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历年真题精析(2003~2009)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考研政治 >> 正文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精析(2003~2009)

考研试卷库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精析(2003~2009)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2.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3. 近年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的一些国家销量大增。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
    
    A.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C.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D.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
    
    4.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D.自由理性的外化
    
    5. 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是考察经济生活运行的重要指标,假设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4万亿元,流通需要量为3亿元,若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 4.2亿元B. 3.5亿元C.3.3亿元D. 2.4亿元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A.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B.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C.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D.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7.某钢铁厂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增加了该厂的预付资本数量,这使得该厂的资本构成发生了变化,所变化的资本构成是
    
    A.资本技术构成B.资本价值构成C.资本物质构成D.资本有机构成
    
    8.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的主要原因
    
    A.没有找到革命的新道路
    
    B.没有扩大民主主义宣传
    
    C.没有到群众中做实际的调查
    
    D.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9.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
    
    A.经验主义B.冒险主义C.机会主义D.教条主义
    
    10.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党制定和执行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
    
    A.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公私兼顾、劳资双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实现速度、结构、质量的统一
    
    11.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D.全面协调发展
    
    12.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管理民主
    
    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理论联系实际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D.与时俱进
    
    14.2008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两党在新形势下的首次会谈,此次会议
    
    A.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达成广泛共识B.开启了国共两党对话先声
    
    C.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远景”D.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
    
    15.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州七号航天飞船成功飞入太空实现的是
    
    A.载人飞行B.绕月探测C.天地对话D.出舱活动
    
    16.在2008年4月中旬举行的尼泊尔制宪会议选举上,一举成为第一大党的是
    
    A.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B.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
    
    C.尼泊尔大会党D.尼泊尔民族主义党
    
    二、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
    
    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D.事不必难,知难不难
    
    18.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
    
    A.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B.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
    
    C.关注生活实践的需要D.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
    
    19.“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已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段话表明科学技术是
    
    A.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B.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
    
    C.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D.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
    
    20.华罗庚生前曾说:“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这段话对我们如何实现人的个人价值的教益是
    
    A.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
    
    B.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C.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的实现的归宿
    
    D.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
    
    21.“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的解体的各种因素。”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表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
    
    A.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
    
    B.促进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的形成
    
    C.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发展和解体要素的形成
    
    D.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加深了商品经济运行中的矛盾
    
    22.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的构成包括
    
    A.维持劳动者自身性命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在必要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C.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D.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所需要的费用
    
    23.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A.调整农村土地所有制结构B.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
    
    C.进一步完善生产要素市场D.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24.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表明处理效率公平的关系,就是
    
    A.把效率和公平相互之间的矛盾协调统一起来
    
    B.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协调作用
    
    C.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D.合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25.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
    
    A.正确的革命道路B.科学的指导思想
    
    C.坚强的领导力量D.崭新的奋斗目标
    
    26.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中“民族的”是指:
    
    A.反对外来的资本主义文化
    
    B.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C.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D.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
    
    27.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其中错误的有
    
    A.“毕其功于一役”B.二次革命论
    
    C.“无间断革命”D.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28.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9.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主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诚信友爱”的内涵包括
    
    A.全社会管理完善,秩序良好B.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可信
    
    C.全体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D.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30.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
    
    A.农村村民委员会B.城市居民委员会
    
    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D.妇女联合会
    
    31.2008年中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中国政府做了各种努力,84017人被抢救出来,140万被解救,430万被救治,1万伤员转到20个城市地区,被375所医院及时救治,这个事实表现了什么
    
    A.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性质B.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
    
    C.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显著成效
    
    32.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视察工作,在线与网民进行了交流,最近有很多的政府官员,利用网上跟百姓沟通,这种网络表达体现了什么
    
    A.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途径B.反腐倡廉的新通道
    
    C.民主政治体制的新形势D.密切干群关系的新方式
    
    33.8月22号成功举办完奥运会,彰显了我国和世界共同进步而遵守的梦想,奥运理念是什么
    
    A.平安奥运B.绿色奥运C.科技奥运D.人文奥运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俩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的望色、诊脉,开出两付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6分)
    
    (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4分)
    
    客观题答案快速查找:1.A2.D3.B4.C5.C6.A7.B8.D9. D10.B11.C12.A
    
    13.C14.A15.D16.B17.ABCD18.ACD19.AC20.AB21.BCD22.ACD23.BCD24.
    
    ACD25.BCD26.BC27.ABC28.ABD29.BD30.ABC31.ABCD32.ABD33.BCD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都基本问题。
    
    【解题思路点拨】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指出“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都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指物质和意识 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都问题,第二指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都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都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都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都产物。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2.【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真理的检验标准。
    
    【解题思路点拨】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从而判明主观和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选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是不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
    
    3.【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结构。
    
    【解题思路点拨】社会经济结构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结构指生产方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狭义的经济结构指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反映的内容是生产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系统,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选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涉及社会的基本领域,囊括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社会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三部分,其中经济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结构指生产方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狭义的经济结构指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政治结构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文化结构主要指以经济结构为基础并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社会意识形态,即文化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实际上也就是社会基本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
    
    4.【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人的本质属性。
    
    【解题思路点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质,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又一重要观点。它告诉我们,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区别;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这一观点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要求人们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包括阶级关系中去认识和把握一定群体和个人的本质和作用。在一定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上或者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社会属性的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5.【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货币流通规律。
    
    【解题思路点拨】本题根据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来计算,即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题目中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24万亿元,货币量为3亿元,因此,去年货币流通速度为=8万次/年。若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今年的商品价格总额则为24×(1+10%)=264万亿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流通中的货币量为264/8=33亿元。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货币流通有其自身的规律,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它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其中,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这是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的货币流通规律。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纸币的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金属币量相适应,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造成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
    
    6.【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的实质。
    
    【解题思路点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它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地发展。再次,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它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
    
    7.【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资本构成理论。
    
    【解题思路点拨】资本的构成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个方面考察。从物质形式上看,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题目中只涉及到由于预付资本的价值总量因价格上涨落发生了变化,并未涉及到资本的技术构成所发生变化,所以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有机构成都不变,变化都是资本价值构成。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选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在资本主义企业内部资本家投入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从自然形式上看总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着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取决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愈高,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就愈多;生产技术水平愈低,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也就愈少。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在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
    
    8.【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重要观点。
    
    【解题思路点拨】本题是纯知识点的记忆。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选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中国共产党1922年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指出中国革命基本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提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口号。孙中山在1924年将三民主义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建立了联盟,结成了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内部出现了以邹鲁、谢持为首的西山会议派思想。孙中山去世后又出现了以戴季陶为首的戴季陶主义。他们歪曲孙中山的政治思想,反对国共合作,破坏革命。在统一战线外部出现了曾琦、李璜为代表的国家主义思想,攻击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农民同盟军的问题。邓中夏、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探索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出有一个过程,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开始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是主要标志。《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开篇就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二、多项选择题
    
    17.【答案】ABCD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解题思路点拨】本题只要围绕“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分析回答即可。经过分析,被选项中的表述都是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意识的能动性原理,故全选。
    
    【相关知识点链接】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意识都具有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相反,错误的思想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甚至破坏作用。
    
    18.【答案】ACD
    
    【考点】本题考查思想理论创新。
    
    【解题思路点拨】思想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在实践中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关注基层群众生活实践的需要,关注民生,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解放思想不是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而是打破一切僵化的、教条的理论约束,所以B选项表述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实现理论创新,必须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一切工作的创新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19.【答案】AC
    
    【考点】本题考查科学技术的作用。
    
    【解题思路点拨】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极大推进了社会历史的进步,并对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题干中科学技术不是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所以B选项错误。自主性力量是运用科技的劳动者,科学技术只能是间接的生产力,所以D选项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C选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0.【答案】AB
    
    【考点】本题考查人的价值。
    
    【解题思路点拨】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环节和链条,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所以,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C项是利己主义的人生观,是错误观点。D选项错误应排除。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人的社会价值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人的个人价值指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是相互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这要求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个人也必须努力对社会尽义务、担责任,尽可能地为社会多作贡献,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贡献与满足的统一。只讲对社会的贡献不讲满足个人合理需要,或只讲满足个人需要而不肯为社会贡献,都是对人的价值的片面理解。当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发生矛盾时,个人价值自觉地服从、维护和实现社会价值。
    
