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5级第1学期法学理论专业《行政法学》教学大纲——王勇
1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2015 级中商班法学理论专业 《行政法学专题研究》教学大纲 课程主持人:王勇 (加*的内容重点掌握) 第一讲行政法概述 一、行政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二、行政法的特点* (一)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二)行政法数量多,内容广泛,表现形式多样 (三)行政法律规范的内容具有专业性、技术性、易变性 (四)行政法的实体法规范与程序法规范相互交织,往往共存于同一法律文件之中 三、行政法的法律渊源* 四、行政法的内容 (一)行政组织法 (二)行政行为法 (三)行政监督和行政救济法 五、行政主体概念与特征 六、行政法律关系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 七、行政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行政法的本质及价值定位 (二)行政法与宪法、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三)行政法的作用 思考题: 1、行政法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 2、行政法的法律渊源有哪些? 3、行政法的本质功能与价值定位。 4、行政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讲 行政法基本原则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特征 (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及其作用 二、合法行政原则* (一)合法行政原则的基本内涵 (二)法律优位原则 (三)法律保留原则 三、合理行政原则 四、权责一致原则 五、诚实信用* 六、正当程序原则 2 思考题: 1、合法行政原则的基本内涵。 * 2、合理行政原则的基本内涵。 * 3、权责一致原则与责任政府的建立。 4、诚信原则的内涵。 第三讲 政府信息公开法 一、政府信息公开法概述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概念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特征 二、政府信息公开法产生的原因及其作用* (一)政府信息公开法的产生原因 (二)政府信息公开法的作用 三、政府信息公开发的主要内容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序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例外 四、建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若干思考* (一)立法现状 (二)立法模式选择 (三)政府信息公开原则的确定 (四)具体制度建设内容的思考 思考题: 1、政府信息公开法产生的原因及其作用。 2、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 * 3、如何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 * 第四讲 行政处罚与行政许可 一、行政处罚概述 (一)《行政处罚法》 (二)行政处罚的特征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 二、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一)行政处罚法定原则 (二)行政处罚公开、公正原则 (三)行政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四)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原则 (五)行政处罚与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竞合原则 (六)“一事不再罚”原则 三、行政处罚的设定权及其实施机关 (一)行政处罚设定的规范 (二)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四、行政处罚的程序* (一)简易程序 (二)一般程序 (三)听证程序 (四)执行程序 3 五、行政许可概述 (一)《行政许可法》 (二)行政许可的概念、特征 (三)行政许可的种类 六、《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 (一)许可法定原则 (二)行政许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三)效率和便民原则 (四)当事人权益保障原则 (五)信赖保护原则 (六)被许可的权利不得转让原则 (七)行政许可不予收费原则 (八)监督与责任原则 七、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八、行政许可的监管* 思考题: 1、行政处罚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 2、行政处罚的基本程序。 * 3、如何依法行使行政处罚权? 4、行政许可法的主要内容? 第五讲 行政强制与行政征收 一、行政强制概述 (一)关于行政强制立法 (二)行政强制的概念、特征* (三)行政强制的种类 二、我国行政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定权不明确 (二)主体多头混乱 (三)具体形式繁多 (四)缺少程序规范,违法情形严重 (五)执行难,行政机关自行执行与申请法院执行缺乏法律明确规范 三、行政强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行政强制法定原则 (二)适当、比例原则 (三)强制与预防,强制与说服教育相结合原则 (四)预先告诫程序原则 (五)救济原则 四、行政征收概述 (一)行政征收的概念、特点 (二)行政征收的种类 (三)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的区别 (四)税收征收的主体、方式、程序 五、行政收费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一)我国行政收费存在的问题 (二)行政收费的基本原则 (三)规范行政收费的立法构想 4 思考题: 1、行政强制立法的主要内容。 * 2、如何完善我国行政强制执行体制? 3、规范行政收费的立法构想。 