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环境微生物学考研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环境微生物学 代 码:823 一、考试性质 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各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功 能及微生物的营养、生长、代谢、繁殖、生态及其在环境污 染治理中的应用。注重考察考生是否已经掌握环境微生物学 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验方法。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 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 答卷时间:180 分钟 3. 题型比例:满分 150 分,拉丁学名翻译、填空题、名 词解释占总分 40%-50%;问答题、论述题占总分 50% -60%。 三、考查要点 1. 病毒 病毒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病毒的形态和结构;病毒的 繁殖;病毒的培养及溶源性现象。 2. 原核微生物 细菌的细胞及菌落形态、细胞结构及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放线菌的菌丝及菌落形态;放线菌的繁殖方式;蓝细菌的细 胞结构特点以及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的蓝细菌种属;支原体、 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的基本结构和生理特征。 3. 真核微生物 真菌的种类、细胞及菌落形态、繁殖方式;酵母菌的种 类、细胞及菌落形态、繁殖方式。 4. 微生物的生理 微生物酶的结构与组成、酶的催化特性、米-门公式的形 式与意义;微生物的营养物与营养类型、微生物所需的碳氮 磷比;微生物的培养基及其类型;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呼吸 类型、产能方式。 5.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细菌的生长繁殖阶段;细菌的生长曲线及其在废水生物 处理中的应用;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微生物的生长因 子;极端的温度、pH 条件对微生物的影响;菌种的保藏方 法。 6.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DNA 的概念、结构、复制与变性;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 则。基因工程和 PCR 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7. 微生物的生态 共生、互生、寄生、捕食、拮抗等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 系;氮循环(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蛋白质的 水解及氨基酸的转化等);硫化作用、反硫化作用及其危害。 8.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转化 微生物对石油等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原理;微生物对汞 等重金属的转化原理 9. 水环境污染控制的微生物学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的微生物原理;好氧活性污泥及其组成; 菌胶团、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活 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MLSS、SV、SVI); 活性污泥丝状膨胀原因与控制对策;生物膜法的净化机理及 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废水厌氧处理过程及微生物特征。 10.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 生物脱氮的全过程及微生物特征,生物脱氮的工艺与原 理;生物除磷的工艺与原理。 11.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获得各种微生物纯培养的方法;显微镜的组成及成像原 理 四、参考资料 沈萍,陈向东主编(第 2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文章: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机械设计考研大纲 下一篇文章: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环境化学考研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