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石家庄铁道大学无机化学考研大纲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 Ⅰ、考试总体要求 掌握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难溶 电解质的溶解-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电化学、配位络合平衡等基本原理, 并能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实验现象,进行有关数值计算。掌握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 了解元素的周期性,掌握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 要求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Ⅱ、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及元素性质 的有关内容。具体的考试内容有: 1、气体的 PVT 关系(1~ 2%): (1)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混合气体的性质。 (2) 熟练运用道尔顿分压定律。 2、化学热力学基础(5 ~ 10%): (1) 理解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2)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四个最重要的状态函数物理意义及应用。 (3) 掌握Δ rH、Δ rS、Δ rG 的相关计算。 (4) 熟练运用盖斯定律、吉布斯-亥母霍兹方程及范特霍夫等温方程计算。 (5) 初步讨论和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热力学分解温度的计算。 3、化学平衡(8~ 10%): (1) 熟悉化学平衡的条件,平衡常数的概念及性质。 (2) 掌握均相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示法及多重平衡法则。 (3) 熟练运用平衡常数预计反应的可能性、判断反应的方向的限度。 (4) 掌握平衡系统中各物质的量及转化率的计算。 (5) 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4、化学动力学基础(6 ~ 10%): (1)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复杂反应、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概念。 (2) 掌握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的速率方程及其特征,并利用速率方程计算反 应级数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 理解 Arrhenius 经验式中各项的含义,并利用该公式确定活化能、求算反 应速率常数。 (4) 了解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酸碱反应(6 ~ 8%): (1) 理解酸碱质子理论对酸碱反应实质、酸碱强弱的解释。 (2) 掌握溶液 pH 的意义,熟悉 pH 与氢离子浓度的相互换算。 (3) 能运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水,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4) 掌握一元弱酸、弱碱及其盐类溶液的 pH 值计算。 (5) 掌握缓冲溶液作用原理;缓冲溶液的性质;缓冲溶液 pH 值的计算。 6、沉淀反应(6 ~ 8%): (1) 掌握溶度积的意义及溶度积和溶解度之间的换算。 (2) 根据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反应方向。 (3) 掌握沉淀的生成,溶解或转化的条件。 (4) 熟悉有关溶度积常数的计算,分步沉淀、不同沉淀之间转化计算。 (5) 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沉淀的酸溶、配位溶解对沉淀平衡的影响。 7、配合物和配位平衡(6 ~ 10%): (1) 掌握配合物的特征、组成、定义、分类与命名。 (2) 掌握配合物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及对配合物磁性,配位数,空间构型和 稳定性的解释。 (3) 掌握稳定常数、不稳定常数的意义及有关计算。 (4) 了解配合物形成引起的性质变化与应用。 (5) 了解配合物的重要性及其发展。 8、氧化还原反应(10 ~ 15%): (1) 掌握原电池符号的表示,由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 (2) 理解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的概念。 (3) 熟悉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4) 掌握电极电势的相关计算和应用。 (5) 应用能斯特方程进行有关的计算。 9、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6 ~ 10%): (1) 了解氢原子光谱 波尔理论 核外电子运动规律。 (2) 了解概率、概率密度、原子轨道、波函数、电子云等概念。 (3) 掌握 4 个量子数的基本含义。 (4) 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并确定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5) 熟悉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10、化学键与分子结构(6 ~ 10%): (1) 了解化学键参数、分子的性质,离子键的本质和特征。 (2) 掌握共价键理论(价键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 杂化轨道理论)基本要点。 (3) 掌握第二周期元素双原子分子分子轨道排布,计算键级,判断分子的磁 性和稳定性。 (4) 应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分子构型及杂化状态。 11、晶体结构(4%): (1) 熟悉四种晶体类型的结构和特征。 (2) 掌握正负离子半径比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离子极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3) 掌握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概念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4) 了解金属晶体和原子晶体。 12、元素化学(10%): (1) 熟悉各族元素的通性。 (2) 掌握各族元素的单质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与制备方法。 (3) 重点掌握无机含氧酸的结构特点和酸性强弱的规律;无机含氧酸盐的溶 解性、热稳定性、氧化还原性、水解性的规律;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含 氧酸酸性氧化性比较。 (4) 重点掌握非金属氢化物水溶液酸性、还原性、稳定性比较。 13、材料中的化学问题(2 ~ 4%): (1) 了解常用材料(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类型、性质及主 要应用。 (2) 了解相关材料的保护和加工。
上一篇文章: 2018年石家庄铁道大学805工程热力学考研大纲 下一篇文章: 2018年苏州科技大学电路基础考研大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