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813传热学考研真题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考研试卷库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安徽工业大学813传热学考研真题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理工大学各学院博士生导师联系方式
普通文章 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录取研究生学费标准
普通文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2016年硕士博士研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张文忠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阎国栋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新新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丽丹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宏印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传英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苏立昌教授简介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系2012
普通文章 华南师大光学、光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
普通文章 关于报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2年硕
普通文章 广西中医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公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桂林医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艺术学院2012拟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

安徽工业大学813传热学考研真题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招生单位自命题试卷 A卷
813(A 卷)第 1 页,共 3 页
安徽工业大学 201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基础课试卷(A 卷)
科目名称: 传热学 科目代码: 813 满分: 150 分
考生请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或者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一、简答题(本题共 50 分,每小题 5 分,)
1、 为什么当导热系数为常数时,稳态时不同材料组成的多层平壁中的温
度分布曲线不是一条连续的直线而是一条折线?
2、热对流的传热机理是什么?
3、 在用热电偶测定气流的非稳态温度场时,怎样才能改善热电偶的温度
响应特性?
4、将傅立叶定律应用于贴壁流体层,可得 0
| 


 y
x
t
q  ,请问此时, 0
|)/( 
 y
xt
代表着什么? 代表什么?
5、 什么叫膜状凝结、什么叫珠状凝结?膜状凝结时热量传递过程的主要
阻力在什么地方?
6、 什么是灰体?
7、 写出 Bi 准数及 Nu 准数的表达式,说明其物理意义及两者的区别。
8、逆流换热器与顺流换热器相比的优缺点是什么?
9、获得无量纲数的方法有哪些?
10、什么是换热器的效能?
二、分析题(本题 20 分)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招生单位自命题试卷 A卷
813(A 卷)第 2 页,共 3 页
1、已知一无内热源的常物性无限大平板中,某一瞬间的温度分布为:
2
2
1
CxCt  , 21
, CC 为常数,求:
① 此时刻 0x 处表面的热流密度;
② 此时刻平板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其热扩散率已知且为常数)。
三、计算题(本题共 80 分,每小题 20 分).
1、 有一连续加热炉的炉墙由内层粘土砖和外层硅藻土砖砌成,它们的
厚度分别为 2301
S mm, 1152
S mm,炉墙内表面温度为 11001
t ℃,外
表面温度 100t 3
 ℃,试求炉墙导出的热流密度。(粘土砖的导热系数:
t00058.07.01
 ,硅藻土砖导热系数为: t00019.00395.01
 )(本题
20 分)
2、 用热电偶测量气罐中气体的温度,热电偶的初始温度为 20℃,与气
体的表面传热系数为 10W/(m2
.K),热电偶节点近似为球形,直径为
0.2mm 。 已 知 热 电 偶 的 导 热 系 数 67 W/(m.K) ,
7310 kg/m3
, 228c J/(Kg.K)。计算插入 10s 后,热电偶的过余温
度为初始过余温度的百分之几?要使温度计过余温度不大于初始过
余温度的 1%,至少需要多长时间?(本题 20 分)
3、 水流过 5l m 的直管时,从 3.25
'
f
t ℃被加热到 6.34
"
f
t ℃。管内直径
20d mm,水在管内的流速为 2m/s,求对流换热系数及管壁温度。(本
题 20 分)
管内强制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为:
n
ff
Nu PrRe023.0
8.0
 水的部分物性数据表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招生单位自命题试卷 A卷
813(A 卷)第 3 页,共 3 页
4.已知:一内腔为 0.2m×0.2m×0.2m 的正方形炉子。室温 27℃,炉底电
加热,底面温度恒定为 427℃, =0.8,炉子顶部开口,空腔四周及炉子
底面以下均敷设绝热材料。不计对流换热。(其中 2.03,1
X , 2.03,2
X ,
8.02,1
X )求:所需电功率。(本题 20 分)
(试题完)
T(℃) 
kg/m
3 p
c
KJ/kg.℃
2
10
w/(m. ℃)
Pr 6
10
m
2
/s
30 995.7 4.174 61.2 5.45 0.805
40 992.2 4.174 63.5 4.31 0.659
50 988.1 4.174 64.8 3.54 0.556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