面还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在中东地区。2002年6月,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了一个中东和平计划。此后,联合国、欧盟、俄罗斯和美国中东问题四方会议代表在此基础上几经磋商,最终形成了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Roadmap Peace Plan),并在2002年12月华盛顿会议上通过。但由于以色列的阻挠,美国没有及时公布方案的具体内容。 2003年3月,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进行改革,设立了总理职位并组成新内阁。4月30日,中东问题四方会议代表分别向巴以双方递交了“路线图”计划文本,并公布了“路线图”计划内容。6月4日,巴以美三方在约旦红海港口城市亚喀巴举行峰会,宣布“路线图”计划正式启动。

  “路线图”计划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布之日至5月),巴以双方实现停火;巴方将打击恐怖活动,进行全面的政治改革,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并在安全问题上与以合作;以方则应撤离2000年9月28日以后占领的巴方领土,冻结定居点的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恢复正常。第二阶段(2003年6月至12月)为过渡期,重点是在2003年底,建立一个有临时边界和主权象征的巴勒斯坦国。此后的两年为第三阶段,即在2005年完成巴以最终地位谈判并达成协议,建立巴勒斯坦国。

  为落实“路线图”计划,巴以首脑曾多次举行会晤,巴激进组织也一度宣布停火。由于以色列坚持其强硬政策,导致巴激进派别中止停火,巴以冲突再起,和平努力再次受挫。2003年9月巴以和谈中断,“路线图”计划搁浅。2004年11月阿拉法特去世,温和派领导人阿巴斯上任,“路线图”计划重现曙光。

  世界上的其他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和平的努力一直在进行,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近年也出现了改善的迹象;朝鲜核问题的谈判也在持续地进行。

  (三)大国关系

  在“冷战”时期,大国之间的关系以敌对和对抗为主调。“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终结,国际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各个大国为了适应这个变化,都在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大国关系中出现了合作与斗争并存的新特点。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国纷纷建立多种战略伙伴关系。大国关系是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大国关系的调整及重新定位,表明世界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它既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一种表现,又推动多极化的发展。

  但是这种大国关系的调整还只是开始,大国之间的矛盾、分歧、冲突仍然存在,国际社会中霸权主义,冷战思维仍然没有退出舞台,干涉别国内政的现象时有发生,这说明建立健康而稳固的大国关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四)冷战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加强,同时遭遇挑战

  联合国是主权国家的组织。在冷战结束前。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冷战结束后、在全球化加速的今天,国际社会所面临的共同性问题进一步增加,共同性危机进一步加剧,从政治、安全到经济、文化、环境、难民、毒品等领域,各种问题的国别界线日益模糊,这些都要求加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也为其施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千年报告》中所言:如果我们要从全球化取其最佳而避其最恶,我们就必须学会如何更好地共同治理。各国可以在基于共同规律和价值的共同机构中一同采取行动,从而彼此扶持,彼此加强。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正是这样的机构。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稳定,以及大国关系进行积极调整的背景,都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进一步发挥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得联合国在解决全球性问题、协调不同国家的利益与关系、制定共同的国际规则以及维护国际法原则等方面都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由于霸权主义的外在威胁,由于财政危机、工作效率等内部原因,联合国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五)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2006年37题考)

  在“冷战”时期,军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经济发展作为首要目标,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经济因素不仅对各国国内政治,而且对国际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影响日益加大的原因在于: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直接导致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升降,从而影响到世界政治的发展;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的首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结果往往导致政府的更迭,从而对世界政治发展产生影响;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联系更为密切,相互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使世界政治发展更趋复杂;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当今世界各国的外交,首先是经济外交,即为经济服务的外交,经济成为外交的主要内容。冷战结束以后,国家的经济利益往往成为国家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制约着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抗,使它们的关系一般不致脱离和平与发展这一主潮流。

  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各文明、各文化同居一个屋檐下的“同床异梦”的局面。于是文明与文化的差异、摩擦与争斗,也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的重要因素。例如,在现今许多热点地区冲突的下面,都有宗教矛盾在起作用。此外冷战思维的作用,也是文化因素影响世界政治的具体表现。

  (六)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

  传统安全威胁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以军事为主要手段的一国对另一国的威胁。其基本形态包括:军备竞赛、军事威胁和战争。非传统安全威胁是指除了传统安全威胁之外的其他威胁,其基本特点是主体和手段的多样化。在主体方面,除了国家,还有其他的国际行为主体;在手段方面,除了军事手段,还有经济、文化、生态等。其具体形态包括: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恐怖主义以及海盗、洗钱等。

  冷战结束后,大国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安全威胁有所下降。但是,在一些地区,国家间的军事冲突依然存在,加上近来美国频繁地对外用兵,这些都表明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依然对世界和平构成现实的威胁。在传统安全威胁相对削弱的背景下,非传统威胁的作用日益突出,尤其是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是指在没有正式宣战的情况下,对非军事目标进行暴力打击以达到自己政治和社会目的的主张和行为。其动因是由深刻的矛盾所激发出来的刻骨仇恨;其条件是力量对比悬殊。恐怖主义是反人道、反社会的行为,且危害巨大,人们必须引起警惕,加以反对、制止和根除。由于产生恐怖主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要解决它注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整个国际社会做出长期而全面的努力,以期标本兼治。

  (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新表现(2004年分析题第37题的第Ⅰ题考察过)

  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有时表现还非常突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本质上就是把本国的意志、利益凌驾于其他一切国家的意志、利益之上,凭借经济军事实力,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和侵略,造成世界动荡不安,成为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在当今国际社会中,产生霸权主义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的特点就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在国际舞台上就表现为国剥削国、国压迫国、国欺负国。霸权主义存在的条件是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使强国有条件凌辱弱国。

  霸权主义的表现多种多样。诸如强迫别国接受和照搬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打着“民主”、“人权”甚至“价值观”等幌子干涉别国内政;或者干脆凭借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侵略、占领别国。冷战结束后,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瓦解,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比较明显的优势地位,其霸权主义言行进一步膨胀。在理论、思想、舆论方面,西方国家先后炮制出了“新干涉主义”、“先发制人”以及“人权高于主权”等“理论”,为其霸权主义行动制造依据和合法性;美国还公然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等国家列入所谓的“邪恶轴心”国家,对其进行“妖魔化”,为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制造借口;此外,美国等国家还不顾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事实,继续按冷战思维去观察世界,思考问题,制定政策,处理国际事务。

  在行动方面,美国等国家对中国的发展与崛起持提防与遏制态度,继续维持在冷战时期制定的对中国的一些禁运政策;大张旗鼓地推动北约东扩,打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以种种理由为借口,对一些不驯服的国家采取军事行动,颠覆其政权。1999年发动的对南斯拉夫的战争以及2001年和2002年发动的对阿富汗战争和对伊拉克战争,就是这方面的鲜明例证。尤其是伊拉克战争,这是一场缺乏充分理由(无理)、没有联合国授权即缺乏合法性(违法)、并且遭到世界各国广泛反对—包括北约内部的德国、法国强烈反对(犯众)的战争。为了控制中东这一盛产石油并且具有巨大地缘政治意义的战略地区,美国打着反对恐怖主义、维护本国安全的旗号,采取所谓“先发制人”的政策,用武力颠覆了萨达姆,实现对伊拉克的军事占领。这些行动表明,在缺乏有效的国际制约的状况下,美国的霸权主义进一步恶性膨胀,严重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