第六讲行政指导、行政合同 一、行政指导概述 (一)行政指导的概念 (二)行政指导的特征 二、行政指导的重要作用* (一)行政指导是对“依法行政”的有效补充 (二)行政指导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三)行政指导是实现政府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 (四)行政指导有利于协调和疏通社会矛盾 三、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行政指导制度* (一)培育现代行政意识,提高行政指导观念 (二)确立行政指导合法性、合理性、信赖保护等原则 (三)建立审议会制度 (四)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和告示制度 (五)建立行政建议、劝告、告诫制度 (六)加强和完善行政调解和协商制度 (七)建立与行政指导相配套的奖励制度 (八)建立、完善对行政指导的救济制度 四、行政合同概述 (一)行政合同的含义 (二)行政合同的特征 (三)行政合同的分类及形式 (四)行政合同的救济 五、我国行政合同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合同的法律属性还有待澄清 (二)立法上欠缺关于行政合同的专门立法 (三)在行政和司法实务中,缺少对行政合同争议纠纷的解决机制 六、行政合同的作用 (一)有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务的推行 (二)有利于调动相对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兼顾社会各方的利益 (三)有利于责任的明确,纠纷的解决,从而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 思考题: 1、行政指导的功能和作用。 2、如何完善和发展我国的行政指导制度? 3、我国行政合同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4、为什么说行政指导、行政合同是现代行政方式的重大变革? * 第七讲行政程序法 一、行政程序法概述 (一)行政程序的含义、特征 (二)行政程序法典化 二、行政程序的价值 三、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 5 四、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 (一)抽象行政行为的重要程序制度 (二)具体行政行为的基本制度 (三)提高行政效率的一些程序制度 五、行政程序法的责任与适用条件 (一)行政程序法的责任 (二)行政主体程序违法的责任形式 思考题: 1、行政程序的价值与意义。 * 2、行政程序法的法典化趋势。 3、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 4、听证程序制度与行政回避制度。 第八讲 行政复议 一、行政复议概述 (一)《行政复议法》 (二)行政复议的含义 (三)行政复议的特征 二、行政复议的特有原则* (一)一级复议制原则 (二)合法性和适当性全面审查原则 (三)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附带审查部分抽象行政行为原则 (四)不适用调解原则 (五)及时、便民原则 (六)司法最终原则 (七)书面审查为主原则 (八)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原则 三、行政复议的程序 (一)复议申请程序 (二)复议受理程序 (三)复议审理程序 (四)复议决定程序 四、行政复议法的修改与完善 思考题: 1、行政复议的概念、特征。 * 2、行政复议的特有原则。 3、行政复议法的主要内容。 * 4、如何完善行政复议制度? * 第九讲 行政诉讼与行政赔偿 一、行政诉讼概述 (一)《行政诉讼法》 (二)行政诉讼的概念与特征 二、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 (一)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二)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原则 (三)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 6 (四)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 (五)司法有限变更原则 (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原则 (七)解决行政争议的选择原则 三、行政诉讼法修改* (一)必须对我国行政诉讼实行类型化的处理,增加行政公诉、公益诉讼 (二)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将规章及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纳入行政诉讼范围 (三)既进行合法性审查、也进行合理性审查,扩大人民法院司法变更权的范围 (四)改革行政诉讼审级制度,增加简易程序和独任制 (五)重新认识调解和解制度,有些类型的行政诉讼吸纳调解和和解制度 (六)对原告资格作出统一界定,更加广泛地保护公民的诉权 四、行政赔偿概述 (一)行政赔偿的含义 (二)行政赔偿的特征 (三)行政赔偿法 (四)行政赔偿的规则原则 (五)行政赔偿的范围 (六)行政赔偿的程序 五、行政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一)行政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二)行政赔偿制度的完善 思考题: 1、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 * 2、行政诉讼的特点。 * 3、新《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的扩大问题。 4、行政赔偿的程序。 5、行政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思路。* 第十讲 行政法制监督 一、行政法制监督概述 (一)行政法制监督的含义 (二)行政法制监督的特征 二、我国行政法制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行政法制监督的途径* (一)进一步完善人大各种监督机制 (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司法监督即司法机关对行政的监督 (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行政权的社会监督 (五)进一步加快行政监督法治化进程,进行一系列监督制度的创新 思考题: 1、如何完善人大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2、如何加强完善司法机关对行政的监督? 3、如何进一步完善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机制?
上一篇文章: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5级第1学期国际政治专业《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教学大纲——左凤荣 下一篇文章: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5级第1学期法学理论专业《法理学研究》教学大纲——王立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