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大学816人类学基础考研大纲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考研试卷库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20年云南大学816人类学基础考研大纲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理工大学各学院博士生导师联系方式
普通文章 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录取研究生学费标准
普通文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2016年硕士博士研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张文忠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阎国栋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新新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丽丹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宏印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传英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苏立昌教授简介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系2012
普通文章 华南师大光学、光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
普通文章 关于报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2年硕
普通文章 广西中医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公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桂林医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艺术学院2012拟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

2020年云南大学816人类学基础考研大纲

云南大学 《人类学基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全日制攻读人类学专业学位入学考试人类学基础的考试内容包括
人类学学科的内涵及特点,主要分支学科,学科主要理论流派,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婚姻、家庭、亲属制度,人格与文化,语言与交
流,生计与经济生活,族性与社会分层,政治组织与社会控制,宗教
仪式),以及人类学的应用与当代变迁等内容。答题方式为闭卷、笔
试。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人类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研究方法
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测试学生是否掌握一定的运用人类学相关
理论来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分值
本科目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四、考试形式与试题结构
名词解释题,约 5 题,每题 8 分,总计 40 分;
简答题,约 3 题,每题 20 分,总计 60 分;
论述题,约 2 题,每题 25 分,总计 50 分。
五、考察的知识及范围
(一)人类学的内涵与本质
何为人类学;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及分支学科,人类学的认识论与
方法论主题;田野调查方法,参与观察法、访谈法、抽样法、谱系法、
个人生活史,民族志,主位与客位的方法,大传统与小传统,大规模
社会与小规模社会,田野调查的伦理,田野调查的步骤与过程,田野
工作的研究取向;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人类学的伦理问题;人类学与
当代生活。
(二)文化的性质与内涵
文化的概念;文化的特征;文化的调适与变迁;跨文化研究方法,
如何在实地进行文化研究。
(三)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
进化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观点和理论缺陷;传播论的代
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理论缺陷;涂尔干、莫斯的社会决定论的基本
观点及其代表著作;历史特殊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观点和理
论缺陷;功能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观点和理论缺陷等;新进
化论、结构主义、象征人类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观点和理论
缺陷;结构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观点和
理论缺陷;后现代主义与人类学理论的重构的内涵、代表人物及主要
著作和主要观点。
(四)人类的体质基础与人类文化起源
体质人类学与生物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与属性;生命的物质基础、
进化、变异与选择的含义和形式;人类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人体差异
与人类文化之间的关系;人种和种族的内涵。
(五)考古与博物馆学
考古学、考古史和考古的人类学的内涵及主要研究方法;中国考
古学的发展脉络及特征;博物的概念及其历史变迁、研究内容和方法
模式。
(六)田野研究的特征及研究方法
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田野研究的类别;研究性质和田野伦理;
田野调查方法的内涵;田野调查的过程;结构式访谈和半结构式访谈;
参与观察;田野资料的整理。
(七)沟通与语言
语言的内涵及结构;语言和言语,语言的特点;结构主义;语言
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话语分析;交际民族
志的内涵;非语言交际。
(八)人格与文化
自我与行为环境;人格、群体人格与国民性的内涵与特征;濡化
与社会化、涵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中断与文化适应。
(九)生计模式与经济生活
调适与生态适应;寻食生活方式(狩猎、采集)的内涵、特点以
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生产食物的生活方式(游牧、游耕、畜牧、小
型园艺种植、集约农业、产业化农业)的内涵、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
的影响;文化生态学与文化区。何为经济人类学;生产中的劳动方式、
技术和调整机制的内涵与特点;互惠、库拉圈、再分配、市场交换的
内涵及类型。乡村人类学的内涵、研究领域与范围;精耕农业与乡村
人类学之间的关系。
(十)婚姻、家庭、亲属制度与社会组织
性别与社会性别;性关系的控制与乱伦禁忌;内婚制与外婚制;
婚姻与家庭的关系;婚姻与交换的关系、婚姻的缔结方式;婚姻的形
式;离婚与再婚;家庭与家户;家庭的功能;家庭的类型与形式;家
庭与家户内部的组织形式;继嗣群体的类型、形式与功能;亲属称谓
的内涵及类型;居住原则的类型。社会组织的基本类型,包括年龄分
群、性别分群的特点及表现形式;共同利益社团的内涵。
(十一)族性与社会分层
族群、民族与族性的涵义;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族群或民族
身份的确立;族群特质与族群边界(族界标志)的内涵与特点;族群
认同的产生方式;族群理论与族群关系。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分层
的类型;社会分层的理论;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内涵及特点。
(十二)政治组织与社会控制
权力与权威的内涵;权力与政治资源;政治组织的类型及特点;
社会规范与控制机制;内化控制与外化控制;民间习惯法和法律的定
义及功能;正式的社会控制与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政治制度的作用;
政治制度的合法化问题;政治人类学的研究取向。
(十三)宗教与仪式
宗教的含义和宗教的总体特征;人类学如何对宗教进行研究;超
自然存在和力量的表现形式及内涵;萨满及宗教专业人员的职责与功
能;仪式与庆典的内涵、种类及区别;仪式与象征;巫术的内涵及功
能;巫术与宗教的关系;信仰维系的适应策略;宗教的功能;宗教与
社会的关系;宗教与社会变迁;宗教与文化变迁。
(十四)文化展示
口述的内涵、类型与特征,人类学与口述之间的关系;如何研究
口述;文化撰写的三种模式;文化撰写的建设性认识;民族志电影的
实践特点;影视人类学的定义;民族志电影的拍摄原则;艺术的文化
转换内容;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人类学如何研究艺术;艺术的意义。
(十五)乡村与城市
乡村的内涵;城市的内涵;乡村和城市的特点;精耕农业与乡村
人类学;大传统与小传统;恰亚诺夫理论;形式论与实质论;道义经
济;乡村都市化的内涵;社区研究;网络分析法、情境分析法、时间
历史分析法;城乡推拉理论。
(十六)人类学的应用
人类学的应用历程;人类学的应用范围;人类学应用的职业与研
究渠道;应用人类学的角色与工作模式;应用人类学的价值取向。国
内外都市化问题研究的主要范畴;城乡的推拉理论;城市的起源及城
市中的社会关系;城市的本质;中国乡村都市化与城乡关系研究;中
国都市过程及其研究;中国城市的阶层与族群问题;世界上几种农民
进城的方式;都市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