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903阅读与写作考研大纲
第 1 页,共 7 页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 903 阅读与写作 适用专业: 420103 学科教学(语文)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 及 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考试内容分为阅读题和写作题两大部分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 阅读题 约 60 分 第二部分 写作题 约 9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实用类(含论述类)文本阅读:3 小题,2 个小题 3 分,一个小题 4 分,共 10 分 现当代文学(含外国文学)作品阅读:5 小题,每小题平均 6 分,共 30 分 古代诗文阅读:4 小题,每小题平均 5 分,共 20 分 小作文写作:1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20 分 大作文写作:1 小题,每小题 70 分,共 70 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阅读与写作”科目考试内容包括初中语文、高中 语文等语文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部分:阅读 第一章 实用类(含论述类)文本阅读 1.文中重要概念含义、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 2.文中主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3.文体特征的了解,文章结构的把握,语言特色的归纳,表现手法的分析。 4.文本中心意思的概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 5.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发掘,某种特色的深度思考和判断。 第 2 页,共 7 页 6.对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探讨,对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评价。 第二章 现当代文学(含外国文学)作品阅读 1.作品体裁基本特征、结构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2.作品形象的欣赏,内涵的赏析和主题的概括。 3.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 4.对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及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 5.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 6.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第三章 古代诗文阅读 1.常见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2.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3.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4.文章信息的筛选,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用。 5.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 6.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7.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8.常见古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 第二部分:写作 第一章 小作文写作 1.对事件的描述与评价。 2.对人物或景物的描写与分析。 3.对所提供信息点的重组成段。 4.对所提供语段的仿写。 第二章 大作文写作 1.命题作文的写作。 2.材料作文的写作。 3.话题作文的写作。 4.材料+命题作文的写作。 四、样卷 浙江师范大学****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样卷) 科目代码: 903 科目名称: 阅读与写作 适用专业: 420103 学科教学(语文) 第 3 页,共 7 页 提示: 1.请将所有答案写于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的不给分; 2.请填写准考证号后 6 位: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3 题(1-2 题 3 分,3 题 4 分,共 10 分) 笔墨的超越 ①毛笔、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原本并无奇特之处,不过分别是由兽毛与熏 烧的烟灰制作而成的。但是,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它们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②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的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 “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锋出八面” 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的洇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 ④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 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沈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 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色”;原本静止的文字, 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 现能力与艺术魅力。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 了许多复杂的艺术。宗白华认为:“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 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 ④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⑤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因此,笔可 以“歌”,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墨客”——工具与人, 达成了性灵的相通。