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农业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大纲
《林学概论》考试大纲
命题方式
|
招生单位自命题
|
科目类别
|
初试
|
满 分
|
150
|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林学概论是以森林植被恢复、重建与保护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线,从林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入手,系统介绍了林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与方法。《林学概论》以森林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林木育种学、造林学、森林保护学的基本知识作为主要内容。林学概论也是林学及其林业相关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林学理论和技术是必须的和不可缺少的。它可以作为一切未来林业工作者的知识入门,也可以成为与林业有关的其他工作人员的常识基础。
要求学生了解森林林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掌握林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方法,掌握森林的作用和地位;了解森林资源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以及林业生产发展动态;了解森林经营理念的更新,林业发展战略的转移,体现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了解国内外林学及其主要学科理论前沿与新技术的应用前景、林业科技与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重点:森林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林木育种学、造林学、森林保护学的基本知识。
难点:林木育种学、森林保护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考试内容:
章次
|
内容
|
重点
|
基本掌握
|
一般了解
|
|
绪论
|
|
|
|
|
我国森林资源
|
|
|
★
|
|
森林的作用
|
|
★
|
|
第一篇
|
|
|
|
|
1
|
植物学基础知识
|
|
|
|
1.1
|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
|
|
★
|
1.2
|
植物的细胞
|
|
|
★
|
1.3
|
植物的组织
|
|
|
★
|
1.4
|
|
|
★
|
|
1.5
|
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
|
|
|
★
|
2
|
重要树种简介
|
|
|
|
2.1
|
针叶树种
|
|
|
★
|
2.2
|
阔叶树种
|
|
|
★
|
第二篇
|
森林生态
|
|
|
|
3
|
森林特征
|
|
|
|
3.1
|
森林的概念
|
★
|
|
|
3.2
|
环境及作用规律
|
|
|
★
|
3.3
|
林分特征
|
|
★
|
|
4
|
森林环境(一)
|
|
|
|
4.1
|
森林与光
|
|
★
|
|
4.2
|
森林与温度
|
|
★
|
|
4.3
|
森林与水分
|
|
★
|
|
4.4
|
森林与大气
|
|
★
|
|
5
|
森林环境(二)
|
|
|
|
5.1
|
土壤因子
|
|
|
★
|
5.2
|
地形因子
|
|
|
★
|
5.3
|
生物因子
|
|
|
★
|
5.4
|
火的生态
|
|
|
★
|
6
|
森林群落
|
|
|
|
6.1
|
森林更新
|
|
★
|
|
6.2
|
森林演替
|
|
|
★
|
6.3
|
封山育林
|
|
★
|
|
6.4
|
林型与立地条件类型
|
|
|
★
|
7
|
森林的分布
|
|
|
|
7.1
|
森林的水平分布
|
|
★
|
|
7.2
|
森林的垂直分布
|
★
|
|
|
7.3
|
森林的限界
|
|
|
★
|
8
|
森林生态系统
|
|
|
|
8.1
|
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的概念
|
★
|
|
|
8.2
|
森林生态系统的成分与结构
|
★
|
|
|
8.3
|
生态系统的功能
|
|
★
|
|
8.4
|
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
|
|
★
|
8.5
|
自然生态平衡
|
|
★
|
|
第三篇
|
林木育种与种子生产
|
|
|
|
9
|
林木性状的遗传与变异
|
|
|
|
9.1
|
遗传和变异是林木的重要属性
|
|
|
★
|
9.2
|
树木变异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
|
|
★
|
9.3
|
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
|
|
|
★
|
9.4
|
遗传物质
|
|
|
★
|
9.5
|
遗传基本规律
|
|
★
|
|
9.6
|
遗传物质的变异类型
|
|
|
★
|
10
|
林木引种、选择和杂交育种
|
|
|
|
10.1
|
引种
|
★
|
|
|
10.2
|
种源选择
|
|
★
|
|
10.3
|
优树选择
|
|
★
|
|
10.4
|
无性系选择
|
★
|
|
|
10.5
|
杂交育种
|
|
|
★
|
11
|
林木遗传测定和良种繁育
|
|
|
|
11.1
|
林木遗传测定
|
|
★
|
|
11.2
|
林木良种繁育
|
★
|
|
|
12
|
采种与调制
|
|
|
|
12.1
|
采种
|
|
★
|
|
12.2
|
种实的调制
|
|
★
|
|
13
|
种子的贮藏与质量检验
|
|
|
|
13.1
|
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
|
|
★
|
|
13.2
|
贮藏种子要控制的主要条件
|
★
|
|
|
