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实践类课程大纲(毕业论文(设计))本科教学大纲
实践类课程大纲(毕业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毕业论文 一、课程概况 所属专业: 自动化 开课单位: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课程类型: 专业实践课程 课程代码: 0845710 开课学期: 8 学分: 10 学时: 10 周 二、课程描述(300 字以内) 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确定 研究选题,分析解决教育理论或实践问题并独立完成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是本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与技能训练的重要 环节,将在教师指导下地经历文献资料查阅、文献综述、方案设计、理论分析、 仿真分析、数据处理、毕业论文撰写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训练。 三、课程目标 1.加强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训练; 2. 全面检验对学生素质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 3.训练学生了解和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和研究方法; 4.使学生学会撰写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 四、有关要求 1. 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 (1)对设计的教学要求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这一环节,学生应能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知 识、基本理论、方法和手段去分析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向题的思路 或设计方案,通过该环节,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要求 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是有机联系的,但又有差别。通过毕业设 计阶段的训练,既要学会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又要学会学位论文的撰写方法。 一份完整的毕业学位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题目;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 录;前言;正文;结论;谢辞;参考文献;附录。 (3)对教师的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要根据学校规定实行过 程管理。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直接面向学生辅导,并对学生的学习和纪律全面考核。 2.能力训练要求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训练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应训练其综合运用本学科基本知识、理论与方 法分析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 文献检索能力的训练 根据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查阅相关的中外文献资料使学生能了解并综 述项目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达到训练学生文献检索能力的目的。 (3)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通过现场和市场调研、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提出毕业设计的研究思路和基本 框架及相应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结合实际设计过程之中的具体情况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调整和改善设计方案,完成设计任务。 (4)运用现代工具能力的训练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达到基有较好地使用计算机和现代实验工具的能力。 (5)文字表达能力训练 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训练学生的逻辑分析、文字表述与写作能力。 (6)综合素质的提高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科学 作风,善于和其他人员合作的团队精神,按时认真完成任务的敬业精神。 3.毕业设计的软、硬件成果水平 毕业设计完成的软件工作要求是:软件能在计算机上正常运行演示,并得 出正确结果,而且达到毕业设计工作内容的基本要求;毕业设计完成的硬件工作 要求是:硬件功能电路能正常通电工作,结果达到预期目标,而且达到毕业设计 工作内容的基本要求。 4.综合性和创新性要求 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毕业设计任务,撰写符合 要求的毕业学位论文。在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应该使得理论认识深化、知识领域 扩展、专业技能延伸。在能力培养方面,学生应该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学会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在综合素质方面,学生应该树立严肃认真的 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确立初步的工程观念、经济观念。 具体格式要求等见《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试行)》 五、考核方式 以公开答辩方式进行,最后评定成绩。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 不及格五个等级,优秀人数不超过本组学生总人数的 20%,中等、及格、不及 格人数合计不低于总人数的 20%。
上一篇文章: 安徽师范大学数据结构本科教学大纲 下一篇文章: 安徽师范大学普通物理本科教学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