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师范大学812文学理论学硕考研大纲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考研试卷库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温州师范大学812文学理论学硕考研大纲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理工大学各学院博士生导师联系方式
普通文章 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录取研究生学费标准
普通文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2016年硕士博士研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张文忠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阎国栋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新新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丽丹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宏印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传英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苏立昌教授简介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系2012
普通文章 华南师大光学、光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
普通文章 关于报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2年硕
普通文章 广西中医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公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桂林医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艺术学院2012拟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

温州师范大学812文学理论学硕考研大纲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业务课考研大纲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 科目代码: 812
一、参考书目:
童庆柄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考试内容范围: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文学理论几种基本形态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论与当代中国文论建设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诞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革命性转换
第二节 中国当代的文论建设
当代文论建设的理论指南;当代文论的中国特色;当代文论建设的实践品格。
第二编 文学活动论
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
第一节 文学活动极其构成
作品与世界;文学的反映活动;作品与作者;文学的表现活动;作品与形式;作者的创造活
动;作品与读者;文学的再创造活动
第二节 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探讨文学活动原始发生的途径;关于艺术起源的假说;文学活动发展的复杂性极其成因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第一节 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文学与话语;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反映。
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的非功利性;文学的形象性;文学的情感性
第三节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
文学语言的概念内涵;文学语言的类型;文学语言的特点;关于语言局限第三编 文学创造
论(16 学时)
第六章 文学创作的特点
第一节 文学创作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区别;精神生产的特殊性;文学创作与一般精神生产的区别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主客体
文学创作主体的涵义;文学创作主体的特殊性;文学创作客体的涵义;文学创作客体的特殊

第七章 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积累阶段
素材与题材的区别与联系;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创作动机的触发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构思/物化阶段
艺术构思的涵义;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艺术构思的方式;物化阶段的创作技巧问题
第八章 文学创作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艺术真实性原则
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区别;艺术真实的特点;艺术真实与艺术概括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方法
创作方法的内涵;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现代主义、后现代
主义的特点
第四编 文学作品论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体裁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分类
分类的基本方法;小说的基本特征;剧本的基本特点;散文的基本特点
第十一章 文学作品的风格
第一节 风格的涵义和形态
风格的定义;风格与创作个性;风格与话语情境;风格形态的多样性
第二节 文学作品风格的特点
风格的时代性、风格的民族性、风格的地域性、文学流派的风格;文学风格与文学流派、文
学思潮的区别与联系
第五编 文学接受论
第十二章 文学接受的性质
第一节 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文学消费作为一般的商品消费;文学消费作为特殊的精神消费;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区别与
联系
第二节 文学接受的对象和主体
文学接受对象的属性;文学接受主体的属性;文学接受的整体性
第十三章 文学的接受过程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发生
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隐含的读者;读者类型
第二节 文学接受的发展
空白与对话;还原与变异;理解与误解;共鸣与净化;领悟与延留
第十四章 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学批评界定与文学批评形态
文学接受与文学批评;文学批评的界定;文学批评文体的多样性;文学批评的类型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文学批评主体的素养
批评方法的内涵;主要的文学批评方法举要;批评家的职责;批评家的态度;批评家的素养
三、试卷结构及题型比例:
试卷共 150 分,题型均为主观题,题型有 1、名词解释(20 分),2、简答(30 分),3、论述(50
分),4、材料分析题(50 分)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