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作为教育专业的基础课在教育学考研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中,中外教育史的比重是三分之一。08年的考试依然如此。但对考察的具体知识点却做了部分调整。在调整的知识点中尤其是新增知识点将会成为08年命题的热点,本专题的系列文章就是海文专业课教研室对这些新增知识点的权威解析,以及对复习的点睛指导。
本文是对中国古代教育部分的新增知识点进行权威解析。是海文教育学名师在教育学强化班上对新增知识点的解析,现摘录如下:
一、知识点解析
1. 孔子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历史影响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杰出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文化学术的下移。他强调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了教育的地位。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的建立作了舆论先导。他从事古代典籍的继承和整理,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学教育体系的基础。他的诲人不倦的为师风范,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他实施了许多好的教育方法,总结出许多精辟的教育原则,如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学思并重、立志力行、推己及人、勇于改过等,都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且行之有效的。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2. 郡国学与鸿都门学
1)郡国学
郡国学是地方官学的最主要形式。汉朝郡国学始创于公元前141年的蜀郡,后汉武帝下令各郡国仿效,至此各地郡国学兴起,至东汉时至为繁荣。郡国学办学目的有二:一是培养本郡的属吏,同时向朝廷推荐优秀学生。二是通过学校定期举行的“乡饮酒”、“乡射”等传统的行礼活动,向社会推行普遍的教化。
2)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创办于公元178年,因校址位于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其性质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规模曾发展至千人以上。鸿都门学为宦官集团力促创办,学生由地方或三公举荐,学校以尺牍、辞赋、字画为主要教学和研究内容,毕业后多封高官,因此受官僚集团抨击。鸿都门学虽在政治上代表宦官集团利益,但在教育上有独特价值。一是打破了独尊儒学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需要的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一大变革。二是作为一种专门学校,其创立了办学的新模式,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三是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3. 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这一时期的官学时兴时废,但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校类型上出现了变革,使其成为教育上继汉开唐的新时代。
1)西晋的国子学
西晋在太学之外创办了一所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设立一所传授同样内容的中央官学的开始,是西晋教育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国子学于公元276年由晋武帝下令设立,278年确立学官制度。国子学规定官五品以上的子弟才能入学。国子学的设立为了满足士族阶级享有教育特权,严格士庶之别的愿望,维护门阀士族的利益。其设立使中央官学多样化,等级性更明显。后因晋战乱,国学名实俱亡。
2)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
四馆:南朝宋元嘉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官学教育出现了暂时的繁荣。438年,宋文帝下令设立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和文学馆等四馆,各就其专业招收学生进行教学和研究。玄学、史学、文学与儒学并列,是为学制上的一大改革,反映了当时思想文化的实际变化。
总明观:470年,宋明帝因国学废止,下令设立总明观,又称东观。置祭酒,设儒、道、文、史四科。每科学士10人。总明观至485年因国学兴建而废止。总明观不是纯粹的教学机构,而是藏书、研究和教学三位一体的机构。总明观以结构完备的领导机构统领四科,比四馆在管理上更为完善,使四个单科性质的大学发展成为多科性大学中实行分科教授的制度。
4.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重点】
1)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中央成立了国子监专门负责管理教育事业,并形成了两种教育管理模式。模式之一是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级管理,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地方官学由地方官长史领导。模式之二是统一管理和对口管理并举,以统一管理为主。中央设有国子监统一管理教育事业。另一方面又将一些专科性的学校,如医学、天文学等划归到各个对口的部门中去,由各专职行政部门领导,突出了各个专科性学校的专业特点,有利于专业教育的实施。这两种教育管理模式在当时来说是很有效的。
