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学院修订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博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博士 考试科目代码:3844 适用招生专业:土木工程材料 考试主要内容: 1.X射线物理学基础 ①X 射线的本质;②X 射线谱;③X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④布拉格方程;⑤倒易点 阵;⑥X 射线衍射强度。 2. X射线衍射方法 ①物相定性分析;②物相定量分析;③点阵常数的精确测定;④宏观应力测定;⑤ 晶体取向测定;⑥分析仪器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3. 电子与物质的交互作用 ①散射;②高能电子与样品物质交互作用产生的电子信息;③电子衍射基本公式;④电 子衍射成像原理与衍射花样特征。 4.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①透射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及构造;②样品制备;③样品的衍射成像原理;④透射电 镜的应用。 5.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①扫描电镜工作原理、构造和性能;②扫描电镜的应用;③波谱仪结构及工作原理;④ 能谱仪结构及工作原理;⑤电子探针分析方法;⑥微区成分分析技术。 6. 材料表面分析技术 ①俄歇电子能谱分析;②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③原子探针显微分析。 7. 热分析技术 ①差热分析;②示差扫描量热法;③热重分析;④热分析技术的应用。 8.分子光谱分析法 ① 红外光谱;②拉曼光谱;③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9. 其他分析方法 ①色谱分析法;②电化学分析法;③原子光谱分析法。 建议参考书目: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常铁军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左演声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 《材料分析方法》,周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弹塑性力学》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博士 考试科目代码:2703 适用招生专业: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减灾防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土木工 程材料 考试主要内容: 1.应力分析 ①一点的应力状态;②主应力及主方向;③最大剪应力。 2.应变分析 ①一点的形变状态;②主应变与体积应变;③协调方程。 3.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 ①平衡方程;②几何方程;③物理方程。 4.弹性力学问题的建立 ①边界条件;②求解途径;③圣维南原理。 5.平面问题 ①两类平面问题;②应力函数;③逆解法与半逆解法;④轴对称问题; ⑤几个精典实例。 6.空间问题 ①按位移求解法;②按应力求解法;③半无限体边界平面上受集中力或 分布力作用的问题。 7.应力和应变分析 ①应力偏量及其不变量;②应力空间、八面体应力;③罗地参数; ④应变张量、应变偏量及不变量。 8.应力屈服条件 ①屈服条件的一般形式;②Tresca 和Mises 屈服条件;③相继屈服曲 面。 9.塑性本构关系 ①材料性质的三个假设;②杜拉克公设;③增量理论;④全量理论。 10.平面问题的刚塑性分析 ①滑移线;②间断线;③应力边界条件;④简单的滑移 线场。 建议参考书目: [1] 《弹性力学》,徐芝纶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2] 《塑性力学》,徐秉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年版。 [3] 《弹性力学》,米海珍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年版。 [4] 《塑性力学》,米海珍、胡燕妮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 《地震工程学》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博士 考试科目代码:3814 适用招生专业: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考试主要内容: 1.板块构造运动 ①莫霍界面;②古登堡界面;③板块构造;④板块构造运动学说; ⑤地震成因;⑥地震类型。 2.中国地震背景 ①中国地震构造运动背景;②中国地震区与地震带;③中国地震特 征;④地震破坏现象;⑤地震次生灾害;⑥地震震级与烈度;⑦地震烈度衰减。 3.地震波 ①波动方程;②纵波与横波;③波传播及波速。 4.地震动观测与描述 ①强震观测;②地震动峰值、频谱和持时;③地震动时域描述 ④地震动衰减关系;⑤地震动转动和平动。 5.地震动反应谱 ①反应谱动力学基础;②反应谱与其它谱的关系;③反应谱的特性; ④反应谱的衰减;⑤地震动加速度合成;⑥振型组合与反应谱。 6.线性结构地震反应 ①运动方程建立;②多维地震动;③多点激励地震动;④时域 分析方法;⑤频域分析方法。 7.