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 相传锺繇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迹界破空间。成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于是 乎有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文人传统。 ⑥在这一传统中,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朱光潜说:“例 如写字,横、直、钩、点等等笔画原来都是墨涂的痕迹,它们不是高人雅士,原来没有什么‘骨 力’、‘姿态’、‘神韵’和‘气魄’。但是在名家书法中我们常常觉到‘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这些感 受,与其说是一个普通的欣赏者通过想象、移情获得的,毋宁说是中国人把文化中最核心的 观念向笔墨艺术活动持续贯注的结果。 ⑦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对调笔用墨,有一系列的规范.《弟子规》说:“墨磨偏,心不端。” 执笔要求“腕平掌竖”,因为“心正则笔正”,反之“笔正”可见“心正”。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中锋” 和“藏锋”,因为“中则正”、 “君子藏器”。何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因为其中包含了精神的期待。 明代书论家项穆说:“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笔墨本身不是目的,人的心灵才是目的。看起来 似乎是技术性的活动,所寄寓的却是非常深刻的人格修炼的目标。 ⑧于是“技进乎道”,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黄庭坚认为,苏轼能拔萃于宋代 第 4 页,共 7 页 书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道德文章之超卓,“他人终莫能及尔”。而人格的修炼,最终又服从于 社会的总体目标,所以项穆又说:“正人心,所以娴圣道也。”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 游于艺”的观念,在此被落实到了笔墨的操守中。这种笔墨活动,已经不再以艺术家的培养为 鹄的,而以符合文化精神的社会人的塑造为旨归。 ⑨有趣的是,与这种道德目标明确的修炼方式并存的,还有一种游戏的取向,所以“游戏 笔墨”成为一个成语——口它常常指作文的态度。宋代米芾说:“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 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在这种游戏中,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技术 的工巧与否并非关键。庄禅的哲学,由此流动于笔墨之中,与道德人格的修炼一样,浸润着 中国文人的情怀。 1.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特殊感情”指代上文所说的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 B.“不仅由于”表明下文将进一步阐述笔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C.在结构上,这一段有承接上面两个自然段,引出下文的作用。 D.此处独句成段,表达内容更明确,文章层次也显得更为清晰。 2.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⑨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 B.何况 C.可见 D.虽然 3.从全文看,笔墨的“超越”可以归纳为哪些要点? (4 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 4-8 题(共 30 分) 静 流 弟弟迷恋音乐,不仅迷恋流行歌曲,也迷恋中国古典乐器。他常常在夜里吹奏笛子,声 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升入高中以后,弟与另两个男孩一起组成了一个“红 蜻蜓”歌唱组合。我喜欢那些在晚霞中飞舞的小精灵,弟也喜欢,我们都记得提放蜻蜓是几时 最喜欢的游戏。红蜻蜓组合在春日夕阳中翻唱着一些小虎队的歌曲,唱得投入而动情,虽然 只有我一个观众。弟说,他要考艺术院校。这当然没有成功,父亲认为那是不务正业,严厉 禁止。弟在那年高考中落榜了。为了实现愿望,弟又转向别的途径,准备去当文艺兵,这最 后也没实现。弟心灰意冷,对音乐的追求就此止步。他常常迷茫地望向远方,——人生浩瀚, 哪条才是他要走的路? 对于父亲的横加干涉,弟是心怀怨怼的。他整日整日地不回家,在外面游荡,抽烟,喝 酒,看录像,甚至赌博。父亲对于弟的不成器是彻底失望的,竟日摆着一幅恨铁不成钢的表 情,看也不看弟一眼。他们犹如宿敌,冷战,僵持,中间横亘着大片大片的沉默,黑夜般深 不可测,没有光亮。 那些坚硬的、暗含敌意的、荒原一般的沉默,是什么时候开始消融,最后随风化为流水 的,我不得而知。 我那时已在江南。弟有时写信,有时打电话,内容里渐渐多了关于父亲的信息。初涉尘 世的弟弟被浮世的炎风吹刮后,终于体会到了现实巷闾烟火的不易。弟才知道,父亲对于他 的要求,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 相应的,在经历过我的一些波折后,父亲对弟也渐渐有了释然。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 第 5 页,共 7 页 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 柔软悄悄而来,来自两个血脉相连的男人,如静海深流。 在四处求人碰壁后,父亲拿出积蓄,为弟买了出租车。弟把自己安顿在皖北那个小城, 结婚,生子,开始了平淡的人生。 尘埃随之落定。 一年的秋日,我自江南回去探亲,家人聚在一张饭桌上,吃着饭菜,说着闲话,屋外, 秋阳融融。饭后父亲递一支烟给弟弟。弟弟点火,两人抽一口,突出,对望,烟圈上旋,被 风吹着,袅袅散去。一切都在不言中,生活似乎在和解与体恤中,平静地向前流去,父亲展 望着他含饴弄孙的晚景。 如果,生活仅仅如此按部就班地向前走去,父亲与弟弟都不会看到他们各自的另一面。 波澜总在不经意间降临人间。 弟的孩子,我的侄儿,在出生一年后,被诊断为为孤独症患者。不能接受现实的是父亲。 他,在一夜间,叶落萧萧,只剩下虬枝无言地指向天空。弟第一次发现了父亲的软弱,那貌 似强大的外表下,也有不堪一击的所在。他一边安慰父亲,鼓励妻子,一边筹款,四处求医。 竭尽人事,要为侄儿打开那扇自闭的门。弟开始不停地讲话,虽然他讲得口干舌燥,侄儿一 点反应也没有,弟说,他不会放弃。父亲第一次知道了弟是执着的,像蒲草,看似柔弱,实 质有坚韧自持的力量。 在弟的从容面前,父亲到底接受了现实,他什么也没说,拍拍..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资 卡交给了弟弟。弟不要,父亲露出怒目的本色,喝令..他收下。然后挺直..脊背,走出大门。 此后,父亲就是那个随传随到的人,只要弟需要,他总在那里,并一直守在那里。 弟临走时,悄悄叮嘱我:爸老了,有时犯糊涂,在你这里,你精心点。我说,你放心吧。 