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961环境工程基础A考研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 2018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01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初试考试大纲 961 环境工程基础 A 一、考试性质 《环境工程基础 A》是中国海洋大学为招收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 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考核考生是否具备攻读本 专业硕士学位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 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较强分析与解决 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二、考察目标 《环境工程基础 A》的考察目标分两部分,考察学生对环境化学和环境微生 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计算,能够运用环境化学和环境微生物学的基 础知识,观察和解决环境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灵活运用环境基础学科 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环境工程的科学研究。 三、考试形式 本科目为闭卷考试,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试卷结构: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和综合分析题,其中环 境化学占 100 分,环境微生物学占 50 分。 四、考试内容 环境化学部分: (一)环境化学与环境污染物。 (二)水环境化学。天然水的基本特征及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包括天然水的 基本特征与水质指标、水化学(酸碱化学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络合平衡、吸附 平衡、水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水中污染物的分布和存在形态、水中营养元 素及水体富营养化等。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包括颗粒物与水之间的迁移、 水中颗粒物的聚集、溶解和沉淀、氧化还原、配合作用等。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 移转化,包括分配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降解作用等。 (三)土壤环境化学。土壤的组成与性质,包括土壤组成、土壤的粒级分组 与质地分组、土壤吸附性、土壤的离子交换平衡、土壤酸碱性、土壤的氧化还原 性。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及其机制。典型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 移转化。 (四)大气环境化学。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亨利定律。双膜理论。物质在气 液相间的传质。 (五)典型物质的单质或化合物的特性及其迁移转化。污染物在多介质多界 面环境中的传输。典型金属污染物:汞、镉、铬、砷、铁、铝、锰。典型无机污 染物:氟、硝酸盐、磷酸盐、溴酸盐、氯酸盐和高氯酸盐。典型有机污染物:持 久性有机污染物、有机卤代物、多环芳烃、内分泌干扰物、消毒副产物。 (六)受污染环境的修复。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常规化学氧化 与高级化学氧化技术。电动力学修复。地下水修复的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表面 活性剂及共溶剂淋洗技术。 (七)环境分析化学与环境化学实验。pH 值、总有机碳、化学需氧量、氧 化还原电位、Zeta 电位、溶解氧等环境污染物及其介质环境的常规分析方法的化 学原理和注意事项。 环境微生物学部分: (一)微生物学基础 微生物命名法则;环境中病毒的特征、检测与定量、去除及应用;废水处理 过程中常见的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结构特征、培养特征、表面带电性;细菌形态 特征的观察、微生物大小的测量及方法、革兰氏染色及机理;荚膜、鞭毛和芽胞 等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功能特征;古菌的特征及在环境工程中应用;蓝细菌、放线 菌的结构与繁殖方式;酵母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及繁殖方式;原生动物的种类及其 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微生物培养基的种类及应用、纯菌种的分离方法、生长量 的检测方法、分批纯培养的生长曲线及特征;常规的灭菌、消毒的方法;微生物 的遗传物质及质粒特征;PCR 技术;16S rRNA 基因;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原理; 高通量测序技术原理。 (二)微生物生态学 微生物在空气、土壤及水中的分布特征;土壤自净与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空气微生物的检测及卫生标准;水体自净及污化系统分类,衡量水体污染状况的 生物学指标;大肠菌群数的测定;水体富营养化原因及控制措施;微生物在碳、 氮、硫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自环境中获得降解特殊化合物的微生物菌群及纯 菌。 (三)污染控制微生物学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类群及其功能;活性污泥法的过程与机理;活性污泥膨胀 及控制;生物膜法的工作原理及代表工艺;厌氧发酵机理;生物脱氮除磷的技术 原理;污水湿地处理及微生物学原理。 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 允许携带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上一篇文章: 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962环境工程基础B考研大纲 下一篇文章: 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960结构力学B考研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