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及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2、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荣辱观。这涉及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强调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还涉及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又涉及历史独立性的作用问题。
3、运用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分析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策。
4、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5、运用本质和现象,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原理分析社会现实问题。
6、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1)对一切事物辩证否定、批判继承的态度(2)前进性和曲折性
7、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分析社会有机体与社会结构
8、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外开放——大国关系
政经
1、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
2、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3、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4、涉及计算的考点: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量;平均利润率/量;资本周转
5、股份制问题
6、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
7、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关系
8、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存在问题的角度入手
从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两种实现方式原理的角度入手
毛概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总纲领
2、中国革命的分阶段理论
3、经济纲领中的土地政策演变
4、三大改造(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改造最重要)
5、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成果及其意义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是什么?如何加强执政党建设,“两个务必”提出的原因。
7、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内容、提出的依据以及探索新道路的启示
8、新民主主义革命当中对资产阶级性质的划分和政策的一种区别对待
邓三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特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评价政治体制是否正确的标准
(2)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
(3)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6、基层民主自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7、政府的经济职能。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其中有一个政府的政策,就是讲政府的经济职能。
8、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四个差距(一是阶层之间的差距,二是城乡之间的差距,三是地区之间的差距,四是行业和部门之间的差距)及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经济全球化中的贸易摩擦及中国应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2、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国际新秩序。
3、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和平发展对于世界的积极作用及南南合作,南南合作包括必要性、意义、措施,南北关系与南北矛盾。
4、大国关系(欧盟一体化、中日关系、俄罗斯的外交举措、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
5、用和谐世界的外交理论去驳斥各种“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崩溃论”
6、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7、反恐问题
8、新帝国主义论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新时期,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9、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全球性经济问题十分突出
10、以科技为先导、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