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542文学评论写作考研复试大纲
第 1 页,共 4 页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 542 文学评论写作 适用专业: 050100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04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 及 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二、考查目标与复习要求 本复试科目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学审美感受能力、发现和辨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论文写作能 力,要求考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指定作品进行解读或评析。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多积累阅 读经验(包括作品和相关评论)和写作经验。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一般为外国短篇小说中译文,字数为万字以内),写一篇不少于 1500 字的评论文章。 四、样卷 题目:请先认真阅读作品,然后围绕作品写一篇不少于 1500 字的评论文章。角度不 限,但要求言之有物、层次清楚、语言通畅。 花,电话,姑娘 作者:[巴西]卡洛斯·安德拉德 (Calos Drummond de Andrade,1902-1987) 译者:朱景冬 不,这不是一个故事。我不过是有时候听人家讲故事,有时候不听,这样来消磨时光。 那一天我就去听了,因为讲故事的是我的一位女朋友,而听朋友讲点什么总是有趣的,即使 他们不讲什么,也一样,因为他们具有这样的本事,即使不用手势,也不用眼睛,同样能使 人理解。 那天听到的是关于墓地的事,还是关于电话的事,我记不清了。不管怎样,反正我的朋 友——对了,我记起来了,当时我们在谈论花儿——突然严肃起来,放低了声音说: “我知道一个关于花儿的故事,不过太悲惨了!” 她微微笑了笑: “我敢说,你听了准不相信。” 谁知道呢?关键在于讲故事的人,在于讲故事的方式。有时候就完全不在这些:那是当 我们听到什么就轻信什么的时候。另外,最重要的因素是:我的朋友断言说,这个故事是真 实的„„ “有一位姑娘住在波利多罗将军街。”她开始讲道,“离圣胡安·包蒂斯塔墓地不远。你 知道,住在墓地附近的人,不管愿不愿意,总是与死亡有关系的。因为一天到晚,总有送葬 第 2 页,共 4 页 的队列从那里过,终于使人们发生了兴趣;虽然不像观看行船,婚礼,甚至国王的车队那么 叫人激动,但也总是值得一看的。自然,对这个姑娘来说,看到送葬的队列总比什么也看不 到好些。看见那么多尸体不断从那儿通过,如果她应当感到难过的话,她也早已习惯了!倘 若死者是个重要人物,为了看仔细,她总是站在墓地门口。你注意过没有,人们看见花圈有 多激动吗?再说,人们还有一种特殊的好奇心:想看看花圈上写些什么。那种没有花儿陪送 的尸体是让人难受的;好像花圈不仅是对死者的纪念,而且是对死者身份和荣誉的尊敬。这 个姑娘有时候就进墓地去,随着送葬的人群一直走到穴边。也许她就这样养成了到墓地散步 的习惯。我的天啊!在里约有多少地方可以散布啊!我们这位姑娘,当她感到厌倦的时候, 完全可以乘到海滩去的电车在莫斯科下车,倚在那里的栏杆上。大海离她家不远,只有五分 钟的路程:大海、旅行、珊瑚岛,不用花钱。但是,由于懒惰,由于对葬礼的好奇心,天晓 得为什么,她便开始到圣胡安墓地去散步,观看那些坟墓。可怜的姑娘!” “在内地,这并不稀奇„„” “是的,可是她住在波塔福戈。” “她工作吗?” “她在家里做活儿。别打断我的话,不要查问姑娘的出生情况,也不要叫我描写她的外 貌。我讲的这个故事,兴趣不在这儿。事实是,每天黄昏,她总要到墓地的白色废墟中间去 散步,更确切地说,是到那里去游逛,沉湎于她那种怪癖之中。或看看碑文,或根本不看; 或者发现某个小天使的照片,一个破裂的碑柱,一只老鹰,把有钱人的坟墓同穷人的坟墓做 比较;估计死者的年龄;观看浮雕肖像;她在那里做的大概就是这些事情。