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师范大学王冬菊模电实验课程大纲本科教学大纲
实验类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 一、课程概况 所属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开课单位: 物电学院 课程类型: 专业实验课程 课程代码: 0842170 开课学期: 3 学分: 0.5 学时: 16 核心课程: 是 拟使用教材: 喻其山.电工电子类基础实验教程.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10 月 国内(外)现有教材: [1] 沈建国,刘中元. 电子线路基础实验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8 [2] 唐小华,尚建荣. 电工电子线路实验教程. 科学出版社. 2012 学习参考资料: [1]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数字)[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政才. 电子线路实验课初探[J]. 科技信息,2010(31) 二、课程描述(300 字以内)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的理 解,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增强工程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后续课程和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本实验课程分验证性实验、研究性实 验、综合设计性实验三个教学层次。通过这种“分层次、渐近式的实验教学模式” 训练,学生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在教学具体内容上分认知模块、 基本放大电路模块、运算放大器模块、信号发生及处理模块和功率放大电路模块, 进行制作和实验。制作和实验安排在每个理论知识点之后,学生应能在教师指导 下独立完成调试、故障排除和测试。 三、课程目标 电子技术实验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验证性实验,它主要是 以电子元器件特性、参数和基本单元电路为主,根据实验目的、实验电路、仪器 设备和较详细的实验步骤,来验证电子技术的有关理论,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基 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第二个层次是综合性和提高性实验,它主要是根据给定的实 验电路,由学生自行选择测试仪器,拟定实验步骤,完成规定的电路性能指标测 试任务。第三个层次是设计性实验,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题目、内容和要求,自 行设计实验电路,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并组装实验电路,拟定出调整、测试方案, 最后使电路达到设计要求,这个层次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有一定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工程意识和一定 创造性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 四、教学要求 本课程由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等 8 组实验构成,分为验证、综合、设计性等类 型,授课教师将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辅导,并按照不同类型实验要求,做好实验 准备工作,指导学生做好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报告撰写等工作。 学生应熟悉实验室管理相关规章制度,遵守实验操作要求,规范使用实验仪 器设备。积极做好实验准备工作,预习实验指导书中实验原理、做好实验设计等; 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记录,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实验结束后认真完成完成实 验报告撰写(报告格式见附件)。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本门课程考核采用实验报告撰写、平时考核与实验操 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平时考核用于考察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行为表现、实验操作情况,占课程总 成绩的 30%; 实验报告撰写用于检验学生对于实验原理与操作流程的熟悉程度,占课程总 成绩的 30%; 实验操作考核为学生根据实验设计、流程安排与实验结果进行评分,占课程 总成绩的 40%。 六、课程内容 实验一: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 (授课时间:第二学期第三周) 教学目标: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 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 使用方法。 主要内容: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学时:2 学时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现场指导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 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授课时间:第二学期第四周) 教学目标: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 能的影响。 2.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主要内容:学会测量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 输出电压的方法。 学时:2 学时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现场指导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 实验三:射极跟随器 (授课时间:第五周) 教学目标: 进一步学习放大器各项参数测试方法 主要内容:掌握射极跟随器的特性及测试方法 学时:2 学时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现场指导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 实验四:低频功率放大器 (授课时间:第七周) 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 OTL 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主要内容:学会 OTL 电路的调试及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学时:2 学时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现场指导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 实验五:差分放大电路(Ⅰ) ——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 授课时间:(第八周) 教学目标:加深对基本结构差分放大电路性能和特点的理解 主要内容:学习差分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学时:2 学时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现场指导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 实验六:差分放大电路(Ⅱ) ——恒流源式差分放大电路 授课时间:(第九周) 教学目标:加深对恒流源式差分放大电路性能和特点的理解 主要内容:熟悉差分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和恒流源式差分放大器电路 的结构特点。 学时:2 学时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现场指导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 实验七:负反馈放大器 授课时间:(第三学期第十一周) 教学目标: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理解负反馈对电路性能的影 响。 主要内容:测量基本放大电路和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如: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输出电阻和通频带等。 学时:2 学时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现场指导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 实验八:模拟运算电路 授课时间:(第三学期第十三周) 教学目标:熟悉基本运算电路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 应考虑得一些问题。 主要内容:测量和观察比例、加法和减法等模拟运算电路的输出波形。 学时:2 学时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现场指导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 实验九*:电压比较器 授课时间:(第六学期结束) 教学目标:根据给定的实验电路,由学生自行选择测试仪器,拟定实验步骤,完 成规定的电路性能指标测试任务。 主要内容:测量和掌握过零比较器、滞回比较器和窗口比较器的传输特性。 学时:4 学时 教学方法:现场指导 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 实验十*:波形发生器 授课时间:(第三学期结束) 教学目标: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题目、内容和要求,自行设计实验电路,选择合 适的元器件并组装实验电路,拟定出调整、测试方案,最后使电路达 到设计要求。 主要内容:用集成运放构成波形发生电路,测量其主要参数。 学时:16 学时 教学方法:现场指导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 七、课程内容说明 标“*”的课程实验的学时,另外计算,不计在课程实验的总学时内。
上一篇文章: 安徽师范大学王冬菊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新大纲格式)本科教学大纲 下一篇文章: 安徽师范大学王冬菊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1)本科教学大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