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考研政治指导: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考研政治 >> 正文 2010考研政治指导: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考研试卷库
2010考研政治指导: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复习提示:这一章是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纲中的第二、三、四章的合并,是重点章,基本概念多,原理多。主要内容包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内容及意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重点掌握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近年来本章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劳动价值论部分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价值量的决定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通货紧缩,价值、价格与供求的关系,以及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论部分的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有机构成,单个资本增大的途径,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剩余价值分配等问题。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由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的瓦解,导致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其途径有两条: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2、资本的原始积累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这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二是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累积大量的货币财富。资本原始积累,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但资本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和成熟,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上层建筑提出了彻底变革的要求。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的政权,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进而在资产阶级政权的帮助下,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社会经济形态、,二者在本质上都属于经济体制的范畴,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不同手段和方式。

  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以“自给自足、封闭、保守型”为特征的社会经济运行形态;商品经济则主要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以交换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经济运行的形态。从自然经济过渡发展到商品经济,商品经济自身的充分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

  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其中,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的根本条件。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二因素,即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效用或有用性,即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其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属性决定的,它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用价值在一切社会都存在,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的,它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商品的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因而它们可以相互比较。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特有的本质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在本质上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社会劳动的经济关系。

  (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获得价值,而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购买者为了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得到解决。如果交换不成功,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不能实现,商品的这一内在矛盾就会暴露出来。

  (4)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不同具体劳动的劳动目的、劳动对象、生产工具、操作方法和劳动结果等各不相同。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量的不同。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又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一般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是无法比较的;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着商品的二重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体现着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也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3、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1)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和量的规定两个方面。

  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价值的量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的。衡量劳动量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同一部门内部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形成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可以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二是用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生产每件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则越大。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而它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会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但是当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而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该企业单位时间内就能比同行业其他企业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些产品仍按照社会价值出售,所以会获得更多的报酬。

  (2)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有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来计量的,复杂劳动可以换算成多倍的简单劳动。在相同的时间里,复杂劳动可以比简单劳动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这一过程是通过交换、通过商品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自发形成的。

  (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规律。

  价值规律也就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二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价值规律所要求的等价交换,并不是指每一次具体的商品交换都是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应当理解为商品交换过程的总的发展趋势。价格根据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是价值规律最一般、必然的表现形式。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以价值为基础。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有:第一,价值;第二,市场供求状况;第三,货币自身的价值(现实生活中具体表现为纸币发行量);第四,政府的经济政策;第五,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的竞争。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所变化。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自由竞争阶段,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市场价格根据供求变化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到垄断阶段后,在存在着垄断的那些部门和领域,价值规律采取了垄断价格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自发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分配,使社会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和优化。但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第二,会促使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最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可能导致垄断的产生,阻碍技术进步。

  第三,自发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但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由此引出市场经济中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因此,尊重和运用价值规律,在实践中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4、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1)货币是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长期历史过程中逐渐产生的。货币的产生是价值形式自身发展的结果,是价值发展的完成形式。价值形式即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或者说价值形式)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背后的本质内容。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过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在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中,等式右边处于等价形态的商品是用自身的使用价值和使用价值量来表现等式左边处于相对价值形态的商品的价值和价值量。

  随着价值形式的发展,处于特殊等价形态的商品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最终发展为一般等价物。当一般等价物固定由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来充当时,就产生出真正的货币。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之所以最终被社会公认为一般等价物即货币,是因为其自然属性使之比其他商品更适于完成货币的职能。因此,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它本身就代表价值,能够用它来衡量和表现各种商品的价值。

  (2)货币的职能是它的本质的具体表现。货币共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是指用货币来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职能。货币之所以有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用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即可。为了用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先给货币确定一个计量单位。这种在技术上由国家规定的包含一定贵金属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就叫价格标准。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打破了原来直接物物交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使买卖在时空上可以分离的卖和买两个独立的过程。这种买卖的分离,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又会使买卖脱节,产生经济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最早是采取金属条块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铸币,并进而发行仅是货币符号的纸币,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纸币也能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是由流通手段的特点决定的,即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是在一瞬间得以完成的。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纸币没有贮藏手段的职能。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是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即商品生产者之间赊账买卖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与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区别在于,商品的给与和货款的支付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分离开了。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深了商品经济中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的代表发挥作用。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一般要求金、银等贵金属,但某些发达国家的货币在一定程度上也在承担着世界货币的作用。

  (3)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如何决定的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投入流通中的商品数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各种商品的单价);三是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前两个因素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一定时期内流通=商品价格总额

  中所需货币量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纸币流通规律。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或价值符号。由于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此,纸币流通规律必然是:纸币的发行量必须和流通中实际所需的金属货币量相适应。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这两种经济现象都来自于纸币的发行量和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不相适应。当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时,就会出现纸币本身的贬值,物价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反之,当纸币的发行量少于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时,就会出现纸币本身的升值,物价下跌,这就是通货紧缩。

  信用货币是指在信用关系基础上产生的能够执行货币职能的一种信用凭证和符号。如银行券、信用卡、电子货币、商业票据、银行票据等等,是随着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信用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的结果。信用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能够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也增加了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5、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决定了生产者的劳动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决定了生产者的劳动又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首先是私人劳动,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被社会所承认。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成为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

  首先,它是商品经济中各种内在矛盾的基础。

  其次,它贯穿于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批判地吸取了古典经济学派价值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创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从而为揭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所包含的关于价值本质和价值量的规定的理论,关于价值形式的演变和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的理论,关于价值规律的理论等,都是对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最一般规律的揭示,对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2、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具有时代性。我们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我们深化了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具体表现在:

  (1)不仅物质生产领域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工人的体力劳动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劳动也创造价值,并且他们的劳动对价值创造的作用和贡献越来越大,日益突出。

  (2)不仅物质生产领域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非物质部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甚至精神财富生产领域中从业者的劳动也创造价值。

  (3)不仅要坚持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而且认识到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4)深化了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价值创造属于生产领域的问题,而价值分配属于分配领域的问题。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价值创造也就没有价值分配;但价值分配又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