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西北师范大学808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考研大纲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考研试卷库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19年西北师范大学808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考研大纲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理工大学各学院博士生导师联系方式
普通文章 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录取研究生学费标准
普通文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2016年硕士博士研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张文忠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阎国栋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新新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丽丹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宏印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传英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苏立昌教授简介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系2012
普通文章 华南师大光学、光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
普通文章 关于报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2年硕
普通文章 广西中医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公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桂林医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艺术学院2012拟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

2019年西北师范大学808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考研大纲

1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08)
学院名称(盖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 制 时 间: 2018 年 7 月 15 日
2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08)
一、考核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考试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考察、战略地位和社
会功能、过程及其规律、对象、目的和任务、内容、原则、方法和艺术、载体、环境、评估
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与培养等方面。要求考生比较系统的掌握上述内容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
和实际问题。
二、考核评价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掌握程度,
对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了解状况,对思想政治教育战略地位和社会功能的认识,对思想政治
教育过程及其规律的把握,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目的和任务、内容、 原则、方法和艺术、
载体、环境的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的设计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及培养的基本
认识。
三、考核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思想政
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学科建设进程;学科建设经验与发展展望。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与
西方行为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要用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学科建设,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
来指导学科建设。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直接的理论依据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
关系的原理;关于政治与经济辨证关系的原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关于人
的本质的学说;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关于群众观点和
群众路线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3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对剥削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借鉴和利用
对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批判继承;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批判
借鉴。
第二节 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创立;革命导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贡献;对前苏联、东欧
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继承与批判。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初创和形成时期;成熟时期;发展时期;曲折发展和严重挫折时期;拨乱反正和发展新
阶段。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和社会功能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思想政治教育是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所决
定又为其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基础工程。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
保证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转化功能。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第一节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规律
思想品德及其结构;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及基本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
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分析
第一节 科学地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科学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意义;科学地认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方法;
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广泛性;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青年是思想政
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第二节 正确分析和认识职工的特点
我国工人阶级的新变化;青年工人的特点。
第三节 正确分析和认识农民的特点
我国农民的新变化;青年农民的特点。
第四节 正确分析和认识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的特点
我国知识分子的新变化;青年学生的特点。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体系;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
的的意义。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完成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第一节 世界观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4
第二节 政治观教育
基本国情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
第三节 人生观教育
理想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成才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第四节 法制观教育
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遵守纪律教育。
第五节 道德观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恋爱婚姻家庭道德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确立的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方向原则;求实原则;民主原则;渗透原则;层次原则;激励原则;主体原则;示
范原则。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艺术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体系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的继承与改革;思想信息的获取方法; 思想信息的分析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方法。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
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要领。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概论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
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媒载体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论
环境及其对人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文化环境对思想政
治教育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影响;学校环境的影响;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的影响;社区环境的影响;
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第十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特点与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意义。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基本原则
方向性原则;辩证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一般结构和特
5
点;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第五节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具体方法
实地调查评估法;模拟情景评估法;综合积分评估法;模糊评估法。
第十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及培养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结构的确立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结构的内容。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组织培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修养。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第一篇 概论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体系建构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涵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与知识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学科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
育方法论的知识借鉴。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功能与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特点。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体系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层次结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体系建构。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第二节 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当
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继承与改革
第一节 坚持继承与改革的统一
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发展;坚持在改革的过程中赋予传统方法新内容。
第二节 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优良传统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继承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针、原则和方法。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
邓小平改革创新教育方法的贡献;人民群众对新时期教育方法的探索。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第二篇 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方法
第四章 思想信息的获取方法
第一节 获取思想信息的途径与时机
获取思想信息的途径;获取思想信息的时机。
第二节 社会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的作用与要求;调查的具体方式方法;调查的艺术与技巧。
6
第三节 观察体验法
观察体验方法的作用与应用原则;观察体验方法的类型与方式
第四节 思想预测方法
思想预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思想预测的条件和步骤;思想预测的困难和局限性。
第五章 思想信息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 思想信息的分析及其优化
思想信息分析的作用;思想信息分析的特点;思想信息分析的优化。
第二节 思想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法。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方法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作用和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原则。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方法和类型
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规范性决策和非规范性决策;确定性决策和非确定性决策;
集团决策和个人决策。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程序
确定内容和目标;提出可行性方案;进行方案评估与选优;组织方案实施。
第三篇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理论教育法
理论教育法的根据 理论教育法的具体方式;理论教育的条件。
第二节 实践教育法
实践教育法的根据;实践教育法的方式及发展。
第三节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批评与自我批评运用的条件。
第四节 基本方法的相互关系和整体作用
基本方法的相互关系;基本方法的整体作用。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
第一节 疏导教育法
疏导教育法的涵义;疏导教育法的具体方式。
第二节 比较教育法
比较教育法的涵义;比较教育法的具体运用。
第三节 典型教育法
典型教育法的作用;典型教育法的类型。
第四节 自我教育法
自我教育法的条件;自我教育法的若干方法。
第五节 激励、感染教育法
激励教育法;感染教育法。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方法
第一节 预防教育法
预防教育的重要性;预防教育的具体方法。
第二节 心理咨询法
心理咨询的运用范围;心理咨询的具体运用。
第三节 思想转化法
7
思想转化法的基本要求;思想转化法的具体途径。
第四节 冲突缓解法
冲突的类型及其产生的条件;冲突缓解法的具体实施。
第十章 综合教育法
第一节 综合教育的必要性和作用
综合教育及综合教育法;综合教育的必要性;综合教育的作用与条件。
第二节 综合教育的主要方式
主从式综合方式与并列式综合方式;协调式综合方式与交替式综合方式;渗透是综合
方式与融合式综合方式。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综合与良性循环
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形成良性循环的综合方式。
第四篇 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评估方法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调节方法。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反馈方法
信息反馈的作用与要求;信息反馈的主要方法。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方法
正反馈调节与负反馈调节;目标调节与手段调节;主体调节与环境调节;直接调节与
间接调节。
第三节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反馈调节机制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反馈调节的特点;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反馈调节系统。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检测评估方法
第一节 检测评估的意义与原则
监测评估的意义;监测评估的原则。
第二节 检测评估的指标与程序
检测评估的指标内容;检测评估的程序。
第三节 检测评估类型和方法
检测评估的类型;检测评估的方法。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结方法
总结的作用;总结的方法。
第五篇 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提高方法
第十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有科学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有科学方法。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程序
选择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搜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技巧。
第十四章 教育者修养提高方法
第一节 教育者修养提高的重要性
教育者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教育者的素质决定教育的质量。
第二节 教育者修养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先当学生再当先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把学习、工作、研究结合起来;树立良好
的教育形象。
第三节 教育者的工作艺术
8
努力提高语言文字艺术;善于运用疏通引导技巧;综合发挥多种职能艺术;学会强化
教育效果艺术。
四、参考书目
1.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版。
2.郑永延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