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题干提供一段引文,测试考生从
政治、经济、哲学等理论或历史角度,对这段引文的中心思想的确认、理解和把握。
例如,2005年第2题…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第3题”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2006年第2题…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第3题“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第4题…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先”''.这段话表明“,2007年第l题…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第2题“''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日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日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2008年第3题“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差不多也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第4题…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等,便是这样的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近年来常用这种方式命题。这种类型的选择题有一个判断和分析的问题,有的题还有对古汉语或引文的理解问题,因而测试的能力要求相对要高一点。
(6)属于概念(理论观点)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准确理解和把握。这是近年来的一种新的命题方式。
例如,2000年文科第11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A)“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道题把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联系起来,考查对两者关系的理解,有一定新意。又如,2000年理科第5题“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D)“劳动二重性原理”;第6题“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B)“劳动和劳动力”。前者测试劳动二重性原理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二重性的关系,后者测试科学区分劳动和劳动力与揭示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关系,都从方法论的角度命题,
测试的能力要求当然更高一些。这种命题方式应引起考生注意。2006年第l3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也是这样的题,不过比较简单。
(7)从2000年起,在单项选择题中还增加了形势与
政策题。
例如,2003年第l4题“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第15题“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2004年的第13、14、15越和2005年的第14、15题等,都是发生在“形势与政策”出题规定时间内的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时事。2006年考试
大纲特别注明,将加强形势政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知识点的适当结合。这是总结
经验作出的调整。2006年的第14、15、16题,2007年的第14、15、l6题,2008年的第15、16题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要求。
(8)根据新增加的知识点命的题。新增加的知识点,过去没有考过,因此,考的机会较多。所以,考生复习时对新增加知识点的内容尤其要注意。
例如,2002年文科第5题“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就是根据2002年考试大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部分第一章新增加的知识点“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出的题。2003年第4题“生产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也是根据2003年考试大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部分第一章新增加的知识点“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出的题。2004年第20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则是根据当年修订的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革命,其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出的题。又如2004年第5题这个考查股份有限公司概念的题,就是根据当年新增加的考查要点“企业的性质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的内容命的题;2007年第l3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权,认为首要的人权是”,就是根据当年新增加的考查要点“尊重和保障人权”命的题。因此考生一定要注意2009年考试大纲新增加的知识点。
(9)计算题。政治经济学课程考试近年来开始出现计算题。
如2003年第6题,在提供了生产资本构成、价值和年周转次数等数据后,要求考生计算“根据上述资料该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为”;2005年第6题,要求根据所给条件计算出已经使用两年的磨床的物质磨损额2006年第5题,要求根据设定条件计算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2008年第6题,要求根据土地价格计算公式,计算出银行存款利息率和土地价格。所以,考生在复习政治经济学原理部分时,要注意这类计算的内容。
(10)重复前几年的考题。由于考试大纲附录了近几年的试卷,所以,前三四年已考过的题,一般是不会拿来再考的。但也有特殊情况,一种是把前不久刚考过的个别题目拿来重考。
例如,2000年理科第l4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指由”,过了一年,2002年理科第ll题“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同一个题目,只是改动了一个选项。这种情况比较少见。第二种情况是,考的是同一考查要点的内容,但变换了题型,或者变换语式和选项,例如,2000年和2003年都出题考股票价格问题,但2000年出的是辨析题,2003年出的则是多项选择题。2000年文科第20题,以多项选择题形式考查借贷资本区别于职能资本的三个特点,2007年第7题,则以单项选择题形式考查借贷资本的其中的一个特点。又如,社会保障的目标,l995年和l999年单项选择题都考过,时隔十年,2008年借用中共十七大报告的语句,出单项选择题再考。第三种情况是,过了若干年,将原题拿来再考。例如,2005年第ll题“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l996年文科第l6题就考过;2002年文科第ll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2007年第l2题就原封不动地拿来再考。
二、单项选择题解题技巧
答选择题,首先要审题,弄清楚题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也就是考查什么问题。然后再据此去选择答案,辨别备选答案中哪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哪些是不符合题意的。要仔细阅读,全面分析,不要马马虎虎看一下题干,就急急忙忙去选择答案。因为有时备选的某个答案本身可能是正确观点,但并不是题干所要求的正确答案。有时同一个答案,题干限定的内容和要求不同,可能对,也可能错。
其次,在弄清楚题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之后,就要仔细考虑备选答案的对错。单项选择题的特点是,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即具有唯一性(有些考生选了几个选项,就是不了解单项选择题的这个特点,违反要求而丢了分)。
单项选择题属于知识判断性的题型,主要是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识别判断能力,考核的内容往往是确定的,答案一般比较规范和标准,不易产生异议。只要复习了,又记忆准确,应该说是比较容易答好的。从这儿年的评卷情况看,单项选择题的得分率在各类题型中是比较高的。
单项选择题丢分的原因,首先在于复习不全面,一些基本内容没有复习到,或复习了但不理解,或当时理解了但记忆不准确,因而选错了答案。其次,在于一些考生对于一些选择题用经典作家或某个学者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论断作题干,或者作为题干的背景来命题的情况,不熟悉或思想准备不足。其实,引用原文或采用引文,是为了强调某个基本观点。所以,只要掌握基本观点,又仔细审阅引文,推敲其含义,即使事先没有接触过原话,也是不难选出正确答案的。与此相类似的,是对2003年、2005年、2006年、2008年出的计算题,一些考生平时复习没有注意到,思想准备不足。其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能够出计算题的知识点本来就不多,平时复习,只要注意一些计算公式,它的分子、分母是什么,就能很容易准确地计算出正确答案,并不很难。最后,在于考生对一些干扰项迷惑性大、比较难的选择题,不会识别,不会比较分析,从而答错了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