弟走后,父亲说,看看,你弟变能干了,我说,是,弟一直都很能干。父亲对弟的赞许 是在他走后才说出来的。 (改编自李丽娟的作品) 4.文章开头写弟弟迷恋音乐,这对后文叙事有什么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理。(6 分) (1)拍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喝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挺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联系全文,指出弟弟与父亲由对立冲突到矛盾化解,直至理解信任的几个主观原因。(7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画线的四个句子在写法和作用上有哪些共同点?(7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写出你的亮点成长感悟。(6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选择题每题 3 分,翻译题 11 分,共 20 分)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 第 6 页,共 7 页 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 贤馆,召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 位,召还,议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 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 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 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 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 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 明命,悔无及矣。”梁王骇服,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王不得 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 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 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报:答复。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宠:重用。 C.祈.天永命之要 祈:恳求。 D.法.天道,顺人心 法:效仿。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 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②雷霆爽雪,可暂不可常 ③浙西集平,科敛当减 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 ⑥ 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 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 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 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 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12.把第 1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 分) (1)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6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7 页,共 7 页 第二部分:作文题 四、小作文(共 20 分) 13.请根据下面提供的关键词,描写一段人物肖像。 关键词:朴实、外向、褴褛、干净 五、大作文(共 70 分) 14. 阅读下面二则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⑴某假日酒店推出“客人脚踏自行车发电换取晚餐”的活动。酒店将两辆健身脚踏车连 接到发电机上,住店客人们可以在骑车锻炼时顺便发电,产生足够电量的客人便能获得一次 免费晚餐。活动深受顾客欢迎,酒店业务也不断上升。 ⑵某地铁出站口一边是电梯,一边是楼梯,大部人都选择乘电梯,为鼓励旅客多走楼梯, 工作人员在楼梯上装上钢琴声音,让人爬楼梯就像在音乐演奏一样,特别有趣。结果,出站 的大人、小孩都爱上了爬楼梯。 请以“身边的小创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可以介 绍说明,也可以发表议论,还可以讲述故事。不得抄袭。篇幅不少 800 于字。 参考答案: 1.A 2.D 3.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笔墨的训练转化 为道德人格的修炼。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 4.为本文写弟弟与父亲 的矛盾冲突做铺垫。 5. ①“拍拍”:表现父亲对弟弟的信任、安慰和鼓励。②“喝令”:以 强硬的方式表现出父亲对弟弟疼爱的心理。③“挺直”:既表现了父亲要帮助弟弟对面对磨难 的坚强决心,又表现出父亲为能帮助弟弟而感到满足。 6.①弟弟终于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或“弟弟知道了父亲对他的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②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 人生是无法由他设计的;③父亲拿出积蓄为弟弟买了出租车;④弟弟表现了父亲的软弱;⑤ 父亲知道了弟弟的执着、坚韧。 7.①运用比喻,以有形写无形(答“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也可);②独立成段,过渡自然简洁;③叙事者“我”通过评说,表达感受、看法。 8. 示 例:①成长就是学会承担责任、懂得关心、体谅父母。②成长史一个不断认识自我、他人和 社会的过程。 9.B 10.B 11.D 12.⑴适逢元朝派遣脱脱征集粮饷,拿故意吓人的话威胁梁 王,一定想要杀死王祎。⑵上天已经要终结你们元朝的命,我们明朝确实要取代你们。你们 (元朝)就像火把将要烧完,怎么敢和太阳月亮(一样的明朝)争夺光明呢!
上一篇文章: 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904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考研大纲 下一篇文章: 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90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大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