    21.【答案】BCD
    
    【考点】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二重性。
    
    【解题思路点拨】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二重性,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加速了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发展和解体要素的形成。但不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发展才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所以A选项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信用制度都发展一定程度上 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并由此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信用危机具有双重性,在促进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经济危机的爆发.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发展和解体要素的形成,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加深了商品经济运行中的矛盾。
    
    22.【答案】ACD
    
    【考点】本题考查劳动力价值的构成。
    
    【解题思路点拨】劳动力价值包括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生产其劳动力;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为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而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于提供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B选项不是其价值构成。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CD。
    
    【相关知识点链接】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由于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也是有区别的,所以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一旦劳动力价值降低到这个界限以下,劳动力就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维持。
    
    34.【答案要点】(1)材料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有:
    
    ①体现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材料中华佗对症下药正是透过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
    
    ②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客观的,材料中华佗正是看到了病症和病因之间的联系,成功地寻找到治疗的方法,药到病除。
    
    ③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中华佗针对症下药正是对二者病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结果。
    
    ④体现了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就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材料中,两个患者的病症都是有各自的原因引起的,华佗正是认识到了其病因对症下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深刻的启示。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只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正确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联系普遍性,矛盾特殊性及其因果关系知识点。
    
    【解题思路点拨】该题用华佗治病的故事考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并分析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意义。这同往年中用一个材料考查考生多个哲学原理一样,考查考生对知识点都综合运动能力做到活学活用,今年都考题仍坚持了这一考试宗旨。
    
    (1)第一问要看清楚是考查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这就要求考生从唯物辩证法知识点中回答这一问题,分析材料中观点,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得分。在华佗对症下药的故事中唯物辩证法中都透过现象看本质,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矛盾的特殊性与因果联系相关知识点及其内涵。回答这一观点要运用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分析材料。
    
    (2)第二问要看清楚本题是考查材料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启示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的作用。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只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正如材料中华佗治病一样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相关知识点链接】(1) 现象与本质是辩证统一的,既对立又统一。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要求人们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2)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3)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也是我们正确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键。
    
    (4)客观世界的因果联系是辩证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2. 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
    
    A.客观性B. 有限性C. 相对性D. 一维性
    
    3.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A. 普遍有效性B. 客观规律性C. 主体能动性D. 直接现实性
    
    4. “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
    
    A. 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B. 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
    
    C.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D. 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
    
    5.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
    
    A. 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和生产价值的时间
    
    B. 转移旧价值的时间和创造新价值的时间
    
    C. 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D. 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6. 某块土地,地租为200万元,土地价格为4000万元。若银行存款利息率不变,该土地的地租增加到300万元时,银行存款利息率和土地价格分别是
    
    A. 5%、9000万元B. 5%、6000万元C. 6%、9000万元D. 6%、6000万元
    
    7.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基本目标是
    
    A.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B. 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C. 实现充分就业D. 使更多的劳动者拥有财产性收入
    
    8. 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属于
    
    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主主义
    
    9. 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是
    
    A. 党指挥枪B. 官兵平等
    
    C. 拥政爱民D. 一切行动听指挥
    
    10.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A. 赎买B. 统购统销C. 公私合营D. 合作化
    
    11.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B.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C.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决定的D.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的
    
    13. 为研究和完善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通过有关网站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部分城市进行了电话调查。在广泛进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论证,确定了新的节假日调整方案。这体现的执政理论是
    
    A. 依法执政B.科学执政C. 民主执政D.理性执政
    
    14. 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
    
    A. 爱国主义B. 团结统一C. 勤劳勇敢D. 自强不息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期最显著的成绩是
    
    A. 改革开放B. 快速发展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16. 在2007年1月1日,欧盟第六次扩大时正式加入欧盟的国家是
    
    A. 罗马尼亚、波兰B.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C. 波兰、爱沙尼亚D. 爱沙尼亚、保加利亚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 右边这幅漫画对于我们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警示意义在于
    
    A. 人类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将受到自然界的报复
    
    B. 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来自于不当的人类实践方式
    
    C.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对立的
    
    D. 人类依附于自然是摆脱自身困境的根本出路
    
    18. 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A.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D. 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这种一致性的公式有
    
    A.个别——一般——个别B.实践——认识——实践
    
    C.群众——领导——群众D.团结——批评——团结
    
    20.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的交往活动日益普遍和深化,交往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对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 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 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
    
    C. 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D. 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21. 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
    
    A.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B. 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
    
    C.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D.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
    
    22. 通过对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中交换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
    
    A. Ⅰc是通过第Ⅰ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
    
    B. Ⅱ(v+m)是通过第Ⅱ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
    
    C. Ⅰ(v+m)是通过和Ⅱ(v+m)交换实现的
    
    D. Ⅰ(v+m)是通过和Ⅱc交换实现的
    
    23. 为了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手段有
    
    A.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B.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实施物价补贴D.调整再贴现率
    
    24. 为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基于
    
    A.各种生产要素都能创造价值B.要素所有权关系在经济上的体现
    
    C.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D.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
    
    25.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作出系统概括和阐述的党的文献有
    
    A.《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刘少奇在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C.邓小平在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6. 关于民主革命时期富农身份的界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A.剥削雇农的剩余劳动,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
    
    B.既是劳动者,又是剥削者
    
    C.自身不劳动,出租土地并放高利贷
    
    D.对雇农的剥削带有浓厚的半封建性
    
    27. 新中国建立之际,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有
    
    A.“一边倒”B.“反霸权主义”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另起炉灶”
    
    2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
    
    A.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统筹兼顾
    
    2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3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
    
    A.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B.它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C.它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它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力
    
    31. 2005年,胡锦涛主席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原则性意见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
    
    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3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33. 2007年2月,胡锦涛主席在与苏丹总统巴希尔的会谈中提出,处理达尔富尔问题应该
    
    A.尊重苏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B.发挥非盟、联合国的建设性作用
    
    C.有利于促进达尔富尔地区局势稳定D.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 最近,四川省搞了一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以患者的身份挂号、排队、看病、拿药……结果,医生跑前跑后,既受累又受气,一名全程体验了“患者”的医生感慨道:“医生就像拿着个遥控器,把患者指挥得团团转,当患者确实很苦。”
    
    美国医生爱德华?罗森邦行医50年,忽然患上了喉癌,当他重新审视医学、医院和医生时,感慨地说:“站在我病床边和躺在病床上所看到的角度完全不同”。他后来在《亲尝我自己的药方》一书中写道:“如果我能从头来过的话,我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行医,很不幸的是,生命不给人这种重新来过的机会。”
    
    多年前,有位年轻医生患上甲状腺病,当中国医学科学院著名头脑外科专家屠规益为他主刀。当手术结束是,屠教授低下身来说:“对不起,让您受苦了!”这是屠教授术后经常对病人说的一句话,虽然简短,却让这位年轻医生深感震撼。
    
    著名医学家袁法祖早年从医,曾在老师的带领下,为一名中年妇女进行开腹手术。术后没几天,那名妇女就去世了,经解剖发现,患者的死亡与手术并无关系,当时,袁法祖的老师轻轻说了句,“她是4个孩子的妈妈”,就是这句简单的话,让袁法祖至今念念不忘,他知道这句话包含了多少情感,懂得了医生的责任有多重大: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医生换位体验”活动中蕴含着何种哲理?
    
    (2)从人的本质属性说明为什么“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
    
    (3)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按照矛盾辩证法该如何对待和处理?
    