13.3
|
贮藏种子的方法
|
★
|
|
|
13.4
|
林木种子质量检验
|
|
★
|
|
第四篇
|
苗木培育
|
|
|
|
14
|
苗圃的建立与土地耕作
|
|
|
|
14.1
|
苗圃的种类与选地
|
|
★
|
|
14.2
|
整地
|
★
|
|
|
14.3
|
苗圃施肥
|
★
|
|
|
14.4
|
轮作与绿肥
|
|
|
★
|
15
|
播种育苗
|
|
|
|
15.1
|
播种前的准备与播种季节
|
|
|
★
|
15.2
|
一年生播种苗与留床苗的生长规律
|
|
|
★
|
15.3
|
苗木密度与播种量的计算
|
|
★
|
|
15.4
|
播种方法与播种技术要点
|
★
|
|
|
15.5
|
育苗地的管理
|
|
★
|
|
16
|
插条与移植育苗
|
|
|
|
16.1
|
插条育苗
|
|
★
|
|
16.2
|
移植育苗法
|
|
|
★
|
17
|
苗木的出土、贮藏与包装
|
|
|
|
17.1
|
苗木的出土与壮苗条件
|
|
★
|
|
17.2
|
苗木贮藏与包装运输
|
|
★
|
|
18
|
容器与塑料棚育苗
|
|
|
|
18.1
|
容器育苗
|
|
|
★
|
18.2
|
塑料棚育苗
|
|
|
★
|
第五篇
|
森林营造
|
|
|
|
19
|
造林树种的选择
|
|
|
|
19.1
|
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和意义
|
★
|
|
|
19.2
|
各林种对造林树种的要求
|
|
★
|
|
19.3
|
适地适树
|
★
|
|
|
19.4
|
造林树种选择方案的确定
|
|
|
★
|
20
|
人工林结构的设计
|
|
|
|
20.1
|
造林密度
|
|
★
|
|
20.2
|
种植点的配置
|
|
|
★
|
20.3
|
树种组成
|
★
|
|
|
21
|
造林施工技术
|
|
|
|
21.1
|
造林地的整地
|
★
|
|
|
21.2
|
种植造林
|
|
★
|
|
21.3
|
幼林的抚育管理
|
|
|
★
|
22
|
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地的检查验收
|
|
|
|
22.1
|
造林规划设计
|
|
|
★
|
22.2
|
造林林地检查验收
|
|
|
★
|
23
|
防护林的配置和营造特点
|
|
|
|
23.1
|
防护林体系
|
|
★
|
|
23.2
|
农田防护林
|
|
★
|
|
23.3
|
水土保持林
|
|
|
★
|
23.4
|
治沙造林
|
★
|
|
|
第六篇
|
森林经营
|
|
|
|
24
|
抚育采伐
|
|
|
|
24.1
|
抚育采伐的概念和任务
|
|
★
|
|
24.2
|
抚育采伐的理论基础
|
|
|
★
|
24.3
|
抚育采伐的种类和方法
|
|
★
|
|
24.4
|
抚育采伐的技术要素
|
|
|
★
|
24.5
|
抚育采伐的效果分析
|
|
|
★
|
24.6
|
人工修枝
|
|
★
|
|
25
|
主伐更新
|
|
|
|
25.1
|
皆伐与更新
|
|
|
★
|
25.2
|
渐伐与更新
|
|
|
★
|
25.3
|
择伐与更新
|
|
|
★
|
25.4
|
主伐方式的比较
|
|
|
★
|
25.5
|
主伐方式的意义
|
|
|
★
|
26
|
次生林经营
|
|
|
|
26.1
|
次生林的概念及重要性
|
|
★
|
|
26.2
|
次生林的特点
|
|
★
|
|
26.3
|
次生林的分类与经营方针
|
|
|
★
|
26.4
|
次生林的经营措施
|
|
|
★
|
27
|
森林副产利用
|
|
|
|
27.1
|
森林副产利用的概念和意义
|
|
★
|
|
27.2
|
森林副产利用
|
|
|
★
|
27.3
|
林木副产利用
|
|
|
★
|
第七篇
|
森林保护
|
|
|
|
28
|
林木病害及防治
|
|
|
|
28.1
|
林木生病的原因
|
|
|
★
|
28.2
|
林木病害的症状和诊断
|
|
★
|
|
28.3
|
林木病害发生发展规律
|
|
|
★
|
28.4
|
我国林木上的几种严重病害及防治
|
|
★
|
|
29
|
森林害虫及综合治理
|
|
|
|
29.1
|
昆虫的定义和特征
|
|
|
★
|
29.2
|
昆虫的特性
|
|
★
|
|
29.3
|
常见森林昆虫的类群及生态概述
|
|
★
|
|
29.4
|
种群和种群系统的基本概念
|
|
|
★
|
29.5
|
林木的种群动态和植食昆虫
|
|
|
★
|
29.6
|
害虫种群数量动态和林分监测
|
|
|
★
|
29.7
|
害虫综合治理的原理和技术
|
|
★
|
|
29.8
|
我国主要森林害虫及防治
|
★
|
|
|
30
|
森林鸟兽害及其防治
|
|
|
|
30.1
|
森林鸟兽类群
|
|
|
★
|
30.2
|
森林鸟兽害
|
|
★
|
|
|
鸟兽害的防除
|
|
|
★
|
31
|
森林防火
|
|
|
|
31.1
|
林火及其种类
|
★
|
|
|
31.2
|
林火与自然因素的关系
|
|
|
★
|
31.3
|
林火预防
|
|
★
|
|
31.4
|
林火扑灭
|
|
|
★
|
31.5
|
扑火安全与火场处理
|
|
|
★
|
32
|
森林自然保护区
|
|
|
|
32.1
|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作用
|
|
★
|
|
32.2
|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和选设原则
|
|
|
★
|
32.3
|
自然保护区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
|
|
|
★
|
32.4
|
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和几个著名的自然保护区
|
|
|
★
|
|
|
|
|
|
|
|
|
上一篇文章: 新疆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管理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大纲 下一篇文章: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大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