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本科教学大纲
1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先秦至六朝部分)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先秦至六朝部分) China Ancient Literature( from the Pre-Qin Period to the Six Dynasties) 课程编号:0111009 课程学时:102 学时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建议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 朱东润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版。 开课单位:皖江学院中文系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任务:《先秦至六朝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它是中国古 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本课程 系统地介绍中国古代文学自先秦至六朝的发生发展历史,包括其间各种文体的演变、文学思 潮的兴替、文学流派、文学团体、重要作家、优秀作品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等内容。 学习先秦至六朝文学,不仅是建设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也是提高汉语言文学专 业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能够为当代文学创作提升文化底蕴夯实深厚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编 先秦文学史 第一章 绪论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基本特点 一、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模糊 二、文学与政治、礼教关系密切 三、两大永恒的文学主题:用世与隐逸 第二节 中国文学的演进 一、文学演进的两种基本因素:外部因素的影响;内部因素的影响 二、文学演进过程中相反相成因素的互动(俗与雅、复古与革新、文与道的互动) 第三节 中国文学的分期 一、上古期(公元 3 世纪以前) 二、中古期(公元 3 世纪至 16 世纪) 三、近古期(公元 16 世纪至 20 世纪初) 第四节 先秦文学概述 一、先秦文学的基本特点:文史哲不分;作者与时代难以确定;成熟文学作品的出现 2 二、先秦文学的发展轨迹。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百家争鸣 与战国文学;楚地文化与楚辞 课程的重点、难点: 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点、演进规律;先秦文学的基本特点。 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点、演进规律及其分期;了解先秦文 学的基本特点、发展轨迹。 思考题: 1.为何说中国文学存在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界限模糊的特点? 2.先秦文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 中国神话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 神话的产生与分类 一、神话的定义 二、神话的产生 三、神话的意义 四、神话的分类 第二节 神话的民族精神与思维特征 一、深重的忧患意识 二、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三、勇敢的反抗精神 四、物我交融的思维特征 五、具体形象的思维特征 六、浓烈的情感体验。 课程的重点、难点: 神话的民族精神与思维特征。 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神话的定义,神话的产生,神话的意义,神话的分类;神话 的民族精神与思维特征 思考题: 1.怎样理解神话的定义。 2.神话的思维特征是什么? 第三章 《诗经》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与流传 一、《诗经》的产生时间与区域 二、《诗经》的编纂 三、三家诗 3 四、毛诗 第二节 《诗经》的分类 一、“六义说” 二、风、雅、颂 第三节 作品选讲 一、《周南·关雎》 1.关于《关雎》的主题 2.关于抒情主人公 3.《关雎》艺术特点:清晰的情感历程;巧妙的比兴手法;动人的情感描写。 二、《卫风·伯兮》 1.《伯兮》与《诗经》的思妇主题(与《卷耳》比较)。 2.《伯兮》的艺术:层层推进的情感;反跌对比的结构;鲜活灵动的形象 三、《小雅·采薇》 1.《采薇》与《诗经》的戍边诗 2.《采薇》的内容分析 3.《采薇》的艺术:兴与赋的结合;概括与具体描写结合;写景的翻进一层 四、《大雅·生民》 1.内容与结构具体分析 2.两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3.一个基本史实问题:本诗所反映的周民族与农业文明的关系 4.《生民》的艺术:全用赋法、不假比兴;严整的结构;较丰富的色彩感。 第四节 《诗经》的表现手法与艺术特色 一、赋、比、兴 二、句式和章法 三、颂的不同语言风格 课程的重点、难点: 《诗经》的表现手法与艺术特色;《大雅·生民》与神话之关系。 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诗经》的编定、流传与分类。《诗经》的表现手法与艺术 特色。 思考题: 1.《诗经》的分类与表现手法。 2.