    客观题答案快速查找:1.D2.C3.D4.A5.D6.B7.A8.C9.A10.D11.C12.B
    
    13.C14.A15.B16.B17.AB18.ABD19.ABC20.ABCD21.AB22.ABD23.ABD
    
    24.BC25.BD26.ABD27.ACD28.ABCD29.ACD30.ABC31.ABCD32.AC33.ABCD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
    
    【解题思路点拨】 紧扣题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两组核心概念,就很容易排除干扰项选D。为了快速解题,本题也可以从易于区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两个概念入手,运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相关知识链接】作为唯物主义现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基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需要而诞生的,又是在实践基础上对旧哲学的全面的清算和批判的继承,它是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主要表现在:第一,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第二,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以往的一切唯物主义对于物质世界仅仅从客体方面去理解,不能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只是把物质世界当作人们直观的对象,而不是把物质世界当作人们改造的对象,抹杀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相反地,能动性原则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具有了能动性,成为生气勃勃的科学体系。第三,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以往的一切占统治地位的哲学都是剥削阶级的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改造世界、解放全人类为目的,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2. 【答案】C
    
    【考点】 本题考查时间还具有相对性这一特点。
    
    【解题思路点拨】本题比较简单,抓住关键信息句“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就知答案为相对性,而不是别的,故选C。
    
    【相关知识链接】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时空特性的具体性、可变性。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特性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关于时空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特性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非欧几何学和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特性随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这些都进一步证明时空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以及时空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形而上学时空观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联系,否认时空特性的相对性。相对主义时空观借口时空特性和人们时空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否认时空的绝对性、客观性,陷入唯心主义。
    
    3.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具有直接现实的特性。
    
    【解题思路点拨】本题不难,将学员和企业家的话进行对比,重点把握企业家话中的含义就可知道实践高于理论的关键所在就是它具有直接现实性,选项D正确。
    
    【相关知识链接】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其含义有二:一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是实践活动区别于意识活动的一般本质;二是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
    
    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1)客观现实性。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的。(2)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种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也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3)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4.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功能。
    
    【解题思路点拨】同样,本题抓住关键信息句“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就可以很容易得知答案是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可见,回答问题,不管是材料分析题还是选择题,紧扣关键信息句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知识链接】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1)信息功能。文化传递社会经验,从而维持社会历史的连续性。(2)教化、培育和塑造功能。文化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知识体系、行为方式等规范人的行为,使人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成为社会的人。文化造就每一代人,每一代人又创造和丰富着文化的新的形式,从而推动着人的发展,人是文化的存在物。(3)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文化作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中介推动着社会的前进。人类社会就是在基本需要(初级需要)——文化活动模式——新的高级需要——新的文化活动模式的不断循环中进步和发展的。(4)认识功能。人类的认识过程总是受到文化的制约和规范。文化的认识功能表现为文化扩大人的认识的主体性,使主体由个体提升为“类”;文化提供人的认识背景,它作为各民族既得的思维传统,以一种潜在的惯性力量制约着人的思维过程,形成该民族特定的认识背景;文化还是各民族自我认识、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
    
    5.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工人劳动时间的划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解题思路点拨】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值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和必要劳动时间——生产自身的价值,这就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故D正确。
    
    【相关知识链接】(1)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再生产出自身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那部分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则是指工人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所花费的那部分时间。(2)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在其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3)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实质,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的经济规律。
    
    6.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银行存款利息率和土地价格的计算公式的掌握应用情况。
    
    【解题思路点拨】存款利息率=地租/土地价格=200万元/4000万元=5%;。假如存款利息率不变,在新形势下的土地价格为=地租/存款利息率=300万元/5%=6000万元,B项正确。
    
    【相关知识链接】土地价格:①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土地被私人占有,能够给它的所有者带来地租收入,因而也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买卖,也有价格。②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即为了获取这样一笔收入(地租)所需要投入的资本量。③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从理论上说,主要有两个:一是地租收入的多少(成正比);二是银行利息率的高低(成反比)。所以,土地价格的计算公式是: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资本主义制度下,地租有上涨趋势,利息率有下降趋势,因而土地价格也有上涨趋势。
    
    7.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
    
    【解题思路点拨】本题属于概念识记性试题,难度不大。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目标是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选A。
    
    【相关知识链接】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等;基本要求是我国目前加速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是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障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目标是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8.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孙中山思想中“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所属范畴。
    
    【解题思路点拨】 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基本知识点的识记,没有什么技巧。即就是记得不熟也没关系,分析“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含义可知道二者属于经济层面,而不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主主义等范畴,用排除法可以很快得到答案C。
    
    【相关知识链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看,孙中山主张的“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主观社会主义的学理体系”包容着革命民主主义的合理内核。因为一方面,就其要在当时防止资本主义、“真挚地同情欧洲社会主义”来说,这种“主观的社会主义”把群众的“社会存在”的现实表现,亦即现实社会生活状态所催生的诉求、意愿和“理想”提到了直接政治实践的日程,在思想上和政治上是激进的,亦即革命民主的;另一方面,从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社会结构性客观制约来看,这种旨在防止资本主义,企图避免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的理论或思想是反动的,在学理上是《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小生产者(或“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的、反动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根据这种“防止” 资本主义的反动理论实行的“平均地权”,亦即实现土地国有,尽量消除农业和农村社会中的东方专制主义(“封建主义”或宗法、礼教形式的皇权-绅权专制主义)社会关系,使土地流转适应工业化、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需要自由化,连同原先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劳动力一起成为市场经济形态的配置性资源,而不再是原先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经济形态的权威性资源(人身依附或宗法统治权力关系)的经济基础。在这个意义上,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具有“革命民主主义的内核”。
    
    二、多项选择题
    
    17.【答案】AB
    
    【考点】本题考查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题思路点拨】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热门考点,一般来说问题还是比较容易回答的。本题C、D明显错误,分别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和“依附于自然”两组关键词。
    
    【相关知识链接】从表面上看,生态失衡、全球危机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上它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严重失衡,因为这种危机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进入自然系统而导致的,它是以“天灾”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祸”。恩格斯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18.【答案】ABD
    
    【考点】 本题考查对俗语、言语中蕴含的哲学道理的理解。
    
    【解题思路点拨】仔细分析一下题干中句子的含义,说的还是实践高于理论之意,仔细对比发现只有C项含义不符,排除。
    
    【相关知识链接】(略)
    
    19.【答案】ABC
    
    【考点】本题考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本质上一致性的理解。
    
    【解题思路点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认识从实践中来,主要是从群众的实践中来;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也主要是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辩证法的“个别——一般——个别”、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实践”、群众路线的“群众——领导——群众”,这三个公式是一致的。所以,选ABC。
    
    【相关知识链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是: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在一般之中。它们的联系是: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0.【答案】ABCD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交往的作用。
    
    【解题思路点拨】本题所考知识点属于2008年新增考点,难度不大,将题干与备选项联在一起直接判断即可得到答案,经判断知备选项都正确。
    
    【相关知识链接】交往的社会作用:(1)交往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是这些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总体能力。交往能推动生产力各要素的合理配置,发挥最佳功能。(2)交往推动社会关系变革和改善。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如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都是由相应领域中人们交往活动产生的,交往活动是各种社会关系产生、发展、变革、改善的重要动力和源泉。(3)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学文化,无不是依赖继承前人的科学文化遗产而发展起来的,人类正是依赖同代人异地交往和不同代人代际交往才能把科学文化传承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4)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只有通过交往,人们才能扩大活动的范围,拓宽视野,获取更多信息,使智力、体力得到充分锻炼,从而获得全面发展。在交往中,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别人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充实自己,使自身得到发展。(5)全球化时代的交往活动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人们的交往活动既方便快捷又范围广大,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广泛交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并对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1.【答案】AB
    
    【考点】本题考查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之间的关系。
    
    【解题思路点拨】部门劳动生率提高,在单位时间里就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即使用价值;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即单位时间里创造的价值量一定,那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下降。所以AB正确。
    
    【相关知识链接】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会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2)这里要注意,无论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一段时间内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但它在这段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会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3)因此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的现实意义:(1)现实生活中,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使企业获得比同行业中其他企业更多的价值,这看上去似乎和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相矛盾,实际上这并不矛盾。(2)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中的劳动生产率,指的是社会劳动生产率,而不是单个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由于单个企业提高其个别劳动生产率,单位时间内会比同行业其他企业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但这些产品仍按照由社会劳动生产率所决定的产品的社会价值出售,因此这时企业会获得更多的赢利。
    
    22.【答案】AB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的理解。
    
    【解题思路点拨】通过对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知道这一过程包括了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三个环节,也就是备选项中的ABD所表示的过程,其中,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最为关键。
    
    【相关知识链接】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I(v+m)=IIc,这个公式体现了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条件。
    
    由上述这个公式还可以引申出两个补充公式:①I(c+v+m)=I c+IIc,这个公式表明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第1部类平衡条件;②II(c+v+m)=I(v+m)+II(v+m),这个公式表明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第II部类的平衡条件。
    
