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
2019年核工程基础考试大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试卷内容结构
核反应堆物理分析 约50%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 约50%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填空题 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 12小题,共81分
计算题 1小题,共15分
核工程基础
考试内容
一、核反应堆物理部分
1. 反应堆物理部分核反应堆物理基础
中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中子截面和核反应率、截面随中子能量的变化、共振现象、原子核裂变过程
2. 核反应堆中子学过程
链式裂变反应、中子的慢化过程、中子的扩散过程、中子扩散长度、慢化长度和徙动长度
3. 中子扩散理论与计算
非增殖介质单能中子扩散方程计算、增殖介质单能中子扩散方程计算、多群中子扩散方程计算、核反应堆功率计算
4. 中子能谱和群常数计算
裂变中子能谱、无限均匀介质的中子慢化能谱、共振能谱、热中子能谱、非均匀核反应堆能谱计算
5. 燃耗与中毒
重同位素的燃耗、裂变产物的中毒、燃耗方程的数值计算、反应性系数与反应性控制、反应性温度系数、反应性系数计算、反应性控制
6. 核反应堆动力学
缓发中子的作用、核反应堆点堆动力学、瞬发临界现象
二、核反应堆热工部分
1. 堆的热源及其分布
核裂变能量及分布规律、裸堆概念、堆芯功率分布规律、影响功率分布的因素、燃料元件内功率分布、停堆后功率的组成及特点、剩余裂变功率的衰减、衰变功率的衰减
2. 堆的传热过程
导热控制方程、芯块传热、包壳传热、强迫对流换热、自然对流换热、沸腾曲线、流型、沸腾传热机理、沸腾临界的机理和类型、核态沸腾、膜态沸腾、过渡沸腾、燃料元件的型式及冷却方式、燃料元件的热工设计要求、核燃料的热物性、包壳的热物性、辐照对燃料元件性能的影响、燃料元件温度分布、积分热导率、间隙传热模型
3. 堆内流体的流动过程及水力分析
液态冷却剂的流动压降、流型和基本参数、两相流动压降、两相摩擦倍增因子、一回路内的流动压降、自然循环、单相流体临界流、两相流体临界流、流动不稳定性概念及分类、静力学不稳定性、动力学不稳定性
4. 堆芯稳态热工分析
热工设计原则、MDNBR、旁流流量的组成、热管、热点、典型临界热流密度关系式及其影响因素、核反应堆热工参数的选择、单通道模型、子通道模型
5. 堆芯瞬态热工分析
系统瞬态分析的数学模型、两流体模型、漂移流模型、均匀流模型、反应堆瞬态分析的任务、反应堆的控制和包含、专设安全系统、负荷丧失瞬态、失流事故、大破口事故、小破口事故
考试要求
1. 理解核反应堆物理和热工分析中专有名词的含义、表达及相互关系。
2. 掌握核反应堆内中子循环的基本物理过程及其中关键物理量的物理意义。
3. 掌握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涉及的关键热工水力现象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4. 掌握核反应堆扩散计算、临界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计算过程。
5. 掌握核反应堆热工分析的主要模型、方法及步骤,能够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基本的推导和计算。
6. 掌握核反应堆中关键的物理现象,能够利用核反应堆物理理论解释反应堆设计和运行中的主要物理现象和过程。
7. 了解核反应堆典型事故进程及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