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王冬菊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新大纲格式)本科教学大纲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考研试卷库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安徽师范大学王冬菊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新大纲格式)本科教学大纲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理工大学各学院博士生导师联系方式
普通文章 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录取研究生学费标准
普通文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2016年硕士博士研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张文忠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阎国栋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新新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丽丹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宏印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传英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苏立昌教授简介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系2012
普通文章 华南师大光学、光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
普通文章 关于报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2年硕
普通文章 广西中医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公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桂林医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艺术学院2012拟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

安徽师范大学王冬菊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新大纲格式)本科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
一、课程概况
所属专业: 自动化 开课单位: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代码: 1343010
开课学期: 3 学分: 3.5
学时: 60 核心课程: 是
拟使用教材:
杨素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6 年 5 月
国内(外)现有教材:
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
版社, 2006.5
学习参考资料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6.1
谢嘉奎:《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
二、课程描述(300 字以内)
本课程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第一门最基础的电子技术类课
程。电子技术是研究电子器件(主要是半导体器件)、电子电路和系
统的应用技术。现代电子技术已深入到通信、控制、计算机和生物医
学工程等领域。这些领域使用的大量电子电路涵盖了从模拟信号到数
字信号,从低频电路、射频电路到微波毫米波电路。学生通过《模拟
电子技术》课程学习各种电子电路的核心器件  半导体器件的原理
及其最基本的应用。因此,该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课程目标
模拟电子技术为专业电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
法。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正确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外特性和主要
参数,正确理解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各种形式的基本电
子电路的组成原则及其定性分析、定量计算方法。能熟练运用电子技
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指导实践,同时完成习题也作为本课程的一
种重要的实践环节。
四、教学要求
授课教师将按照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有关要求做好课程教学各项
工作,严格按照课表规定的时间、地点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将根
据本大纲要求,认真备课完成教案与讲稿编写等各项课前准备工作;
授课过程力求内容充实、概念准确、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逻辑性强、
重难点突出,力戒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同时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
指导和课堂教学效果信息的反馈,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同时将结
合课程目标要求,做好考核内容设计,并严格按照本大纲要求做好出
勤率统计、作业评价等各项工作。
学习是大学生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应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制定
本门课程学习计划,加强学业管理,严格自我要求,提升自主学习能
力,主动适应课程学习要求。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迟到、不早退,无
正当理由不请假,上课认真听讲,不做任何与课堂教学无关事宜,不
使用手机,积极与授课教师进行教学互动,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做好预
习、复习、课外书籍阅读等工作,主动与同学开展合作学习,认真完
成任课教师布置的课程作业。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本门课程考核方式及要求为:本课程采取
笔试(闭卷,占 60%)、实验操作(占 20%)、期中测试(占 10%)、
平时成绩(占 10%)来评定学生的成绩。
六、课程内容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
(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一,二周)
教学目标:
1.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作用;稳压二极管的稳作用;
普通二极管和稳压管的外特性;半导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的放大作
用、外特性。
2.熟悉各种半导体器件的主要参数、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选
管原则。
3.了解 PN 结的形成;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场效应管导电沟
道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
PN 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PN 结的形成;三极管的
电流分配关系;场效应管导电沟道预夹断概念。
教学难点:PN 结的形成;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
学 时:课堂教学 5 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 6 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半导体的特性
第二节 半导体二极管
半导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两种载流子,扩散和漂移,PN 的
形成,耗尽层,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作用,稳压管的作用。 二
极管的外特性和主要参数及选择管子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双极型三极管
三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及选择管子的基
本原则。
第四节 场效应三极管
场效应三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第 34 页练习题 1-4,7,13-15.每次作业下周上课提

