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沈阳理工大学3011终点效应与毁伤理论考博大纲
沈阳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3011 科目名称:终点效应与毁伤理论 《终点效应和和毁伤理论》是武器、弹药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是弹药设计、优化到定型整个系统工程的重要一环,是弹药威力和最终效能的直 接体现。本课程科目的主要考试内容主要是考察对目标的易损性和弹药的毁伤机 理的理解,考核考生对基本概念、毁伤作用原理和重要公式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 度。 一、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目标易损性 理解易损性概念,对人员、车辆、建筑物、电力系统等易损性特点及毁伤作 用分析。 重点内容: (1)易损性概念,对人员的毁伤手段; (2)装甲车辆的毁伤特点,易损面积; (3)地面建筑物易损性; (4)电力系统易损性。 (二)破片形成和毁伤理论 理解破片形成的物理过程和破片形成的力学理论;掌握破片的特性参数及影 响因素分析。 重点内容: (1)破片形成的物理过程描述; (2)理解破片形成的力学理论; (3)理解 Gurney 能量法、破片衰减规律; (4)利用 Taylor 角近似法、Shapiro 公式法计算破片方向; (三)穿甲弹毁伤效应 穿甲作用及相关基本毁伤概念的理解;量纲分析概念及侵彻相关的无量纲公 式;弹体冲击变形与冲塞破坏;长杆弹对半无限靶的侵彻理论。 重点内容: (1)理解穿甲作用的各种形式,弹道极限、撞击相图等穿甲名词; (2)理解 De Marre 公式的假设条件、工程意义; (3)理解延性扩孔理论与花瓣形穿孔; (4)理解弹体冲击的变形过程,能量守恒理论分析弹体剩余速度; (5)长杆形动能穿甲弹毁伤过程。 (四)聚能毁伤效应 理解聚能效应的物理过程,以及聚能装药及相关概念理解。射流形成的 Birkhoff 定常理论和理解射流的拉伸断裂模式;射流的侵彻理论与破甲威力因素。 爆炸成型弹丸(EFP)的形成机制。 重点内容: (1)理解聚能效应及物理过程,空穴装药、金属射流、药型罩等名词; (2)射流形成的 Birkhoff 定常理论推导射流和杵体的质量、速度; (3)射流的流变行为与断裂模式; (4)Birkhoff 定常模型计算射流侵彻深度; (5)EFP 的成型过程机制。 (五)爆炸毁伤效应 理解爆炸空气冲击波概念及空气爆炸冲击波特点,理解爆炸冲击波对目标的 作用及影响因素。 重点内容: (1)理解空气中爆炸冲击波状态参数、掌握 TNT 当量换算; (2)理解空气冲击波的反射与绕射原理。 二、考试题型 1、基本概念(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2、名词理解(6 小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 3、简答(4 小题,共 30 分) 4、论述(2 小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三、参考书目 1、张国伟,终点效应及其应用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王凤英,刘天生,毁伤理论与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张国伟,终点效应及靶场试验,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文章: 2018年沈阳理工大学3021物理化学考博大纲 下一篇文章: 2018年沈阳理工大学3001计算机网络考博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