《诗经》的艺术特点。 3.《关雎》与中国爱情叙事学模式。 4.简析“杲杲出日”一章与第一章的情感的逻辑关系。 5.《采薇》中的“兴”与“赋”有何关系?从《姜斋诗话》对“昔我往矣”一章的评价, 分析其艺术特点。 6.简析《生民》的史料价值。 第四章 《楚辞》 4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 “楚辞”的产生 一、“楚辞”的基本含义 二、多种文化的交融 三、楚地文化风俗 四、“楚辞”产生与文学自身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屈原与楚辞其他作家 一、屈原作品及其真伪辨析 二、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 第三节 《楚辞》选讲 一、《离骚》 1.《离骚》的解题与创作时代 2.《离骚》所表现的基本矛盾冲突 3.《离骚》的思想:司马迁的评价;忠君爱国;美政理想 4.《离骚》所创造的诗人自我形象 5.《离骚》的艺术:从象征手法上看;从抒情体制上看;从笔法句式上看 二、《九歌·山鬼》 1.《山鬼》与屈原其他作品 2.《山鬼》形象与主题 3.《山鬼》内容与艺术:结构与层次;人物与心理;抒情与写景;衬托与渲染 第四节 《诗经》、《楚辞》的影响 一、对后世文人精神的影响 二、两种艺术风格的影响 三、比兴与象征手法的影响 课程的重点、难点: 楚辞的产生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屈宋作品真伪。楚辞对后世影响。 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楚辞”的基本含义,“楚辞”产生与文学自身发展的关系。 “楚辞”的重要作家。“楚辞”对后世文人的影响。 思考题: 1.“楚辞”的含义。 2.“楚辞”产生的原因。 3.简析《离骚》“香草美人”对比兴手法的发展。 4.谈谈你对《离骚》抒情结构的理解。 5.《离骚》的语言特点。 6.简析山鬼主人公形象与主题。 7.《诗经》与《楚辞》的影响。 5 第五章 先秦叙事散文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散文的萌芽与形成 一、甲骨卜辞 二、铜器铭文 三、从《尚书》到《春秋》——散文的形成 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与记言 一、以记事为纲 二、结构特点 三、叙事特点 四、人物形象 五、记言特点 第三节 《左传》作品选讲 一、《左传·晋楚城濮之战》 1.战争发生的背景以及战后对时局的影响 2.从《晋楚城濮之战》看《左传》的叙事艺术 3.人物的语言与形象 二、《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事件发生的有关背景材料 2.文章的结构:结构的完整性;结构的起伏性 3.记言的艺术——论说角度、论说层次、论说语气 第四节 《国语》与《战国策》 一、记言中叙事 二、《国语》的特点 三、《战国策》的特点 第五节 《战国策》选讲 一、《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 1.结构与主题 2.语言与文势 3.对比与反衬 第六节 先秦叙事散文的影响 一、史传文学的源头 二、叙事散文的楷模小说的雏形 课程的重点、难点: 《左传》叙事与记言;理解《国语》、《战国策》的基本特点。 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散文形成;掌握《左传》叙事与记言;理解《国语》、 6 《战国策》的基本特点。 思考题: 1.名词解释:“春秋三传”、记言与记事。 2.《左传》的叙事特点。 3.从《烛之武退秦师》看《左传》的辞令艺术。 4.简析《苏秦始将连横说秦》纵横恣肆的文章风格。 5.《国语》与《战国策》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第六章 先秦哲理散文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先秦诸子散文繁荣的原因。 一、士的产生 二、诸侯养士之风的盛行 三、社会的急剧变革 四、百家争鸣 第二节 先秦诸子散文的基本分类 一、按照学派分 二、按照散文体制分 第三节 先秦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 二、对话体和寓言体 三、专题论文 第四节 先秦哲理散文选讲 一、《论语·侍坐章》 1.《论语》简介 2.《侍坐章》的文学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活泼的语言形式;诗化的人生境界 二、《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1.《孟子》简介:《孟子》的作者与编撰;孟子的思想核心;《孟子》与《论语》风 格的不同 2.《孟子》的论辩艺术:严谨的逻辑结构;精湛的论辩技巧;独到的语言艺术;奔 泻的文章气势 三、《庄子·逍遥游》 1.庄子及其哲学思想简述 2.《逍遥游》的哲理与艺术:荒唐之言——语言的挥洒与谨严;鲲鹏展翅——意象 的幻化与真实;逍遥自由——寓意的哲理与诗性 第五节 先秦哲理散文的影响 一、说理文的体制 二、说理的方式 7 三、语言的范式 课程的重点、难点: 诸子散文繁荣的原因及其发展阶段;《庄子》寓言的艺术。 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诸子散文繁荣的原因、基本分类、发展三个阶段。 思考题: 1.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基本阶段及其特点。 2.从《侍坐章》看《论语》的文学色彩。 3.《孟子》的论辩技巧。 4.《逍遥游》的哲理与诗性。 第二编 秦汉文学史 第一章 秦汉文学概述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 秦汉政治文化制度的形成 一、封建帝国专制政治文化的产生 二、封建帝国专制政治文化的成熟 第二节 秦汉文学概述 一、秦代文坛的荒凉 二、汉代文学的繁荣 课程的重点、难点: 政治文化制度对文学的影响。 