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石油大学828建筑与土木工程基础综合考研大纲
1 东北石油大学 2018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 命题单位: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考试科目代码:828 考试科目名称:建筑与土木工程基础综合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本试卷由四套试题组成: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水处理微生物 学、中外建筑史。考生根据专业方向,选择并只能选择一套试题作答。 四、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题型结构为:简答题,综合试题,计算题或绘图题。 五、考试内容知识点说明 (一)工程力学试题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 本方法。并且能综合运用工程力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具体的问题。 1、静力学 静力学基本概念,约束和约束反力,物体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画法, 平面刚体系统平衡问题的求法。 2 2、基本概念、轴向拉伸与压缩 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截面法和内力、应力、 变形、应变。轴向拉伸与压缩。 3、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拉伸及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应力-应变曲线。拉压杆强度条 件,安全因数及许用应力的确定。 4、扭转 扭矩及扭矩图,切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胡克定律,圆轴扭转的应 力与变形、扭转强度及刚度条件。 5、平面弯曲 平面弯曲的内力,剪力、弯矩方程,剪力、弯矩图,利用微分关 系画梁的剪力、弯矩图。弯曲正应力,弯曲切应力,梁正应力、切应 力强度条件。挠度的基本概念及求解方法;应力状态的概念,平面应 力状态下的应力分析,三向应力状态的简介,三向应力状态下应变能、 畸变能的概念,主应力和主方向,广义胡克定律。 6、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几何可变和几何不变体系的概念、体系的自由度、组成几何不变 体系的基本规律、瞬变体系的概念,静定结构与超静定结构的几何组 成特征。 7、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单跨静定梁的内力计算、多跨静定梁的组成及分层关系图、多跨 静定梁的内力分析及内力图。静定平面刚架的计算、内力图的绘制及 3 校核。 8、静定三铰刚架和三铰拱 三铰刚架及三铰拱的特点及分类。三铰刚架和三铰拱的内力计 算、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的概念。 9、静定平面桁架和组合结构 理想桁架的基本假设、特点、组成及分类。结点法和截面法计算 平面桁架,静定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 10、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广义位移的概念、实功与虚功的概念、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单 位荷载法和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不同结构荷载作用下的位移。支座 移动及温度变化引起的位移。图乘法计算梁和刚架的位移、互等定理。 六、参考书 1)孙训方等编,《材料力学(I、II)》(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5 年。 2)龙驭球、包世华等 ,《结构力学》(I)、(Ⅱ);高等教育出版 社; 2012 年 08 月。 (二)工程热力学试题 1、基本概念 考试内容:热力系统,状态参数,热力过程,热力循环,可逆过 程,平衡状态,功与热量。 考试要求:掌握热力系统的概念、热力系统的分类;掌握热力学 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表压力与实际压力关系;掌握可逆过程、 平衡状态概念的本质;掌握功与热量的计算、坐标图上的表示方法; 4 掌握正向循环、逆向循环的能量转换实质、经济评价指标计算。 2、热力学第一定律 考试内容:系统的存储能,热量,闭口系统能量方程式,开口系 统能量方程式,焓、稳流能量方程式及其应用。 考试要求:掌握系统的存储能构成及含义;掌握闭口系统能量方 程式、开口系统能量方程式,能够应用能量方程式进行计算;掌握焓 定义式。 3、理想气体的性质 考试内容:理想气体概念,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热力 学能、焓、熵,理想气体比热,混合气体性质。 考试要求:掌握理想气体概念本质;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表达 式、能够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计算;掌握气体比热关系的麦耶 方程;掌握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熵变化量的计算;掌握混合气 体成分表示方法;了解混合气体热力性质计算。 4、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考试内容:定容过程,定压过程,定温过程,绝热过程,多变过 程。 考试要求:掌握四种典型热力过程在坐标图上的表示;热力过程 的计算;掌握多变过程在坐标图上的变化规律。 