振型迭加(分解)法 ①振型正交与振型迭加(分解)法;②复模态及其正交性; ③非比例阻尼与解耦;④复模态及振型迭加(分解)法。 8.结构动力性能 ①基本构件动力性能;②整体结构动力性能;③恢复力曲线的模型 化;④结构抗震试验基本方法;⑤双向恢复力;⑥系统识别理论。 9.弹塑性结构分析 ①弹塑性动力分析一般过程;②弹塑性分析与恢复曲线的重要拐 点;③串联多自由度体系分析。④平面框架模型;⑤多维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平扭耦联振动。 10.地震动随机过程描述 ①随机过程概念;②功率谱;③平稳随机过程概念;④宽 带随机过程、窄带随机过程;⑤白噪声概念。 建议参考书目: [1]《地震工程学导论》,李杰、李国强主编,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年版。 [2]《地震工程学》,李宏男、陈国兴,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 《钢结构设计原理》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博士 考试科目代码:3808 适用招生专业: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 考试主要内容: 1.钢结构的基本性能 ①钢材的生产及其对材性的影响;②加工对钢构件性能的影响; ③共价键;④外界作用对钢结构性能的影响。 2.钢结构稳定问题 ①钢结构的失稳破坏;②失稳类别;③结构稳定问题的特点;④ 稳定计算中的整体观点。 3.钢结构的断裂 ①钢结构脆性破坏及其原因;②断裂力学的观点;③应力腐蚀开裂。 4.疲劳破坏 ①影响疲劳破损的因素;②疲劳设计准则;③疲劳试验和检验。 5.轴心受力构件的设计 ①轴心受力构件的极限状态;②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刚度 及稳定;③压杆的计算长度;④格构式压杆;⑤压杆的支撑。 6.受弯构件的设计 ①受弯构件的应用和截面形式;②受弯构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 ③受弯构件的设计及构造。 7.压弯和拉弯构件的设计 ①压弯和拉弯构件的应用和截面形式;②压弯和拉弯构件 的强度、刚度及稳定;③实腹式压弯及拉弯构件的设计;④格构式压弯及拉弯构件的设计。 8.钢结构的连接设计 ①钢结构的连接方法及特点;②对接焊缝和角焊缝的连接计算 与构造;③焊接残余应力与残余变形;④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连接计算与构造;⑤桁架板式 节点、钢管相贯节点及梁柱连接节点的构造和计算。 建议参考书目: [1]《钢结构设计原理》,王秀丽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2]《钢结构基本原理》,沈祖炎,陈扬骥,陈以一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 [3]《钢结构设计原理》,张耀春,周绪红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钢筋砼结构理论》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博士 考试科目代码: 3806 适用专业: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 考试主要内容: 1.混凝土强度 ①标识强度;②设计使用强度;③抗拉强度;④特殊强度。 2. 混凝土强度设计理论 ①可靠度极限状态设计法;②荷载和材料强度取值方法;③ 两种极限状态。 3.混凝土材料 ①混凝土;②钢筋;③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④钢筋与混凝土粘结。 4.正截面受弯极限状态分析 ①正截面破坏形态;②正截面极限状态方程。 5. 斜截面极限状态分析 ①斜截面破坏形态;②斜截面极限状态方程。 6. 扭曲构件扭曲承载力分析 ①扭曲破坏形态;②扭曲极限状态方程。 7.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分析 ①受压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②中心受压柱和螺旋箍 筋柱;③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方程;④双向偏心极限状态方程。 8.受拉受弯构件正常使用状态分析 ①受拉受弯构件抗裂极限承载力;②受弯构件的 挠度分析;③受拉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分析。 9.预应力构件分析 ①预应力方法;②预应力损失;③预应力构件的承载力分析;④ 预应力构件的变形分析。 10.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 ①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②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 设计方法;③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构造。 11.混凝土杆系结构非线性分析 ①混凝土非线性分析基础;②混凝土强度准则;③材 料本构模型;④非线性全过程分析;⑤混凝土杆系有限元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和塑性极限 分析等。 12.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①抗渗性;②抗冻性;③抗侵蚀性;④混凝土的碳化(中性 化);⑤碱骨料反应。 