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121综合汉语能力考博大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 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入学考博大纲 2121 综合汉语能力 一、简介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旨在培养热爱祖国、拥护 中国共产党、矢志不移致力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外国文学研 究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学生具有专注的学术精神、优良的学术品质、 厚实的专业功底、广博的学科知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能在 当代社会和学术语境下进行创新研究,服务于我国的语言文学研究与 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层面上的学术能力,能在全球化 的学术背景下从事高水平研究。 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点共设有三个二级学科,分别是外国语言学及 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和德语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点学共有 7 个学科方向: 1.语用学 2.认知语言学/语义学 3.语料库语言学 4.对比语言学 5.翻译学 6.英美文学 7.德语近现代文学 二、学科方向 1. 语用学方向 语用学是一个以特定语境下的语言使用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分 支,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研究方向。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 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在众多的语用学 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本 研究方向除却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语言学,西方哲学和逻辑学基本功 外,还希望学生具有从事语言学交叉学科研究的基本素养,比如语用 学与西方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以及决策科学等的交叉研究。 导师:向明友,David Kaufer 2. 认知语言学/语义学方向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人的身体和心智对 于外部世界的经验对语言的核心作用。认知语言学致力于研究语言的 普遍原则与人的认知规律之间的和谐一致,其研究成果与认知科学其 他学科的成果相互支撑。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实际语言现象的解释;根 据实际语料提出相关理论假设;解决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出现的重大理 论与实践问题等。 导师:李福印 3. 语料库语言学方向 本研究方向属语言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研究产生的新兴学科。它 基于大数量机读真实文本数据、借助计算机技术并采用定量分析与定 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语言的形式、意义与功能进行综合研究。其 基本研究范式和主要学科特征包括:1)基于大数量真实数据的实证 研究;2)以复现的语言型式、意义及其内在规律为对象的研究内容; 3)科学的数据处理与统计手段;4)根据语境因素对形式选择和意义 实现方式的归纳、概括与描述。 本方向尤其强调语料库及其相关实证研究手段和自动工具在语言 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作用;探寻国内外语料库语言学前沿研究课 题;着力培养学生基于语料库设计并开展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问题研 究的能力。 导师:卫乃兴 4. 对比语言学方向 本学科方向主要以对比语言学和认知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开 展英汉各个层面上的语言对比与认知研究,以寻求语言的规律性解 释,以及可用于外语教学、语言习得、日常交际以及英汉互译等实际 问题的原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英汉对比角度,侧重于两种语 言的共时对比研究,涵盖语言的微观与宏观层面,如词汇、语法、语 义、语用、篇章、文体、文化、认知思维等领域,包括理论、方法与 应用研究。2)认知语法学角度,侧重于从认知与对比角度进行英汉 语法语义研究。这一研究属于广义的功能主义研究传统,其理论方法 具有跨学科和跨语言等特点,可以结合英汉对比语言学开展研究。 语言对比研究兼有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属于一种桥 梁性学科。本学科方向强调语言学理论基础和认知分析方法,着力培 养学生独立从事英汉语言专题研究的能力。 导师:王义娜 5. 翻译学方向 本学科方向强调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翻译现象进行系统的理 论分析。其研究包含翻译理论、翻译史、翻译批评、翻译教学等诸多 领域,其研究既重视译文文本的内部分析,同时也重视影响译文生成、 传播的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 本方向尤其着重采用理论性或实证性方法对典籍英译、翻译批评、 翻译教学等进行研究;探讨翻译研究的前沿课题;着力培养学生运用 恰当的研究方法研究不同翻译语料的能力。 导师:文军 6. 英美文学方向 本学科方向作为研究美国诗歌和英美现当、代小说的专业平台为 文学类学生而设,旨在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独立研究英美现、当代小 说思想和艺术形式的能力,以及思辨批评能力,使他们既能鉴赏诗的 技艺和创新又能发掘其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的思想内涵,既能够 进行传统的小说艺术形式分析,又具有跨学科研究的视野,鼓励学生 在小说与科技、小说与旅行、小说与法律、小说与病理、小说与战争、 小说与历史考证等方面做出原创性的成果,最终成为能够独立从事诗 歌研究、现、当代英美文学研究与文化批评的创新性人才。 导师:彭予、田俊武 7. 德语近现代文学方向 本学科方向是研究德语近现代文学的高级专业平台,旨在培养学 生独立从事德语近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家、经典作品和重要流派的原 创性研究能力,使他们既能熟练自如地把握切入文学文本的理论和方 法,又能在充分了解现有研究以及熟悉国际最新研究动向的基础上提 出自己的独到研究构想。本学科方向的目标是培养有严谨的科学精 神、最终能独立从事德语近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创新性人才。 导师:吴晓樵 三、招生考试:初试与复试 招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初试涉及 3 门课,分别是综合 英语能力、综合汉语能力和专业知识。其中,专业知识分为语言学、 英美文学、翻译理论和近现代德语文学,考生可根据自己所报学科方 向选择其一。如下: 代号 科目 1001 英语 1004 综合英语能力 2121 综合汉语能力 3121 语言学 3122 英美文学 3123 翻译理论 3124 近现代德语文学 综合英语能力考试旨在测试考生的综合英语知识与能力,包括英 语知识的厚博程度、英汉翻译能力、英语学术文本分析与批判能力、 英语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英文命题、英文答卷、考试时间 3 小时。 不指定参考书目。 综合汉语能力考试旨在测试考生的综合汉语(包括古汉语)能力、 汉语学术文本分析与批判能力、汉语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中文命题、 中文答卷、考试时间 3 小时。不指定参考书目。 专业知识考试旨在考察各专业方向考生的基本学科知识结构,对 主要学术思想体系的认知与评析能力、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具体学术问 题的能力。外文命题、外文答卷,考试时间 3 小时。不指定参考书目。 补充说明:报考德语近现代文学专业的考生,考试科目是 1001,2121 和 3124。 复试涉及三块内容。第一块内容考察考生第二外语的运用能力, 用第二外语考试。第二块内容考察外语口语能力,第三块内容考察专 业研究能力,包括研究背景及已有基础、学术发展潜力、科研技能、 博士研究计划的预期成果等,均使用外语考试。
上一篇文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271物理化学考博大纲 下一篇文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3经济思想史考博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