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面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唯物论和辩证法
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 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2.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内容上看( )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3.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从本质上看
A。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 B。资本家获取相对剩余价值的手段
C。资本家获取绝对剩余价值的手段 D。资本家掩盖剥削雇佣工人的工具
4.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者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结论这一著名论断的依据是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得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D。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5.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最根本标志是( )
A。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提出及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确立
C。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
6.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是( )
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B。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
7.根据党内矛盾的性质来决定的解决党内矛盾的好办法,同时也是党的优良作风的是
A。密切联系群众B。残酷斗争与无情斗争C。理论联系实际D。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8.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是:
A。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证 B。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准则
C。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 D。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
A。自由民主 B。公平正义
C。社会稳定 D。以人为本
10.德国元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 )。
A、帝国主义已放弃灭亡中国的图谋
B、帝国主义之间相互勾结
C、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11.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是( )
A。二次革命的失败 B。护国运动的失败
C。护法运动的失败 D。保路风潮的失败
12.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
A。人民解放 B。国家的统一
C。民族独立 D。改革开放
13.公民实现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其他权力的物质基础是
A。宗教信仰自由 B。人生自由权
C。政治权利和自由 D。社会经济权
14. 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的主要工作是
A。发展现代农业B。培养新型农民C。带领群众致富D。维护农村稳定
15.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干部的德放在首位,是()
A。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
B。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本来含义
C。坚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
16.党中央关于新疆发展稳定的基本战略是
A。发展新疆,巩固新疆 B。加强民族团结
C。安定和谐、大局稳定 D。稳疆兴疆、富民固边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
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
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
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
18.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说明(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革命运动的成功只需要革命的理论
C。先进的革命理论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D。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来源和决定力量
19.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主要有
A.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B.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C. 所有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D. 预付资本的大小
20.“两个必然”指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绝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成熟以前是不会出现的”。下面关于这两个问题的阐述正确的是
A。“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是有内在联系的
B。“两个必然”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
C。“两个绝不会” 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D。“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21.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不同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对毛泽东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的无产阶级力量太弱,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策略
C。无产阶级应该联合农民、小资产阶级和其他中间阶级
D。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针对党员大多来自农村、党内成分相对复杂的特点,提出的一系列的建党思想包括
A。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B。大规模镇压党内的异己势力
C。正确处理党内存在的矛盾 D。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好方法是整风
23.中国革命的特点是:“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提出这一思想的基本依据是( )
A。近代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B。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
C。中国革命的敌人强大,主要占据城市 D。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的存在
24.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 )
A、沉重地打击了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野心。
B、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尽劫难、屡遭侵略而不亡。
C、它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D、反侵略战争的失败 ,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反侵略战争的过程,是中华民族逐步觉醒的过程。
25.建设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指
A。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B。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 D。贫富差距得到大幅度缩小
26.不断扩大社会各界的有序政治参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是
A。选举民主 B。协商民主 C。党内民主 D。基层民主
27.2007年8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是
A。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
B。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C。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
D。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8. 低碳经济是指( )
A。温窒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
B。尤其是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
C。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
D。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29.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体现在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B。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C。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D。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30.以下人群中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A.18周岁以上的公民
B.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C.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31.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
A。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B。以保持党员的民主权利为根本,尊重党员地位
C。以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为基础
D。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32.中国人民解放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此次护航任务的历史意义在于
A。中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
B。中国军队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
C。中国海军首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
D。体现了中国海军世界霸主的地位
33.日本新首相鸠山由纪夫的主要外交主张有
A。建立新时代的日美同盟。确立日美对等伙伴关系 B。推进日本为主导的“东亚共同体”
C。实行友好外交、尊重对方 D。以福田首相方式正确对待中国历史问题
三、分析题:34~39小题,第34题10分,第35~39每题8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说明在当代中国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35.下列是一组关于统一战线方面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