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山东大学保险专业基础考研大纲
435-保险专业基础 《专业基础课》是保险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 根据保险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了解考生对于经济学、金融学和保险学相关知识 的掌握程度而制定。保险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由经济学、金融学基 础和保险学原理。其中经济学占 40%、金融学基础占 20%、保险学原理占 40%。保险硕士专 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由各招生院校按照本大纲列明的考试范围自行命题,考试满分 为 150 分。 一、经济学的考试范围(占总分 40%) (一)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1.需求与需求函数,需求定律,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 2.供给与供给函数,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 3.弹性的定义,点弹性,弧弹性,弹性的几何表示; 4.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 5.市场均衡的形成与调整,市场机制的作用; 6.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1.效用的含义,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效用的基本假定; 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与消费者均衡; 4.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三)生产理论 1.生产函数,短期与长期,边际报酬递减法则; 2.总产品、平均产品与边际产品,生产的三阶段论; 3.等产量线、等成本线与生产者均衡,生产的经济区; 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ES 生产函数。 (四)成本理论 1.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 2.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成本曲线族; 3.长期成本函数与长期成本曲线,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报酬的测度与变化规律; 4.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成本曲线与生产函数的关系。 (五)宏观经济学基础 1.国民收入核算; 2.GDP 的概念与核算范围; 3.GDP 的三种计算方法; 4.GDP 与 GNP 的关系。 二、金融学基础考试范围(占总分 20%) (一)货币与货币制度 1.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态变迁; 2.货币的本质及形式; 3.货币的职能; 4.货币制度构成要素; 5.货币制度类型。 (二)信用 1.信用的主要形式及其含义、特点和作用;; 2.信用工具的种类及特点; 3.信用对经济的影响; 4.利息率的定义及种类; 5.决定和影响利息率变化的因素; 6.利率的作用。 (三)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的概念、基本要素及分类; 2.金融市场的功能; 3.各类货币市场上的交易活动; 4.金融工具的种类及作用; 5.资本市场上各类证券的发行与交易。 (四)金融机构 1.金融机构的概念、种类; 2.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3.各类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和功能。 (五)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含义; 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3.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4.货币政策工具; 5.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三、保险学原理考试范围(占总分 40%) (一)风险与保险 1.风险及其特征与类型; 2.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风险处理的方法和可保风险的构成; 3.保险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分类,商业保险与类似行为的联系和区别; 4.保险基金; 5.保险的职能与作用; 6.保险的形成与发展。 (二)保险的基本原则 1.最大诚信原则; 2.可保利益原则,各类保险的可保利益; 3.损失赔偿原则,被保险人请求损失赔偿的条件,保险人履行损失赔偿的限度,代位 追偿权的产生和行使的条件,委付的成立条件; 4.近因原则; 5.运用保险的基本原则解决实务问题。 (三)保险合同 1.保险合同的概念与特点; 2.保险合同的主体与客体; 3.保险合同的形式与内容; 4.保险合同的订立与有效性; 5.保险合同的履行; 6.保险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与争议处理; 7.保险合同涉及的法律关系。 (四)保险经营 1.保险经营的特点与原则; 2.保险费率的构成与厘定、保险费的计算与保险金额的确定; 3.保险展业与承保; 4.保险赔偿与给付; 5.保险准备金与偿付能力; 6.保险经营涉及的财务指标及其测算。 (五)保险市场 1.保险市场的构成,原保险市场与再保险市场; 2.保险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3.保险市场的组织形式; 4.保险市场的管理,政府监管与行业管理的内容; 5.我国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发展。
上一篇文章: 2018年山东大学病理学考研大纲 下一篇文章: 2018年山东大学半导体物理考研大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