建议参考书目: [1]《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江见鲸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2]《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王传志、滕志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版。 《高等基础工程学》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博士 考试科目代码:3810 适用招生专业:岩土工程 考试主要内容: 1.工程地质基础:①岩石;②土;③地下水;④不良地质条件;⑤工程地质环境; 2.地基承载力与变形破坏:①地基中的应力分布;②地基的临界和极限荷载;③地基变 形;④地基强度。 3.浅基础:①浅基础的类型;②基础的埋置深度;③基础的尺寸设计;④扩展基础设计; ⑤联合基础设计;⑥连续基础设计。 4.深基础:①桩基础设计;②沉井基础设计;③地下连续墙设计;④大直径墩桩设计; ⑤箱桩基础。 5.基坑工程:①基坑稳定性验算;②支护结构形式及试用范围;③支护结构上的荷载; ④支护结构的内力分析。 6.特殊岩土地基:①冻土地基;②湿陷性黄土地基;③软土地基;④膨胀土地基;⑤红 黏土地基;⑥盐渍土地基;⑦岩溶地基。 7.地基处理:①垫层法;②振冲法;③强夯法;④挤密法;⑤预压固结法;⑥化学加固 法;⑦托换技术。 8.地基基础抗震:①地基液化失效;②地基震陷;③地基抗震设计;④基础抗震设计。 9.基础工程的模型试验及测试监控技术 :①震动台实验;②浸水沉降实验;③地基变 形监测;④地基基础应力监测。 10.基础工程引起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①基坑涌水;②不均匀沉降;③边坡破坏;④ 基础失效。 建议参考书目: [1]《高等基础工程学》,郑刚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年版。 [2]《土力学地基基础》,石德珂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4 版)。 [3]《基础工程》,莫海鸿、杨小平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年(第 2 版) [4]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张倬元主编,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年(第 2 版) 《建筑材料学》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博士 考试科目代码:3828 适用招生专业:土木工程材料、 结构工程 考试主要内容: 1.材料基本性质 ①材料的组成与结构;②材料的物理性质与力学性质;○3 材料与水 相关性质及其机理;○4 材料的耐久性及其涵义。 2.天然石材 ①天然岩石的形成与分类;②砌筑石材及装饰石材的技术性质;③土木 工程中常用的天然石材 3.气硬性胶凝材料 ①石灰;②石膏;③水玻璃;④镁质胶凝材料。 4.水泥 ①硅酸盐水泥;②其他通用水泥;③通用水泥的应用、验收与保管;○4 专用 水泥和特性水泥。 5.混凝土 ①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各成分作用;②主要技术性质;③普通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④其他品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特性;○5 特种混凝土及其应用与发展 6.建筑砂浆 ①砌筑砂浆的组分与技术性质;②抹灰砂浆;③特种砂浆的性能特点; ④预拌砂浆的发展与应用。 7.金属材料 ①钢材的冶炼与分类;②钢材的技术性质;③钢材的晶体结构、化学成 分;④钢材的冷加工和热处理;⑤建筑钢材的品种与选用;⑥钢材的腐蚀与防治;○7 其他建 筑金属材料 8.建筑防水材料 ①石油沥青(组分、作用、技术性质)及改性沥青;②沥青混合料 (技术性质、特点);③防水卷材;④防水涂料;⑤建筑密封材料;○6 建筑塑料;○7 建筑涂 料 9.木材 ①木材分类与构造;②木材的物理性质;③木材在建筑上的应用;④木材的 防腐和放火;○5 天然木材; ○6 人造板材 10.墙体及屋面装饰材料 ①墙体材料;②屋面材料;○3 墙面装饰材料 ○4 地面、顶 棚装饰材料;○5 建筑陶瓷等功能材料 建议参考书目: [1]《土木工程材料》,乔宏霞主编,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年版。 [2]《土木工程材料》,赵方冉主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建筑材料相关标准规范,最新版 [4] 《建筑材料学》, 霍曼琳主编,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 《结构动力学》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博士 考试科目代码:2705 适用招生专业: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土木工程材料 考试主要内容: 1.结构动力学概述 ①动荷载的定义和分类;②动力问题的基本特性;③离散化方法 与运动方程的建立。 2.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①基本动力体系的运动方程;②重力及支座激励的影响; ③无阻尼自由振动分析与有阻尼自由振动分析。 3.单自由度体系谐振荷载反应 ①无阻尼体系与粘滞阻尼体系;②共振反应与加速度 计和位移计;③隔震与粘滞阻尼比的计算。 