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工商大学815控制理论考研大纲
控制理论 一、考试性质 控制理论是我校研究生入学考试(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2.检测 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2)、控制工程(专业学位) (085210))的一门可选专 业课考试科目,考试范围涵盖部分电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内容,主要包括线性 系统的数学模型(涉及电路模型)、线性系统的时域响应、根轨迹法、线性系统 的频率特性法、线性系统的串联校正、非线性系统分析、采样控制系统(涉及计 算机控制系统的离散概念)。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上述章节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 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要求 1. 试卷满分为 150 分。 2.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试用具说明 考生应自带必需的文具,如 2B 铅笔、蓝(黑)色字迹钢笔、圆珠笔或签字 笔、直尺、计算器(不带编辑、存储和记忆功能)。考生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 上,标号题号,无需抄题。 四、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本章的重点是:反馈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着重说明反馈的作用。在 绪论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特点。 要求: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反馈控制系统的分类,线性和非线性系统、 随动系统和自动调整系统、连续系统和离散(采样)系统。理解:自动控制,开环 控制和闭环控制。掌握:反馈的作用和特点,反馈控制系统的构成,常用术语及 定义。 第二章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本章的重点是: (1)建立理想的数学模型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2)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 物理系统数学模式的共性,按数学模式的共性划分典型环节,比例环节、惯 性环节、积分环节、微分环节、振荡环节和迟后环节的数学模型。 (3)系统的方框图及传递函数 处理系统数学模型的一种研究方法---方框图,环节的串联,并联和反馈连接, 方框图的变换和简化,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和闭环传递函数。 (4)信号流程图及其与方框图等系统数学模型的转换关系。 处理系统数学模型的一种图形表示法---信号流程图法,信号流程图中的基本 符号,术语和定义,信流图的简化,梅逊公式及其应用。 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响应 本章的重点是: (1)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与脉冲响应,响应的性能指标。 (2)系统的稳定性和劳斯判据。 (3)稳态误差。稳态误差的定义,稳态传递函数及稳态计算,O 型,1 型,2 型系统,稳态误差系数,用动态误差系数表示稳态,扰动稳态误差的计算。 (4)高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高阶系统的时域响应的特点(一,二阶系统响应的合成),零、极点与响应的 关系,系统主导极点的概念,用二阶系统的响应近似的分析高阶系统的性能。 4、稳态误差 第四章根轨迹法 本章的重点是: (1)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以二阶系统为例说明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的相角条件和幅角条件。 最小相位系统的以开环增益 K 为变量的根轨迹,相角和幅值条件,绘制规则 及方法。 (2)绘制根轨迹的基本规则,根轨迹的特点和性质,绘制以系统开环增益 K 为 变量的根轨迹的基本规则。 (3)闭环系统零,极点分布及其与时域响应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系统 的闭环极点和零极点评价暂态响应。 建议在本章中注意说明根轨迹上各特征点(如与实轴交点,与虚轴焦点,主 导极点)的物理意义。 第五章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法 本章的重点是: (1)典型环节频率特性。 (2)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绘制,最小相位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特点。 (3)乃奎斯特稳定判据和稳定裕量。 (4)系统频率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 要求掌握: 1、基本环节的频率特性 比例,惯性,积分,微分,振荡和迟后环节的频率特性和对数频率特性。 2、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 系统开环特性的绘制方法,开环频率特性的三种表示方法,极坐标图,对数坐标 图(伯德图)和对数幅相特性图(尼柯尔斯图),非最小相位系统的频率特性。 3、乃奎斯特稳定判据 映射定理,根据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判别闭环系统的稳定性的乃氏判据,在 S 平面虚轴上有开环极点的情况,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相角裕度和幅值裕角。 第六章线性系统的串联校正 本章的重点是: (1)校正装置的作用及其选择依据 (2)求校正装置传递函数的方法 本章的内容着重于系统的校正问题,不宜过多的涉及到综和,后者涉及到许多实 际问题,非本科程所能解决。在本章中注意设计系统时性能指标的提出要根据被 控对象的要求和系统本身的可能两方面综合考虑。此问题比较复杂,不是本课程 所能单独解决的。 要求了解: 校正问题的提出,校正的基本概念,串联校正和反馈校正。 要求理解: 1、超前校正与迟后校正 超前校正装置的作用,传递函数及其特性;迟后---超前校正的作用,传递函数及 其特性。 2、常见的校正函数网络及其特性 第七章非线性系统分析 本章的重点是: (1)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分析方法。研究非线性系统的必要性,常见非 线性特性,不灵敏区(死区),饱和特性,间隙特性和继电器特性,非线性系统的 特殊性,稳定性与初始条件有关,可能出现自持振环,分析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方 法。 (2)描述函数及非线性系统的描述函数分析方法。谐波线性化的基本概念,描述 函数的定义及其求法,描述函数法的适用条件。 (3)了解相平面法及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方法。相平面法的基本概念,相轨 迹的定义,相平面法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4)用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系统,掌握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和判别 方法,对影响稳定性的因素的分析。 第八章采样控制系统 本章的重点是: (1)采样系统的基本概念、零阶保持器、Z 变换的基本定理,Z 反变换,及采样定 理。 (2)脉冲传递函数求取,采样系统的响应特性及采样控制系统的稳定误差分析。
上一篇文章: 北京工商大学816电路考研大纲 下一篇文章: 北京工商大学814有机化学考研大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