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云南大学816人类学基础考研大纲
云南大学
《人类学基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全日制攻读人类学专业学位入学考试人类学基础的考试内容包括 人类学学科的内涵及特点,主要分支学科,学科主要理论流派,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婚姻、家庭、亲属制度,人格与文化,语言与交 流,生计与经济生活,族性与社会分层,政治组织与社会控制,宗教 仪式),以及人类学的应用与当代变迁等内容。答题方式为闭卷、笔 试。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人类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研究方法 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测试学生是否掌握一定的运用人类学相关 理论来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分值 本科目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四、考试形式与试题结构 名词解释题,约 5 题,每题 8 分,总计 40 分; 简答题,约 3 题,每题 20 分,总计 60 分; 论述题,约 2 题,每题 25 分,总计 50 分。 五、考察的知识及范围 (一)人类学的内涵与本质 何为人类学;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及分支学科,人类学的认识论与 方法论主题;田野调查方法,参与观察法、访谈法、抽样法、谱系法、 个人生活史,民族志,主位与客位的方法,大传统与小传统,大规模 社会与小规模社会,田野调查的伦理,田野调查的步骤与过程,田野 工作的研究取向;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人类学的伦理问题;人类学与 当代生活。 (二)文化的性质与内涵 文化的概念;文化的特征;文化的调适与变迁;跨文化研究方法, 如何在实地进行文化研究。 (三)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 进化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观点和理论缺陷;传播论的代 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理论缺陷;涂尔干、莫斯的社会决定论的基本 观点及其代表著作;历史特殊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观点和理 论缺陷;功能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观点和理论缺陷等;新进 化论、结构主义、象征人类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观点和理论 缺陷;结构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观点和 理论缺陷;后现代主义与人类学理论的重构的内涵、代表人物及主要 著作和主要观点。 (四)人类的体质基础与人类文化起源 体质人类学与生物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与属性;生命的物质基础、 进化、变异与选择的含义和形式;人类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人体差异 与人类文化之间的关系;人种和种族的内涵。 (五)考古与博物馆学 考古学、考古史和考古的人类学的内涵及主要研究方法;中国考 古学的发展脉络及特征;博物的概念及其历史变迁、研究内容和方法 模式。 (六)田野研究的特征及研究方法 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田野研究的类别;研究性质和田野伦理; 田野调查方法的内涵;田野调查的过程;结构式访谈和半结构式访谈; 参与观察;田野资料的整理。 (七)沟通与语言 语言的内涵及结构;语言和言语,语言的特点;结构主义;语言 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话语分析;交际民族 志的内涵;非语言交际。 (八)人格与文化 自我与行为环境;人格、群体人格与国民性的内涵与特征;濡化 与社会化、涵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中断与文化适应。 (九)生计模式与经济生活 调适与生态适应;寻食生活方式(狩猎、采集)的内涵、特点以 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生产食物的生活方式(游牧、游耕、畜牧、小 型园艺种植、集约农业、产业化农业)的内涵、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 的影响;文化生态学与文化区。何为经济人类学;生产中的劳动方式、 技术和调整机制的内涵与特点;互惠、库拉圈、再分配、市场交换的 内涵及类型。乡村人类学的内涵、研究领域与范围;精耕农业与乡村 人类学之间的关系。 (十)婚姻、家庭、亲属制度与社会组织 性别与社会性别;性关系的控制与乱伦禁忌;内婚制与外婚制; 婚姻与家庭的关系;婚姻与交换的关系、婚姻的缔结方式;婚姻的形 式;离婚与再婚;家庭与家户;家庭的功能;家庭的类型与形式;家 庭与家户内部的组织形式;继嗣群体的类型、形式与功能;亲属称谓 的内涵及类型;居住原则的类型。社会组织的基本类型,包括年龄分 群、性别分群的特点及表现形式;共同利益社团的内涵。 (十一)族性与社会分层 族群、民族与族性的涵义;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族群或民族 身份的确立;族群特质与族群边界(族界标志)的内涵与特点;族群 认同的产生方式;族群理论与族群关系。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分层 的类型;社会分层的理论;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内涵及特点。 (十二)政治组织与社会控制 权力与权威的内涵;权力与政治资源;政治组织的类型及特点; 社会规范与控制机制;内化控制与外化控制;民间习惯法和法律的定 义及功能;正式的社会控制与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政治制度的作用; 政治制度的合法化问题;政治人类学的研究取向。 (十三)宗教与仪式 宗教的含义和宗教的总体特征;人类学如何对宗教进行研究;超 自然存在和力量的表现形式及内涵;萨满及宗教专业人员的职责与功 能;仪式与庆典的内涵、种类及区别;仪式与象征;巫术的内涵及功 能;巫术与宗教的关系;信仰维系的适应策略;宗教的功能;宗教与 社会的关系;宗教与社会变迁;宗教与文化变迁。 (十四)文化展示 口述的内涵、类型与特征,人类学与口述之间的关系;如何研究 口述;文化撰写的三种模式;文化撰写的建设性认识;民族志电影的 实践特点;影视人类学的定义;民族志电影的拍摄原则;艺术的文化 转换内容;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人类学如何研究艺术;艺术的意义。 (十五)乡村与城市 乡村的内涵;城市的内涵;乡村和城市的特点;精耕农业与乡村 人类学;大传统与小传统;恰亚诺夫理论;形式论与实质论;道义经 济;乡村都市化的内涵;社区研究;网络分析法、情境分析法、时间 历史分析法;城乡推拉理论。 (十六)人类学的应用 人类学的应用历程;人类学的应用范围;人类学应用的职业与研 究渠道;应用人类学的角色与工作模式;应用人类学的价值取向。国 内外都市化问题研究的主要范畴;城乡的推拉理论;城市的起源及城 市中的社会关系;城市的本质;中国乡村都市化与城乡关系研究;中 国都市过程及其研究;中国城市的阶层与族群问题;世界上几种农民 进城的方式;都市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上一篇文章: 2020年云南大学632社会学基础考研大纲 下一篇文章: 2018年成都电子科技大学862工程控制基础考研大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