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看考研政治复习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考研政治 >> 正文 从“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看考研政治复习

考研试卷库
从“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看考研政治复习

    十大军事原则,是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总结提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指导的十项基本原则,是毛泽东于1947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会议上所做《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正式提出的,它是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的重要内容,是由我国革命战争实践中来,又是经过战争实践考验过的制胜法宝,是毛泽东同志战略战术思想的集中表现,是我军作战方法最完备最科学的概括。如果将考研政治的复习比做一场艰苦的斗争,那么就从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的视角去解读这场战役,看自己应该如何去为自己谋取胜利!
    
    一、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这条原则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避敌主力打其虚弱,以便集中兵力,先弱后强,各个击破,逐渐化解敌强我弱的形势”。由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反革命的力量和势力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因此为了彻底扭转这种敌强我弱的局面,必须积小胜为大胜,通过量的积累逐步突破质的飞跃,最后实现胜利!把这一点运用到考研政治的复习中,就是在复习的初级阶段,由于基础较为薄弱,适合选择理论难度不大的知识点首先进行突破,一方面通过种“积跬步”的方式,逐一突破。这样不仅能能够积累知识点,日益增强自己的理论功底,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够逐渐培养对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的信心,为后面难度较大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好充分的能力和信心准备!
    
    二、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当时的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由于敌人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战略补充基地、交通枢纽、资本家企业等都集中在大城市,因此敌人对城市就非常重视,在城市的守备力量就比较强大,设防比较坚固。而广大农村则恰恰相反,统治十分薄弱,无兵防守。 而我军当时攻坚装备不足,经济匮乏,因此,只能首先向敌人最薄弱的地方进攻,即先取中小城市,以削弱敌人的力量,使大城市陷于孤立之后,再集中兵力夺取之。这一点对政治学科复习时习题选择来讲至关重要,考生首先要给自己进行能力的正确定位,接下来就是循序渐进地提训练习题的难度!初期选择难度系数较低的习题,一方面是检验自身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增强自信,但是随着自身学习程度的加深和能力的提高,如果相应的训练不能及时提高到新的水平,而只是原地踏步,那不仅不能检测出真实的水平,还会导致自我定位出现错误判断,贻误复习最佳时机,最重要的是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成绩!因此按照一定的梯度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争取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才能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
    
    三、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
    
    这一条告诉我们,在考研政治的复习过程中,对重、难知识点的学习一定要力求通透,因为这些知识点往往占据了试卷的大部分分值,是决定能否顺利闯关的关键性因素。由于考研政治的复习阶段性较强,往往会有几轮的复习,争取在第一轮的复习中就将重难点一一击破,不要拖沓,不要将问题遗留给下个复习阶段,这样不仅能在后面的复习中节省大量的时间,更主要的是由于前面的扎实的基础,后面的学习能够更加得心应手,从而实现成绩的快速提升!
    
    四、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
    
    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这样,在全体上,我们是劣势(就数量来说),但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的优势,这就保证了战役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
    
    这一点是针对非文科考生而言的,大部分理工科考生的政治理论功底相对文科生而言是比较薄弱的,而且由于学科属性,理工科考生对政治理论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相比文科考生有一定差距,因此理工科考生要想在政治理论这门课程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必然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有限的时间内,争取最好的成绩,就必须在复习过程中力求每战集中优势兵力,全力以赴,争取每个知识点的复习都做到一举突破,通过每个局部的胜利和时间的积累,达到劣势到优势的成功转化,直到最后取得胜利!
    
    五、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这条原则告诉我们:在组织战役、战斗的时候,要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并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战斗准备工作。 为什么必须强调作好准备呢? 因为我们的作战方针是打歼灭战,要求打得稳、准、狠,不打则已、一打必歼。要达到这个目的,除集中优势兵力外,还必须充分准备。每个战役的胜利程度是和准备工作完成的程度密切联系着的。准备愈充分,胜利愈大,时间愈短,代价愈小。
    
    这一点要说明的是,每位备考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学生,对政治理论这一学科必须要有正确的自我定位,在准备进入复习阶段之前就应该先对这门学科的特点、复习的重点、复习阶段安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对历年真题有个大体的了解,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认识,同时便于有侧重点地进行复习。由于这门学科的事实性较强,因此必须时刻留意考研政治的动态,对社会热点,焦点以及相关观点予以关注,锻炼用学科内相关理论知识去解释社会现象,做到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复习、练习和提高,为最后的胜利做好一切准备。
    
    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政治理论课程难就难在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灵活性强,变化性大,要求具有较强的思辨力和理解力及语言组织能力,特别是对于志在夺取高分的考生而言,其要求也就更高。而政治理论的复习除了讲求阶段性意外,还有就是要特别重视连贯性,比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部分内容就尤为明显,因为很多经济学公式与原理的掌握是必须要有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的,因此在掌握一个部分内容后只有趁热打铁将相关内容一一吃透,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避免时间和精力不必要的浪费!
    
    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我们不要把政治理论的复习看成一成不变的阵地战,只坚守在自习室埋头苦读的啃理论,拼命的在题海里挣扎,力求游到彼岸。其实政治理论的复习的确需要在整体的复习计划中切割出整块的时间,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运动战”的必要性,即在复习其他学科的间隙,利用学科交叉学习的方式进行大脑的休息,同时可以利用其他零散的时间利用口袋书进行记忆刺激。
    
    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每位备考的考生都希望自己的复习能够一网打尽,争取不遗漏每个细节,但是复习中会发现,要想覆盖到每个考点并非做不到,但是如若吃透每个考点并非易事,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有的放矢!即重点,难点必须坚决夺取,即使占用了大量时间,也毫不吝惜精力。而对于历年考题中很少出现或者以非常小的分值出现的知识点,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可以有选择的放弃,以确保大部分分值的夺取。
    
    九、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这一点看似和考研政治不沾边,其实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就是已经被俘获的敌人,用之于习题也就等于把自己置身于前线,通过这种学与练的结合找出学之不足,促进学之积累,同时以练之心得去反之与学之理论同样可以深化认识,得到新的体会,二者相得益彰,收效甚多!
    
    十、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学习”虽然考研复习紧张激烈,但是如果没有适当的调整休息,大脑是难以发挥最大的功效的,最后只能身心俱疲但却收效甚微。短时间的休整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把握时间,从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我们得知,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过长的休息一方面对记忆的保存有一定影响,同时也需要一个相对长的时间才能回复到原有的紧张状态,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