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2002《传播理论与历史》考博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 《传播理论与历史》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及要求 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的传播学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具体而言,考查考生对 人类传播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了解,对传播的各要素、各类型、各功能 的理解,对传播学的基础概念、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应用方式的掌握,以及对 传播学学科状况及其本土化发展的认识。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当代中国的传播思想与传播实践 主要内容: 1.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中的传播思想 2.媒体融合与现代传播体系建设 3.舆情规律与舆情应对 4.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传播 第二部分:理解传播及传播学 主要内容: 1.传播学及其研究对象 2.传播的过程 3.传播的类型 第三部分:传播学的起源、发展与流派 主要内容: 1.早期传播研究的贡献 2.近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与促进 3.传播学的兴起 4.传播学的不同流派 第四部分:传播学的新门类 主要内容: 1.跨文化传播学 2.国际传播学 3.发展传播学 4.健康传播学 5.新媒体传播学 第五部分:传播学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 1.定性研究方法 2.定量研究方法 第六部分:传播的控制研究 主要内容: 1.社会制度与媒介控制 2.把关人研究 3.控制的不同形态 第七部分:信息与符号 主要内容: 1.信息 2.符号 第八部分:传播媒介 主要内容: 1.媒介的界定 2.媒介理论 3.传播媒介的特征与媒介选择 4.西方媒介产业 第九部分:受众 主要内容: 1.受众 2.受众主体 3.受众研究 第十部分:传播效果 主要内容: 1.传播效果的认知历程 2.传播效果理论 3.传播效果的普遍取向 第十一部分:传播研究前沿 主要内容: 1.移动传播 2.社交媒体 3.数据新闻 4.未来影像 5.智能媒体 6.新技术、新媒介、新传播 三、试题类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应用写作题等。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上一篇文章: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2004《数字艺术基础》考博大纲 下一篇文章: 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