2)形成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
从入学到毕业,在入学标准,教学内容,考试制度,升级制度,放假制度等都有合理而严格的制度化规定,完善了学校制度,为其后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
从学习的内容来看,无论是学习儒家经典,还是学习有关专科性的知识,其范围、程度远远超过了前代。各种类型的专科学校为学生开设了较为宽广的专业课程,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总的来说,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仍是儒家经典,以传授儒经为职责的各级学校仍然是封建教育的主体,但是也开始扩展了学习经典的范围。
4)教育的等级性明显
唐朝政府明文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招生的身份标准,将教育的等级性以法令的形式加以制度化。教育的等级性和阶级性得到了强化。
5)学校类型的多样化
既有以儒经为教学内容的传统学校,也有以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专科性学校。唐朝还在一些行政部门中附设了训练机构,或采取设置博士助教的做法,来培养有关的专业人才。以经学为主、专科性学校为辅的隋唐教育体系,学校类型之多、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远胜于前代。
6)学校的分布面较广
就教育的普及程度而言,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教育的普及程度较高,学校的覆盖面较广,这是以前任何朝代难以比拟的。唐朝中央有中央官学,地方有州县学,甚至在乡、里这样的基层组织也鼓励人们创办学校,还有无数的私学和家学,共同担负着培养人才、传播文化的重任。唐朝根据各个州县面积的大小,人口的多少,明确规定了各个州县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人数,这使学校的分布有了制度上的规定和保证。 ·
7)重视医学教育
唐朝重视医学教育,在中央和地方都设有医学校,负责招收学生,研究医术,解除人们的疾病痛苦。政府还派遣医学生外出进行巡回医疗,在地方上设置医学校,这是唐朝教育的重要特点,一方面反映了唐朝医学教育发展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医学发展的水平,说明唐朝已经具有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较高的医疗技术,具备了普遍设置医学校的条件。这在当时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8)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唐朝诸多的教育机构或行政机构都承担着多重任务和职能。如弘文馆和崇文馆一方面担负着整理图书、详正图籍的任务;另一方面还招收生徒,进行教育活动。太医署、司天台、太卜署、太乐署等则兼有行政机构、研究机构和学校的性质。这些多重的任务使这些机构既是一个行政机构,又是一个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一面进行专业研究,一面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教育和研究的任务成为行政机关的有机组成部分,行政机构中派生出了教育和研究的功能,这是唐朝教育的一大特色。
6. 学校沦为科举附庸、积分法、“五等黜法”、“监生历事”、社学。
1)学校沦为科举附庸
随着科举的规模扩大、日益频繁和重要,以及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科举日益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同时明朝以进入学校作为科举的必由之路,因此,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同时因为科举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使得教育也以儒家经典为主,教育内容固定,僵化。这些都使得当时的学校教育日益教条化,不求实学,在思想上成为科举附庸。
2)积分法
“积分法”是累积计算学生全年学业成绩的方法。它始行于宋朝太学,至元朝国子学趋于完善。明清继承和发展了该方法。基本规则是每月考试一次,每次考试上等的为一分,中等的为半分,年积分八分者为及格,可与出身,或者升级。不到八分者继续学习。成绩优异的生员,只要达到积分标准,也可以不受学习年限的制约。由于“积分法”注重学生平时的考试成绩,故具有督促学生于时认真学习的积极作用。
3)六等黜陟法
清朝时期实行的地方官学生员定级考试制度,有相应的奖罚措施,即六等黜陟法。学生考试成绩被分为六等,一等补廪膳生,二等补增广生,三等无奖无罚,四等罚责,五等降级,六等除名。其基本特点是对生员进行动态管理,其等级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学业成绩升降,将其等级与学业成绩紧密挂钩,有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该制度是在明朝“六等试诸生优劣”方法基础上发展完善而来的,是清朝在地方官学管理上的一个重要创新。
4)监生历事
明朝国子监监生的实习制度。始于洪武五年(1373年)。历事制度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于在京各衙门,历练事务,称为历事监生。除分拨在京诸司办事外,历事监生也被派到州、县,清理粮田,或督修水利。历事后进行考核,上等送吏部附选,仍令历事,遇有缺官,挨次取用;中第的再令历练;下等才力不及的,则送还国子监读书;不合格奸懒的发充下吏。洪武初年,因各衙门官吏缺乏,监生历事制度既可补充人手,又可使监生有实习的机会,故得以推行。可被视为中国古代大学的教学实习制度。后来监生日多,历事又复冗滥,出路极为困难,该制度失去积极意义。至英宗正统三年(1483年)遂废。后清朝初年又曾实行过一段时间。
5)社学