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概述,使学生了解秦汉政治文化制度的形成,以及对文学影响。 思考题: 秦汉政治文化特点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章 秦汉说理散文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 汉代散文概述 一、汉代散文的繁荣 二、汉代散文的分类 第二节 汉代政论(说理)散文的发展阶段 一、汉初 二、西汉中叶至东汉初年 三、东汉中叶以后 第三节 秦汉说理散文选讲 8 一、李斯《谏逐客书》 1.背景与中心思想 2.艺术分析:严谨的结构;构思的巧妙;对照的手法;奔迸的气势 课程的重点、难点: 汉代散文繁荣原因、散文分类。 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汉代散文繁荣原因、散文分类,及其发展阶段。 思考题: 1.汉代政论散文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2.《谏逐客书》对《战国策》文风的继承。 第三章 汉赋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 汉赋的产生与发展 一、赋的表现手法与汉赋 二、赋的渊源与汉赋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汉初到汉武初年(约 70)——形成期 二、汉武到东汉中叶(约 200 年)——成熟期 三、东汉中叶到汉末(约 100 余年)——衰微期 第三节 抒情小赋 一、抒情小赋的形成 二、抒情小赋的特点 课程的重点、难点: 赋的渊源及其基本特点,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抒情小赋的形成及其特点。 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赋的表现手法与汉赋的关系;赋的渊源及其基本特点,汉赋 发展的三个阶段;抒情小赋的形成及其特点。 思考题: 1.汉赋的产生与发展。 2.抒情小赋的特点。 第四章 两汉史传文学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史传文学的产生 一、史传文学的渊源与产生 二、史传文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9 第二节 《史记》的体例和对史传文学的贡献 一、《史记》的体例 二、《史记》对史传文学的贡献 三、《史记》的风格 四、《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节 《史记》选讲 一、《项羽本纪》 1.《项羽本纪》史学价值 2.《项羽本纪》文学价值:历史与文学的交汇——结构分析;单一与丰富的统一—— 人物分析;叙述与描写的结合——艺术分析 第四节 班固《汉书》与其他史传散文 一、《汉书》的体例 二、《汉书》的特点 三、《吴越春秋》与《越绝书》 课程的重点、难点: 史传文学产生的历史原因;《史记》以人物为核心的史传艺术;《史记》的体例、风格、 地位和影响 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史传文学产生的历史原因,《史记》的体例、风格、地位和 影响;了解《汉书》的体例与特点,《吴越春秋》、《越绝书》体例与特点。 思考题: 1.联系《高祖本纪》谈谈《史记》的互见法。 2.联系《高祖本纪》谈谈史传文学的人物塑造。 3.比较《史记》与《汉书》风格的异同。 第五章 两汉诗歌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 汉诗概况 一、楚歌 二、汉乐府与乐府诗 三、汉代文人诗 第二节 汉乐府选讲 一、《汉乐府·战城南》 1.解题:鼓吹曲辞《饶歌》;《战城南》主题 2.艺术分析:完整缜密的结构;苍凉悲壮的气氛;想象衬托的手法;怨而不怒的风格 二、《汉乐府·陌上桑》 1.关于罗敷形象的争论 2.罗敷形象的创造:正面烘托;侧面渲染;以对话展示人物性格;以自白显现罗敷智慧 三、《汉乐府·焦仲卿妻》 10 1.解题:诗歌的来源;乐府诗的几种不同内容 2.艺术分析:结构、主题、人物、修辞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 一、《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二、《古诗十九首》的艺术风格 三、《古诗十九首》的影响 第四节 《古诗十九首》选讲 一、《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1.主题:知音难遇的主题与汉末中下层文人的心态 2.艺术:悬想寓情的手法;直率自然的美质;句平意远的韵味 二、《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1.解题:《迢迢牵牛星》与牛郎织女的传说 2.艺术:拟人——化景物为情思;写人——化清冷为妩媚;结构——化双起为单承; 叠字——化叙述为描摹 课程的重点、难点: 《焦仲卿妻》的叙事艺术;《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汉诗发展概况,掌握《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思考题: 1.简论《汉乐府》与文人诗的互动关系。 2.分析“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3.以《战城南》为例谈乐府诗的气氛渲染。 4.阅读杜甫的《悲陈陶》,试说明《战城南》对杜诗的影响。 5.试分析《陌上桑》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6.长篇叙事诗焦《仲卿妻》的叙事艺术与魏晋小说的关系。 7.长篇叙事诗《焦仲卿妻》的结构艺术。 8.《古诗十九首》与汉末文化思潮的关系。 9.《西北有高楼》浅近自然与耐人寻味的语言艺术。 10.简析《迢迢牵牛星》情景交融的艺术。