    34.【答案要点】(1)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们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直接经验;从辩证法角度看,换位思考反映了对立面的统一,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3分)(注:考生从其中任一角度回答均可得分)
    
    (2)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类一切活动在本质上都体现着人与人的关系。因此医生在治病的过程中,既要“看病”,更要“看人”。(3分)
    
    (3)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4分)
    
    【考点】本题考查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原理以及人的本质属性。
    
    【解题思路点拨】由材料中表述的是一对在现实生活中既有矛盾又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对立双方的关系就可以推知本题考查的是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原理。第二问题干表述得非常明白——人的本质属性,联系课本知识可知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就可反应过来,“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和“更要看到生病的人”分别说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问题强调的是后半句“人的社会性”,运用所学知识顺着思路分析作答就行了。第三问可以说是运用相关原理分析回答现实问题,灵活性相对比较大,组织好语言按先原理、后实例,然后将二者结合的思路回答即可。
    
    【相关知识链接】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矛盾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斗争形式,同一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斗争形式也不同。不能把斗争性归结为一种形式,也不能把斗争形式的改变误认为斗争的消失。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同一性要受斗争性的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要靠斗争来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2.“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3.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它们是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时间经济社会
    
    B.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D.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
    
    4.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
    
    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5.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
    
    6.在资本主义社会,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争夺的是
    
    A.形成级差地租Ⅰ的超额利润B.形成级差地租Ⅱ的超额利润
    
    C.形成绝对地租的超额利润D.形成垄断地租的超额利润
    
    7.作为商品的资本是
    
    A.商业资本B.借贷资本C.产业资本D.流通资本
    
    8.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A.党的二大B.遵义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党的七大
    
    9.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B.兵民是胜利之本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0.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我国,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会变成
    
    A.对抗性的敌我矛盾B.非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C.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D.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
    
    D.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
    
    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诚实守信D.爱国主义
    
    1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权,认为首要的人权是
    
    A.参政权、议政权B.自由权、平等权
    
    C.生存权、发展权D.选举权、被选举权
    
    1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根本任务B.根本原则C.本质属性D.基本要求
    
    15.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必须牢牢把握的主题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6.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活动是两国最高领导人做出的一项重大政治决定。这表明
    
    A.两国的合作重点已转向文化领域
    
    B.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已发生根本变化
    
    C.“国家年”活动将成为中俄双边长期交往的主线
    
    D.双方将全面提升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水平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18.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
    
    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D.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19.2006年7月12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了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记录。科林?杰克逊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的记录时,没有一丝沮丧:“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记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
    
    A.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B.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C.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D.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
    
    20.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
    
    A.具体的、现实的人B.广大人民群众
    
    C.作为个体的个人D.社会全体成员
    
    21.商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
    
    A.与货币的价值量变化无关B.与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有关
    
    C.与商品的生产价格无关D.与商品的供求变化有关
    
    22.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提高利润率的途径有
    
    A.提高剩余价值率B.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C.加快资本周转速度D.节省不变资本
    
    23.生产要素市场包括
    
    A.土地市场B.商品市场
    
    C.资本市场D.劳动力市场
    
    24.G-W-G′是
    
    A.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B.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
    
    C.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D.资本总公式
    
    2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所建立的统一战线有
    
    A.国民革命联合战线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26.1942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我们要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风。学风问题主要是指
    
    A.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问题
    
    B.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
    
    C.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
    
    D.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
    
    27.20世纪50年代中期,邓小平多次强调,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接受来自几个方面的监督,具体包括
    
    A.党内的监督B.人民群众的监督
    
    C.海外人士的监督D.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
    
    28.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就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其中包括
    
    A.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B.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C.有效调节过高收入D.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29.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基本要点有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B.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
    
    C.对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
    
    D.依法治国的最重要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3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新型农民,具体措施有
    
    A.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B.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
    
    C.发展农村文化事业D.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32.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有利于
    
    A.促进城乡税制的统一B.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C.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D.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
    
    33.中非合作论坛是首脑外交的新形式。中国国家主席、副主席和总理及非洲4国的总统和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参加了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并发表讲话;14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及44个国家的88位部长参加了2003年第二届部长级会议;2006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更是吸引了非洲4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首脑外交对中非关系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
    
    A.推动了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B.增进了友谊,促进了贸易往来
    
    C.体现了平等观念
    
    D.开辟了“南南合作”的新路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之一,成仿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作家丁玲在未跟他谋面之前,曾产生过一系列的“合理想象”:“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创造社最早就是这样主张的;他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定很洋气,很潇洒,因为曾见过一些傲气十足的诗人,趾高气扬,高谈阔论;他在国外学军械制造,或许是庄重严肃之人;他在黄埔军官学校担任教官,一定有一种军人气概;他曾经跟鲁迅进行过革命文学队伍内部的文学论争,写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张飞李逵式气质呢?”后来,丁玲在陕北见到成仿吾时,第一个就是“我想象的全错了”。原来成仿吾是一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一个尊重别人、热情、虚心、平等待人的人。丁玲十分后悔:“为什么我单单忽略了他是一个经过长征的革命干部、红军战士、一个正派憨厚的共产党员呢?”
    
    另据老红军杨定华回忆说,在长征中见到的成仿吾完全是士兵的装扮:破旧的棉军衣,斜挎干粮袋,手持着一枝手杖。杨定华说,成仿吾在红军大学当政治教员。有人说出他的名字,但谁也不知道他是文学家。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加以分析:
    
    (1) 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为什么“全错了”?
    
    (2) 丁玲对成仿吾认识的“转变”过程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何启示?
    
    客观题答案快速查找:1.B2.C3.D4.B5.B6.B7.B8.C9.A10.A11.D12.A
    
    13.C14.C15.A16.D17.AD18.ABD19.ABCD20.ABD21.BD22.AD23.ACD24.
    
    AD25.AC26.BCD27.ABD28.ABCD29.ACD30.ABC31.ABCD32.ABCD33.ABCD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解题思路点拨】本题难度不大,干扰项的迷惑性也不大,要说有难度的话,就是题干中的古诗所反映的哲学原理到底是什么。但是随后的“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就告诉了考生的考点之所在,直接判断选择答案即可。
    
    【相关知识链接】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绝对的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并不否认相对静止;承认相对静止,但不能把静止绝对化。辩证唯物主义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上反对两种极端的片面性观点:一种是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形而上学不变论;另一种是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这种观点完全否认任何意义上的静止,因而也就必然否认宇宙间有任何确定的事物。这两种观点都已被实践和科学所驳倒。
    
    2.【答案】C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可能性中的复杂情况(可能与不可能)的实现条件。
    
    【解题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运用,通过《孟子》中的一段话考查考生对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掌握程度。题中材料说的是客观情况,据此可以排除A、B两项;然后根据“为长者折枝”和“挟泰山以超北海”分析可知,题干中的含义说的是有无根据和条件而不是根据和条件是不是充分,故排除D。
    
    【相关知识链接】把握可能性的复杂情况:(1)区分可能和不可能:认为一事物有可能出现,就是指它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了客观的根据和条件,否则,就是不可能。不可能是指一事物的出现在现实中没有任何客观的根据和条件,因而它是永远不能实现的东西,如题中的“挟泰山以超北海”,就具有不可能性。(2)区分现实的可能和非现实的可能(抽象的可能):现实的可能性是在现实中有充分的根据,因而在目前就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是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因在目前无法实现,看起来好似不可能,故称抽象的可能性。但抽象的可能毕竟是一种可能,因而区别于不可能。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条件的成熟,抽象的可能性就可以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
    
    3.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划分的人类历史发展所经历的三个历史形态。
    
    【解题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难度不大。根据题干中的“根据人的发展状况”也可以选出正确答案。A项是根据生产力,B项是根据生产关系,C项不是马克思的观点。
    
