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温州大学90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考研真题
温州大学90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考研真题
2018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科目代码及名称:901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适用专业: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一、简答题(共 30 分,每题 10 分)1.请简述阅读教学的层次。2.请简述语文教材编写的时代性。3.请简述备课的主要内容。二、论述题(共 60 分,每题 30 分)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中强调,要“积极倡导自足、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请从语文课程性质与功能的角度出发,谈谈语文课程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新时代使命中的地位与作用。三、材料分析题(共 60 分,每题 60 分)1.分析以下语文课堂教学案例,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说说你的看法和理解。【案例】《季氏将伐颛臾》教学片段师:下面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看他预习得怎么样。读文言文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板书:字音句读)大家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他字音是不是正确,句读是不是恰当。哪位同学主动请缨?(一生读全文)师:好,大家首先看看字音是否有问题,是否发现字音有错的?生:第三小节“君子疾夫舍曰——”中的“夫”应读 fú,他读成了 fū。师:很好。文言文朗读字音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生字,平时不怎么见的字,像“虎兕”的“兕”;二是多音字,因为多音必然影响到意思的不同理解,字音读对了,意味着对词义乃至句意的把握也就正确了。……师:再回想一下,刚才他读的时候句读有没有问题,文气是否顺畅?生:没有。师:这位同学说没有。有没有谁发现问题?生:第三小节“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他把“后”和“世”分开读了。第 1 页,共 2 页2018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A )科目代码及名称:901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适用专业: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师:应该怎么读?生:后世/必为子孙忧。师:我想这个地方他对意思的理解不会错,而是读的时候一口气没能接上来。(生笑)师:确实,读书读到一定的境界,就讲究“气”,文气要畅,读顺了“气”,文章才能读得好。好,其他有什么问题吗?生:没有。师:没有吗?那么,有一个句子我问问同学们,第三小节第二行“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这个句子该怎么读?(生读)师:断句再清楚一点,读得稍微夸张一点。生:丘/也闻/有国有家者。(生笑)师:这样的读法对不对?说得明白点,这个句子中的“丘”是靠前紧还是靠后紧,是读轻还是读重?我读一下,大家体会体会。(师比较读)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哪一种读法对?生:第二种。师:很好,这个“也”不是我们现代汉语中表示并列关系的“也”,它是句中的一个停顿,读准了,文言文的味道就读出来了。师:同学们读文言文,常常和读现代文没有什么不同,高中生读起来像初中生、小学生,学生腔特别重。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呢?就是要把句子的“语气”(板书)恰到好处地读出来。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