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807)普通地质学 考试大纲
一、考察目标
《普通地质学》是本校“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及“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考或选考科目之一。本课程重点研究地球的特征、地壳的物质组成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特征,同时探讨地质灾害及地质环境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工作方法及步骤,能够应用本学科基本原理、方法对本专业领域问题进行判断、分析和研究,得出正确结论并解决简单的地质学问题。
二、考试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思维方法。
第二章 矿物
地球、地壳元素组成,矿物的概念,矿物的形态、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硬度、解理和断口等物理性质,常见矿物的分类及矿物的鉴定特征。
第三章 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岩浆作用的概念,岩浆的概念,喷出作用与喷发产物,火山喷发方式,喷出岩浆的类型及其喷发特征,不同类型喷出岩代表岩石及其主要矿物组成;侵入作用的概述,侵入岩的产状,侵入岩的主要类型和代表岩石及其主要矿物组成;火成岩的结构与构造;火成岩的分类及其野外识别及火成岩多样化的原因。
第四章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因素及地球外部圈层,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能源,外力地质作用的类型及概念;沉积物的来源及沉积岩中的矿物,沉积岩的结构和构造概念及其含义,常见的沉积岩的类型及其特征。
第五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变质作用的概念及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变质作用中原岩的物质成分的变化及矿物的变化,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类型及特征;变质作用的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地壳中三大类岩石的演变和转化。
第六章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的概念及含意,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及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地质年代表的建立、地质年代名称的来源及地质年代表,岩石地层单位的概念;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爆发与灭绝。
第七章 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
地震的概念和基本术语,地震的成因分类、震源深度分类、震级大小分类等,地震的序列,地震波与地震仪,地震的震级、烈度和地震带的分布及预报、预防;地球的内部各圈层的主要界面及其特征,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成分。
第八章 构造作用与地质构造
构造作用的概念及构造作用的基本方式,岩层产状三要素、褶皱的几何要素、褶皱类型及野外判识和形成年代的确定。节理与断层的概念及含义,节理的分类,断层的几何要素、断层基本类型及断层的组合形式,判识断层的类型及其形成年代;地层与地层、地层与岩体接触关系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第九章 板块构造
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说主要内容及其证据,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板块的边界类型-板块划分的依据;全球板块的划分,两种大陆边缘的特点及其组成单元,海洋的开闭旋回(威尔逊旋回),转换断层及双变质带的概念及含义。
第十章 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及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主要方式,制约岩石风化性质与特征的因素;风化作用产物的类型及风化产物残积物、风化壳、土壤及风化地貌的概念及特征。
第十一章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
河流概述及基本术语,河谷的横剖面的要素,影响河流侵蚀与沉积的因素;河流的侵蚀方式、侵蚀方向及其特征,河流水质点的运动方式、物质搬运的方式及搬运能力和搬运量;河流发生沉积的原因及沉积形成的冲积物的特征,冲积物的地貌类型(沉积场所)及其特征,河流的均夷化、去均夷化作用,河流发育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第十二章 冰川及其地质作用
冰川的形成与运动,冰川的类型,冰川的剥蚀作用与冰蚀地貌,冰川的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冰碛物的特点及冰碛地貌,冰水沉积物及其地貌特征,冰川作用及其原因。
第十三章 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
地下水的赋存条件、补给和排泄及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和地下热水,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地下水的剥蚀作用及喀斯特,地下水的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第十四章 海洋及其地质作用
海洋概况、海水化成分和物理性质及海水中的生物,海水的运动及地质作用、海洋沉积作用及其主要特征。
第十五章 湖沼及其地质作用
湖泊的概述、湖水的来源、排泄及其化学成分,湖泊的成因类型,湖泊的剥蚀及搬运作用,湖泊的机械沉积和化学沉积作用;沼泽的概念及其成因,沼泽的沉积作用。
第十六章 荒漠特征与风的地质作用
荒漠概述、荒漠中的某些特征现象及荒漠化,风的剥蚀作用及雅丹地貌,风的搬运作用的三种方式及其特点,风的沉积作用及风积地貌;黄土的一般特征、物质成分及黄土的分布和成因。
第十七章 块体运动
影响块体运动的主要因素,块体运动的类型,相关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试卷结构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综合题、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