    【相关知识链接】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分三个历史形态,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时间经济。所谓“时间经济”是马克思提出的关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条件的重要命题。马克思把全部人的生存划分为必要生理时间、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三类。在劳动时间中,又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劳动只是为了获取生存资料,人基本上只是再生产自身的自然再生产,人只是获得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在剩余劳动时间中,人开始超出自然再生产的范围,但还局限于把自身作为物质生产者进行再生产的界限之内,如生产技能培训等。只有自由时间才是人直接用于发展个人的各种本质力量的时间。人才能真正超出上述必需和外在目的的限制,把自身的发展作为目的,使自身超出自然主体和生产主体,成为自由的社会主体。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社会发展的空间是建立在多数人的贫困基础上的,政治、科学、艺术的发展是建立在“盗窃他人的劳动时间”的基础上的,不劳动的那部分人的自由时间是以劳动的那部分人的剩余劳动时间为基础的。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对立才被扬弃,财富的尺度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所有的人都获得了自由发展的时间,从而不断扩大着人类发展的空间。因此,如马克思所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
    
    4.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以及社会意识的独立性问题。
    
    【解题思路点拨】题干中的材料的含义不难把握,通过分析可以看出:A项说法本身错误;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出相互作用,C项也错误;题干中说的是横向的并列的观点,而不是纵向的继承性,D项也错误。
    
    【相关知识链接】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1)不同步性: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表现为超前或滞后两种情况。意识形态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阻碍社会发展;有时又会预见到社会存在未来发展趋势,推动社会发展。但这只是相对的,过时的意识形态不可能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之后长久地存在,新的意识形态也只是在历史条件具备时才可能产生;(2)历史继承性: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意识形态,在内容上会吸收、保留以往的某些意识形态材料,“古为今用”;在形式上继承以往既有的方式和方法,同时加以改造、补充和发展,“推陈出新”。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这种继承性造成了意识形态发展的独特的历史,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3)能动的反作用。
    
    5.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货币的本质。
    
    【解题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比较隐晦、曲折的表述方式,稍加分析就可得到答案:货币就是商品交换的中介,充当的是一般等价物。
    
    【相关知识链接】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这一关于货币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第一,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第二,货币是从商品界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商品,即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所谓一般等价物是指这样一种商品,它被社会所公认,成为各种商品价值表现的材料,它本身就代表价值,能够用它来衡量和表现各种商品的价值。
    
    6.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超额利润在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分隔。
    
    【解题思路点拨】级差地租Ⅱ是由于在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而改变了土地的自然状况,经营者得到的多少在改良前后就有差异,一般而言,在租期内通过改良得到的超额利润归农业资本家所有,租期到了时,农业资本家在同土地所有者商讨地租的数量时,土地所有者往往要提高地价(即地租),它们之间就产生了对这些超额利润的争夺与分配。
    
    【相关知识链接】(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是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是指由土地的差别所导致形成的地租。级差地租包括两种类型,由土地自身的自然差别(肥沃程度或地理位置)所导致形成的地租称为级差地租I,由对土地连续投资的收益差别所导致形成的地租,称为级差地租II。由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所导致形成的地租,称为绝对地租。在农业资本家实际交纳给地主的租金中,既包含级差地租,也包含绝对地租,甚至还包含着以往在土地上进行投资(施肥、兴修水利工程、机耕等)所要支付的利息。因此,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租金往往大于实际的地租。(2)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Ⅱ两者的归属有所不同,级差地租I一般来说完全归地主所有,而级差地租Ⅱ的归属则要取决于地主和农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通常是围绕着土地租期的长短展开的。(3)级差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它来源于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其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通常由最劣等生产条件决定。(4)绝对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绝对地租的具体形成条件,在马克思的时代和当代有所不同。在马克思那个时代,它主要来自于农产品价值高于其生产价格的差额;而在当代,它主要来自于农产品的垄断高价,来自于工资和利润的扣除。
    
    7.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借贷资本的实质。
    
    【解题思路点拨】本题难度不大。A、C、D三项中的资本都是资本家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资本,只有B项是同时作为商品而投放的。
    
    【相关知识链接】资本主义初期,由于生产规模不大,市场狭小,产业资本一般是自产自销。后来,生产发展、市场扩大,产业资本自产自销越来越困难,要求把买卖商品的业务独立出来,专门由商业资本家去承担。商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资本的运动公式是G-W-G′。所以,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是专门在流通中发挥作用的职能资本。
    
    8.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毛泽东思想概论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记忆。
    
    【解题思路点拨】 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最基本知识点的识记,没有什么技巧。题型也很简单,这是今后考研真题考查的基本方向,希望考生多从基础知识的识记入手,再做提高性复习。
    
    【相关知识链接】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根本政治保证。从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到1938年9月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得以确立。这使毛泽东能够站在一个新的制高点上总揽中国革命全局,系统进行中国革命理论的研究。正是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1939年10月,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他又反复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的思想原则。毛泽东还率先垂范,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创新工作,写下了一系列重要著作,使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二、多项选择题
    
    17.【答案】A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意识的本质。
    
    【解题思路点拨】着重考查考生对物质第一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一唯物论基本原理的理解,并不侧重记忆。本题要在对材料做了正确理解以后才能答对,稍微有难度。
    
    【相关知识链接】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就同其物质器官的关系来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就同客观外界的关系来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在意识中体现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表现在: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意识的内容则是客观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意识的形式是主观世界特有的,但它们反映的事物的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却是客观存在的。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还表现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即对于同一客观对象可以形成不同主观意识。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看。意识有时表现为虚假的主观映像,但虚假映像也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有其客观的“原型”。
    
    18.【答案】ABD
    
    【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涉及到了联系、规律的内涵,以及唯物史观中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解题思路点拨】尽管本题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但是试题并不难做。做本题的关键在材料的最后“喜鹊……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只要找准了这个关键句,联系题后的备选项就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相关知识链接】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所把握的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1)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而也必须协调发展。社会是一个形成于自然又对自然进行着能动改造的物质存在形式,如何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始终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主题。(2)社会和自然界是两种既联系又区别的物质存在形式,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3)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平衡。①自然资源有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它的开发和利用也是有限度的;②生态平衡重要。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反之就会造成危害,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19.【答案】ABC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如创新、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等。
    
    【解题思路点拨】本题同上题一样,尽管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但是不难回答。回答本题的关键句是“记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抓住这个核心信息,联系备选项选择即可得到答案。
    
    【相关知识链接】由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社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的特点是:(1)从形成机制上,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实践活动包括物质变换,因此实践也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共同规律。但同时实践又受到观念指导,在实践中交织着物质和观念的变换。因此实践活动又体现出自然界物质运动所不具有的特殊规律,也就是具有能动性的物质运动规律,社会就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以及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2)从作用方式上,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离开了人们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规律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载体和发挥作用的场所。(3)从表现形式上,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
    
    20.【答案】AB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以人为本内涵的理解。
    
    【解题思路点拨】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显然C项有误。
    
    【相关知识链接】以人为本,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要注意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同时也要看到,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应当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
    
    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①作为历史观,它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②作为价值观,它强调人民的主人翁地位,要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③作为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又要确立和运用人的尺度,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
    
    21.【答案】B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变化的因素。
    
    【解题思路点拨】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商品的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但是商品的生产价格还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也即市场价格的变化与商品的价值量有关;当然其变化直接受到了供求关系的影响;市场价格与货币的价值量成反比变化。
    
    【相关知识链接】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自由竞争阶段,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市场价格根据供求变化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到垄断阶段后,在存在着垄断的那些部门和领域,价值规律采取了垄断价格的表现形式。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也就必然转化为生产价格。这具体表现在,当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形成后,每个部门的资本家为保证自己获得平均利润,就会按照生产成本+平均利润即生产价格来出售自己的商品。这时,生产价格取代价值成为市场价格依据供求上下波动的中心。
    
    22.【答案】A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解题思路点拨】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资本的周转速度和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等因素,但是其中资本的有机构成是负相关,故排除选项B。加快资本周转只能提高年剩余价值率,而不能提高剩余价值率,故C错误。
    
    【相关知识链接】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在预付资本已定的条件下,利润率的高低由剩余价值量的多少来决定,而剩余价值的多少则取决于剩余价值率。所以,凡是能够提高剩余价值率的一切方法,都会相应地提高利润率。(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一定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越低,同量资本中的可变资本部分就越大,所使用的劳动力就越多,创造的剩余价值也越多,从而利润率也就越高;反之,利润率就越低。所以,利润率同资本有机构成按相反方向变化。(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从而也就可以提高年利润率,而实际上资本家所关心的正是年利润率。所以,利润率与资本周转成正比关系。 (4)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不变资本的节省本身不会带来更多的利润,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它可以减少预付资本总额,从而可以提高利润率。
    
