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西安理工大学802无机化学考研大纲
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02 科目名称:无机化学 第一部分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 《无机化学》课程是化学、化工以及材料科学类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该课程是通过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原理,熟悉常见元素及 其化合物的性质,掌握平衡理论、化学热力学和物质结构初步知识等在元素化学部分的应用, 了解研究无机化学的一般方法和学科发展的动态,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建立科学的思 维方法。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酸碱平 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合离解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知识;理解和掌握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反应规律和用途,训练和培养学生科 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计量、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状态函数、标准态、反应焓变和盖斯 定律等重要概念;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掌握反应热和反应焓变的计算。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了解化学反应中熵变及吉布斯变在一般条件下的意义。掌握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 变的近似计算,应用最小自由能原理(G 判据)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理解标准平衡常数 Kθ 的意义及其与标准摩尔吉布斯变△rGm θ 的关系,并掌握有关计算;掌握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 化学平衡,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了解浓度、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了解基 元反应和反应级数的概念;能用阿伦尼乌斯公式进行初步计算;能用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的概 念,说明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三章 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 理解酸碱的电离理论,水的解离反应和溶液的酸碱性;掌握解离平衡和解离常数,解离 度和稀释定律;掌握弱酸或弱碱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理解多元弱酸的分步解离和解离平 衡的移动;理解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的概念及应用;掌握盐类的水解反应和水解常数,能 进行盐溶液的 pH 的近似计算;掌握影响盐类水解度的因素、盐类水解的抑制和利用;理解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溶解度;掌握溶度积规则及其在沉淀的溶解和转化等的应用。 第四章 氧化还原反应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掌握原电池结构,电极电势的产生和测定;掌握影响 电极电势的因素以及电极电势的应用;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限度;掌握标准电极电势 图及其应用和能斯特方程的应用。 第五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 联系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理解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了解波函数、电子云的基 本概念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示意图;掌握四个量子数的意义及取值规律;掌握多电子原子的 近似能级和核外电子分布规律;掌握周期系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的一般规律及其与周期 表的关系,明确原子、离子的外层电子分布和元素分区的情况;联系原子结构,了解元素的 某些性质的一般递变规律情况。 第六章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掌握价键理论主要内容,理解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及 σ 键和 π 键的 区别;掌握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并说明一些分子的构型;掌握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掌握分子轨道的形成、成键分子轨道和反键分子轨道;掌握分子的极化、分子间力(取向力、 诱导力、色散力、范德华力)及氢键的要领并解释物质的性质。 第七章 固体的结构与性质 掌握晶体的特征、内部结构;熟悉不同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 体)的区别;掌握离子极化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 掌握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的定义、组成、命名;理解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价键理论;掌握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配位平衡及其平衡常数的计算;掌握配离子稳定常数 的应用;熟悉配合物的类型和制备。 第九章 元素概论 了解元素的发现、分类、存在形态和其自然资源;掌握单质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制 备方法;掌握氢的成键特征,熟悉氢的性质和用途,氢的制备,氢化物;熟悉稀有气体的特 征,稀有气体化合物及其结构。 第十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 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单质及主要化合物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 属的氧化物:正常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和臭氧化物及其主要性质;掌握碱金属和碱 土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和溶解性;盐类的性质及某些盐类的生产和应用。 第十一章 卤素和氧族元素 了解卤素和氧族元素的通性;掌握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包括卤素单质、卤化氢、氢卤 酸和卤化物等物质的性质;掌握氧气和臭氧、水、过氧化氢及其性质;掌握硫化氢、硫化物 和多硫化物;硫的氧化物和含氧酸及其盐等物质的性质。 第十二章 氮族、碳族和硼族元素 了解氮族元素通性;掌握氮及其化合物主要性质:包括氨、铵盐的性质,氮的含氧化合 物、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磷的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掌握碳族元素通性,掌握碳及其重要 化合物,了解硅及其重要化合物;了解硼族元素通性,熟悉硼的氢化物、硼酸及其盐、氧化 铝和氢氧化铝、铝盐的性质。 第十三章 过渡元素 了解钛、钒、铬、锰各分族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理解物质显色规律以及呈色原因及影 响因素;了解铁系、铂系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理解过渡元素的通性;了解铜族元素的通性、 单质及其化合物,理解 IB 族与 IA 族元素性质对比;了解锌族元素的通性、单质及其化合物, 理解 IIB 族与 IIA 族元素性质对比。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试目标 考生需要全面了解、掌握十三章课程内容的全部知识,知道无机化学的所有概念、定义, 掌握各章节的基本计算,掌握各种问题的分析、演绎与推理。 二、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是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来确定的,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各种比例 (每种比例规定可有 3 分以内的浮动幅度,来组配试卷,适当掌握试题的内容、覆盖面、能 力层次和难易度)。 2、各章考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 第一章~第二章 5%,第三章~第四章 25%,第五章~第八章 30%,第九章~第十三章 40%。 3、其难易度分为容易、一般、较难、难四级,每份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分数比例一般 为 3:3:3:1。 4、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了解(知识)”占 15%,“理解 (熟悉、能、会)”占 40%,“掌握(应用)”占 45%。 5、试题主要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计算题等多种题型。 6、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试题主要测验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有一定 的区分度,难易程度要适当。一般应使本学科、专业本科毕业的优秀考生能取得及格以上成 绩。 7、题型举例 题型一:填空题:20% 25℃,KNO3 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6 mol·dm-3 ,若将 1 mol 固体 KNO3 溶于水中,则 KNO3 变成盐溶液过程的 ΔG 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ΔS 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填正、负)。 题型二:单项选择题:10% Li、Be、B 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相差不是很大,但最难失去第二个电子的 原子估计是 ………………………………………………………………………………( ) (A) Li (B) Be (C) B (D)都相同 题型三:解答题:40% 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 N2、N2 + 的稳定性和磁性。 题型四:计算题:30% 在 0.10 mol·dm-3 HAc 和 0.10 mol·dm-3 CuSO4 溶液中通入 H2S 达饱和,是否有 CuS 沉淀生 成? 已知:Kaθ (HAc)=1.7610-5 ,K1 θ (H2S)=9.510-8 ,K2 θ (H2S)=1.310-14 ,Kspθ (CuS)=6.310-36 。
上一篇文章: 2018年西安理工大学803材料科学基础考试考研大纲 下一篇文章: 2018年西安理工大学615数学考研大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