5、热力学第二定律 考试内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熵参 数、熵增加原理,熵方程;佣参数及热量佣计算。 考试要求: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及实质,掌握卡诺循环、 热效率计算及卡诺循环热效率表达式的意义;掌握卡诺定理内容及应 用;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达式及过程可逆性和方向性判断;掌握熵 增原理及不可逆过程熵变量;能够应用熵方程计算熵产;掌握热量佣 的计算表达式,掌握 Gouy-Stodla 公式及计算。 5 6、实际气体性质及热力学一般关系式 考试内容:实际气体状态方程,通用压缩因子图;麦克斯维关系; 实际气体热力性质的一般表达式。 考试要求:掌握压缩因子的概念,了解实际气体热力性质计算。 7、水蒸汽 考试内容:液体的蒸发与沸腾,水蒸汽的定压发生过程,水蒸汽 壮态参数计算,水蒸汽的图表,水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 考试要求:掌握饱和状态的概念,掌握未饱和水、饱和水、湿蒸 汽、饱和蒸汽、过热蒸汽的概念,掌握水蒸气的定压发生过程坐标图, 掌握水蒸气热力性质图表的应用,了解水蒸气热力过程的计算。 8、气体和蒸汽的流动 考试内容:稳定流动过程中的基本关系式,气体和蒸汽在喷管中 的流动基本特性,喷管流速与流量的计算,绝热节流。 考试要求:掌握喷管的选择原则;掌握背压力与喷管选择的关系; 掌握喷管出口流速的计算;掌握喷管流量的计算;掌握绝热节流过程 的概念及理想气体节流参数的变化计算。 9、压气机的热力过程 考试内容:压气机的工作原理,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影响,多级 压缩及中间冷却。 考试要求:掌握压气机的工作原理、三种典型压缩过程的定性对 比分析;掌握余隙比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掌握多级压缩机最佳增压比 的概念,掌握多级压缩机耗功量的计算。 10、气体动力循环 考试内容:汽油机实际循环及简化、柴油机实际循环及简化;理 想循环热效率的计算;活塞式循环发动机热效率的比较。 考试要求:掌握汽油机实际循环过程及其理想循环;掌握柴油机 实际循环及理想循环;掌握内燃机理想循环在坐标图上的表示;掌握 6 内燃机理想循环热效率的计算。 11、蒸汽动力循环 考试内容:蒸汽动力基本循环—朗肯循环;再热循环;回热循环; 热电循环。 考试要求:能够分析水蒸气卡诺循环的技术弊端;掌握朗肯循环 组成及其循环坐标图;能够利用坐标图定性分析蒸汽参数对循环热效 率的影响;熟悉再热循环的目的及坐标图;熟悉抽汽回热循环。 12、制冷循环 考试内容:空气压缩致冷循环,蒸汽压缩致冷循环,致冷剂的热 力学性质,热泵循环。 考试要求:掌握空气压缩致冷循环坐标图及设备组成,进行空气 压缩致冷循环计算;掌握蒸汽压缩致冷循环组成及坐标图,掌握蒸汽 压缩致冷节流阀替代膨胀机的热力学依据;了解制冷剂性质要求。 13、湿空气 考试内容:湿空气的概念,相对湿度和含湿量,湿空气的焓湿图, 湿空气的热湿处理过程。 考试要求:掌握未饱和湿空气与饱和湿空气概念,掌握露点温度 概念及结露条件,掌握湿空气相对湿度、含湿量定义;掌握湿空气焓 的计算表达式;熟悉湿空气的焓湿图结构;掌握湿空气热湿处理方法、 处理设备及热湿处理过程在焓湿图上的表示。 参考书 1.沈维道等.工程热力学(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三)水处理微生物学试题 1、绪论 考试内容:微生物概念、分类、命名及特点 7 考试要求:掌握微生物的分类、命名、特点及在给排水工程中的 应用。 2、原核微生物 考试内容:细菌的形态及大小、细胞结构及功能、细胞特殊结构 及功能、放线菌及其他微生物结构及功能 考试要求:掌握细菌的形态及大小、细胞构造及功能,掌握放线 菌形态结构以及丝状菌、蓝细菌的特点。重点掌握各类微生物在水处 理工程的作用。 3、真核微生物 考试内容:真核微生物特点及其主要类群、酵母菌与霉菌的形态 结构及特点、藻类及原(后)生物动物特点及在水处理中应用。 考试要求:掌握真核微生物的特点及其主要类群。酵母菌与霉菌 的形态结构、藻类在水处理领域的影响。重点掌握原生动物及微生物 后生动物的特点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4、病毒 考试内容:病毒特点及繁殖规律、杀毒方法 考试要求:掌握病毒的特点及繁殖。 5、微生物营养及新陈代谢 考试内容:细菌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培养基及功能、营养物 质的运输、酶及酶促反应、微生物新陈代谢及呼吸类型等 考试要求:重点掌握细菌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培养基及功能、 营养物质的运输。 8 掌握酶的概念及组成、酶的特性及作用、酶的分类及命名,影响 酶活性及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固定化酶(固定化微生物)在水处理 中的应用。 重点掌握不同呼吸类型的特点及其比较,掌握呼吸类型对废水生 物处理的指导意义。 6、微生物的生长和遗传变异 考试内容:生长繁殖的测定方法、微生物连续培养及调控、生长 曲线意义、微生物遗传和变异 考试要求:重点掌握生长繁殖的测定方法、微生物连续培养及理 论调控方法、生长曲线及其在废水生物处里中的指导意义。 遗传的物质基础、DNA 的半保留复制、转录、翻译、蛋白质与性 状;基因的表达与调控、遗传的中心法则及微生物驯化等。 7、微生物的生态 考试内容:掌握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影响因素、水卫生学 考试要求:重点掌握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演替规律及其意义。 熟悉温度、pH 值、渗透压、重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药剂的 影响。 