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说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学自觉与文学批评 一、文学自觉的基本标志 二、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 三、从文体辨析到总集编撰 四、文学批评的繁荣 第二节 文学发展历程 11 一、建安文学与正始文学 二、西晋文学 三、南朝与北朝文学 第三节 文学产生的文化背景 一、动乱时世 二、门阀制度 三、哲学思潮 四、佛教影响 课程的重点、难点: 文学自觉与文学批评。 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文学自觉与文学批评的繁荣,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历程及其 阶段特征,重要作家文学史地位与影响。 思考题: 1.简析魏晋文学的自觉。 2.谈谈动乱时世与魏晋南北朝文学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建安与正始诗歌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三曹”与建安文学 一、三曹与建安文学集团的关系 二、建安七子的名称、创作及其地位 三、蔡琰的《悲愤诗》 第二节 建安文学作品选讲 一、曹操《短歌行》 1.组诗的主题 2.艺术分析:分与合——抒情主体;显与隐——抒情方式;因与革——抒情手法 二、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 1.组诗的内容 2.艺术分析:单视点的结构——乐府诗的结构方式;质朴的描述——对汉乐府诗风 的继承;飞动与壮阔——诗人自我的精神境界 三、曹丕《燕歌行》 1.解题:《燕歌行》与“秋风”、“别日”二曲的关系 2.内容与层次 3.艺术分析:秋风萧瑟——写景;泪下沾衣——抒情;短歌微吟——节奏 四、曹植《白马篇》 1.解题 2.层次与内容 3.艺术分析:奇警的形象;飞动的气势;铺陈的手法 五、曹植《赠白马王彪》 12 1.解题 2.层次与内容分析 3.艺术分析:奔迸中的迂回;深远的意境;语言的华美 六、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 1.诗产生的背景 2.诗歌内容与层次 3.诗歌的艺术:以叙事为线索,以抒情为主旨,情与景交融,布局自然;以“弃” 字为纽带,结构谨严 第三节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一、建安诗歌兴盛的原因 二、建安诗歌的时代特色 三、建安风骨的内涵 第四节 阮籍、嵇康与正始文学 一、竹林七贤 二、正始之音的基本特点 三、正始之音的时代原因 第五节 正始文学作品选讲 一、阮籍《咏怀诗》(其一) 1.《咏怀诗》生成的原因 2.《咏怀诗》的基本内容 3.“夜中不能寐”的思想与艺术串讲分析 课程的重点、难点: 三曹诗歌的异同点;曹植诗歌前后期风格的变化;建安文学的时代特征;正始文学的转 变及其时代原因。 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蔡琰与建安七子、“三曹”与建安文学、阮籍嵇康与正始文 学的发展演进。 思考题: 1.名词解释: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三曹。 2.《短歌行》“复调”的抒情主体。 3.《观沧海》中诗人自我境界的显现。 4.以《短歌行》、《步出夏门行》为例简析曹操“气韵沉雄”的特点。 5.《七哀诗》的“诗史”的价值。 6.曹丕诗歌的“文士气”。 7.比较曹丕与曹操诗歌风格。 8.《白马篇》与曹植早期诗歌的风格。 9.《赠白马王彪》与曹植晚期诗风的变化。 10.比较《白马篇》与《赠白马王彪》风格的不同点。 11.简析建安风骨。 13 12.《咏怀诗》“夜中不能寐”的抒情特点。 13.正始之音与建安风骨的不同点。 第三章 陶渊明与两晋诗歌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歌 一、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二、西晋诗歌发展阶段 三、太康诗风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刘琨与永嘉诗歌 一、太康诗风的变化 二、刘琨诗歌 三、郭璞《游仙诗》 第三节 西晋诗歌选讲 一、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 1.解题 2.层次与内容 3.对比的艺术:比兴中的对比;抒情中的对比;引史中的对比 第四节 陶渊明与东晋诗人 一、王羲之与兰亭诗 二、孙绰、许询与玄言诗 三、陶渊明与东晋诗歌终结 第五节 陶渊明作品选讲 一、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 二、《饮酒》(结庐在人境) 三、《杂诗》(忆我少壮时) 四、陶诗艺术风格:自然——取景、写心、写意;平淡——情淡、语淡、结构淡;玄远 ——质而绮、癯而腴;浑融——画面浑融、情景交融、理境统一 课程的重点、难点: 左思《咏史诗》对诗境的拓展;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陶渊明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陆机、潘岳与太康诗歌;刘琨诗歌诗风的转变以及《游仙诗》 与玄言诗的关系;掌握陶渊明诗歌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思考题: 1.简析陆机与太康诗风的关系。 2.“左思风力”的内涵。 2.东晋玄言诗形成的几个阶段。 3.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14 第四章 南北朝诗歌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南朝诗风的转变 一、诗风的转变 二、山水诗的产生 第二节 谢灵运与山水诗 一、山水诗的发展阶段 二、谢灵运与山水诗形成 三、鲍照的乐府诗 第三节 元嘉诗歌选讲 一、谢灵运《登池上楼》 1.