    34.【答案要点】(1)丁玲的“合理想象”之所以发生错误,一是她对成仿吾的认识缺乏直接经验;二是占有材料不全;三是没有抓住反映成仿吾品格的主要事实;四是她从已有的观念出发进行推论。因而她的想象缺乏客观的现实基础,势必造成她对成仿吾的想象与实际脱节。
    
    (2)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必须做到:第一,经过实践和调查研究,掌握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第二,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特别要抓住表现事物本质的主要事实。第三,事物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我们的认识也要随着事物的变化而不断深化。人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始终要由实践来检验。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
    
    【解题思路点拨】回答本题的基本思路是:一是先看材料后面的问题;二是带着问题阅读材料,阅读时不要过分注意细节,抓住大意即可;三是将材料的两层含义与题后的问题相对照,联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相关原理,结合材料,边分析边思考、理清回答问题的思路;四是组织答案,回答问题。
    
    【相关知识链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的。②认识形成于实践过程中。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以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思想模式,如逻辑格式等等。③认识源于实践并不否定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即实践经验,是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指通过受教育获取的他人的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流关系。一切真知皆由直接经验发源。但任何人不可能事事直接经验,人类文明成果依靠间接经验传承。二者互相依赖,不可偏废。④认识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生理差异对认识的影响。

    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政 治 理 论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2.“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3.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4.“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表明
    
    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
    
    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5.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 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为
    
    A .80万, 100%B. 40万, 400%C. 40万, 100%D. 80万, 400%
    
    6.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
    
    A.商业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
    
    B.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
    
    C.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业雇员的剥削
    
    D.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割给商业部门
    
    7.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C.合伙制 D.公司制
    
    8.“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幅对联形象地讽刺了
    
    A.主观主义的学风 B.宗派主义的党风C.党八股的文风 D.官僚主义的作风
    
    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其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
    
    A.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B.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C.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10.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再加上土地广大,其结果是
    
    A.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B.封建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C.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D.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11.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
    
    A.积累与消费关系B.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C.速度与效益的关系D.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1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
    
    A.科技创新 B.制度创新C.文化创新 D.理论创新
    
    1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1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做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
    
    A.10%左右 B.20%左右C.30%左右 D.40%左右
    
    15.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扣除标准调整为
    
    A.800元B.1200元 C.1600元D.2000元
    
    16. 2005年5月底6月初,欧盟成员国法国和荷兰先后在全民公决中以多数票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这一事件说明
    
    A.欧盟已失去其吸引力B.法、荷两国民众对欧洲一体化建设现状不满
    
    C.法、荷两国将退出欧盟D.《欧盟宪法条约》与欧洲一体化进程背道而驰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7.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
    
    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
    
    18.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19.据报载,北京市××区开展以文化育文明的活动,通过文化资源孕育文明、群众文化哺育文明、文化兴区培育文明等三种途径,营造文明城区。这是因为
    
    A.文化和文明是没有区别的B.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构成文明
    
    C.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D.文化进步程度与文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
    
    20.深圳青年歌手丛飞在8年时间内,捐资上百万元资助了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而自己却身患癌症,负债17万元。有人这样评价他:“丛飞能够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丛飞的行为表明
    
    A.人的价值不包含个人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等主观方面
    
    B.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
    
    C.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
    
    D.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代价
    
    21.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
    
    A.资本循环B.资本积聚C.资本周转D.资本集中
    
    22.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包括
    
    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B.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C.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D.垄断使竞争趋于缓和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有
    
    A.按劳分配中的“劳”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B.按劳分配中的劳动量按照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来计量
    
    C.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D.按劳分配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24.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
    
    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产业政策 D.收入政策
    
    25.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下列毛泽东的科学著作中,写于这个时期的有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反对本本主义》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26.1948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下列选项中对这一总路线所含内容理解正确的有
    
    A.按照平分土地的原则,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B.团结中农,允许中农保有比他人略多的土地
    
    C.没收地主土地,不再对地主分配土地
    
    D.实行耕者有其田,将土地的所有权分配给农民
    
    2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2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9.“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3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有
    
    A.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
    
    B.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派成员到对方担任领导职务
    
    C.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D.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31.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因为
    
    A.广大农民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B.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证和支持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稳定发展
    
    D.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
    
    32. 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他提出
    
    A.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B.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C.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D.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33.主要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发生的禽流感于2005年10月扩散到欧洲、中国、中东及美洲等地。一直被认为是传染病“拒入”地带的俄罗斯、乌克兰、克罗地亚、希腊、瑞典和英国等欧洲国家也相继出现禽流感疫情,世界各国都感到了危机。这一事件表明
    
    A.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
    
    B.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直接导致了这一全球问题
    
    C.协商对话和携手合作是应对全球性问题的理性选择
    
    D.全球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其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4分)
    
    (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一例说明之。(6分)
    
    客观题答案快速查找:1C2A3D4A5D6A7D8A9B10C11C12D
    
    13D14B15C16B17BCD18ACD19BCD20BC21BD22ABC23AD
    
    24ABCD25CD26ABD27ABD28AC29BC30ACD31ABCD32ABCD33ACD
    
    34.【答案要点】(1)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河水东流,石兽顺流东下,这是常理,但它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有效的。庙僧的失当之处在于离开了一定的条件,抽象地对待常理,因而判断失误。
    
    (2)所谓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守河堤老兵不受已有的思维定式的束缚,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其见解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任何问题都要加以辩证地思考,多角度地或从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3分)举出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关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的一个实例(故事亦可),说明所蕴含的辩证思维特征。
    
    (注:如果考生从辩证法的有关原理加以分析,言之有理并举例得当,可酌情给分。)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认识论的内容。
    
    【解题思路点拨】分析题相对来说,难度和分值都比较重,需要认真对待。但是,虽然说分析题比较难,但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对于分析题,仔细阅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先通览题中所给的材料,大致确定考查的是哪一科的内容。通常来说,在题目的问题中我们就能得到一定的提示。能够根据问题中的信息找到回答问题的切入点。这样,可以限定某个学科中的具体知识点。就本题而言,第一个问题要求用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常理中认为的石兽应顺利而下”这一问题,那么,在答题的时候就要思考,本题要用真理的具体性思考,那么真题的具体性是什么内容?这一内容与本材料的具体关系是什么?此外,阅读题目时候,一定要读懂题目中的个别关键词,还拿本题的第一个问题来说,“分析其失当之处”,我们不仅要对于其“当”,也就是它的合理之处进行分析,还要对其“失”,错误之处进行论述。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符合题意。了解题目要考查的某个方面的知识后,再回到原来的步骤,认真阅读材料,不同的是,这次读材料要带着问题去看。理论知识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因此,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材料结合更为重要。
    
    【相关知识链接】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它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和认识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二,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人们关于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外界事物而产生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各个方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人们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是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二者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同时又相互联系、辩证统一。二者统一于实践。

    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政 治 理 论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2.“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3.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4.“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表明
    
    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
    
    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5.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 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为
    
    A .80万, 100%B. 40万, 400%C. 40万, 100%D. 80万, 400%
    
    6.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
    
    A.商业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
    
    B.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
    
    C.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业雇员的剥削
    
    D.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割给商业部门
    
    7.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C.合伙制 D.公司制
    
    8.“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幅对联形象地讽刺了
    
    A.主观主义的学风 B.宗派主义的党风C.党八股的文风 D.官僚主义的作风
    
    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其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
    
    A.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B.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C.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10.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再加上土地广大,其结果是
    
    A.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B.封建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C.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D.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11.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
    
    A.积累与消费关系B.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C.速度与效益的关系D.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1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
    
    A.科技创新 B.制度创新C.文化创新 D.理论创新
    
    1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1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做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
    
    A.10%左右 B.20%左右C.30%左右 D.40%左右
    
    15.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扣除标准调整为
    
    A.800元B.1200元 C.1600元D.2000元
    
    16. 2005年5月底6月初,欧盟成员国法国和荷兰先后在全民公决中以多数票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这一事件说明
    
    A.欧盟已失去其吸引力B.法、荷两国民众对欧洲一体化建设现状不满
    
    C.法、荷两国将退出欧盟D.《欧盟宪法条约》与欧洲一体化进程背道而驰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7.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
    
