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暨南大学829社会研究方法考研大纲
1 暨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招生科目 《社会研究方法》考试大纲 目 录 一、考查目标................................................................................................................2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2 (二)考试方式.....................................................................................................2 (三)试卷内容结构 ............................................................................................2 (四)试卷题型结构 ............................................................................................2 三、考查范围................................................................................................................3 第一部分 社会研究概论 ....................................................................................3 第二部分 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 ..........................................................................4 第三部分 资料分析与表达 ..................................................................................6 四、试题示例................................................................................................................7 2 一、考查目标 《社会研究方法》是一门重要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本课程从方 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方法及技术三个层次以及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两个方 面着手,对社会研究的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技术进行系统全面的介绍。要求 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社会研究的方法论、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技术,以提高认 识社会、分析社会问题和现象、解释与预测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总分:150 分 考试时间:180 分钟 (二)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1、社会研究基础(50±10 分) 2、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50±10 分) 3、资料分析与表达(50±1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选择题(30 分) 2、简答题(40 分) 3、论述题(40 分) 4、研究设计题(40 分) 3 三、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 社会研究概论 一、考查目标 检测考生对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的了解程度;检测考生对社会研究方法体 系的掌握与理解;检测考生对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异同的了解;检测考生对研究 设计基本内容的了解;检测考生对社会测量与操作化具体方法的掌握;检测考生 对抽样方法的掌握。 二、考查内容 (一)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1、社会研究的特征:社会研究及其意义、社会研究的特征、社会研究中的 困难。 2、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的方法与技术、社会研 究方法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论背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比较。 4、 研究的过程:研究的主要阶段、研究过程示例。 (二)理论的建构与检验 1、理论及其层次:理论的概念、理论的层次、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 2、理论的构成要素:概念、变量、命题与假设。 3、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科学环”、两种推理方式、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 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 4、理论构建与理论检验:理论构建的过程、理论检验的过程。 (三)选题与文献回顾 1、研究问题及其来源:研究问题的概念、研究问题的来源。 2、选题的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3、研究问题的明确化:研究问题明确化的含义、研究问题明确化的方法。 4、文献回顾:文献回顾及其意义、文献回顾的方法。 (四)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2、研究性质: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3、研究方式:四种基本的观察方式、研究方式的选择 4 4、分析单位:分析单位的概念、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 种错误。 5、时间维度: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6、具体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 (五)测量与操作化 1、测量的概念与层次:测量的定义、测量的四个要素、社会现象测量、测 量层次。 2、概念的操作化:概念、变量与指标、操作化的含义与作用、操作化的方 法、指标选择的多样性、操作化举例。 3、指数与量表:指数与量表的概念、李克特量表、语义差异量表。 