解题 2.层次与内容 3.艺术分析:挣扎沉沦——诗的情感;谢家春草——诗的警句;精雕细刻——诗的技 巧 二、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 1.解题 2.“对案不能食”的讲析 3.鲍照与七言歌行体 第四节 注重声律美与齐梁诗坛格局的变化 一、沈约、谢朓与永明体 二、诗坛格局的变化 第五节 齐梁诗歌选讲 一、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解题 2.层次与内容 3.艺术分析:发端结响;写景层次丰富而又和谐完美;凄婉的情感 4.谢朓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体诗的探索 二、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 1.解题 2.内容分析 3.艺术分析:凄怆的基调;气氛的渲染;隽美的语辞 三、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1.解题 2.内容讲析 3.独特的送别艺术:以“不及”写别情;以神态写别情;以环境写别情 4.对唐人送别诗的影响 15 第六节 齐梁诗人集团 一、萧子良文学集团与“竟陵八友” 二、萧衍、萧统文学集团 三、萧纲文学集团 四、宫体诗 第七节 庾信与南朝诗风的北渐 一、北魏诗歌 二、西魏与北周文坛 三、庾信由南入北诗歌前后期的变化 第八节 庾信作品选讲 一、《寄王琳》 1.解题 2.小诗韵味分析:前两句两种对举的运用;后两句神态时间的错位 课程的重点、难点: 谢灵运与山水诗的形成;永明体与新体诗关系;庾信由南入北造成诗风前后期的变化。 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南朝诗风的转变与山水诗形成,鲍照乐府诗的成就;齐梁诗 坛格局的变化,以及齐梁文人集团的形成;北朝诗歌概括以及庾信诗歌前后期的变化。 思考题: 1.名词解释:山水诗、永明体、宫体诗、竟陵八友。 2.比较陶诗与谢诗风格的异同。 3.鲍照对乐府的吸收与改造。 4.比较左思与鲍照诗风的异同。 5.新体诗的对仗与韵律。 6.比较大谢与小谢山水诗抒情艺术的不同。 7.简析齐梁文学集团形成的原因。 8.何逊与谢朓诗风比较。 9. 举例说明南朝送别诗对唐人的影响。 10. 试分析庾信使北的文化意义。 11.庾信《寄王琳》小诗的韵味。 第五章 南北朝民歌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 一、南朝民歌基本概况 二、南朝民歌的艺术风格 三、南朝民歌风格的形成原因 第二节 南朝民歌选讲 一、《西洲曲》 1.情感与诗歌释读 2.民歌的艺术:声情摇曳——思念之情的多重表现;将四时景物的变换与写女子深长 16 的思念结合;钩接(又称连珠格)的修辞手法 第三节 北朝民歌与北方民族风习 一、北朝民歌的基本概况 二、北朝民歌的艺术风格 三、北朝民歌风格的形成原因 第四节 北朝民歌选讲 一、《敕勒歌》 1.诗歌情感与北朝人的情怀 2.民歌的艺术:天然之语;慷慨之歌;英雄之气 3.从《西洲曲》与《敕勒歌》看南北朝民歌的不同点 课程的重点、难点: 南北朝民歌的艺术风格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南北朝民歌的艺术风格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思考题: 1.比较南北朝民歌艺术风格并分析其差异形成原因。 2.从《西洲曲》与《敕勒歌》看南北朝民歌的不同点。 第六章 魏晋南朝辞赋、骈文与散文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 魏晋文风的变化 一、“以气质为体” 二、“以情为文,以文被质” 三、“通脱”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辞赋 一、魏晋赋及其特点 二、南北朝赋及其特点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辞赋选讲 一、曹植《洛神赋》 1.创作时间 2.凄艳的爱情传说 3.内容与主题 4.表现艺术:鲜明生动的形象;刻画细腻的情感;华美绮丽的语言;铺张渲染的描写 5.与《高唐赋》、《神女赋》艺术的简要比较 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关于“序言” 2.结构与层次 3.情感的挣扎与超越 17 4.议论、叙事与抒情、哲理的交融 三、江淹《别赋》 1.《别赋》与《恨赋》 2.《别赋》内容与层次解析 3.《别赋》的艺术:选材的典型;情感的凄苦;语言的浓艳 第四节 南朝美文的衍化 一、南朝美文发展的阶段性 二、史传文学的递嬗与南朝美文衍化的关系 三、齐梁时期的文学新变 课程的重点、难点: 魏晋文风的变化,魏晋南北朝赋发展及其特点,《洛神赋》对《高唐赋》、《神女赋》艺 术的继承与发展,齐梁时期的文学新变。 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魏晋文风的变化,掌握魏晋南北朝赋发展及其特点,南朝美文的衍化。 思考题: 1.名词解释:元嘉三大家。 2.魏晋南北朝赋的特点。 3.《洛神赋》对《高唐赋》、《神女赋》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4.《归去来兮辞》情感的挣扎与超越。 5.《别赋》与南朝赋风的变化。 6.简析南朝文学的形式美。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 一、小说的概念 二、小说的起源 三、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两个基本系统 一、《世说新语》与志人小说 二、《搜神记》与志怪小说 三、魏晋南北朝小说的艺术特色。 课程的重点、难点: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两个基本系统,《世说新语》与魏晋风流之间的关系。 