不然的话,她还 能做别的什么事呢?也许她会爬到土岗上去。那儿是墓地中的新坟区,那里的坟墓是最朴实 的。大概就是在那个地方,有一天下午她掐了一朵花。” “什么花儿?” “随便什么花儿。比如一朵雏菊,或者一朵丁香。我想,可能是朵雏菊,虽然这纯属猜 测。到底什么花儿,我一直不清楚。她把那朵花儿机械地、不在乎地掐了下来,就像人们看 到眼前有一枝花随便折下来一样。她掐了花,拿到鼻子上闻了闻——没有香味,不像人们总 是下意识地指望的那样——随后她就把花儿一揉,丢到某个角落,再也没有去想它。 “我也不清楚,这个姑娘在回家的时候把花儿扔在地上、墓地里还是街道上了。后来她 曾努力回忆那个地方,但是未能想起。事实是,她已经回了家,在家里平静地呆了一会儿。 这时,电话铃响了起来。她接电话说:” “‘喂„„’ “‘你从我坟上掐去的那朵花在哪儿?’” “声音听起来遥远,缓慢,低哑。但是姑娘笑了,她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是什么事呢?” “她挂上电话,回房去做她的活儿了。过了五分钟,电话又响了。 “‘喂!’ “‘你从我坟上掐去的花儿在哪儿?’五分钟的功夫足以是一个最缺乏想象力的人也能够 编出个笑话来。姑娘又笑了笑,现在已胸有成竹了。 “‘在这儿,在我手里,请来拿吧。’ “那个声音仍然缓慢、严厉而悲伤: “‘我要那朵被你偷去的花儿,我要我的花儿!’ “是男人,还是女人?声音太远,话倒是听得清,但是分不清是男是女。姑娘继续跟那 个声音对话说: “‘我告诉你,请你来拿!’ 第 3 页,共 4 页 “‘你知道,我是不能去拿什么东西的,我的孩子。我要我的花儿,你有责任把花儿还给 我。’ “‘可是,你是谁呢?’ “‘把我的花儿给我,我恳求你。’ “‘不把你的名字告诉我,我就不给你。’ “‘把我的花儿给我,我需要它,你是不需要的。我要那朵从我的坟上长出来的花儿。’ “这个玩笑开得不很高明,千篇一律,没有变化。姑娘感到厌倦,把电话挂了。那一天 就这样过去了。 “但是第二天,在同样的时间,电话又响了。姑娘丢开一切,去接电话: “‘喂!’ “‘那朵花在哪儿?„„’ “她什么也不再听了。挂上电话,感到很气愤。开什么玩笑!她觉得讨厌,去做活儿了。 没过多久,铃声又响了。不等那个哀求的声音开口,她就说: “‘喂,请换张唱片吧,我已经听厌了。’ “‘你必须把我的花还给我。”那个哀求的声音回答,“你为什么单到我的坟上来扰乱呢? 你在世界上什么都有,而我多可怜,已经与世无缘了。我很需要那朵花。’ “‘这个玩笑太无聊了,不会说别的吗?’ “她把电话挂了。但是回到房里后,她就不平静了。关于那朵花,也就是看见她在墓地 里掐花、现在老给她打电话捣乱的那个蠢货的念头老缠着她。可能是谁呢?她不记得看见过任 何熟人,因为她一向是个漫不经心的人。根据声音是不容易辨认的。肯定声音是假装出来的。 是男的还是女的,不可能分清。真奇怪„„那个声音冷冰冰的,听起来很远,象是从郊区打 来的,也许还要远„„正象你理解的,姑娘已经感到害怕了。” “我也觉得挺可怕。” “别这么傻。事实上,那天夜里,她好不容易才睡着。从那天起,她夜里睡得很少。那 个声音不断来电话追问;总在同样的时间,用同样的声调。声音不吓人,嗓门也不高:只是 苦苦地哀求。仿佛那朵见鬼的花是他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他的长眠安息——假设是个死人 的话——似乎取决于能不能收回那朵很普通的花。但是,这样假设是荒唐的,姑娘自己也不 相信。五、六天以后,她又听到了那个毫无变化、唠唠叨叨的声音。她觉得是作出回答的时 候了。她要他滚到地狱去,不要装疯卖傻(这个词儿很恰当,因为男女都适用),最后警告他 说,如果玩笑不就此结束,她要采取措施了。 “她的‘措施’就是请哥哥,然后请父亲帮助。父亲和哥哥通过电话同那个声音谈了八 百遍。他们确信,那个人准是一个毫无风趣的可笑人物。但是有趣的是,当谈到他的时候, 他们都管他叫‘声音’。 “‘声音今天来电话了吗?’父亲一从市中心回来就问。 “‘当然;没办法避免。’母亲叹着气说,感到很气馁。 “对待这样的事,辱骂是没有用的。需要动动脑筋,到街坊中间去询问,调查,监视公 用电话。父亲和哥哥两人分了工,分头到旅店、最近的咖啡馆、花店、大理石雕场去。如果 有人进电话间要求打电话,他们就尖起耳朵来谛听。