第二章: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二,五周)
教学目标:
1.掌握各种组态放大电路的结构和分析方法;估算静态工作点、
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电阻等参数。
2.熟悉共射、共集放大电路的直流负载线;共基放大电路与共
射、共集放大电路的性能比较;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的性能。
3.了解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共漏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
静态工作点及其稳定;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共射电路、共集电路、
共源电路。交流负载线;交流通路;放大电路参数计算。
教学难点:微变等效电路法,放大电路的图解法。
学 时:课堂教学 12 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 12 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放大的概念
第二节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第三节 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第四节 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放大电路的基本三种分析计算方法:近似估算法、图解法、微变
等效电路法。
第五节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
温度变化对三极管参数的影响,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工作原
理和静态工作点分析计算、动态分析计算。
第六节 双极性三级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
共射极、共集电极和共基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特点和用途及
静态工作点分析计算、动态分析计算。
第七节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共源极、共漏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特点和用途及静态工作点
分析计算、动态分析计算。
第八节 多级放大电路
多级放大电路的特点与用途;三种耦合方式,多级电压放大电路
的静态工作点分析计算、动态分析计算。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实验操作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第 101 页练习题 1-5,10,14-1725。每次作业下周
上课提交
第三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五,六周)
教学目标:
1.掌握频率响应的概念;以及含有一个时间常数的单管共射放
大电路中 fL 和 fH 的估算方法。
2.熟悉波特图的意义和画法。
3.了解频率失真、增益带宽积和三极管频率参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
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放大电路的幅频和相频特性。
教学难点:幅频特性分析
学 时:课堂教学 4 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 6 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频率响应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三极管的频率参数
第三节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频率响应概念;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表达式,计算
含一个时间常数的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画
波特图。
第四节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第 141 页练习题 1-5。每次作业下周上课提交
第四章:功率放大电路
(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六,七周)
教学目标:
1.掌握 OTL、OCL 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输出功率和效率的
估算。
2.熟悉集成功放的使用方法。
3.了解交越失真;功放管选取用原则、散热问题;集成功放电
路的组成和特点。
教学重点:
功放的效率、最大输出功率的计算;互补对称功放。功放电路参
数估算。
教学难点:图形法分析功放电路的各项特性
学 时:课堂教学 4 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 5 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
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及主要技术指标,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
的定义。
第二节 互补对称式功率放大电路
互补对称式功率放大电路(OTL 和 OCL 型)的工作原理,最大输
出功率、效率和管耗等技术指标的计算。
第三节 实际的功率放大电路
第四节 集成功率放大器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实验操作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第 172 页练习题 1,2,7,8,10。每次作业下周上课
提交
第五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七,八,九周)
教学目标:
1.掌握共模信号、差模信号和理想运放的概念;双端输入差动
电路静态与动态分析;理想运放在线性工作区和非线性工作区的特点
及“虚断”、“虚短”的含义。
2.熟悉运算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的含义及电流源的工作原
理。
3.了解共模抑制比的计算,集成运放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运算放大电路的结构特点和性能指标,共模、差模、虚断、虚短
等概念。
教学难点:长尾式和差分式运放电路的原理和计算
学 时:课堂教学 8 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 9 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集成放大电路的特点
第二节 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部分
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特点,电流源的工作原理,差分放大电路的
三种电路形式以及四种不同输入、输出方式时的性能特点(基本形式、
长尾巴和恒流源式);静态工作点计算、动态分析计算(差模电压放
大倍数,差模输入和输出电阻)。
第三节 集成运放的典型电路
第四节 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
第五节 理想运算放大器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概念:理想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时的二个
重要特点,“虚短”和“虚断”。 理想运算放大器工作在非线区时的
特点,输出电压只有两种可能的状态。
第六节 各类集成运放的性能特点
第七节 集成运放使用中的几个问题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实验操作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第 217 页练习题 4-6,9,10,14。每次作业下周上课
提交
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九,十,十一周)
教学目标:
1.掌握反馈类型和极性的判断;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电压放
大倍数的估算方法。
2.熟悉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放大倍数一般公式意义
和自激条件。
3.了解在负反馈电路中接入校正网络以消除振荡的方法。
教学重点:
反馈的概念及分类;开/闭环的概念;反馈类型的快速判别;负反
馈放大器的计算。反馈类型的判别方法。
教学难点:反馈种类的判断和反馈的计算
学 时:课堂教学 8 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 9 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反馈的基本概念
建立反馈的基本概念;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类型,负反馈
的作用,闭环放大倍数。
第二节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引入负反馈后可改善放大电路的各种性能;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
性,减小非线性失真和抑制干扰,扩展通频带,改变输入、输出电阻。
第三节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计算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
阻。
第四节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
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自激振荡的幅值条件和相
位平衡条件,消出振荡的措施。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实验操作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第 268 页练习题 1,2,8,9,12-14。每次作业下周上
课提交
第七章:模拟信号运算电路
(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十一,十二周)
教学目标:
1.掌握比例、求和及积分三种基本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输入、
输出关系。
2.了解微分电路、对数与指数以及模拟乘法器等的工作原理与
用途。
教学重点:
比例、求和及积分三种基本运算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比例、
求和及积分三种基本运算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教学难点:理想集成运放的特性
学 时:课堂教学 4 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 5 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比例运算电路
比例运算电路的三种输入方式的性能和特点;反相输入、同相输
入、和差分输入的工作原理和输入、输出关系及用途。
第二节 求和电路
反相输入求和电路是利用“虚短”和“虚断”的特点,通过将各
输入回路的电流求和的方法实现各路输入电压求和。
第三节 积分和微分电路
积分和微分电路构成特点、输入和输出的关系表达式及用途;在
比例电路的基础上分别将反馈回路中的电阻换为电容而构成,并利用
电容两端的电压与流过电容的电流之间存在着积分关系。
第四节 对数和指数电路
对数和指数电路构成特点:在比例电路的基础上将反馈回路或输
入回路中的电阻换为二极管而组成,并利用半导体二极管的电流与电
压之间存在指数关系。
第五节 乘法和除法电路
乘法和除法电路可以利用对数和指数电路构成。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第 310 页练习题 1-3,8,11。每次作业下周上课提