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萌芽,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两个基本系统。 思考题: 1.中国“小说”内涵的民族性。 2.《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 18 三、课程学时分配 章 节 教学时数 讲 课 实 验 上 机 实践活动 其他 第一编一绪论 3 讲授 第一编二中国神话 1 讲授 第一编三诗经 11 讲授 第一编四楚辞 10 讲授 第一编五先秦叙事散文 7 讲授 第一编六先秦哲理散文 8 讲授 第二编一秦汉文学概说 1 讲授 第二编二秦汉说理散文 3 讲授 第二编三汉赋 1 讲授 第二编四两汉诗歌 10 讲授 第二编五两汉史传文学 7 讲授 第三编一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说 2 讲授 第三编二建安与正始诗歌 10 讲授 第三编三陶渊明与两晋诗歌 7 讲授 第三编四南北朝诗歌 10 讲授 第三编五南北朝民歌 3 讲授 第三编六魏晋南朝辞赋、骈文与 散文 7 讲授 第三编七魏晋南北朝小说 1 讲授 合计 102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法: 本课程的课程教学要求:是使学生能够把握先秦至六朝文学史演变过程的脉络,提高学 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课程考核也以评价学生的分析能力为主,知识性内容为 辅。本课程开课一学期,实行闭卷考试。考核及成绩评定方法为: 考试(闭卷)成绩评定方法: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之第一卷、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版 参考书目: 文学史: 通代文学史: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版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林 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章培恒《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 1996 年版 19 断代文学史: 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稿》(先秦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稿》(两汉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 1990 年版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年版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胡国瑞《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 年版 作品选及相关研究著作: 袁 珂 周明编《中国神话资料萃编》,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5 年版 袁 珂《山海经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 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 年版 茅 盾《神话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1 年版 谢六逸《神话学 ABC》,上海书店 1990 年版 宋·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清·陈奂《诗毛氏传疏》,中国书店 1984 年版 余冠英《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版 高 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蒋立甫《诗经选注》,北京出版社 1981 年版 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 金启华主编《诗经鉴赏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0 年版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宋·朱 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马茂元《楚辞注释》,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陈子展《楚辞直解》,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 潘啸龙《楚辞》,黄山书社 1997 年版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 1981 年版 沈玉成《左传译文》,中华书局 1981 年版 何建章《战国策注释》,中华书局 1990 年版 谭家健 郑君华《先秦散文纲要》,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 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郭预衡《中国散文简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1962 年版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 1981 