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渤海大学中国史考研大纲
《中国史》考研大纲 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 本《考研大纲》适用于渤海大学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本科目的考试, 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史实,了解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 和阶段特征;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 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二、考查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 1、史前时代 新石器时代、原始群、氏族公社、红山文化、仰韶文化、三皇五帝 2、夏商西周 二里头文化、盘庚迁殷、甲骨文、安阳殷墟、牧野之战、周公东征、分封制、宗 法制、井田制、礼乐制度、国人暴动 3、春秋战国 葵丘之会、城濮之战、三家分晋、《左传》、孔子、老子、长平之战、诸子百家、 《竹书纪年》、《战国策》、韩非子、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与变法 4、秦汉 学习秦汉历史应该掌握的基本史料,掌握秦汉时期加强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 治的措施,客观评价秦汉时期。 掌握黄老之学、文景之治、七国之乱、算赋与口赋、察举制、董仲舒与新儒学、 王莽改制、田庄经济、党锢之祸、王充与唯物论、经学、黄巾起义、匈奴 5、魏晋南北朝 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应该掌握的基本史料,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战 争、政治制度、经济与人口制度等内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述评 隋唐之前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掌握八王之乱、门阀士族(政治)、玄学、《水经注》、《齐民要术》 6、隋唐五代 掌握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宗教发展状况、唐末农民战争、五代十国 概况、周世宗改革、 7、宋、辽、西夏、金、元 掌握宋、辽、西夏、金、元等的建立与政治制度,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北宋与 辽西夏关系,辽的灭亡,金兵南下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与宋金对峙(几次主要的和 议),两宋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蒙古西征,元朝的建立、统一及其历史意义,宋元 的科技成就,宋代理学的形成发展,宋元史学成就,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掌握陈桥兵变、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四书五经、元代行省制度、元朝四等人 制度 8、明、清(鸦片战争前) 学习明清史应该掌握的基本史料,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晚明的政局与改 革,清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与民族关系,明清时期重要的文化成就。 掌握靖难之役、土木之变、开中法、鱼鳞图册、黄册、郑和下西洋、大礼议、萨 尔浒之战、宁远大捷、牛录、南书房、金瓶擎签、文字狱、桐城派、迁海 (二)中国近现代史 1、列强的对华侵略 列强的历次侵华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义和团运动、反洋教斗争、三国干涉还辽 2、清统治的衰落 东南互保、预备立宪和立宪运动、拜上帝会、《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天京变乱、厘金制度、总理衙门 3、近代化的启动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北洋水师、海军衙门 4、清末改革与社会变迁 清末新政、《中外纪闻》、《天演论》、戊戌政变 5、辛亥革命 兴中会、二次革命、国粹主义、新史学、南社 6、民初政局 北洋军阀、护法运动、洪宪帝制、护国运动、沙俄侵略活动、西姆拉会议、民族 工业发展、新文化运动、中西文化论争、马克思主义传播 7、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 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新文化运动、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五四 运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工农运动 8、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与苏维埃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国民党的训政体制、国民党的经济改革、国 民党对中共的政策及围剿、工农武装割据、长征、南京政府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 9、抗日战争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动机及策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国共两党关 系的变化;重要的战役及其所带来的影响;中国各阶层的抗日救亡运动;正面战场与 敌后战场、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功绩及历史经验 10、国共内战 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国统区人民反蒋的斗争即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中间路 线、三大战役与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1、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 年) 掌握七届二中全会及建国初期巩固政权的措施的相关内容 1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年) 整体一般性了解 13、“文化大革命”(1966-1976 年) 基本掌握文化大革命的内容
上一篇文章: 2018年渤海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大纲 下一篇文章: 2018年渤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大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