    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
    
    18.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19.据报载,北京市××区开展以文化育文明的活动,通过文化资源孕育文明、群众文化哺育文明、文化兴区培育文明等三种途径,营造文明城区。这是因为
    
    A.文化和文明是没有区别的B.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构成文明
    
    C.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D.文化进步程度与文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
    
    20.深圳青年歌手丛飞在8年时间内,捐资上百万元资助了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而自己却身患癌症,负债17万元。有人这样评价他:“丛飞能够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丛飞的行为表明
    
    A.人的价值不包含个人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等主观方面
    
    B.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
    
    C.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
    
    D.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代价
    
    21.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
    
    A.资本循环B.资本积聚C.资本周转D.资本集中
    
    22.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包括
    
    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B.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C.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D.垄断使竞争趋于缓和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有
    
    A.按劳分配中的“劳”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B.按劳分配中的劳动量按照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来计量
    
    C.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D.按劳分配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24.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
    
    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产业政策 D.收入政策
    
    25.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下列毛泽东的科学著作中,写于这个时期的有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反对本本主义》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26.1948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下列选项中对这一总路线所含内容理解正确的有
    
    A.按照平分土地的原则,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B.团结中农,允许中农保有比他人略多的土地
    
    C.没收地主土地,不再对地主分配土地
    
    D.实行耕者有其田,将土地的所有权分配给农民
    
    2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2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9.“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3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有
    
    A.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
    
    B.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派成员到对方担任领导职务
    
    C.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D.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31.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因为
    
    A.广大农民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B.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证和支持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稳定发展
    
    D.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
    
    32. 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他提出
    
    A.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B.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C.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D.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33.主要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发生的禽流感于2005年10月扩散到欧洲、中国、中东及美洲等地。一直被认为是传染病“拒入”地带的俄罗斯、乌克兰、克罗地亚、希腊、瑞典和英国等欧洲国家也相继出现禽流感疫情,世界各国都感到了危机。这一事件表明
    
    A.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
    
    B.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直接导致了这一全球问题
    
    C.协商对话和携手合作是应对全球性问题的理性选择
    
    D.全球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其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4分)
    
    (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一例说明之。(6分)
    
    客观题答案快速查找:1C2A3D4A5D6A7D8A9B10C11C12D
    
    13D14B15C16B17BCD18ACD19BCD20BC21BD22ABC23AD
    
    24ABCD25CD26ABD27ABD28AC29BC30ACD31ABCD32ABCD33ACD
    
    34.【答案要点】(1)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河水东流,石兽顺流东下,这是常理,但它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有效的。庙僧的失当之处在于离开了一定的条件,抽象地对待常理,因而判断失误。
    
    (2)所谓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守河堤老兵不受已有的思维定式的束缚,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其见解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任何问题都要加以辩证地思考,多角度地或从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3分)举出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关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的一个实例(故事亦可),说明所蕴含的辩证思维特征。
    
    (注:如果考生从辩证法的有关原理加以分析,言之有理并举例得当,可酌情给分。)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认识论的内容。
    
    【解题思路点拨】分析题相对来说,难度和分值都比较重,需要认真对待。但是,虽然说分析题比较难,但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对于分析题,仔细阅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先通览题中所给的材料,大致确定考查的是哪一科的内容。通常来说,在题目的问题中我们就能得到一定的提示。能够根据问题中的信息找到回答问题的切入点。这样,可以限定某个学科中的具体知识点。就本题而言,第一个问题要求用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常理中认为的石兽应顺利而下”这一问题,那么,在答题的时候就要思考,本题要用真理的具体性思考,那么真题的具体性是什么内容?这一内容与本材料的具体关系是什么?此外,阅读题目时候,一定要读懂题目中的个别关键词,还拿本题的第一个问题来说,“分析其失当之处”,我们不仅要对于其“当”,也就是它的合理之处进行分析,还要对其“失”,错误之处进行论述。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符合题意。了解题目要考查的某个方面的知识后,再回到原来的步骤,认真阅读材料,不同的是,这次读材料要带着问题去看。理论知识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因此,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材料结合更为重要。
    
    【相关知识链接】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它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和认识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二,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人们关于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外界事物而产生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各个方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人们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是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二者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同时又相互联系、辩证统一。二者统一于实践。

    200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政 治 理 论 试 题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纸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15分)
    
    1.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
    
    2.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3.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
    
    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
    
    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
    
    C.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
    
    D.人的价值表现了人的能力的大小
    
    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
    
    A.Ⅰ(v+m)=ⅡcB.Ⅱ(v+m)=Ⅰc C.Ⅰ(v+m)>ⅡcD.Ⅱ(v+m)>Ⅰc
    
    5.把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这是
    
    A.无限责任公司B.股份有限公司C.有限责任公司D.合伙制企业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7.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
    
    8.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9.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性质
    
    10.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A.坚持党的先进性B.坚持执政为民C.坚持党的阶级性D.坚持与时俱进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A.发展先进生产力B.发展先进文化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12.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分得的红利2万元;出租住房收入2万元;转让一项技术收入1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
    
    A.12万元B.9万元C.8万元D.7万元
    
    13.2003年9月通过全民公决否决了加入欧元区议案的欧盟国家是
    
    A.瑞典B.丹麦C.英国D.希腊
    
    14.2003年6月22日至27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印度总理10年来首次访华,访问取得了成功,两国签署了
    
    A.《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
    
    B.《中印联合新闻公报》
    
    C.《中印联合声明》
    
    D.《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15.2003年中国与欧盟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其突出表现是
    
    A.中国与欧盟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起步
    
    B.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伙伴关系
    
    C.中国首次制订和发表《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
    
    D.欧盟首次制订和发表《中国欧盟关系长期政策》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纸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6. 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并于8月1日正式实施。1982年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被废止。这一变化体现了
    
    A.政治文明的进步B.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
    
    C.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D.上层建筑不断变革完善的要求
    
    E.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17.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这幅广告画的寓意有
    
    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B.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C.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D.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
    
    E.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劳”是指
    
    A.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B.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劳动
    
    C.直接的社会劳动D.公有制企业的局部劳动
    
    E.劳动者实际支出的劳动
    
    19.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
    
    A.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B.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C.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发生转移的过程
    
    D.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E.超额利润消失的过程
    
    20.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B.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C.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D.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E.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21.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风问题上曾经反对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A.投降主义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D.冒险主义
    
    E.机会主义
    
    22.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主要有
    
    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B.有理、有利、有节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E.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3.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发达的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E.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2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A.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B.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C.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D.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思想保证
    
    E.它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
    
    2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D.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E.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26.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
    
    A.科技含量高B.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D.产值增加快
    
    E.环境污染少
    
    27.“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一观点表明
    
    A.由法人股东而不是个人股东构成的股份制是公有制
    
    B.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
    
    C.有公有制经济参股的就是公有制
    
    D.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
    
    E.公有制经济占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28.“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实施进程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有
    
    A.以色列右翼势力的阻拦B.巴勒斯坦激进组织的干扰
    
    C.美国偏袒以色列D.伊拉克战争的爆发
    
    E.俄罗斯对“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持反对态度
    
    29.2003年8月27~29日在北京举行的“六方会谈”,为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迈出了重要一步,其主要收获有
    
    A.确定了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同时也都认识到需要考虑和解决朝鲜在安全等方面提出的关切
    
    B.确认了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途径,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C.原则赞同解决核问题采取分阶段、同步或并行实施的方针,探讨并确定公正合理的总体解决方案
    
    D.主张保持对话、建立信任、减少分歧、扩大共识,在和谈进程中不采取可能使局势升级或激化的言行
    
    E.美朝双方初步达成了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的共识
    
    30.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
    
    A.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C.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
    
    D.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E.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四、分析题:(共4题,其中第34、35、36题每题9分,第37题10分,共37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的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
    
    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下列问题:
    
    (1)既然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
    
    (2)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
    
    客观题答案快速查找:
    
    1B2D3C4C5B6C7B8A9C10D11C12C
    
    13A14A15C16ABCD17ABDE18BD19BCD20DE21BC22ACD23AB24ABCDE25ABCDE26ABCE27BDE28ABC29ABCD30ABCDE
    
    34.【答案要点】(1)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除了有理性因素的作用外,还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活动能起到动力、诱导、激发等作用。在艺术活动中,由于人的认识活动中的想象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使2+5=10000成为可能。
    