但是,白费劲!没有人打电话要花儿。 此外,还有很多私人电话。每个房间一架,同一座楼里就有十到十二架,怎么能查到那个声 音呢? “据说,她哥哥已经给波利多罗将军街的所有电话,然后给各线路的电话,最后给 2-6 局的电话„„拨号。他拨了号码,听着对方喊‘喂’的声调,然后和那个声音做比较——不 是就挂上——结果也是徒劳,因为打电话的那个人也许就在墓地附近——根据姑娘离开墓地 第 4 页,共 4 页 到他给她打电话的时间估计的——而且又隐蔽得相当好,只是在他想打电话的时候,才会让 人听到他的声音。那就是在下午的某个钟点。这个关于时间的细节,也曾启发全家花费了一 番工夫。但是一无所获。 “当然,姑娘再也不接电话,也不再打电话,哪怕是给她的朋友们。结果,接电话的要 是别人,那个不断恳求的声音就不再说“把我的花儿给我”,而是说“我要我的花”,“偷了我 的花儿的人必须把花儿还我”,等等。“声音”不跟别人进行任何对话,只跟姑娘谈话,它不 做任何解释。 “这件事,持续上半个月、一个月的时间,最后连神仙都会感到绝望的。她家虽然不愿 弄得满城风雨,但是不得不向警察局求助。然而,警察局不是说忙于抓共产党,就是说调查 电话不是他们的事;结果还是没有办法。于是父亲又去求电话局。一位极为和蔼的先生接待 了他。那位先生摸了摸下巴,竟暗示说说那是线路内部的毛病所致。 “‘可是我来求你的事,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安宁!关系到我的女儿,我们全家的安静!难 道要我把电话拆掉吗?’ “可别拆,我尊敬的先生。那是发疯。拆掉电话就真的什么也查不清了。在今天,没有 电话,没有无线电或电冰箱,是没法生活的。我朋友般地劝告你:回家去吧,让全家放心, 等待事态的发展。我们这方面会尽力进行调查的。’ “对,也许你已经想象到:事情依然毫无进展。那个‘声音’还在要它的花儿;姑娘的 食欲和精神开始丧失了。她心灰意懒,没有勇气出门或做活儿,不希望再看见送葬的人群。 她为一个声音,一朵花,一个根本不认识的游荡的死人所左右,感到很可怜。她甚至连那朵 该死的花是从哪座坟上掐来的都记不清了。要是她起码知道地点的话„„ “一天,她哥哥从圣胡安·包蒂斯塔回来说,那天下午她走过的那一边,有五个新坟墓。 “母亲没有说什么,就出门到居民区一家花店买了五大束花,捧着花,就象一座鲜花盛 开的花园似地穿过街道,把那些花儿放在了那五座坟墓上。然后回到家,等待着不堪忍受的 那个时刻。她心里想:要是死人受到折磨感到痛苦、需要活人安慰的话,她那个抚慰的表示 一定能平息那个被埋葬者的痛苦。 “但是那个‘声音’并不接受安慰或礼物。任何别的花都不行,只有那朵细小的、被揉 坏、遗忘的、在尘土里滚过的、已经不存在的花儿才能使它满意。别的花儿是从别的地方来 的,不是从它的坟墓上生出的;这些话不是那个声音说的,但好像是这么说的。母亲没有照 她原来的想法再送新的礼物。送花儿,做弥撒,又换得来什么呢? “她父亲使出了最后一招:求助于巫术。他请来一位神通广大的巫师,把情况向他做了 详细的介绍,希望他同那个丢了花儿的灵魂取得联系。他求巫师占卜过无数次,尽管他十分 虔诚,神灵们却不肯合作。那个低哑、倒霉、有规律的声音仍然没有停止。如果真的是个活 人(因为全家有时还在这么推测,尽管所做的解释一天天愈加失望,没有任何解释合乎逻辑), 那一定是个丧失良心的人;如果是个死人,可是对于死人又怎么能判断呢?无论如何,在恳 求声里包含着一种令人心碎的痛苦,一种不幸。这种不幸使人忘记了它的残酷性,使人深思: 甚至连邪恶也会是痛苦的。这是不可理解的;可至此也只能做这样的解释。某个人不停地要 求某朵花儿,可是那朵花儿已经不复存在,不可能再还给他。难道这不是一件绝对没有希望 的事吗?” “可是,那位姑娘呢?” “卡洛斯,开头我就对你说过,我讲的这个关于花儿的故事是很悲惨的。几个月之后, 那个姑娘就心力衰竭死去了。不过,不要激动,什么事都会有指望:从此以后,那个恳求的 声音也就消失了。”(完)
上一篇文章: 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543应用语言学考研复试大纲 下一篇文章: 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541中国现当代文学评论写作考研复试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