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原子核物理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原子核物理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试卷内容结构
原子核物理 约100%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单项选择题 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简答题 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计算推导题 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论述题 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原子核物理
一、 原子核的组成和基本性质
考试内容
原子核的质量、电荷与半径;核素图 原子核的自旋、磁矩、电四极矩、宇称、统计性、同位旋 结合能 液滴模型。
考试要求
1. 理解原子核的概念;
2. 了解原子核的质量、电荷与半径;掌握核素图;
3. 了解原子核的自旋、磁矩、电四极矩、宇称、统计性、同位旋;
4. 掌握核液滴模型;
5. 理解结合能。
二、 原子核结构
考试内容
核力及其性质 费米气体模型 壳模型。
考试要求
1. 掌握核力及其性质;
2. 掌握费米气体模型和壳模型。
三、 原子核衰变
考试内容
放射性衰变规律 α衰变 β衰变 γ衰变 衰变纲图 放射性衰变的应用。
考试要求
1. 掌握放射性衰变规律;
2. 了解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
3. 能使用和绘制衰变纲图;
4. 掌握常见的放射性衰变应用。
四、 原子核反应
考试内容
核反应的描述方式 核反应的规律 Q方程及其应用 核反应截面 核反应产额 细致平衡原理 核反应三阶段图像 光学模型 复合核模型。
考试要求
1. 了解核反应的规律与描述方式;
2. 掌握Q方程及其应用;
3. 理解核反应截面、核反应产额和细致平衡原理;
4. 掌握核反应三阶段图像、光学模型和复合核模型。
五、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考试内容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考试要求
1. 了解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 了解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六、 辐射探测技术
考试内容
核辐射探测器 带电粒子与γ射线的探测方法及应用 中子的探测方法及应用。
考试要求
1. 了解气体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和闪烁探测器的原理及主要结构;
2. 了解带电粒子、γ射线和中子的探测方法及应用。
七、 中子物理基础
考试内容
中子分类 中子核反应 中子源 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中子慢化 中子扩散 中子衍射。
考试要求
1. 了解中子分类和中子核反应;
2. 了解中子源、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3. 了解中子慢化、中子扩散和中子衍射。
八、 原子核裂变
考试内容
自发裂变与诱发裂变 裂变产物 裂变能及其分配 裂变中子的产生及其能谱 链式裂变反应 核反应堆。
考试要求
1. 了解自发裂变与诱发裂变;
2. 了解裂变位垒、裂变产物,包括裂变碎片、裂变能和裂变中子;
3. 理解链式裂变反应;
4. 了解裂变反应堆。
九、 原子核聚变
考试内容
聚变原理 惯性约束聚变 磁约束聚变 核武器原理。
考试要求
1. 理解核聚变原理,掌握聚变燃料、聚变库伦位垒、劳森判据和可能的聚变途径;
2. 了解惯性约束聚变及核武器原理;
3. 了解磁约束聚变及聚变堆、高温等离子体、聚变反应率的概念;
4. 了解聚变-裂变混合堆概念。