第八章:信号处理电路
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十二,十三周)
教学目标:
1.掌握各种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和传输特性。
2.熟悉二阶低通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对数幅频特性。
3.了解其他各种滤波电路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和传输特性。电压比较器的传输特性。
教学难点:滤波电路的分类原理,滞回比较器原理
学 时:课堂教学 6 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 7 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有源滤波器
滤波电路的作用和类型;二阶有源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对数
幅频特性。
第二节 电压比较器
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传输特性、阈值和用途。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第 347 页练习题 2-4,10-11。每次作业下周上课提

第九章:波形发生电路
(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十三,十四周)
教学目标:
1.掌握正弦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文氏电桥式 RC 振荡电路。
2.熟悉各种振荡电路频率的确定及起振条件;RC 串联网络与 LC
并联回路的选频特性。
3.了解石英晶体振荡电路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振荡的判断;文氏电桥 RC 振荡器、三点式振荡器。判断各种振
荡电路是否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
教学难点:振荡电路的条件判断
学 时:课堂教学 5 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 6 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分析方法
产生正弦振荡的条件:相位平衡条件和幅度平衡条件。
第二节 RC 正弦波振荡电路
RC 振荡电路的组成特点及常用的 RC 振荡电路类型的工作原理;
文氏电桥式 RC 振荡电路的组成特点及工作原理、振荡频率、起振条
件。
第三节 LC 正弦波振荡电路
LC 振荡电路的组成特点及常用的 LC 振荡电路类型的工作原理;
变压器反馈式、电感三点式、电容三点式以及电容三点式改进型振荡
电路的振荡频率计算,判断电路能否产生正弦波振荡。
第四节 石英晶体振荡器
石英晶体振荡电路的特点及工作原理;串联型和并联型石英晶体
正弦波振荡电路。
第五节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矩形波、三角波和锯齿波发
生电路及输出波形。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第 381 页练习题 1-4,9-13。每次作业下周上课提

第十章:直流电源
(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十五周)
教学目标:
1.掌握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2.熟悉桥式整流电路、电容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的主要参数计
算。
3.了解集成稳压器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
整流管与滤波电容的计算、稳压的分析、集成稳压器的应用。整
流电路、电容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的主要参数计算。
教学难点:整流电路,稳压电路的原理和计算
学 时:课堂教学 4 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 4 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直流电源的组成
第二节 单相整流电路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组成整流电路;单相半波、单相全波、
单相挢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输出电压与变压器副边电压的关系表
达式。
第三节 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的作用及组成,输出电压与变压器副边电压的关系表达
式。
第四节 倍压整流电路
第五节 硅稳压管稳压电路
硅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稳压系数和内阻的估算,限流电
阻的选择。
第六节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的组成、稳压原理以及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的
估算。
第七节集成稳压器
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第八节 开关型稳压电路
第九节 可控整流电路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第 444 页练习题 1,2,5。每次作业下周上课提交
【课程考试】
本课程采取笔试(闭卷,占 60%)、实验操作(占 20%)、期中
测试(占 1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作业、提问和点名)(占 10%)
来评定学生的成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