4.单自由度体系对周期性荷载的反应 ①周期荷载的Fourier级数表达式;②Fourier 级数荷载的反应。 5.单自由度体系对冲击荷载的反应 ①冲击荷载的一般性质及近似分析;②正弦波、 矩形及三角形脉冲;③震动谱或反应谱。 6.单自由度体系对一般动力荷载的反应-叠加法 ①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②时域和 频域转换函数之间的关系。 7.单自由度体系对一般动力荷载的反应-逐步法 ①二阶中心差分列式与积分法;② 非线性分析的增量列式;③线加速度法步骤概要。 8.广义单自由度体系 ①简化为刚体集合与分布柔性的广义单自由度体系及广义体系 特性的表达式;②用 Rayleigh 法进行振动分析及 Rayleigh 振动形状的选取;③改进的 Rayleigh法。 9.多自由度体系运动方程的建立 ①动力自由度的选择;②动力平衡条件;③轴向力 效应。 10.多自由度体系结构特性矩阵的计算 ①弹性特性及质量特性;②特性公式的选择。 11.多自由度体系无阻尼自由振动 ①振动频率分析以及振型分析;②振动分析的柔 度法;③正交条件。 12.多自由度体系动力反应分析—叠加法 ①无阻尼非耦合的运动方程与粘滞阻尼非 耦合的运动方程;②用振型位移叠加法进行反应分析;③比例粘滞阻尼矩阵的建立。 13.多自由度体系振动分析的矩阵迭代法 ①基本振型分析及收敛性的证明;②高阶 振型分析;③逆迭代法与移位逆迭代法。 14.多自由度体系动力自由度的选择 ①运动学约束与静力凝聚法;②离散坐标系中 的Rayleigh法与Rayleigh-Ritz法;③子空间迭代法。 15.多自由度体系动力反应分析—逐步法 ①增量的运动方程;②逐步积分:常平均 加速度法与线加速度法;③耦合多自由度体系的分析策略。 16.运动方程的变分形式 ①Hamilton原理与Lagrange运动方程;②线性体系普遍运 动方程的推导。 17.分布参数体系运动的偏微分方程 ①梁的弯曲:基本情况;②梁的弯曲:包含轴力 的影响;③轴向振动:无阻尼情况。 18.分布参数体系无阻尼自由振动分析 ①梁的弯曲:基本情况;②梁的弯曲:振型的 正交性;③轴向变形的自由振动与振型的正交性。 19.分布参数体系动力反应分析 ①正规坐标;②非耦合的弯曲运动方程:无阻尼情 况;③非耦合的弯曲运动方程:有阻尼情况。 建议参考书目: [1] 结构动力学(第2版修订版),R.克拉夫、J.彭津,王光远等译校,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11。 [2] 结构动力学:理论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第2版),Anil K.Chopra著,谢礼立、 吕大刚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3] Dynamics of Structures (3rd Edition),Ray W. Clough and Joseph Penzien, Computers & Structures, Inc., Berkeley, USA。 [4] Dynamics of Structure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to Earthquake Engineering (3rd Edition), Anil K. Chopra。 《桥梁与隧道工程》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博士 考试科目代码:3822 适用招生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 考试主要内容: 桥梁工程部分: 1.桥梁作用 ○1 永久作用○2 可变作用○3 偶然作用○4 作用效应组合 2.简支梁桥的计算○1 桥面板计算○2 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及各个方法适用范围○3 修正 偏心压力法的推导○4 横隔梁内力计算方法○5 挠度和预拱度计算 3.连续梁桥计算 ○1 箱梁剪力滞效应计算○2 活载内力计算○3 超静定体系桥梁的次内力 计算方法次○4 悬臂施工挠度和预拱度计算 4.梁桥支座○1 支座的布置○2 板式橡胶支座的计算 5.拱桥○1 圬工拱桥的构造特点○2 组合体系拱桥的构造○3 拱桥总体布置○4 设计控制标 高和矢跨比○5 拱轴曲线○6 主拱的截面型式和尺寸的拟定○7 拱桥恒载及活载内力计算○8 主拱内力调整○9 组合体系拱桥计算○10 拱桥的稳定性分析 6.斜拉桥○1 斜拉桥总体布置○2 主梁截面选择和设计方法○3 索塔的截面设计方法○4 斜 拉桥索力计算和调整的原理○5 斜拉桥的结构体系 7.悬索桥○1 重力刚度○2 悬索桥设计计算方法 8.桥梁墩台○1 墩台构造及类型○2 墩台作用效应组合方法○3 墩台的计算与验算 9.桥梁有限元○1 杆系有限元法○2 桥梁结构分析的建模方法 隧道工程部分: 1.隧道围岩分级 ①围岩分级方法;②围岩深浅埋分界;③围岩压力计算;④影响围 岩压力的因素。 2.隧道结构构造 ①衬砌类型、适用条件;②洞门类型、作用、适用条件;③明洞④明 洞类型、作用;⑤防水原则、措施。 3.隧道施工的新奥法 ①新奥法、控制爆破;②开挖方法及适用条件;③施工方法及适 用条件;④辅助施工工法;⑤特殊地质地段施工方法;⑥支护类型及特点; 4.隧道通风 ①通风目的;②需风量;③通风方式。 5.隧道照明 ①照明目的②影响司机视觉的主要因素;③隧道照明区段划分;④隧道亮 度曲线;⑤光通量、亮度;⑥照度。 6.隧道运营管理和维护 ①隧道常见病害;②隧道管理与养护意义;③隧道养护工作范 围与内容。 建议参考书目: [1] 姚玲森主编. 桥梁工程(第 2版)[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0. [2] 邵旭东主编. 