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光学考研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光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光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光学”、“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 生入学考试。本课程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光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 以及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基本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本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 180 分钟,总分 150 分。考试内容包括物理光学 和应用光学两部分,各占比例约 60%和 40%。考试内容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考核占 60%, 综合和实际应用的考核占 40%。主要题型有:简答题,计算题等。 三、考试内容 物理光学部分 (一)光的电磁理论基础 1. 光波的特性:光波场的数学表示,光波的速度,光波场的时域、空域频谱,光波场 的横波性及偏振态表示。 2. 光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菲涅耳公式,反射率和折 射率,反射和折射的相位、偏振特性,全反射。 (二)光的干涉 1. 光波干涉的基本条件,光的相干性; 2. 双光束干涉、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3. 光学薄膜:增透膜,高反射膜,干涉滤光片; 4. 典型的干涉仪:迈克尔逊干涉仪,马赫-泽德干涉仪,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三)光的衍射 1. 光衍射的基本理论; 2. 夫朗和费衍射:单缝衍射,圆孔衍射,多缝衍射,巴俾涅原理; 3. 菲涅耳衍射:菲涅耳圆孔衍射,菲涅耳直边衍射; 4. 衍射的应用:光栅,波带片,小孔、细线直径测量,狭缝测量; 5. 傅里叶光学基础。 (四)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1. 光在晶体中传播特性的解析法描述、几何法描述,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单轴晶体中 的传播特性; 2. 平面光波在晶体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特性:双折射,双反射; 3. 晶体光学元件:偏振棱镜,波片和补偿器; 4. 晶体的偏光干涉; 5. 晶体的旋光性。 (五)晶体的感应双折射 1. 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及应用; 2. 声光效应(喇曼-乃斯衍射、布喇格衍射)及应用; 3. 法拉第效应。 (六)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基本概念。 应用光学部分 (七)几何光学基础 1. 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光的直线传播定律,折射和反射定律,费马原理,马吕斯定 律; 2. 基本光学元件及其成像特性:符号规则,折射球面及其近轴区物像关系,反射球面 镜及其近轴区物像关系,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应用,平板的成像公式及其应用,反射棱 镜及其成像,透镜及其成像,共轴球面光学系统及其成像。 (八)理想光学系统及其成像关系 1. 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及其性质; 2. 图解法确定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和基点、基面; 3. 解析法确定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成像公式和放大率公式; 4. 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双光组组合公式、截距法和正切法求解多光组组合公式)。 (九)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1. 光学系统的像差及光路计算:像差的基本概念,共轴球面光学系统中近轴区的光路 计算,共轴球面光学系统中子午面内光线的光路计算; 2. 光学系统的光束限制:孔径光阑、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的作用及其确定方法,视场 光阑、入射窗和出射窗的作用及其确定方法,渐晕和景深的概念。 (十)光学仪器 1. 眼睛(眼睛的结构、调节能力,眼睛的缺陷及其校正方法); 2. 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基本原理、一般结构、基本使用方法)。 四、考试要求 物理光学部分 (一)光的电磁理论基础 l. 掌握光电磁波的基本特性和基本参量; 2. 熟练掌握光波在介质界面上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菲涅耳公式,掌握反射和折射的 相位、偏振特性和全反射特性。 (二)光的干涉 1. 掌握光的相干性特性; 2. 熟练掌握双光束干涉、多光束干涉特性; 3. 掌握光学薄膜的处理方法; 4. 掌握典型干涉仪和干涉滤光片的工作原理。 (三)光的衍射 1. 熟练掌握夫朗和费衍射的基本特性:单缝衍射、圆孔衍射、多缝衍射、巴俾涅原理; 2. 掌握菲涅耳衍射的特性:菲涅耳圆孔衍射、菲涅耳直边衍射; 3. 熟练掌握光栅、波带片的特性; 4. 掌握傅里叶光学基础知识。 (四)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1. 熟练掌握光在单轴晶体中的传播特性; 2. 掌握平面光波在单轴晶体界面上的双折射特性、相移特性、偏振特性; 3. 掌握偏振棱镜、波片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 4. 掌握晶体偏光干涉的原理和基本特性。 (五)晶体的感应双折射 1. 掌握晶体(KDP、GaAs)的线性电光效应及基本应用; 2. 掌握声光效应、法拉第效应概念。 (六)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了解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的基本概念。 应用光学部分 (七)几何光学基础 1. 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2. 熟练掌握基本光学元件及其成像特性。 (八)理想光学系统及其成像关系 1. 掌握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及其性质; 2. 能通过图解法和解析法确定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光学成像系统 的设计; 3. 熟悉光组的概念,并能够确定双光组和多光组的等效光组。 (九)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1. 了解光学系统的像差和色差概念、基本特点及其对成像的影响,能够求解简单的球 面光学系统的光路和基本初级像差; 2. 了解光学系统中光阑的作用和意义及其相关的概念,并能够确定简单光学系统的孔 径光阑和视场光阑。 (十)光学仪器 了解基本助视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五、主要参考书目 1. 石顺祥、王学恩、刘劲松,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二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 大学出版社,2008.8。 2. 郁道银、谈恒英,工程光学(第二版),北京:机城工业出版社,2006.2。 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编制日期:2013 年 6 月 27 日
上一篇文章: 2018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工原理考研大纲 下一篇文章: 2018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固体物理考研大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