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和国际分工的产生、形成与发展
国际分工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这个体系内经济关系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基础,它是在资本主义机器工业发展基础上产生和形成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而演进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形成:
在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期间,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以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为主要标志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为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形成建立了物质技术基础。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工业彻底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工业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生产效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这样,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之上的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一方面需要国外市场,另一方面需要国外原料的供应。这使国际分工成为必然。于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基础上,工业国和农业国或世界工业和世界农业之间的、垂直型的国际分工终于产生和形成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国际分工的发展:
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电力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随着炼钢法等新技术的相继出现和广泛应用,出现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最终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特点是建立在电力新能源和一系列新工业技术基础上的重化工业的涌现以及在此基础上工业国家产业结构由轻工业型向重工业型的转变。电力、化工、冶金等重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使资本主义工业依赖于国外市场和原料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和加深。同时重工业的兴起及与之相应的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也极大地推动了交通运输、通讯业的发展。大型轮船的航驶、铁路迅速伸向各大陆腹地、海底电缆的连接、电报电话的开通,才真正将各国国内生产和市场转变为世界性的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在垄断基础上产生的资本输出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扩大、加强和深化了各国对国际分工的依赖。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进一步扩大和强化了工业国和农业国、世界工业和世界农业、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垂直型的国际分工体系,并随着垄断资本的输出和列强从经济上、领土上分割世界,以宗主国和殖民地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终于形成了。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国际分工的深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年代发生的以核能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80年代中期以来高新科技的蓬勃发展,将资本主义分工体系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具体表现是:工业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的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的国际分工迅速发展。这是因为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使得工业生产分门别类,越来越多,现代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同时,现代科技革命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生产力进一步突破了国家的界限,使科技发展和生产分工国际化,国际分工从国际流通领域发展到生产领域。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主要表现在:前两次工业革命时期所形成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国和农业国的国际垂直分工发展成为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的国际水平分工,并成为当代国际分工的主要特征,而工业国和农业国的国际垂直分工虽然还未消除,但已退居次要地位。这是因为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的国际垂直分工体系,发展中国家逐渐被卷入世界工业分工体系。
2.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领域的争夺和特点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达国家是按照“实力”分享利益和分割市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形成的美、日、欧共体三足鼎立的态势,由于它们之间的实力对比在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它们之间的矛盾和争夺也就不会停止。但是,这种矛盾和争夺是在当代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的新条件下发生和展开的,因而必然具有新的特点:
第一,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争夺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三个中心——美、日、欧之间的矛盾,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有所不同,那时的主要矛盾是争夺世界霸权、重新分割世界的政治斗争。第二次世界大后由于美国、日本和欧共体的经济实力对比和国际经济政治条件的变化,争夺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的经济斗争成为它们之间的主要矛盾。因为,随着战后发达国家三足鼎立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均衡化趋势加强,这使得战后初期屈从美国经济霸权的局面逐渐为各国垄断资本在经济上的激烈竞争所替代。具体表现在它们之间在贸易、投资和货币金融领域里进行着激烈的“经济战争”,尤以“贸易战”最为激烈,其中日美之间的贸易斗争更为突出。
第二,“经济战争”的主要战场转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本土。第二次世界大前,帝国主义列强争夺销售市场、投资场所和原料产地的主要战场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和落后国家。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领域的争夺重点已转向在它们之间进行。据有关资料统计,第二次世界大前,宗主国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额约有3/4是对殖民地的贸易和投资,仅有1/4是在宗主国之间进行的。而战后70年代以来,这种贸易和投资比例关系正好发生了逆转,即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额约有3/4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仅有l/4是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投资。
第二次世界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本土逐渐成为它们之间进行经济争夺的主要战场并不是偶然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一,在战后现代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国际分工的重点逐步从垂直型向水平型转变,而国际水平分工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从而加强了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联系。但是,发达国家本土成为它们的经济战争的主要战场,说明它们之间的争夺已从外部转向内部,从这个意义上讲,发达国家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深化了。其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受旧的国际垂直分工和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深重,经济和技术基础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外汇短缺,因而能够吸引外国投资的能力比较有限。同时,很多发展中国家政局不稳,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基础落后,这些也都影响国际资本在当地投资的重要原因。
第三,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的争夺与协调相互交错,时涨时弛地向前发展。战后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重点转向发达国家之间,随着经济国际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经济中出现了互相渗透和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又互相竞争的局面。因此,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在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关系方面,采取了一些新措施。例如,自1975年开始,西方七国每年举行一次首脑会议,不定期地举行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各种双边和多边国际会议,以协调各国的内外政策(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政策)。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磋商和协调,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矛盾、共同发展的作用,但是,对这种作用不可估计过高和绝对化。这是因为,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发展不平衡规律决定的。同时,发达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虽然由于生产国际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逐步扩大和增加,但它们各自的民族国家利益和本国垄断资本的利益仍然高于它们的共同利益。因此,它们之间的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在协调中,各国首先强调和奋争的是本国的利益,这在贸易、投资和货币战中是屡见不鲜的。矛盾一协调一缓解,再矛盾一再协调一再缓解,如此循环往复,也就是争夺和协调相互交错,时涨时弛,波浪式地向前发展。这也是当代国际经济格局的重要特点,矛盾和利益同在,斗争与协调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