桥梁工程(第 2版)[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0. [3]《隧道工程》,王毅才,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第 2 版) [4]《隧道工程》,陈秋南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年(第 1 版) [5] 项海帆. 高等桥梁结构理论(第 2 版)(研究生教学用书)[M].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3. 《土动力学》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博士 考试科目代码:2704 适用招生专业:岩土工程 考试主要内容: 1.固体中的弹性波 ①无限弹性体中波的传播;②有限弹性体中波的传播;③层状弹 性体中平面波的特性。 2.饱和土中的弹性波 ①饱和土中弹性波的基本方程;②饱和土中的体波;③饱和土 中的瑞利波;④饱和土的Lamb 问题。 3.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 ①土在动荷载下的特性;②应力应变关系的基本模型;③土 的动孔隙水压力计算模式。 4.土动力特性室内试验 ①激振与测振;②动三轴试验;③振动剪切试验;④共振柱 试验;⑤振动台试验。 5.土与地基的原位动力测试 ①波速试验;②地脉动试验;③激振法试验;④循环荷 载板试验;⑤原型观测;⑥振动衰减试验。 6.桩基的动力测试 ①反射波法测试桩的完整性;②稳态振动法测试桩的完整性;③ 高应变法测试的基本原理;④高应变法测试桩的承载力。 7.饱和土的地震液化判定 ①影响土的液化势的主要因素;②判断现场土液化的方法; ③地震的等效均匀应力循环次数的确定;④饱和砂土地基的抗液化加固。 建议参考书目: [1] 《土动力学》,吴世明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年第一版。 [2] 《土动力学》,谢定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第一版。 [3] 《土动力学》,张克绪 谢君斐编,地震出版社,1989 年第一版。 《现代道路材料》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博士 考试科目代码:3840 适用招生专业:土木工程材料 考试主要内容: 1.石料与集料:①石料的组成及分类;②石料的力学特性和技术指标;③集料的物理性 质和力学特性;④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方法;⑤岩石与集料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2.无机结合料:①无机结合料的组成类型,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②各类无机结合料的 组成结构和形成机理;③无机结合料的路用特性和技术要求; 3. 有机结合料:①普通沥青的类型,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②改性沥青的类型,特点和 技术性质;③其他沥青的类型,特点与应用。 4.水泥混凝土:①水泥混凝土的组成特点及技术性质;②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的组合 设计方法和依据;③不同外加剂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作用机理及影响;④水泥混凝土的各项 试验方法及要求。 5.沥青混凝土:①沥青混凝土的物理特性和力学性能;②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和路用 性能;③不同外加剂作用下的沥青混凝土的类型、形成机理以及相应的力学特性;④沥青混 凝土所涉及到的各项试验方法和要求; 6.防水材料:①防水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②防水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技术指标;③ 防水材料的路用性能;④防水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7.土工合成材料及高分子聚合物:①土工合成材料的分类及特点;②土工合成材料的力 学性能;③土工合成材料的选择及技术要求;④聚合物的组成类型和结构特征;⑤常用聚合 物的组成设计方法;⑥高分子聚合物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建议参考书目: [1] 《道路工程材料》,申爱琴主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 《现代路面与材料》,梁乃兴主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 《现代道路材料与施工工艺》,李继业,刘经强,张玉稳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6。 《岩土工程抗震》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博士 考试科目代码:3812 适用专业:岩土工程 考试主要内容: 1. 地震活动分布 ①世界地震活动带分布;②我国的地震活动带分布。 2.地震名词 ①地震烈度;②地震震级;③震源深度;④地震波;⑤震中距;⑥震中; ⑦震源。 3.地震成因 ①天然地震;②人工地震。 4. 场地因素对烈度的影响 ①场地土壤对烈度的影响;②场地土壤对震害的影响。 5. 