年版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 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 1980 年版 刘毓璜《先秦诸子初探》,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章沧绶《先秦诸子艺术论》,安徽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版 汪耀明《贾谊和西汉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版 20 费振刚《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 版 张启成《汉赋今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 版 阮 忠《汉赋艺术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王伯祥《史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杨燕起等《〈史记〉精华导读》,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3 年版 张大可《史记全本新注》,三秦出版社 2000 年版 安平秋等《〈史记〉教程》,华文出版社 2002 年版 汪受宽《汉书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年版 余冠英《乐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曹道衡《乐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年版 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中华书局 1957 年版 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1 版 黄 节《魏武帝魏文帝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年版 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版 《三曹资料汇编》,中华书局 1981 年版 俞绍初《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 1989 年版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 1987 年版 张可礼《建安文学论稿》,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6 年版 姜剑云《太康诗歌研究》,中华书局 2003 年版 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 2003 年版 钟优民《陶渊明论集》,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黄 节《谢康乐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年版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杜晓勤《庾信诗选》,中华书局 2005 年版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版 刘世德《魏晋南北朝小说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年版 干 宝《搜神记》,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杨 勇《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 2006 年版 六、大纲说明: 1.本课程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等课程一起 构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课程系列,共同承担提高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了解文学史知识、 掌握文学创作规律的教学任务。 2.本课程采用以课堂讲授和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并要求学生写文学评论小论文,锻炼 分析写作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接触更多的文学作品,适量安排观摩根据文学名作改编的相关 影视作品。 3.为了学好本课程,要求学生与教师配合,做到:课前预习、课后思考。即课前根据教 师要求尽量读完教师准备精讲的作品,以提高作品分析鉴赏的效果,同时锻炼学生对文学史 整体关照的能力;课后根据教师布置的思考题:复习思考,加深对文学史和作品的理解,并 从中总结出基本规律。 21 4.本课程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对于准备考研的部分同学, 可以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将知识转换为能力,对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 七、制定人:叶文举 审定人:俞晓红 批准人:钱奇佳
上一篇文章: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本科教学大纲 下一篇文章: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本科教学大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