掌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卫生细菌学检查、水中微生物的控制方 法、病原微生物的去除。 8、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与转化 考试内容:有机物分解作用、有机污染物的可生化性、含氮和不 含氮有机物的分解等 9 考试要求:掌握微生物对有机物分解作用及有机污染物的可生化 性。了解含氮和不含氮有机物的分解,无机元素的转化。重点掌握含 氮有机物的分解及硫、铁的转换。 9、厌氧生物处理及水体富营养化 考试内容:厌氧生物原理、微生物类群、水体富营养化及水华控 制、生物脱氮除磷原理 考试要求: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异常处理及基本要求。重 点厌氧生物处理、掌握水体富营养化及水华控制、生物脱氮除磷原理 及工艺与发展。 10、实验 掌握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微生物采样及分离纯化、菌落 形态的观察、革兰氏染色及菌体形态观察、水的卫生细菌学检查的原 理、基本操作及实验设计。 参考书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第 4 版),任南琪等编著,哈尔滨工业大 学出版社,2011 年。 (四)中外建筑史试题 1、中国建筑史部分 考试内容 (1)木构架建筑做法部分 ① 平面布局:单体建筑平面、庭院式组群布局、木构架建 筑平面布局特点; 10 ② 构架形制:构架类别与构架组成、斗拱构架细部、构架 体系评析; ③ 台基:台基的作用和形制、石栏杆的作用和形制; ④ 屋顶 :屋顶类别、形态和作用,屋顶构架做法及评析; ⑤ 装修与彩画 :装修分类及做法、彩画分类及做法。 (2)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建筑部分 ① 原始社会建筑: 旧石器时代住所、新石器时代的建筑活 动;原始建筑实例及建筑活动的启示; ② 奴隶社会的城市和建筑: 中国城市早期发展、早期城市 规划思想; 基本概念:茅茨土阶、瓦屋、高台建筑及实例分析。 (3)封建社会建筑部分 ① 封建社会城市:封建社会都城实例分析,封建社会城市 主要特点; ② 宫殿、坛庙、陵墓建筑:宫殿发展概况及实例评析、坛 庙发展概况及实例评析、陵墓发展概况及实例评析; ③ 宗教建筑:宗教建筑概况及主要特点、典型宗教建筑实 例评析、塔; ④ 住宅建筑:各地区、各民族住宅建筑概况及实例评析; ⑤ 传统园林:传统园林、类别特点,传统园林的创作思想, 构成形态和设计手法,传统园林实例评析。 (4)近代中国的城市和建筑部分 11 ① 近代中国城市和建筑发展概况; ② 中国近代建筑师和建筑创作思想; 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认识中国建筑体系的独特传统和历史局限,了解中国建筑的自 然地理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认识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平面构成、 构架体系、造型特征、构件做法和细部装饰的基本形态和具体形制, 掌握中国建筑的主要术语;了解中国原始建筑、奴隶社会建筑、封建 社会建筑和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脉络;认识中国封建社会 宫殿、坛庙、陵墓和宗教建筑的类型特点、构成形制及其典型实例; 认识各地区、各民族乡土建筑的类别、特点及其比较分析,了解传统 园林建筑的主要类别、构成要素、造园思想和设计手法;概略了解近 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概况、基本特点,了解近代中国建筑的基本类型和 风格面貌,了解中国近代建筑师的活动概况和创作思想;考生还应具 备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够徒手绘 制与中国建筑史有关的图形。 2、外国建筑史部分 考试内容 (1)外国古代建筑史部分 ①古典建筑 ②中世纪建筑 ③文艺复兴建筑 12 ④古典主义建筑 (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部分 ①近代建筑流派 ②前现代建筑活动 ③现代建筑运动 ④现代建筑多元化阶段 ⑤后现代建筑、当代建筑思潮 考试要求 考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历史上各时期主要建筑风格形成的社会历 史背景及相关的哲学、美学观点;掌握各建筑流派产生的时间、代表 人物、代表作品及其在整个建筑历史中的作用;熟悉不同建筑派别的 异同点;理解建筑发展的规律及趋势(包括传统与革新、理性与浪漫 等对立统一的范畴);了解世界建筑的多元性及各流派建筑之间的相 互影响与传承关系。考生还应具备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徒手绘制相关简图。 参考书 《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年, 第五版 《外国建筑史》,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年,第 四版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大学 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4 年,第二版 13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侯幼彬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年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刘松茯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年
上一篇文章: 东北石油大学829专业设计A考研大纲 下一篇文章: 东北石油大学827政治学原理考研大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