地下结构的震害 ①地下铁道的震害;②地下管道的震害;③其他地下结构的震害; ④地下铁道震害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⑤地下管道震害的原因;⑥其他地下结构的震害特点 及原因分析。 6.土的液化 ①土的液化现象;②饱和土的液化机理;③土的液化影响因素;④土的 液化的判别方法;⑤经验法初判、细判土的液化计算方法。 7.岩土中的应力波 ①应力波传播问题的主要类型;②无限弹性介质中的一般运动方 程。 8.地震波在岩土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①P波和S波的特点;②瑞利波的特点;③拉夫 波。 9.土的动力本构模型 ①粘弹性模型;②土的弹塑性模型。 10.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特点及分析方法 ①地下结构与地面结构的振动特性的异同;② 原型观测;③模型实验;④理论分析。 11.地震作用下土层的动力响应计算 ①剪切梁法;②集中质量法;③有限单元法。 12. 地震作用下隧道的动力响应计算 ①地震作用下隧道横向动力响应计算;②地震 作用下隧道的纵向动力响应计算。 13. 地震作用下支挡结构的动力响应计算及边坡稳定性 ①地震作用下柔性支护结 构的动力响应计算(土钉、框架锚杆、桩锚的动力响应计算);②地震作用下刚性支护结构 的动力响应计算(重力式挡墙的动力响应计算);③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评价。 14. 地震作用下地基基础的动力响应计算 ①地震作用下桩基础的动力响应计算;② 地震作用下复合地基的动力响应计算。 建议参考书目: [1]《地下结构抗震》,郑永来、杨林德主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岩土地震工程学》,陈国兴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工程项目管理》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硕士 考试科目代码:846 适用招生专业: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考试主要内容: 1. 概论 ①项目和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②项目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关系;③ 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及类型和任务。 2.项目管理的组织理论 ①组织的含义和职能,项目组织的特点,组织结构的概念,主 要作用和构成;②五种工程项目的组织形式的结构形式、特点和如何进行选择。 3. 项目策划 ①项目策划的基本概念;②项目决策和实施策划的方法。 4. 工程项目目标控制基本原理 ①项目目标控制方法论;②动态控制原理在项目目标控 制中的应用;③目标控制中的纠偏措施。 5. 工程项目采购管理 ①工程项目采购的基本模式。 6.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①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基本概念、特征;②投资控制的意义、过 程和手段;③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全过程包括哪些工作,如何进行。 7.网络计划技术与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①网络计划技术基本概念;②工程项目进度计划 的检查与调整方法。 8. 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 ①工程项目参与各方的质量责任和义务;②施工现场的安 全管理。 9.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①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含义;②信息管理的过程和内容。 10. 设计准备阶段的项目管理 ①设计准备阶段项目管理工作的任务;②工程项目管理 规划。 11. 工程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 ①工程设计阶段的合同管理和目标控制。 12. 工程发包与物资采购的项目管理 ①工程发包与物资采购项目管理的任务;②物资 采购的规划及选择过程。 13.工程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 ①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管理概述;②工程竣工验收。 14.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①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5. 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 ①工程项目进度管理;②合同管理及投资管理的信息系 统。 16. BIM和网络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①BIM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②网 络平台上的工程项目管理。 建议参考书目: [1].《工程项目管理》,丁士昭,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第二版)。 [2]《工程项目管理》,丛培经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3]《工程项目管理》,仲景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第二版) 兰州理工大学样题 《结构力学 A》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硕士 考试科目代码:861 适用招生专业: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土 木工程监测与评估 考试主要内容: 1.几何构造分析 用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律分析给定平面体系的几何构造, 判断其几何稳定性。 2.静定结构的受力计算 ①静定梁、刚架、桁架、拱和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②直杆 弯矩图的分段叠加法;③直杆弯矩、剪力及荷载间的微分关系及增量关系;④隔离体平衡法: 结点法和截面法以及它们的联合应用。 3.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①弹性体的虚功原理及平面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②静 定结构因荷载、支座移动、温度变化和制造误差而产生的位移计算;③图乘法及三角形、标 准二次抛物线图形的面积及形心位置;④弹性体系的功的互等定理。 4.力法 ①力法基本体系的确定、力法典型方程的建立;②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梁、刚 架、桁架、组合结构的内力;③超静定结构因荷载、支座移动、温度变化和制造误差而产生 的位移;④对称性的利用。 5.位移法 ①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②位移法基本结构的确定、位移法典型方 程的建立;③用位移法计算刚架、连续梁由于荷载和支座移动产生的内力;④对称性的利用。 6.力矩分配法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的内力。 7.影响线 ①用静力法和机动法作静定梁和桁架反力和内力的影响线;②用机动法作 超静定梁的影响线;③用影响线求给定荷载下的影响量。 8.矩阵位移法 ①单元刚度矩阵的概念;②利用一般单元的刚度矩阵求特殊单元的刚 度矩阵;③局部坐标系和整体坐标系中结点力、位移和单元刚度矩阵的转换;④整体刚度矩 阵的概念和集成方法;⑤等效结点荷载的形成及结构整体结点荷载的集成。 9.结构动力计算 ①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及自振频率的计算;②单自由度体系在 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③两个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及主振型的正交性;④振型和频 率的计算。 10.结构的极限荷载 ①截面极限弯矩的计算;②静定梁及刚架极限荷载的计算;③ 比例加载的定理;④连续梁的极限荷载。 11.结构稳定性计算 ①临界荷载的确定;②弹性支承等截面杆的稳定性。 建议参考书目: [1] 《结构力学教程》(I)、(II),龙驭球、包世华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兰州理工大学样题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硕士 考试科目代码:848 适用招生专业:土木工程监测与评估 考试主要内容: 1.测量坐标系和高程 ①常用坐标系和参考椭球定位;②地图投影和高斯平面直角坐 标系;③高程系;④用平面代替水准面限度;⑤方位角。 2.测量误差 ①误差分类;②衡量误差的标准;③似真值;④误差传播理论;⑤加权 平均值及精度;⑥间接平差原理。 3.水准测量 ①水准测量原理;②误差分析;③水准仪检验与校正。 4.角度、距离测量 ①角度测量原理;②观测方法、误差与精度;③距离测量方法与 误差;④三角高程测量。 5.GPS测量 ①GPS基本原理及误差;②静态、动态定位;③GPS控制测量 6.控制测量 ①导线测量;②交会测量;③高程控制测量 7.地形图基本知识与数字化测图 ①地形图基本理论;②碎部测量;③大比例尺测图 技术设计;④数字化测图方法与质量控制;⑤地形图数据库;⑥地形图数字化。 8.数字地形图应用 ①地形图的应用;②面积和体积的计算;③数字高程模型(DEM); ④DEM可视化。 9.地籍、房产测绘 ①地籍调查、地籍图测绘;②房产调查、房产图测绘。 10.线路测量 ①地下管线探测理论;②地下管线测量;③带状地形图测绘方法;④线 路中线测量;③平断面测绘。 建议参考书目: [1]《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潘正风 等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习题和实验》,潘正风 等主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3]《工程测量》,党星海 等编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 [4]《数字化测图原理及成图方法》,黄德全 等著. 北京:学宛出版社,2014。 兰州理工大学样题 《水分析理论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硕士 考试科目代码: 适用招生专业:市政工程 考试主要内容: 1.水分析测量的质量保证 ①水质指标;②误差来源和计算;③水样保存方法;④标 准溶液。 2.酸碱滴定法 ①酸碱反应及相关概念;②pH的计算;③缓冲溶液;④酸碱指示剂; ⑤酸碱滴定基本原理;⑥碱度。 3.络合滴定法 ①稳定常数和条件稳定常数;②EDTA滴定基本原理;③酸效应;④金 属指示剂;⑤络合滴定的方式;⑥硬度。 