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笔试认知心理学考研大纲
2015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名称:认知心理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题: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简答题: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实验分析题: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分析论述题:1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20 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与要求: 1、系统掌握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理论以及重要成果。 2、理解认知心理学分析和探讨认知过程的思路。 3、能理解和分析一些经典的认知心理学实验。 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发展历史、学术观点和学科基础,特别对于人 类认知心理的系统特征和计算机模拟模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描述。 (二)考核知识点 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 2.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起源 3.信息加工系统 4.人的信息加工系统 (三)考核要求 1.、识记: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涵义、研究范围、发展历史;信息加工理 论、信息装置、信息编码、通道容量。 2、领会:对人认知活动的三种理解;人类认知系统及其特征;符号操作系统的 功能;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联结主义范式;通用问题解决程序;记忆程序;联想 记忆;适应性控制;联结主义理论模型;信息加工系统。 第二章认知心理研究方法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针对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特 别是新近的认知研究技术也有所涉及。 (二)考核知识点 1、抽象分析方法 2、计算机模拟方法 3、流程图式研究 4、信息加工流程模式 5、口语报告法 6、反应时测量法 7、内隐联想测验方法 (三)考核要求 1、识记:口语报告法、内隐联想测验方法、反应时测量法 2、领会:抽象分析方法;计算机模拟方法;流程图式研究;信息加工流程模式。 第三章感知觉 (一)课程内容 本章将认知的起源和信息敬爱共作为讨论问题的中心,将经典的测验方法和现代 的感知信息加工研究技术融合,特别是运用信息加工原理介绍认知心理学的模式 识别理论,奠定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二)考核知识点 1、感觉信息加工 2、感觉测量 3、知觉信息加工 4、知觉信息加工过程 5、模式识别 6、模式识别理论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模板说、数据驱动加工、概念驱动加工、感觉信息加工、原型说;特 征分析说、整体加工、局部加工、系列加工、并行加工、多次定向选择和抽取特 征、结构优势效应。 2、领会:信号检测理论;知觉信息加工过程;模式识别过程;模式识别理论。 第四章注意 (一)课程内容 本章侧重于研究信息加工的注意理论和研究方法,特别是基于信息加工过程的注 意理论、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以及注意理论的应用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 1、注意的含义 2、注意的特征 3、注意的认知理论 4、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 5、注意的应用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注意、过滤器模型、衰简器模型、认知资源的有效性。 2、领会:注意的含义;注意的特征;注意的认知理论;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 3、注意的应用。 第五章瞬时记忆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从记忆的信息加工阶段理论出发,介绍了记忆的涵义、记忆的阶段、瞬时记 忆的涵义,特别是关于视觉信息登记理论。 (二)考核知识点 1.记忆的含义和阶段 2.瞬时记忆及其特征 3、视觉信息记忆 4、视象记忆 5、视觉信息记忆登记过程 6、声象记忆及其研究 (三)考核要求 1、识记:记忆、瞬时记忆、视觉信息登记、声象记忆。 2、领会:记忆的含义和阶段;瞬时记忆及其特征;视觉信息记忆;视象记忆; 视觉信息记忆登记过程;声象记忆及其研究。 第六章短时记忆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记忆系统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和理论,将人的心理活动的过 去、现在和未来联结成整体。 (二)考核知识点 1、记忆的结构 2、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3、短时记忆 4、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 5、短时记忆信息的储存 6、复述 7、工作记忆 8、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三)考核要求 1、识记:短时记忆、复述、听觉代码、视觉代码、短视记忆容量、平行扫描、 完全系列扫描、工作记忆。 2、领会:记忆的结构;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短时记忆 信息的储存;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记忆的双存储器模型。 第七章长时记忆 (一)课程内容 本章着重介绍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包括长时记忆的涵义、信息编码方式长 时记忆的储存以及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组织状态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 1、长时记忆 2、长时记忆的体系 3、长时记忆的双重编码 4、语义编码中的语义代码 5、表象编码中的表象代码 6、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 7、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 8、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 9、长时记忆中信息状态的组织 (三)考核要求 1、识记:长时记忆、表象编码、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 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 2、领会:长时记忆的体系;长时记忆的双重编码;语义编码中的语义代码;表 象编码中的表象代码;长时记忆中信息状态的组织;长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检索。 第八章知识的建构和表征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从信息加工理论介绍知识的建构和表征,特别是符号—网络模型及其运用。 (二)考核知识点 1、知识的获得 2、知识的建构过程 3、知识的表征 4、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5、命题表征 6、图式 7、脚本 8、表象 9、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三)考核要求 1、识记:命题、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图式、脚本、表象、心理词典、语 义启动、心理旋转。 2、领会:符号-网络模型;层次语义网络模型;原形模型;激活-扩散模型;知 识的获得;知识的建构过程;知识的表征;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命题表征;程序 性知识的表征。 第九章语言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语言的特征、语言和语言的特征、语言结构分析、人类语言获得、 生成—转换语法、言语知觉、词汇理解、句子理解等,是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 重要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 1、语言和语言的特征 2、语言结构分析 3、人类语言获得 4、生成—转换语法 5、言语知觉 6、词汇理解 7、句子理解 (三)考核要求 1、识记:语言、词汇理解、句子理解、言语知觉、。 2、领会:语句加工;语言的特征;语言结构分析;人类语言获得;生成—转换 语法;言语知觉;句法建构的原则。 第十章思维和推理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讨论思维的含义、思维语表象、概念形成、概念掌握、演绎推理和归纳 推理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 1、思维的含义 2、思维语表象 3、概念形成 4、概念掌握 5、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思维、概念、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推理、。 2、领会:思维的含义;思维与表象;概念形成;概念掌握;演绎推理和归纳推 理、推理研究。 第十一章问题解决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问题解决及其类型、问题解决的策略、专家知识的获得、专家与新 手的比较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 1、问题解决及其类型 2、问题解决的策略 3、专家知识的获得 4、专家与新手的比较 (三)考核要求 1、识记:问题、问题解决、算法、启发式、逆向搜索。 2、领会:问题解决及其类型;问题解决的策略;专家知识的获得;专家与新手 的比较。 第十二章元认知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元认知的基本涵义、元认知的实质、元认知的成分、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技能、认知发展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 1、元认知的基本涵义 2、元认知的实质 3、元认知的成分 4、元认知知识 5、元认知体验 6、元认知技能 7、认知发展 (三)考核要求 1、识记:元认知、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技能、认知发展。 2、领会:元认知的基本涵义;元认知的实质;元认知的成分;元认知知识。 题型举例: (一)名词解释 (1)符号—网络模型 (2)概念驱动加工 (二)简答题 (1)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和哪些方面的因素有关? (2)结构优势描述理论是什么? (三)实验分析题 (1)分析格林沃尔德在 1998 年进行的内隐联想测验的设计和结果。 (2)分析斯卑林在 1960 年进行的部分报告法实验的设计和结果 (四)论述题 (1)信息加工理论在研究人的认知时强调哪些方面? (2)人的短时记忆是怎样编码的? 三、参考书目 《当代认知心理学》,梁宁建 著,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2003.
上一篇文章: 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笔试心理测量考研大纲 下一篇文章: 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笔试人格心理学考研大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