4、测量的信度与效度:信度、效度、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六)抽样方法 1、抽样的意义、作用:抽样的概念、抽样的作用、抽样的类型。 2、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概率抽样的基本原理、抽样分布、抽样的一般 程序、抽样设计的原则。 3、概率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分段 抽样。 4、户内抽样与 PPS 抽样:户内抽样、PPS 抽样。 5、非概率抽样方法: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雪球抽样。 6、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样本规模、影响样本规模的确定因素、样本规模 与抽样误差。 第二部分 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 考查目标 能够熟练掌握收集资料、数据的基本方式,熟悉问卷调查研究、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文献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考查内容 (一)调查研究 1、问卷调查研究及应用领域:调查研究的概念、调查研究的应用领域、调 查研究的题材。 2、问卷设计:问卷的结构、问卷设计的原则、问卷设计的步骤、题型及答 案的设计、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问题的数量与顺序。 5 3、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自填问卷法、自填问卷法的四种方式、结构访问 法的两种方式。 4、问卷调查的组织与实施:调查员的挑选、培训调查员的方法、联系被调 查者、调查过程的管理与质量监控、保证调查的回收率。 5、问卷调查研究的特点与应用:调查研究的主要优点、调查研究的主要弱 点、调查研究方式所面临的挑战。 (二)实验研究 1、实验的概念与逻辑:实验及其基本要素、实验的逻辑、实验的特点与意 义。 2、实验的程序与类型:实验研究的程序、寻找两组相同的对象、对自变量 的操纵、实验的分类。 3、基本实验设计:经典实验设计、更为复杂的实验设计。 4、实地实验: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群体间的冲突。 5、影响实验正确性的因素:重大事件的影响、实验对象的发育所造成的影 响、前后测环境不一致的影响、初试-复试效应的影响、实验对象选择和缺损的 影响。 (三)文献研究 1、文献与文献研究:文献的类型、文献研究及其类型。 2、内容分析:内容分析的概念与例子、内容分析的程序。 3、二次分析:二次分析的含义、二次分析的步骤、美国《综合社会调查》 (GSS)简介、二次分析的优缺点。 4、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概念、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主 要步骤、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方法、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效度与信度。 5、文献研究的特点:文献研究的优点、文献研究缺点。 (四)实地研究 1、实地研究及其类型:实地研究的概念、个案研究及社区研究、实地研究 的例子。 2、实地研究的过程:选择研究背景、获准进入、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 实地研究中的记录。 3、观察法:观察的概念及其类型、参与观察中观察者的角色、参与观察法 的特点、参与观察法的应用。 4、无结构访谈法:无结构访谈的含义及分类、进行无结构访谈的要点、访 谈控制的方法、集体访谈。 6 5、实地研究的特点与应用:实地研究方式的主要优点、实地研究方式的主 要缺点。 第三部分 资料分析与表达 考查目标 检测考生对定量资料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检测考生对定性资料基本方法的 掌握;检测考生对研究报告写作基本规范的掌握。 考查内容 (一)定量资料分析 1、数据的整理与录入:资料的审核、资料的转换、数据录入、数据清理。 2、单变量统计分析:单变量描述统计、单变量推论统计。 3、双变量统计分析:交互分类与 X 2 检验、不同层次变量的检验、回归分析。 4、多变量统计分析:阐释模式、复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 (二)定性资料分析 1、定性资料及其形式:定性资料及分析的概念、定性资料的特点、定性资 料分析与定量资料分析的差别、定性资料分析的目标。 2、定性资料分析的若干性质:概括性的问题、测量与比较的问题、推断因 果联系的问题、实地证据的总结与表达问题。 3、定性资料的整理:整理笔记与建立档案、定性资料的编码、形成概念、 撰写分析型备忘录。 4、定性资料分析的过程与方法:定性资料分析的基本过程、几种定性资料 分析方法。 (三)撰写研究报告 1、研究报告的类型与撰写步骤:研究报告及其类型、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 研究报告的撰写步骤、研究报告的“沙漏”形式。 2、导言:研究问题及其背景、文献评论、介绍自己的研究。 3、方法:有关研究方式、研究设计的介绍、有关研究对象的介绍、有关资 料收集方法的介绍、有关资料分析方法的介绍、对研究的质量及局限性的说明。 4、结果。 5、讨论。 6、小结、摘要、参考文献及附录:小结和摘要、参考文献、附录。 7、撰写研究报告应注意的问题:行文要则、引用与注释。 8、定性研究报告的撰写。 7 四、试题示例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例题(1):在量化测量中,精确度最高的测量层次是( )。 A. 定比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 定类测量 例题(2): 下列属于检验测量工具稳定性程度的方法有( )。 A.内容效度 B.准则效度 C.复本信度 D.折半信度 E.再测信度 (二)简答题(本题共有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例题:简述内容分析的主要特点。 (三)论述题(本题共有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例题:请比较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差异。 (四)研究设计题(本题有 1 小题,40 分) 例题:研究人员试图对一所拥有 20 个学院、2 万多名学生的综合性大学进 行问卷调查,以了解该校哪些学生倾向于逃课(旷课)以及逃课(旷课)的原因。 请你设计一份研究方案。要求: (1)说明研究假设、主要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抽样方法等。研究问题及意 义、文献回顾、调查研究的组织与经费安排等部分可省略。 (2)设计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该调查问卷需包含大约 10-15 个问题及其 选项。
上一篇文章: 2018年暨南大学831普通化学考研大纲 下一篇文章: 2018年暨南大学828管理学与微观经济学考研大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