4.沉淀滴定法 ①溶度积和条件溶度积;②影响溶解度的因素;③分步沉淀;④莫尔 法;⑤佛尔哈德法。 5.氧化还原滴定法 ①能斯特方程;②条件电极电位;③平衡常数;④氧化还原反应 速度;⑤滴定曲线;⑥指示剂种类;⑦与水分析相关的指标。 6.电化学分析法 ①电位分析法原理及相关概念;②pH的电位测定;③离子选择电极; ④电位滴定法。 7.吸收光谱法 ①吸收光谱原理;②朗伯-比尔定律;③分光光度法;④显色反应; ⑤标准曲线法;⑥指示剂种类;⑦水中常规指标的测定方法。 8.色谱法 ①气相色谱法(原理、流程、装置和基本术语);②高效液相色谱法(特 点、分类和装置);③色谱-质谱法(概念、应用)。 9.原子光谱法 ①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②水中金属离子的测定;③原子发射光 谱法(概念、应用)。 建议参考书目: [1]《水分析化学》第四版,黄君礼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水和废水检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局,2002。 [3]《水分析化学》,崔执应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水分析化学试题精选与答题技巧》,崔崇威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土力学》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硕士 考试科目代码:860 适用招生专业:岩土工程 考试主要内容: 1.土的形成及三相组成 ①土的三相组成;②土的结构和构造。 2.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①土的三相比例指标;②无粘性土的密实度;③粘性土 的稠度;④土的压实性;⑤土的工程分类。 3.土的渗透性 ①饱和土的渗流规律;②渗透变形与控制. 4.土中应力 ①自重应力;②地基压力;③附加应力;④有效应力原理。 5.地基变形 ①土的压缩性;②土的固结状态;③地基最终沉降量;④地基变形与时 间的关系;⑤地基变形特征及防止措施。 6.土的抗剪强度 ①土的抗剪强度理论;②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③饱和粘性土的抗 剪强度;④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 7.土压力 ①静止土压力;②朗肯土压力理论;③库仑土压力理论;④挡土墙变形与 土压力分布。 8.地基承载力 ①地基的破坏模式;②地基的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③地基极限承载 力。 9.土坡的稳定性分析 ①无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②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 建议参考书目: [1]《土力学》,东南大学等四校合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3版)。 [2]《地基与基础工程》,顾晓鲁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3版)。 兰州理工大学样题 《土木工程材料》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硕士 考试科目代码:841 适用招生专业:土木工程材料 考试主要内容: 1.材料基本性质 ①材料的组成;②材料基本物理性质;③材料基本力学性质;④材 料与水相关性质;⑤材料的耐久性;⑥材料的装饰性。 2.工程石材 ①岩石的形成与分类;②石材的技术性质;③砌筑石材;④装饰石材。 3.气硬性胶凝材料 ①石灰;②石膏;③水玻璃;④镁质胶凝材料。 4.水泥 ①硅酸盐水泥生产、水化、技术性质;②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③其他 品种水泥。 5.混凝土 ①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各成分作用;②主要技术性质;③配合比设计;④ 其他品种混凝土。 6.建筑砂浆 ①砌筑砂浆;②抹灰砂浆;③特种砂浆;④预拌砂浆。 7.金属材料 ①钢材的冶炼与分类;②钢材的技术性质;③钢材的晶体结构、化学成 分;④钢材的冷加工和热处理;⑤建筑钢材的品种与选用;⑥钢材的腐蚀与防治。 8.沥青与防水材料 ①石油沥青(组分、作用、技术性质);②沥青混合料(技术性 质、特点);③防水卷材;④防水涂料;⑤建筑密封材料。 9.木材 ①木材分类与构造;②木材的物理性质;③木材在建筑上的应用;④木材的 防腐和放火 10.高分子材料及功能材料 ①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及应用;②建筑功能材料(绝 热、吸声材料类型及机理;装饰材料品种、建筑塑料分类、建筑涂料)。 建议参考书目: [1]《土木工程材料》,乔宏霞主编,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年版。 [2]《土木工程材料》,赵方冉主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建筑材料相关标准规范,最新版 兰州理工大学样题
上一篇文章: 2017年辽宁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015物理博士专业课考博大纲 下一篇文章: 2017年兰州理工大学体育部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