元、明、清三代的一种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地方官学。元制五十家为一社,每社设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教师,农闲时令子弟入学,读《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明代地方普遍设立“社学”,民间十五岁以下的幼童可入学就读,学习冠、婚、丧、祭之礼及经史历算,并兼读“御制大诰”和“本朝律令”。清代各直省的州、府、县都设立“社学”,每乡一所,社师择“文义通晓,行谊谨厚”者充补。
7. 对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17-18世纪明清之际的中国社会,出现了一批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人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他们对官方传统的理学教育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教育见解与主张。
他们针对理学教育注重儒家经典,压抑人性,空谈义理,呆板教条的教学方式,提出了以下具有先进性的主张,对其进行了强烈批判:1)批判理学教育理论。启蒙思想家批判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哲学,主张理欲不可分离,天理寓于人欲之中,强调教育应顺应自然人的本能要求,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2)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在教育目的上,启蒙思想家强调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反对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所谓"学力圣人";
3)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
4)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反对理学家“主静”、“读书穷理”的治学方法;
5)主张扩大学校的职权,把学校办成评议国事、衡定是非的议政机关,充分发挥学校限制君权、发扬民主的作用。
8. 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是中国17世纪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培育了清代浙东学派,提出了具有近代色彩的民主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发生了重要影响。
“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应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承揽政府机构的某些职能,而且还应该议论国家政事,在学校中由大家共同来议论国家政事之是非标准。因为学校议政,可以使上至朝廷命官,下至里巷平民,逐渐养成普遍议政的社会风气,而不再以天子的是非为标准,这样天子也就不敢“自为非是”。 “公其非是于学校”思想的基本精神,在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改变国家政事之是非标准由天子一人决断的专制局面。这是对中国古代关于学校职能理论的创新,是他对于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独特贡献,反映了他要求国家决策民主化的强烈愿望,闪烁着民主思想的光辉。这种性质的学校,究其实已与近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议会相近。可以说,黄宗羲“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思想”,也是近代议会思想的萌芽。
正是从上述思想出发,黄宗羲主张将寺观庵堂改为书院和小学,实现在全国城乡人人都能受教育,人人都能尽其才的理想,而且还强调学校必须将讲学与议政紧密结合,学校集讲学和议政于一身,既是培养人才,传递学术文化的机构,又是监督政府,议论政事利弊的场所。黄宗羲的上述思想,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反对封建教育起了启蒙作用。
9. 颜元与漳南书院
颜元是清初批判理学教育,提倡实学教育的主要人物。62岁时,受邀主持河北漳南书院,颜元亲自规划书院 规模,制定“宁粗而实,勿妄而虚”的办学宗旨,并设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等书斋。后因漳水泛溢,淹没院舍,未及半年颜元即离去。后经修复,屡请颜元主其事,皆辞而不往。虽然其主持时间不长,但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教育主张。
颜元从其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传统教育有三大祸害,即:
1)毁坏人才。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多不学无术;
2)灭绝圣学。训诂、禅宗教育日盛,而孔门实事实理的学术日渐衰竭;
3)败坏社会风气。传统教育,主静、读书,造成社会道德、经济和人才的衰败。
二、复习的点睛指导
中国古代教育这部分的新增知识点要纳入到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复习。总的来说这一部分可分分官学和私学两条脉络来关注。官学的重点是科举制度的形成过程,注意它不同阶段的特点。其中要关注并能够理解宋明理学,包括它的宗旨以及对它的批判与反思。私学着重掌握的一个重点是诸子百家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特别是孔子,几乎是每年必考。另一个重点是中国的书院。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一些教育家中孔子和颜元是复习的重点。其中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可能与教育原理结合出论述题。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