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大学814语文教学论考研大纲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考研试卷库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17年江苏大学814语文教学论考研大纲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理工大学各学院博士生导师联系方式
普通文章 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录取研究生学费标准
普通文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2016年硕士博士研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张文忠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阎国栋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新新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丽丹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宏印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传英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苏立昌教授简介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系2012
普通文章 华南师大光学、光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
普通文章 关于报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2年硕
普通文章 广西中医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公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桂林医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艺术学院2012拟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

2017年江苏大学814语文教学论考研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考试大纲
目录
Ⅰ 考查目标„„„„„„„„„„„„„„„„„2
Ⅱ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2
Ⅲ 考查内容„„„„„„„„„„„„„„„„„2
Ⅳ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4
2
Ⅰ 考查目标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硕士入学考试科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内容包括语文教育史、语文课
程论、语文教学论和语文教师论等四个主要部分。要求考生系统掌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基
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语文教育实际问题。
Ⅱ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总分为 150 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语文教育史 约 20 分
语文课程论 约 40 分
语文教学论 约 60 分
语文教师论 约 3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 4 小题,每小题 5 分, 共 20 分
简答题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分析题 1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5 分
实践操作题 1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25 分
论述题 1 小题,每小题 50 分,共 50 分
Ⅲ 考查内容
语文教育史
【考查目标】
1.理解语文课程发展历史轨迹,掌握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和现代语文教育概况。
2.熟记语文教育家的观点、著作,影响。
3.理清现代语文课程、教材、教学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代语文教育概述
(一)中国古代语文课程
(二)中国古代语文教材
(三)中国古代语文教学
(四)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家
(五)中国古代语文教育论著
二、中国现代语文教育概述
(一)中国现代语文课程
(二)中国现代语文教材
(三)中国现代语文教学
(四)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家
(五)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论著
3
语文课程论
【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与价值。
2.理解语文课程目标,掌握语文课程标准。
3.熟悉语文课程的内容、资源,掌握教材编写理论。
4.了解我国语文教材的发展过程与特点。
一、语文课程性质
(一)语文课程的含义
(二)语文课程的特点
(三)语文课程的价值
二、语文课程目标
(一)语文课程目标概述
(二)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目标
(三)普通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目标
三、语文课程标准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历史沿革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三)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
四、语文课程内容
(一)语文课程内容概述
(二)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
五、语文教材的编制
(一)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功能
(二)语文教材编制的新理念及构成要素
(三)语文教材的结构类型
六、语文新课程教科书评介
(一)小学语文新课程教科书评介
(二)初中语文新课程教科书评介
(三)高中语文新课程教科书评介
七、语文课程资源
(一)语文课程资源概述
(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语文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语文教学论
【考查目标】
1.全面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教学设计;
2.了解和掌握语文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3.熟练地进行语文教学设计、说课与评价。
一、识字写字教学
(一)识字写字教学目标
(二)识字写字教学方法与策略
二、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目标
(二)阅读教学方法
4
(三)阅读教学过程
三、写作教学
(一)写作教学目标
(二)写作教学方法
(三)写作教学过程
四、口语交际教学
(一)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二)口语交际教学方法
(三)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与设计
五、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设计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指导
六、语文教学评价
(一)语文教学评价概述
(二)语文学习评价
(三)语文教师评价
(四)语文考试
七、语文学习心理
(一)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及后现代主义学习理论
(二)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学习
(三)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
八、语文学习方式方法和习惯
(一)语文学习方式
(二)语文学习方法
(三)语文学习习惯
九、课外语文学习
(一)课外语文学习的价值
(二)课外语文学习的特点
(三)课外语文学习的指导
语文教师论
【考查目标】
掌握语文教师基本素质及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语文教师基本素质要求、语文教师校本教
研、语文教师行动研究和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一、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二、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三、语文教师行动研究
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Ⅳ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l~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语文课程
5
2.语文教材
第 3~4 小题(试题示例略)
二、简答题:第 5~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5.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6.试说明作文批、改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第 7~8 小题(试题示例略)
三、分析题:第 9 小题,本小题共 15 分。
9.以下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
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1)
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2)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别的画;(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
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唱
一曲《朋友啊朋友》。
请你综合分析这个教学过程。
四、实践操作题:第 10 小题,本题共 25 分。
10. 根据提供的课文选择其中某部分内容设计一个教学片断(拟写说课稿)或按照要求评改一篇学
生作文。
五、论述题:第 11 小题,本小题共 50 分。
11.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教育教布鲁纳也说:“学习的最好
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可见,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试谈谈如果你是一位语文教师,将如何
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要求:题目自拟;中心明确,论述严密,层次清晰;字数不少于 1000 字。
6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 语文课程是以语文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及意义为对象,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
活动,是具有实践性特征的学科课程。
2. 语文教材这一概念,可以有“泛指”和“特指”两种解释。“泛指”的语文教材范围广泛,包括
社会、家庭、学校中对人的语言文字修养产生影响的一切书面、非书面的材料。“特指”的语文教材是
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需要编写,供师生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语文教科书、语文教学参
考书、语文学习指导书、语文练习册、语文音像材料、教学软件、语文活动材料、教学挂图、幻灯片等,
但人们习惯上称“语文教科书”为“语文教材”。
二、简答题
5.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课标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对象。
6.作文批改的“批”是指出作文的优缺点,适用于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表达方式等大的方面;“改”
直接帮助纠正学生作文中的毛病,适用于字、词、句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三、分析题
9.综合分析教学过程。
答题要点:
首先要肯定这位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他为了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
程,积极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不足:
(1)没有合理地使用教学媒体,以致于在教学中无法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如在学生读完诗歌《赠
汪伦》后即让学生看课文情景的投影,看上去是以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欣赏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实
质上是教学媒体替代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限制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定格
在画面上,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2)自主学习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以表演、画画、配乐朗诵等形式学习《赠汪
伦》。看似形式多样,气氛活跃,进行了学科之间的整合,实质上只是使课堂变得热闹而已,对诗歌的
学习理解并没有很大的帮助,甚至有点本末倒置,丧失了语文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实践操作题
10. 评分标准:
要透彻理解文本,结合学生实际,合理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预案;批改作文必须按照教学要求,
结合学生原有基础,认真写出眉批和总批。
7
五、论述题
作文按中心、结构、层次三方面综合评分,要中心明确,论述严密,层次清晰。
各要素具体要求
1.“中心明确”包括对这两句话的内涵能作出正确认识,联系个人的经验与感受,从几个不同的层
面论述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性。
2.“论述严密”是指说理充分,逻辑性强,理论联系实际,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展开。
3.“层次清晰”是指思路清晰,通篇起承转合自然、大气,视野开阔。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