    (2)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行科学创新既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问题进行严格的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还要具有科学的自信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敢于想象,用于探索,打破陈规,突破前人的成果及思维模式。
    
    (注:如考生回答第1个问题时谈到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可给1分;如考生回答第2个问题时指出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都是片面的可给2分;如考生按自己的理解,较好地谈了理性和非理性对科学创新的意义和作用,第2个问题可给4分。)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解题思路点拨】回答材料题时,一定要以材料为主、以材料为出发点,但又不要陷进材料堆中而迷失了答题的思路。回答问题时可以先看材料再回答问题,但比较经济、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先看题后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因为材料提供的信息、角度很多,只有看了问题才会知道阅读时需要猎取的主要信息,而且题后的问题往往可以提示回答问题时所需明晰的原理以及角度。
    
    比如本题第一问“既然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回答问题的角度还难以把握的话,第二问“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则明确提出了问题,也间接地告知了考生回答问题时的所需准确把握的所有信息:(1)什么是理性,什么是非理性:理性因素是指认识主体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能力,指认知性的意识,包括人的理智、思维和逻辑等因素;人的非理性因素包括两类:第一类是情感、意志,包括欲望、动机、信仰、习惯、本能等等;第二类是人的认识过程中不能被逻辑思维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等。(2)需掌握和回答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在认识活动中,人的理性、理智和逻辑的因素起主要的作用,是主导的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人的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或者认为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形成只起干扰和破坏作用。(3)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4)将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关系和材料中的相应实例“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和“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除了有理性因素的作用外,还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活动能起到动力、诱导、激发等作用。在艺术活动中,由于人的认识活动中的想象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使2+5=10000成为可能。
    
    【相关知识链接】(1)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含义。理性因素是指认识主体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能力,指认知性的意识,包括人的理智、思维和逻辑等因素。相对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感性认识的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产生的一种对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人的非理性因素包括两类:第一类是情感、意志,包括欲望、动机、信仰、习惯、本能等等;第二类是人的认识过程中不能被逻辑思维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等。第一类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而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主体的认识活动中,并对其发生影响;第二类虽属人的认识能力,但它同逻辑的、自觉的理性思维相比,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因而在广义上也属于“非理性”的因素。(2)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在认识活动中,人的理性、理智和逻辑的因素起主要的作用,是主导的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人的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或者认为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形成只起干扰和破坏作用。

    200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政 治 理 论 试 题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纸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15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2.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3.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在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到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色,510nm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
    
    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
    
    B.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
    
    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
    
    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
    
    4.生产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
    
    A.政治法律制度B.生产关系C.历史文化传统D.伦理道德规范
    
    5.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6.
    
    生产资本构成 价值(单位:万元) 年周转次数
    
    固定资本1000
    
    其中:厂房  3001/20
    
    机器6001/10
    
    小工具1001/4
    
    流动资本500034
    
    根据上述资料该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为
    
    A. 1.0次B. 1.2次C. 1.3次D. 1.4次
    
    7.在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条件下,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地租是
    
    A.级差地租IB.级差地租ⅡC.绝对地租D.垄断地租
    
    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B.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
    
    C.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
    
    D.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9.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10.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
    
    A.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B.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
    
    C.引进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D.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13.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增强综合国力
    
    14.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执政为民
    
    15.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D.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纸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6.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E.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17.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人人创造历史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18.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C.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E.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19.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它
    
    A.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B.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
    
    C.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D.概括了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
    
    E.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
    
    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利润率的提高
    
    C.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
    
    E.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21.股票价格
    
    A.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B.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
    
    C.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D.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E.不是股票的票面额
    
    2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E.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23.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的党的优良作风有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B.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C.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 D.自我批评的作风
    
    E.艰苦奋斗的作风
    
    24.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是因为
    
    A.无产阶级政党可以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
    
    B.双方有长期团结合作的历史
    
    C.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派
    
    D.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了共产党领导
    
    E.各民主党派可以发挥对共产党的监督作用
    
    25.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
    
    A.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 D.实行多种经营方式的要求
    
    E.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作出贡献
    
    26.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
    
    A.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B.发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
    
    C.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D.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E.发展是实现民富国强的要求
    
    27.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
    
    A.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B.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C.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D.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E.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8.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有
    
    A.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B.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D.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
    
    E.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9.2002年9月17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对朝鲜进行访问,双方领导人进行会谈,发表了《日朝平壤宣言》。《宣言》除决定重开日朝邦交正常化谈判外,其他内容还有
    
    A.日本政府对过去在朝鲜实施的殖民统治表示深刻反省和诚挚道歉,在邦交正常化的谈判中真诚地就两国经济合作具体内容和规模进行协商
    
    B.对于1945年以前发生的事情,双方相互放弃一切财产损失追索权
    
    C.朝鲜将采取切实措施,以使关系到日本国民生命和安全的悬案问题不再发生
    
    D.为了一揽子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双方确认遵守一切相关的国际决议。朝鲜表明了将冻结导弹试射的时限继续延长到2003年以后的意向
    
    E.日、美、朝、韩即将就安全保障问题开展协商
    
    30.2002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在圣彼得堡召开峰会,签署了重要的政治、法律文件,其中有
    
    A.边界地区裁减军事力量和增加信任措施的协定
    
    B.上海合作组织宪章
    
    C.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公约
    
    D.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
    
    E.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协定
    
    四、分析题:(共4题,其中第34、35、36题每题9分,第37题10分,共37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方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说是一匹黑色的母马。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
    
    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块。他按照书上给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蟆。
    
    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处何在?
    
    (2)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客观题答案快速查找:
    
    1D2C3C4B5D6B7B8D9B10A11A12B
    
    13C14D15A16ABCE17BCDE18ADE19CE20ACDE21ABCE22ADE23ABD24BCDE25ABDE26ABCDE27ABCD28ABCDE29ABCD30BDE
    
    34.【答案要点】(1)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善于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
    
    (2)这是一种“按图索骥”的方法,把《相马经》当作教条,脱离实际,从本本出发,生搬硬套。
    
    (3)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如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辩证思维方法等)及其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性。
    
    【解题思路点拨】本题材料由两个中国古代寓言“九方皋相马”和“按图索骥”组合而成,反映的正好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得到的也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而题后的问题的设置也就与材料有关:“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处何在?”“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三问貌似针对材料,实则提出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让考生回答:“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材料是经过处理的便于考生理解的半文半白话,如果考生知道两则寓言的出处及其寓意(可以引申到哲学的有关原理)则可以帮助考生回答问题:“九方皋相马”出自汉代刘安的《淮南子?道应训》,“按图索骥”出自名杨慎的《艺林伐山》;前者主要说明了认识的主体的知识背景在选择客体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后者从方法论上说明了脱离实际、生搬硬套、机械教条到指的与预期相反结果的愚蠢行为。如果不知道其出处,细读材料,紧扣重点,也不难得到题中要求有关哲学原理,也即上面的结论。如第一则寓言故事需要紧扣的是伯乐对九方皋的评价:“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常讲得的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第二则寓言故事的信息点在:“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他按照书上给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照”,反映的是其机械教条,脱离实际,从本本出发,生搬硬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只要有上述的正确思路,抓住了上述要点,第三问“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就不难回答,因其重要信息点在:“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意思是如果有像九方皋这样观察问题的方法,就有着比相马更重要的意义。即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因为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这就是水到渠成的答案。
    
    【相关知识链接】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1)现代科学研究,一般是应实践的要求,在一定的认识水平上提出假说,然后由一系列的实践或实验对这些假说进行验证,再经一系列的研究形成理论体系去指导科学实践活动。(2)辩证思维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指导方法。现代科学研究可分为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这两种研究都离不开辩证思维方法的指导。辩证思维方法渗透贯穿于科学假说的诞生、科学假说的验证以及科学理论形成的全过程。(3)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①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揭示事物的关系,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在确认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世界的某些具体关系。②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前提,哲学通过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等参与到科学研究中;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等,又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及其方法。因此辩证思维方法要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中吸取营养,以丰富自身的方法系统。③在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上,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用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来否定和取代科学研究方法的片面倾向;另一种是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否定和取代辩证思维方法的形而上学倾向。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