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四章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本章历年试题主要集中在选择题、辨析题中,分析题出过一道题。考点主要集中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矛盾、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经验教训等方面。有些考点是多次考查过,考生应认真研究和总结。第一:有关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时限、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有关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有关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多种过渡形式,有关国家资本主义低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以及和平赎买、定息、“四马分肥”等等,有可能出选择题;第二:有关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有关对农业以及对资本主义工商社会主义的改造及其基本经验,有关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深远意义等,一般是分析题的命题范围。
就本章历年出题的范围和规律,万学.海文为考生提供了部分疑难知识点进行详尽地解析。
例一 不定项选择题
资产阶级和平赎买在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 )
A 新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B 民族资产阶级在新中国建立后依然有两面性
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弱小
D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 “利用、限制、改造”政策
答 案:B、D
解题思路:选项B、D,分别反映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性和中国共产党的相应政策,民族资产阶级在建国后仍旧存在的两面性,使得不用暴力而采用和平赎买的改造政策能够实现。同时,和平赎买也符合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本主义制定的既定的“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因此B、D两项是正确的。选项A、C不一定必然导致对中产阶级和和平赎买,他们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本题考查的是哪些条件导致和平赎买政策能够实现。考生要清楚,赎买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列主义创造的一个新办法和措施。其可以实行的原因需要考生重点掌握。
例二 不定项选择题
1953年到1956年,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 生产关系和生产之间的矛盾
答 案:A、B
解题思路:这道题考查的是考生掌握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国内的主要矛盾。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残余之间的矛盾。1952年底土地革命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由此决定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道路地矛盾也成为主要矛盾。因此,选项A、B是正确的。
例三 论述题
论述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解题思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20世纪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巨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从1949年到1956年短短七年时间,我国基本上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基本上结束了长达几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宣告了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使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有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经济基础。说明几千年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被消灭。
(3) 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也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为以后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
(4) 伴随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近百年来横行中国的帝国主义势力已被赶出大陆,官僚资产阶级已经在中国大陆上消灭了;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民族资产积极分子正处在剥削者变为劳动者的转变过程中;广大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知识界也已经组成了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广大劳动人民从此摆脱了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基本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它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